第137章 第一三八:線索
“皇上不是在嗎?你們為何不把這些事情上達圣聽?!被噬蠁?。 “我們這些升斗小民,皇上都不出來,我們如何見得到。但見不到皇上,我們便把事情跟知府大人說了,知府大人原本是想跟皇上匯報的,卻被西廠的人威脅了。知府大人能如何,西廠指揮使蔡公公是皇上身邊的大紅人,動動手指頭就能把知府大人給滅了?!?/br> 店小二說道這里,已經成了一張苦瓜臉。 皇上心中怒意翻涌,好一個蔡元忠,如此壞他名聲,如此弄權,當真是生出了野心不成。 “即便如此,那你們逼著西廠的人就好了,為何要遠著都城來的所有人?!?/br> 店小二苦哈哈的道:“誰知道人家看不看得起我們這些地方上的呢,所以還是遠著一些吧,若不然平白礙了貴人的眼,沒了命就不劃算了?!?/br> 皇上不知道的是,都城的人何時給閬城的百姓留下了如此印象。 一切都怪蔡元忠。 他此番南巡,便是為了樹立一個明君的形象,受到天下臣民的敬仰,蔡元忠卻偏生要反其道而行之,拖他的后腿。 皇上氣惱不已。 揮了揮手讓那店小二退了出去。 待店小二退了出去之后,封云深才從屏風后面走了出來。 他方才不在,就是為了避嫌,為了讓皇上聽清楚百姓心中的聲音。 雖然這聲音他加工了一番,但于百姓而言,無害就是了。 皇上此時也沒有了吃飯的心思,也沒有當著封云深的面發作,深深的看了封云深一眼,便離開了名苑樓。 封云深知道,皇上要自己在派人到民間去了解。 封云深并無懼。 陳大人的門口,此時圍了許多的百姓,均是來伸冤或者哭訴西廠的人的所作所為的。 起先陳大人都是盡量安撫,昨天他聽了封云深的計劃之后,便不再安撫了。 封云深當時跟他說:“一個人的冤屈和憤怒,皇上不會在意。但一群人的冤屈和憤怒,皇上即便是不在意,不愿意在意,但也不得不在意?!?/br> 陳大人便知道,封云深這是在變相的逼著皇上做事或者是做決定了。 而皇上,是不可能為了百姓而懲罰蔡元忠或者是懲罰西廠的人的,所以需要給皇上加點料,那個加料,便是那個所謂的線索和那一頓飯。 陳大人也并沒有奢望皇上能把蔡元忠或者是西廠的人如何,他就一個很小的愿望,就是這些人趕緊從閬城滾蛋,少禍害有些人,回來的時候最好都不要在閬城停歇就是最好的了。 不怪陳大人慫,面對蔡元忠,他比權比不過,比錢比不過,在皇上跟前的受寵程度,就更加比不得了。 封云深卻是想讓蔡元忠斷一條“胳膊”在閬城的,那條胳膊,就是阿濃。 這個阿濃,跟隨蔡元忠多年,掌握了蔡元忠很大一部分權利,也是蔡元忠一把很鋒利的刀,手上沾了不少人的鮮血。 陳大人上了封云深的賊船,如今只能配合封云深。 面對這樣的群情激憤,陳大人一臉無奈和痛苦。 皇上身邊出來打探的人,其中有一個人就看到了陳府門口的情況。 于是回去就將陳府門口的情況跟皇上匯報了,其余的人也將自己打聽到的消息跟皇上一并說了。 皇上聽后,只能用兩個詞總結蔡元忠以及西廠的一眾人,那便是:“臭名昭著、人人喊打?!?/br> 雖然此前蔡元忠和西廠的人在都城人的眼里就是這樣的,但那個時候那是皇上刻意縱容的,因為他喜歡名聲不好的人呢,若是名聲太好了,結黨營私什么的他就難得處理了。 可如今,他南下是為了經營好名聲的,蔡元忠和西廠之人仍舊如此行事,就讓他不高興了。在有,如今蔡元忠和西廠之輩,名聲比他這個皇上都響亮,皇上可以說是不悅到了極點。 本想馬上就傳蔡元忠過來的,但蔡云忠只怕會不服,還會冠冕堂皇的說是為了追查刺客。 在想著阿濃跟那刺客衣裳上的相似之處,皇決定先等候封云深那邊的結果,對于封云深的辦事能力,皇上還是很相信的。 而且封云深新上任沒幾年,對還存在著nongnong的敬畏心,不如蔡元忠已經在他身邊多年,摸清了他的性子,就顯得有些肆無忌憚了。 或者是覺得他,非他不可。 雖是如此,但皇上卻直接給蔡元忠下了命令,讓他約束好西廠的眾人,不能再擾民。 陳大人知道皇上下了這個命令之后,差點就忍不住哭了。 西廠這些人,終于不會在去霍霍百姓了。 陳大人是高興了,蔡元忠卻是氣極了。氣極了的蔡元忠,又遷怒了,把西廠的幾個頭子揪出來責罰了一頓。 他一方面是為了發泄才遷怒的,一方面是為了給皇上一個交代,表明那些事情都是下面的任人做的,跟他沒有半毛錢關系。而且,他還責罰了那些人。 然而,皇上已經對蔡元忠不滿了,加上此前的一些事情,即便是蔡元忠責罰了西廠的人,他也未曾召見蔡元忠。 蔡元忠氣惱不已,卻又無處發泄,便回去折磨起了碧琴和之前新得的美人。 不到兩天,那個新得的美人兒就成了一具尸體,被抬了出來。 一時間閬城的人心又惶恐起來了,尤其是閬城的女子,完全不敢出門了,唯恐被抓到了蔡元忠哪里。 封云深沒有辜負皇上的信任,很快就把阿濃的所有事情都查了清楚,包括他曾經救過皇上以及這些日子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其中有一樁便是阿濃在打折追查刺客的名義,逼死了一個良家姑娘。他原本是要強迫那姑娘的,那姑娘不從,便一頭撞死了。這件事情令封云深心寒。 還有一樁事情,則是令皇上心寒。當年阿濃在宮中還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小太監的時候,曾與一名宮女交好,那宮女是伺候皇上曾經很喜歡的一名妃子的,因為那名妃子惹了皇上生氣,皇上賜死那名妃子的時候,一并將那宮女也賜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