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2)
就怕爽不過三秒就被對方劈頭蓋臉地按在地上摩擦。 簡燮安作為一個出生在小地方的普通青年,對財閥企業還是有一些天然畏懼感的,很擔心社長這么做會不會激怒對方。 只是他同時也知道,社長做出決定后就不太喜歡別人無根據地勸誡,盡管cao作頁面的手都在顫抖,也還是依照吩咐把聲明發了出去,然后就開始陷入無法克制的焦慮狀態中,一直到下班時間都沒能緩過來。 他也不敢去查看網上的事態具體發展成什么樣子了,生怕皮皮蝦轉世的社長nim會史無前例地翻車。 當然,簡燮安所設想的糟糕狀況,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喜歡看財閥吃癟的群眾可不要太多,特別部分人今天早上還在擔心李賢因是否遭到了暗中迫害,下午就被這段比昨天的名場面還要勁爆的挑釁話語刺激得精神倍增,仿佛還能再熬三個通宵激情吃瓜。 李賢因的這段話其實挺含糊的,他說了LG地產有逼迫名人參加發布會的舉動,但具體怎么逼迫沒說,這就讓很多人沒有了根據事情經過去判斷雙方對錯的能力,只能跟著相關媒體的報道和水軍發言走。 要比這些,LG絕對不可能有李賢因玩得溜。 第152章 李賢因的聲明發出去不久,早上剛用一張背影圖就嘲諷了他一波的T社這會兒卻迅速轉變了立場,在半小時內發表了一大篇狙擊商業街項目負責人的文章,可算是在一天之內就把這場混戰的雙方當事人都罵了個實打實。 就因為這種無差別攻擊,讓一邊圍觀的吃瓜群眾逐漸相信他們是絕對中立的信息傳播方,如果T社是任何一方的輿論幫手,怎么可能把自己人也一起罵進去? 講真,T社損人時的用詞確實比較辛辣,而且句句扎人痛腳,很少有人愿意讓同伙如此嘲笑自己的,變相排除了T社會聯合李賢因或者LG任何一方來cao縱輿論的可能至少在大眾看來這種可能性是極低的。 然而事實證明,他們遠遠低估了李賢因的臉皮厚度,讓自己旗下的公司員工發布嘲諷自己的文章、甚至散布某些不靠譜的黑料都屬于戰略決策,他根本不會有任何難受的情緒在里面,腦袋里只想著用最經濟實惠且簡便的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 部分稍微冷靜一些的媒體工作者只要坐下來仔細復盤一下T社今天一早一晚發表的兩篇文章,就能發現他們早上針對李賢因的新聞其實沒有什么實質內容,完全是標準的看圖說話模式,在S.M的地下停車場拍了張李賢因坐輪椅的背影照就敢開麥嘲諷人家在LG的威勢下盡顯狼狽,著實有那么些為了流量不要臉面的架勢。 他們才是不占理的那一方。 當然,T社在很多人眼中本來也不是什么正經新聞社,日常不要臉也不算新聞了,所以今天一大早搞那一出的時候大家并不覺得驚訝,畢竟T社也不是第一次蹭李賢因熱度了,只是這次蹭得比較惡心,帶人家tag說話還那么難聽,新聞出來后不少路人都忍不住在評論區罵他們無良媒體。 這一招就是之后在國內暗戳戳流行過的反炒套路之一,先找媒體進行無根據抹黑或造謠,最好言辭能激烈一些,從而引起旁觀者的心理不適,最終下場發表不同言論,以達到大部分人都能同情被抹黑者的目的。 李賢因當然不需要別人同情,但在打輿論戰的時候,這點掌握在路人手里的同情分非常重要,決定了之后的言論大潮會向誰傾斜,而真正的社會大潮傾軋之下,就算是LG這樣的財閥型企業也不得不考慮一下得失。 就今早的新聞來看,T社還是幫李賢因爭取到了很大一波路人同情分的,反倒是今晚針對商業街負責人的文章惡意更大,透著股馬上就要把人錘爆的氣息,這才是真正想讓對方徹底撲街的狠手。 《仗著LG的名號狐假虎威,究竟是行為欠考慮,還是別有用心?》 裝著一副被網友噴了一天已經無力還手的模樣,T社在這篇文章中的用詞要比早上嚴謹很多,而且條理分明,讓人信服的證據一茬又一茬地往上疊加,不怕你看不懂,就看你愿不愿意相信。 當然了,這篇文章也沒披露什么特別重要的東西,只不過通過表面中立的第三方平臺把之前和邀請函有關的一系列事件都抖了出來,順便還暗示了一下這位負責人是個靠后臺擠走原本的負責人,這才得以空降上位的關系戶。 不過撰寫者在這方面描述得比較委婉,為了不讓部分人思維過于發散,從而覺得LG地產可能是粗心大意寄錯了邀請函,根本不值得抨擊,筆者很快話風一轉,提及了某些出席過商業街發布會的知名人物。 緊接著,他就把這些給發布會增添了無數光彩的人和邀請函事件聯系在了一起,直接明示這幾位大佬也遭受了同樣的隱晦威脅,只是他們選擇了妥協,選擇了跑一趟息事寧人,沒有像李賢因那樣強硬,暗地里的交鋒這才沒能浮上水面。 這種說辭還是有很大市場的,盡管T社在這方面擺出的證據鏈不夠充分,但大家都覺得他們不可能在這方面撒謊,人家大佬又不是瞎了,在這種關注度爆表的報道中出現自己的名字,一定會仔細核查事情經過,要真是借著他們的名頭隨便亂舞,T社不僅會損失掉大量民眾的信任,還可能會被那幾位大佬直接錘爆。 誰看都是得不償失的行為,腦子沒壞就不可能那么做。 于是在李賢因情緒激昂卻言辭含糊的聲明、外加T社看似不摻雜感情卻證據充足的進一步報道之下,LG總部想把這事兒降級成私人恩怨的計劃在兩個小時內迅速泡湯,事情順利到超乎想象。 最重要的是,被反向按在地上摩擦之后,LG方面也沒什么后續反應,李賢因都沒想到在這種輿論戰剛開始打的關鍵時刻,LG的反應依舊這么慢。 該不會真以為想出這么一個毫無殺傷力的陰招就能高枕無憂了吧 等LG的回復等到頭上快要長出豆芽的李賢因看了眼時間,現在已經是晚上九點,網上的相關話題還非常熱烈,許多日常工作比較繁忙的上班族這會兒才空出時間來參與討論,熱度一時半會兒是不會就這么消下去的,LG、或者說那位商業街新任負責人如果不盡快針對邀請函和盜取他人工作成果的事情做出進一步解釋,可就徹底沒有控制話語權的機會了。 我覺得LG最快也要明天早上才會回應,他們的公關部都下班了。電話那頭臨時被李賢因拉來聊天打發時間的金楨京倒是一點意外的情緒都沒有,國內幾個有名的財閥集團都不怎么在意公關建設,他們更擅長耍流.氓,說不過就打,使用暴.力最順手。 作為一個在財閥企業中工作過、且工作經歷不太愉快的人,金楨京不只是對曾經任職過的三星沒有好感,韓國營收前五的財閥型企業他全都保持著淡淡的厭惡感。 如果沒有目前在S.M RE的工作,他在競業合同規定的期限結束后興許會忍著厭惡回到那些大公司工作,不管怎樣,在房地產行業中擊敗三星物產就是他最重要的職業目標,為了這個目標,他可以壓制內心的部分小情緒,畢竟大公司也有更廣闊的平臺,有利于他向報仇發起沖刺。 但現在,他肯定不會再自虐一樣地往回跑,嘴上吐槽起財閥們的弊端也更不遺余力,仿佛那些內部關系錯綜復雜的集團企業壓根兒就沒有半分優點,全都是腐朽難改的壞毛病。 第一次聽說公關部門在公司有事兒的時候還準點下班的。 李賢因真心覺得神奇,公關部的作用就是在己方遭到輿論攻擊、品牌價值嚴重下滑的時候爭分奪秒地挽救其公眾形象,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是沒有標準下班時間的,有事兒發生就得加班加點地想對策,盡自己所能地珍惜每一分鐘反應時間,別說回家睡覺了,有許多公關策略為了降低影響力,還會經常選擇在半夜一兩點發表公告,好降低瀏覽量。 公關和營銷其實很重要,在這一行工作的專業人士應該從入行開始就做好了時不時就要熬通宵的準備才對,也就像LG這樣的大企業平時才不把公關放在眼里,被罵幾句也不影響他們進行各種商業活動。 但那只是平時,就現在這狀況,李賢因可不信LG方面一點都不生氣、一點都不焦慮! 他們之所以還讓自家公關部員工下班,可能正是因為他們清楚,自家公關員工的能力真的很普通,只能做一些平常的聲明擬定工作,能學會陰陽怪氣的說話都屬于超水平發揮了,對方要是稍微有些戰斗力,他們都不一定能杠得過,還不如趁早退下,把戰場留給其他部門。 李賢因就是想看看LG發現嘴巴沒他靈光之后會做出什么其他舉動來抨擊他,結果等來等去,都快到他睡覺的時間了,對面還是毫無反應,一副躺平任嘲的模樣,實在是離譜。 我估計他們這會兒還反應不過來T社是我們這邊的呢,就覺得自己倒霉,節奏還沒帶起來就被角落里隨便沖出來的小嘍啰壞了事兒,他們接下來要么是棄車保帥,讓負責人出來道歉,順便把LG從這件事兒中摘出去,要么就會采取一些比較強硬的手段,讓我們服軟。 說到這里,金楨京的語氣難免嚴肅,財閥的力量是強大的,如果對方真要耍流.氓,對S.M及旗下各子公司的壓迫力肯定是不小的,尤其是那些藝人,要抹黑他們實在太容易了。 沒事,讓他們折騰吧,我還正愁沒人陪我玩呢。李賢因倒是無所謂得很,在次信貸危機來臨之前,始終活動不便的他可太閑了,就是即將到來的開庭都不能完全提起他的興致,多個對手在一邊糾纏也可以打發時間。 至于服軟,那是不可能的,哪怕對方是LG也不可能,他不覺得自己會這里翻車。 時間已經超過九點半,李賢因在床上翻了個身,稍稍考慮了一會兒,還是決定不等了,玩這種互動游戲最討厭的就是有去無回,你出招對方卻沒有半點回應就沒意思了。 算了,這些都不重要,度假酒店一期快完工了吧?等這部分工作結束,你就帶上智彬他們從華夏派過來的團隊先去美國踩一下點,看看現在是什么狀況。 電話還沒掛,李賢因順便安排了一波接下來的工作,時間在一點一滴的過去,距離金融危機越來越近,盡管金融信息傳播地不算慢,但如果不裝成合作方去暗地里考察一下,他們會很容易被一些小道消息誤導。 再來就是他想賣掉名下剩余的千譯股份,他也需要有人處理一下,至少在明年六月份之前要陸續拋空,不說金融危機會影響股價,目前千譯的股價在短時間內也沒有了再上升的空間,卡在手上沒意義,他可以把這筆錢用在其他回報率更高的地方。 第153章 11月30號,聲明發布的第二天,李賢因以為動作遲緩的LG應該會像昨天那樣來點兒反應,哪怕只是篇不痛不癢的聲明,也能起到一些扭轉看法的作用。 當然,如果用詞不當,就很可能出現讓公司負面形象加倍增長的狀況,也不是沒有風險,只是按照正常情況來說,事兒都擺在眼前了,也不能因為風險就當做什么都沒發生啊。 然而李賢因萬萬沒想到的是,LG還真就裝了一次傻白甜! 他們再也沒有對這件事發表任何言論,也沒有什么明面上的反擊舉動,好像集體陷入了不太適合當下情景的佛系狀態,慫得不可思議。 昨天晚上還信誓旦旦地說過,LG要么會直接棄車保帥,不然就可能暗地里動手的金楨京完全陷入了震驚狀態,他實在想不明白對面那么大一家集團企業,怎么后續反應會是這個樣子的?! 這不科學! 別說金楨京了,這次連李賢因都覺得神奇,整個11月過去了,時間走到12月5號,發布會已經是一周以前的事情,明面上依舊風平浪靜,就算是私底下,S.M以及他本人都沒有受到明顯攻擊和排擠。 一如往常,毫無波動。 唯一受影響的,可能是公司里和LG有相關代言合同的藝人們,至少希澈心心念念的LG手機代言續約的事兒多半是要黃了。 這場互動游戲徹底沒了下文,李賢因還沒想明白這件事到底為什么結束地這么倉促,法院的開庭通知終于來了。 這場開庭等了得有兩個多月了,因為準備途中他偶爾還會往被告名單上加人,再者說來,被告們大多接受不了打官司這件事兒,期間各種掙扎,進程肯定是很慢的,他在這兒等著還不覺得有什么,人家法院工作者得忙到暈頭轉向。 其實上周發布會那事兒剛發生的時候,李賢因在大屏幕上說過要給LG地產寄傳票,他也確實這么做了,盡管他知道這種主觀意識比較強的小事兒是不太可能勝訴的,可有時候起訴只是為了表明態度,和結果無關。 不過在LG后續無回應的情況下,李賢因還是主動撤回了對他們的訴訟,不管對方慫得有多莫名其妙,其后可能也有一些他不太知道的因果隱情,但不管從哪方面來說,人家這么做確實是給他面子了。 還是非常大的一個面子,以至于發布會的鬧劇過去之后,網友們又開始討論李賢因到底是不是哪個大人物的私生子,否則眼前發生的事兒就太不正常了! 這個帖子的評論區還研究得頭頭是道,把李賢因和各個大佬都放在一起比較了一番,仿佛光看長相就能確認各自的DNA似的,李賢因本人看了都要笑死在評論區。 說實話,他也是沒想到私生子這個梗能傳這么久,每次他有什么大cao作,公共論壇里邊就得來一輪,有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多了這類信息,從發言時的語氣來看,甚至已經有點相信他和李繡滿不是親生父子了,可見把謊話重復一百遍就會變成真事兒的原則在哪里都是應驗的。 既然人家都給面子了,李賢因也不推崇得理不饒人的做法,當然會自覺做出改變,默不作聲地撤訴之后當做自己從沒放過那些狠話。 雖然他穿越之后一點都不和氣,但華夏商人自古以來就極為推崇和氣生財,互相留條后路,以后沒準還能一起合作賺錢呢。 把LG地產這個極為唬人的名字從被告名單上剔除之后,整個案子沒有繼續復雜下去,開庭日期最終定在12月18號,一個本該不那么熱鬧的周一,娛樂媒體卻散落在法院大門前的各個角落,等著當事人到場就一擁而上,要能拍到對方惱怒和煩躁的表情,今天上午的新聞就有了。 沒錯,記者眼中的當事人,那當然是特指李賢因了,其他素人又沒什么值得報道的點,起訴普通人這事兒都炒過好幾輪了,現在完全沒有新鮮感,就連幾位被告的愛豆企劃社也已經出了好幾篇采訪報道,只有李賢因整天縮在家里不見人,大家當然都想把他刨出來造話題,有他在就有熱度啊。 然而記者們想在法院門口讓李賢因難堪的小算盤最終還是落空了,人家根本就沒來 以目前韓國的規則來說,非離婚訴訟的情況下起訴方可以不到場,委托代理人進行cao作就足夠了,負責這件事兒的也都是尹韓律所的頂梁柱,李賢因沒什么不放心的,會傻乎乎地出現在這種場合才怪。 雖然很失望,平白丟了個新聞點,但記者們也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圍著李賢因的代理律師詢問各種問題,其內容大多集中在他們到底會不會趕盡殺絕,讓眾多被告的普通人付出巨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