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4)
我現在不用去公司坐班,確實有大把的時間,不過孩子才十一周歲,現在就開始進行商業方面的培訓會不會太早了。 不早了,他再長兩年都要比我高了,而且上完六年級后他也要去國際學校上學,離家很遠,教的機會就更少了。 李賢因歪了歪頭,不知道為什么,他總覺得盧素英身上有股無法言說的緊迫感,好像現在不做點什么,以后就會后悔似的。 不過這種感覺也就是一閃而逝,許多父母在子女的培養上總是抱有廣撒網的心理,也不管孩子喜不喜歡,只要看起來對孩子有用的,都想要讓孩子抓緊時間去嘗試,生怕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盧素英身上的緊迫感可能來源于此。 別以為財閥家的孩子就能事事順心,不用被按著頭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了,某些要求只會比尋常人家更嚴格,不然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以后管理公司的時候只會一團糟。 猶豫了半晌之后,李賢因最終還是點了頭,如果你不介意他在我身邊可能完全學不到東西的話,我是沒什么問題的。 某種程度上,盧素英的面子是非常值錢的,畢竟是SK的會長夫人,在對方沒要求他一定要教授給崔仁根某些具體內容時,他還算可以接受一個十一歲的小孩兒跟在他身邊。 如果孩子性格老實一些,也就是帶個人形掛件的事兒,他心情好的時候,給人家說點商界趣事兒就算教學了,至于心情不好的時候他最近的心情好像都挺美麗的,希望沒有那種時候。 盧素英似乎真的半點不介意自家兒子不僅學不到東西,還會在李賢因這兒受欺負的可能性,得到滿意的答案后,終于明白自己應該告辭了,再待下去,李賢因身上的不耐煩說不好都得溢出來。 那么我回去和仁根確認一下時間表,今晚再聯系你。 說是今晚再聯系,但盧素英并沒有朝他索要聯系方式,以最快的速度消失在他眼前,生怕他反悔似的。 李賢因徹底無語了,要不是他今天來醫院的行程屬于前一天晚上的突發奇想,這時候恐怕都得懷疑盧素英是得到了內部消息,專門等在這兒伏擊他的了。 他有理由懷疑,盧素英打從一開始過來搭訕,就是奔著這件事兒來的,前邊兒所有的閑聊都只是鋪墊罷了,目的大概是和他拉近距離的同時占據話題的主導權。 思維清晰且具有話題引導力,不去做談判專家真是可惜了。 這個插曲還真是有夠荒誕的。 盧素英走了之后,從剛才開始一直坐在遠處的周德易才重新回到李賢因身邊,但兩個人都沒有再提起她,仿佛這位夫人從不曾來過。 按理來說周德易和盧素英不僅認識,應該還很熟悉才對,畢竟盧素英也有定期去看心理咨詢師的習慣,每次也都有不少心里話要和對方吐槽,說周德易是知道她最多秘密的人也不為過。 只是礙于醫生和病患的特殊關系,周德易在外面一般都維持著不認識盧素英的冷漠狀,李賢因也默契地裝作不知道他們的關系,省得周德易要為如何拒絕談論盧素英而為難。 因為前面沒有人排隊,各項檢查報告都出的很快,上午九點半不到,李賢因就已經拿到了所有的檢查結果。 像金女士這樣謹慎的照顧著,他的傷口和身體狀況當然不存在惡化的可能,醫生拿著報告單也沒什么特別要交代的,可就算這樣,李賢因依舊在醫院里耗到了快要吃午飯的時間,弄得醫生們摸不著頭腦。 終于,在周德易忍不住想要代為提出告辭之前,電話來了。 李賢因拿出手機一看,是個陌生的座機號碼。 他沒有要接起來的打算,把手機靜音且關掉震動之后,放在桌上讓它繼續保持在響鈴的界面,直到對面因為沒人接聽而掛斷。 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的周德易和醫生疑惑地對視了一眼,還沒等他們問出口,電話又來了,而且還是剛才的座機號。 李賢因依舊沒接,不過這次沒再盯著手機,而是轉頭對周德易說道:我們今天中午在這兒吃午飯吧。 不會太麻煩吧,醫生? 面對VIP客戶的請求,醫生當然不會說不,人家只是借個地方吃午飯而已,食物本身并不需要他們提供,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昨晚十點多才到李家的周德易并不知道李賢因和LG地產之間關于發布會的隱晦.摩擦,這會兒完全看不懂李賢因的行事套路,只能猜測這個電話可能和今天的醫院之行有點關系。 在周德易打電話讓餐廳送餐的過程中,李賢因的手機又接到了不下五通來電,其中三通都是和前面一樣的座機號,后面則是兩個不同的手機號,最后都因為主人的置之不理而變成了未接來電。 第139章 電話一直不接沒關系嗎?回家的路上,周德易最終還是沒忍住問出了口,沒辦法,盡管已經調了靜音,可那部手機時不時亮起的屏幕還是相當引人注意。 兩人在醫院用午餐的時間很早,都吃完了也才堪堪十一點,又和醫護人員閑聊了一會兒之后,才在十二點坐上回家的車。 在這期間,李賢因的手機一直有電話打進來,大部分為陌生號碼,偶爾穿插著一兩個助理小哥和老李同志的手機號,如果他開著鈴聲,這會兒已經被吵得腦殼爆炸了。 不過就在周德易提出疑問之后沒多久,一直閃爍個不停的手機屏幕終于消停下來,完全陷入黑暗。 這時候是中午十二點二十分鐘,而LG商業街的開幕發布會在一點整。 對面給他瘋狂打call的人在時間如此緊迫的狀況下大概也放棄了,算是接受了他很大可能無法參加發布會的事實,至于心里是不是因此而記恨上他了,李賢因根本就不在乎。 接不接都沒所謂,你看,我不接他自己也會主動掛掉,那為什么還要費力氣接起來。 周德易一下就被這番關于接電話費力氣的歪理弄暈了,不論座機還是手機,之所以被發明出來不就是為了打電話嗎?不想費力氣接電話為什么還要用手機?! 如果他更熟悉一些李賢因時不時就會皮一波的特性,就會很清楚的知道,這段話只不過是他突然之間開的玩笑,純屬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然而周德易和李賢因相處的時間中,大部分都在聊一些七零八碎的事情,偶爾涉及到S.M公司的運行事務,李賢因也不會拿那些事兒開太大的玩笑,他自然就不會像吳智彬那樣,幾乎時刻感受著自家社長毫無幽默感的玩笑話,已經能夠免疫了。 所以直到司機已經把車開進了李家別墅的停車場,他也沒弄明白這句不符合現實生活原則的話是不是蘊含著某種深意。 如果李賢因知道他的想法,只會送他一句:腦補是病,得治。 動不動就覺得成功人士所說的話都有好多種不同含義,這確實不是個好習慣。 和金女士打過招呼后,李賢因回到自己房間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然后調到某個有直播商業街發布會的頻道,準備好好觀賞一下如此讓LG地產大費周章的發布會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據他所知,此次發布會LG地產不僅邀請了一眾商界名流當然只是大眾認為的名流,距離頂級財閥還是有段距離的還包括一些極具知名度的國內外演員和歌手、部分政.界紅人、各名校教授,以及少數幾位畫畫方面的藝術家。 除了演員和歌手方面他們是真的有請到圈內最頂級的那一小撮,其他大部分知名人士在各自的專業圈中都不算最有地位和實力的,只能說他們屬于自身圈子內的網紅,大眾因為各種電視節目、網絡、爭議、熱點,或其他的什么事情認識了他們,所以他們就擁有了人氣。 只要自身專業做的不太差,在不了解內情的大眾眼中,他們就是行業大佬,LG地產請他們來并不算掉價。 因為人數較多,整個發布會的形式就和秀場看秀沒差,中間一個臺子,觀眾都被安排在左右和前面,除了后臺的方向被擋住之外,四面八方都是人。 主辦方顯然想把這場發布會往極盡高端的方向去安排,提高檔次的同時,利用這些嘉賓的話題度來造勢。 李賢因本來也是他們話題制造環節中的一部分,現在這個環節肯定已經不完整了,但真要說起來,他也只是上百個被邀請嘉賓之一而已,不算什么重磅主咖,只是比別人多了一個上臺發言機會罷了。 整個發布會和后面的參觀流程更加不可能需要他負責,所以實際上,他不去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發布會又不會因為他的缺失而垮掉。 不過他這個老板雖然很果斷地拒絕了LG地產的不尊重行為,但旗下藝人們倒是有不老少都出席了此次盛會確實是盛會,這么多名人也沒那么容易齊聚一堂包括最近原本在國外活動的B.o.A和東神都特意趕回來,更別說SJ了,難得的全員到齊,為了新代言也是挺拼的。 除此之外,子公司的多位演員也在被邀行列中,趙寅成的座位還很靠前,左邊第一排的中間位置,從那里往舞臺上看視野好不好李賢因不太清楚,但那里絕對是最經常被攝像機掃的地方之一,不管舞臺上邊兒在做什么,他和旁邊兩位女演員都會成為完美的背景板。 盡管在收購子公司之前,李賢因不太認識趙寅成,但他成名很早,而且在電視和電影方面都有代表作,個人咖位就算沒辦法和老前輩相比,在二三十歲的青年演員中著實算得上前五了,坐在頭排完全是常規待遇。 這一切本來不存在問題,李賢因對于旗下藝人去參加發布會沒有任何意見。 還是那個道理,和他有嫌隙的只是那位狐假虎威的項目負責人而已,不至于上升到與整個LG為敵的程度,旗下藝人們該爭取代言的盡力爭取,該出席活動的依舊要好好表現,他不會意氣用事的因為一點小事就拉著整個S.M的藝人玩什么搞笑的全體抵制。 人家LG才是甲方、是給予藝人們賺錢機會的資源掌控者好嗎,你不幫他們代言,人家可以找別的明星,最終受損的只有S.M和藝人的收益。 而且這段矛盾從始至終都只有少數幾個人知道,S.M本部以及幾個子公司的實際管理者當然不可能清楚暗地里的恩怨,也就不存在想要討好他所以不去參加發布會的狀況。 不過他還挺好奇那位拽上天的負責人有沒有隱性脅.迫其他人出席活動,這次來的嘉賓數量太多了,不說三分之一,其中也還是有幾位稱得上有錢有勢,他們原本應該有拒絕大部分私人行程的權利。 何況許多藝人原本都不在韓國,幾乎是為了發布會專程趕回來的,很難說這些非常有名的藝人就這么看重LG旗下某個不重要的子公司活動。 要李賢因來猜測的話,他傾向于相信自己不是唯一被坑的人,只是有的人選擇了認慫,而像他這樣裝作看不見邀請函的絕對是極少數,所以到場的陣容才會這么豪華。 當然了,他之所以一回家就選擇先開電視圍觀發布會,和自家藝人們的到場關系不大,主要是為了了解一下這條商業街現在是什么狀況。 順便湊湊熱鬧。 按照合同,他作為一個沒有設計權、管理權和經營權的合作方,LG地產可以不必向他匯報商業街的宣傳事宜以及之后的運行方案,甚至包括建造設計圖的選擇他也只有建議權。 最初合作時他嫌麻煩,所以李賢因并沒有行使自己的建議權,設計圖的選擇也很難掰扯得清楚,更容易造成矛盾,他連署名權都讓出去了,也不在乎這點主導性,這對他來說就只是一個大概率會賺錢的項目罷了。 這個項目最大的作用應該是讓他成功通過原先的項目負責人混進了LG具家的內部宴會,接著才能如此順利地坑到李淑熙,讓橫跨小幾個月的三星與CJ大戰順利啟航。 雖然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主要是他正在其他地方賺更大的錢李賢因從始至終都沒把商業街當做自己的產業,甚至算在只看錢的短期投資中,這都不是特別能夠吸引他注意力的項目。 畢竟回錢太慢了,只適合細水長流。 但不論他自己再怎么不在意,原先的負責人還是會定期給他發圖文報告,粗略告知建造進度以及其他瑣碎小事。 而在他車禍之后,就再也沒收到過LG地產發過來的類似報告,或者說,對方再也沒有聯系過他,完全就當這個合伙人不存在。 同樣被忽視的還有商業街項目的另一個合作方,當初三方一起出錢,李賢因和另一位等于是LG地產找來分擔風險的純出資方,最開始的待遇好得不行,現在只能說沒結仇就不錯了。 如今的狀況就是,他必須得看發布會,才能知道這個項目更詳細的信息,除了因為內部財務而非常清楚建筑造價外,最近一兩個月的新鮮消息他知道的并不比外人多。 也是無語得很。 而按照某些無法解釋的規矩,讓人無語的事兒總是扎堆出現,這發布會看著看著,信息沒了解多少,自家藝人們在發布會上的待遇就先讓李賢因感到了不滿。 第140章 發布會中途應該是安排了一個問答環節,到場的記者和媒體都有提問資格,但提問對象并不僅限于臺上主持發布會的項目相關工作人員,還包括舞臺周邊的那些名人嘉賓。 只要記者們愿意,他們可以提問今天到場的任何一個人,大庭廣眾之下,嘉賓們也不太可能強硬地拒絕回答問題,更別說讓人尷尬地擺臭臉了。 LG的面子掛在那兒,今天到場的嘉賓中,幾乎沒有人能夠肆無忌憚地讓LG丟臉,他們必須配合這場發布會的所有環節至少在工作人員允許他們大范圍撤退之前就是這么個狀況。 但事實上,不僅嘉賓要顧及自己所在的場合,坐在藝人外圍的記者們也大多被提前塞過了好處,不管是看起來正規的電視臺新聞欄目組和大型報社,還是專門經營網絡平臺的八卦站點,此次前來發布會,LG地產都給足了封口費。 那么結果也就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媒體之后所發布的相關新聞中,就算不大肆夸贊商業街項目,也沒可能說出批判之語。 再怎么樣錢都已經收了,吃人嘴短拿人手軟,自然不可能說壞話。 除此之外,因為發布會整場都處于直播狀態,他們在提問環節也不能太過于放飛自我,隨便猜想一下都能知道,記者們基本上只會一臉友好地朝著嘉賓們問一些類似于你覺得建筑物漂不漂亮這里的布局是否讓你滿意你會推薦你的國外粉絲來這里旅游嗎等等與發布會相關、但確實有些不痛不癢的問題。 而嘉賓們也能心領神會,你好我好大家好地把這個項目夸贊一遍,讓整個會場都充斥著和諧友愛的氣息,仿佛這條商業街真有這么出色與迷人。 事實上,這就是條普通的購物街道而已,店鋪品類和布局與其他以購物聞名的街道沒有太大區別,基本就是用錢開道,強行讓別人說好話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