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0)
晚宴結束后的一整周,李賢因都在和LG地產方面交涉,談了這么久,眼看也要走到最終簽合同的地步了。 說實話,能有這個結果李賢因還挺意外的,打從一開始他就不太看好這個合作,雙方不合拍的地方實在太多了,LG又是頂級財閥,李賢因一直覺得對方怕是沒辦法忍受自己的強硬態度,現在看來他倒是小看了人家。 還真是超出水準的能屈能伸,該說是大集團的氣度? 好像說是走投無路更合適一點。 LG如此放低姿態絕對不是被他前段時間的一系列cao作鎮住了,主要還是和LG地產現在的市場份額有關系。 盡管LG是個大集團,但他們進入地產行業的時間確實比較晚,同等級大集團旗下所屬的地產子公司都已經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效應、甚至人家子公司都已經上市了,他們才宣布進軍地產業,被虐到爹媽不認也就是完全可以預測到的狀況。 這種完全劣勢的情況下,想要憑空制造出優勢,來點大動作是最立竿見影的方法,可大家都知道,想要有引人注目的大動作,那就得花錢,特別在本身投資就大的地產行當里,那就得花大錢! 作為能長期和三星打擂臺的大集團,說沒錢就太過了,但他們也和三星一樣,是一個財閥性質的企業,這就代表著同樣的股權分布復雜,股東會上好幾派的人真要糾纏起來簡直沒完沒了, 比起已經上市的三星物產和SK建設,他們確實落后太多,很多股東認為現在已經錯過了投資地產行業的最好時候,拿錢花在別的地方回報率更高,沒必要硬著頭皮往地產行業里沖,LG又不缺這點擴展生意的機會,也就一直走在反對建立地產子公司的路上。 真要說起來,沒這個子公司也不過就是在產業全面性方面沒辦法做到那么完善而已,遠不如真金白銀來得有誘.惑力。 盡管最后LG地產這個不受歡迎的子公司還是成立了,可獲得的后續資源并不算太多,前期規劃也比較混亂,目前手上只建起來一個住宅小區,陸陸續續的現在還沒賣完,賺的完全沒達到預期,以至于內部反對的聲音更大了。 那之后LG地產就謀劃著往專門建造商用建筑的方向發展,雖說住宅樓建好了其實更賺錢,畢竟生活居住的房子是很多人的剛需,不愁賣不出去,商用建筑則從出設計圖開始就是和甲方的一場戰爭,付出的時間精力乃至金錢成本都高的多,大多數人都知道該怎么選。 可商業建筑也更容易成為地標,君不見有多少車站都是以某某大廈某某大樓命名的,這對于提升品牌效應很有用,更別說一大片的商業街區了,到時候以LG的名字命名,能夠非常有效的開辟出一條屬于他們的道路。 畢竟國內現在專注做商業建筑的建造公司并不多,大家都是兩頭兼顧,只對住宅方面有準確的規劃,商用建筑就是有單子找上門來了就接,大集團的地產子公司還是足夠專業的,只是在這種兼顧的狀態中,想創造出什么讓人驚艷的作品那真得看運氣。 對于LG地產想要不走尋常路的計劃李賢因不可置否,按照未來的記憶,他們的策劃是成功的,之后十幾年在韓國境內確實靠著這個策劃占據了一席之地,可要說他們在建筑方面有多專業,真是仁者見仁了。 至少像是迪拜塔那樣的真國際地標和他們肯定沒什么關系,不過對于李賢因來說,短期撈一筆還是沒問題的,他又不入股LG地產,以后發展的怎么樣和他沒太大關系。 保守估計,現在他們投資的這個商業街區一旦開始運營,每年產生的租金以及其他交易都能讓他們在兩年內回本。 這是一個隨便算算都能得出的結論,LG已經確認開發的地皮位置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按理來說應該有很多業內公司愿意和LG合作開發的,可現實是,LG最終找到了剛在地產界鬧出大動靜的菜鳥S.M RE。 實在是LG方面提的要求對于很多地產公司來說很不友好,對方要求商業街開發出來之后,署名權要完全歸屬于LG,其他合作伙伴都只有按投資額度分錢的資格。 地產品牌有多難樹立起來大家都知道,一邊要人家投大筆的錢,一邊又和人說沒有署名權,言外之意不就是把風頭全都讓給LG嘛,這完全是把別人都當成傻子好嗎! 有幾個地產公司合作投資了大項目卻甘愿隱姓埋名,讓大眾以為這個項目全是合作伙伴制作的?!趁早滾蛋吧!真以為四海之內皆你.媽呢! 光是署名權一項,國內百分之八十的地產商都不會愿意和LG合作,大家都是商人,哪里甘愿給別人做嫁衣,而一些小公司LG又看不上,說白了,他們之所以找合作伙伴而不是單獨開發,不就是總公司不給撥款嘛,小公司可出不起那么多錢,找了也白搭。 其實他們還可以接受非地產行業的投資,但完全獨立的投行和個人投資對于本身股權就復雜的集團子公司來說不算太好的事物,特別是要開發大項目的時候,一點內部變動都可能導致計劃流產。 而作為地產圈的異類,李賢因并不在意之后商業街的署名權,是叫LG廣場還是LG購物百貨,是聲稱由LG獨立開發還是表示其他合作伙伴都不重要,隨LG怎么倒騰,只要能賺到錢,這些李賢因都不太在意。 反正他現在也沒打算給S.M RE建立什么品牌效應,就算大眾對S.M RE的印象變成了個就會倒賣地皮的二道販子他也無所謂,只要他想,改變印象也就是分分鐘的事兒。 賺錢,比較重要。 之前之所以頻頻以強硬的態度頂撞樸鄭玄,只不過是那時候不了解狀況,覺得LG應該有很多備用的合作伙伴,他算是其中勝算不大的那個吧,又是對方先找的他,沒必要那么殷勤。 再者說來,這種投資一下子要掏出來的金額是很大的,收回成本的速度也就一般,除了能和LG搭上關系之外,優勢并不多,在他心里不算是最好的投資項目,不過人家都抗過他的各種強硬態度走到這一步了,他也半點沒虧,合作就合作唄,到時候分錢別和他含糊就成。 只不過到時候對外開發布會的時候,他得裝出一副跟著老大哥有飯吃的態度才行,人家大財團是要面子的,私下再怎么[卑微.jpg],面上還是要保持高大上的姿態,不然他們說商業街是LG獨立開發的也沒人信啊。 因為突然蹦出來的新投資,李賢因又確認了一遍自己手上的流動資金,除去已經被劃進新大樓建造賬戶的那部分,購買千譯股份的錢也已經花掉,這是他最近的花銷大頭,扣掉之后賬戶里所剩的余款已經不多,滿打滿算也就不到二十五億的樣子。 在和LG地產的協議中,光是前期投資他就足足需要付齊八十億才行,畢竟是商業街區,全部分三期完成,包括LG在內三個出資方,前前后后至少要出到近千億韓元,這么大的投資,已經是連正經晚間八點新聞都會報道的開發案了。 雖然賬戶里錢不夠,李賢因倒也沒有半點慌張的意思,簽完合同之后LG才算是正式開啟預案,三方正式打款估計得到六月份去了,那時候千譯已經上市,資金真調轉不過來他也可以隨時抽一筆錢出來。 不過李賢因覺得狀況到不了那么糟糕的程度,還有一段時間呢,也不是賺不來這些錢。 因為斯坦利不在,重新接管了助理活兒的崔珉宇在這時候敲門走進來,進行每天下班前的例行匯報。 能通過崔珉宇傳達到他這兒的一般不是什么大事兒,雞毛蒜皮的瑣碎事務就干脆集中在快下班的時候一起處理,畢竟這時候對于李賢因來說是一天中的腦力疲倦期,不愛思考什么復雜且麻煩的事兒。 至于這個時間點會不會讓同樣快下班的員工們有負擔,那就不是他優先照顧的標準了。 崔珉宇今天的匯報主題主要圍繞天上智喜,雖然確定了去歐洲發展,但新的團名才確定下來,沒有對外公布,成員們也在學習語言的階段,歐洲的經紀公司倒是已經聯系好了,不過語言關不過,有經紀公司也沒用。 反正在大眾看來,公司就是在天上智喜身上毫無作為,甚至有人傳言S.M要雪藏天上智喜,引發了小范圍的討論。 這么一個實力團要是被雪藏了那確實太可惜,很多人就自發地替她們打抱不平,然而看到這種言論的李賢因只想翻白眼,這群人又不買專輯又不下音源的,可惜個鬼啊,有本事你替所有糊掉的實力團出活動成本費? 一邊不支持人家任何作品一邊又要替人家罵公司,你們真是很棒呢~ 還有就是艾回方面,他們在今天下午聯系公司,詢問東方神起什么時候可以重新開始工作。 崔珉宇的這句話倒是讓李賢因的注意力瞬間從天上智喜身上收回來,有些意外艾回這么快就從上次的不愉快中掙脫出來了。 第45章 實話講,李賢因到現在也沒給東神找到在日本發唱片的下家,不是找不到,純粹就是沒認真找,也有點想等老李和松浦勝人談完之后再做決定的意思,他覺得對方和老李談完之后心情應該會平復一些,至少不會固執地認為他這個年輕的社長就是在耍人。 如果有條件,他也很想好好和人家談話的好嗎。 不知道老李和松浦是怎么談的,不過上次在辦公室的不愉快算是隨著這個電話翻篇了,同樣翻過去的還有股份置換的事兒,興許是他的一系列sao氣cao作給老李帶去了太多疑惑,這人總算放棄了強行干預他的行為,也就是側面相信了他目前的所有行為是對公司有益的。 也不知道他能有這種想法金女士在里邊出了多少力,不過李賢因后面要是出了什么決策錯誤,這種平衡很快就會被打破,說到底李琇滿就是不信他蠢萌的兒子突然就進化成商界cao盤手了,甚至和黑粉們一樣,覺得他能賣出地王完全是運氣啊運氣。 老李怎么想的李賢因暫時不想知道,隨著時間的流逝,老李對他的掌控力只會越來越弱,沒必要在意這個。 現在艾回才是重點,平心而論,艾回所扣的分成如果不那么高的話,他們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唱片代理公司,一些綜藝資源給的還成,如今變相請求和好,盡管不是松浦勝人親自打的電話,那也足夠有誠意了。 怎么說率先詢問的一方在姿態上總是顯得更加低沉些。 李賢因本身算是記仇的人,心里能拿個小本本把沒報的仇都記下來,只是在不違反他原則和底線的情況下,要能給他帶來利益,一些小小的不愉快并不影響合作,就像是主動示好的金英敏,現在也會主動給他匯報新女團的進度了雖然大半的報告都在描述李順圭同學的日常于是漸漸在下級員工的眼中也變成了他這邊的人。 他在之前說過要給東神放兩個月的假,但那樣長時間的假期是很消耗人氣的,在韓國還不算什么,大本營的死忠多,日本的狀況就不那么理想了,一段時間不活動之后流失的粉絲量是驚人的。 其實他也不是沒有把東神丟去華夏發展一段時間的想法,上次去的時候那些激動到差點把保安隊都擠散了的粉絲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但漢語學起來耗費的時間確實不是開玩笑,要是語言不通,李賢因也不太想把人送過去。 誠然,語言不通在大部分時候也不影響撈錢,可撈錢和長遠發展是不一樣的,完全靠吃老本撈錢,藝人報廢的速度會成倍的加快,似乎還是直接扔回日本更好一些。 崔珉宇就這么看著社長沉默了一會兒,一動不動的似乎是在發呆,然而一開口就是已經權衡好利弊的答案,回復艾回,東神最近一周就會復工,他們下半年發韓專的時間和之前協商過的一樣。 這就是要重歸于好的意思,崔珉宇這么長時間已經從早就轉變態度的斯坦利那里學會了不該問的別問,也就沒提醒社長,當初許諾東神的假期這才過了多久啊,往多了說也就一個月,中間還去了幾天華夏,真不怕藝人說他不講諾言嗎? 事實上完全不會! 快一個月沒工作的人們已經快把自己愿望清單上能做的事兒都做完了,好像也到了該工作的時候,沒工作哪兒來的錢繼續浪啊。 最后一件事,林理事邀請社長您今晚共進晚餐,您看是 林在賢上次在董事會上說了會幫李賢因詢問一下注冊資本的事兒,已經過去快有兩周了,現在也到了給出答案的時候。 兩個人約在距離李賢因住所很近的一家西餐廳,他把崔珉宇趕走之后可沒人再給他開車,自然離得近回家方便。 似乎是難得的默契,林在賢也沒帶任何人在身邊,要知道他們的林理事在公司的排場還不小呢,助理數量可不比他少,吃飯有個人在旁邊端茶倒水都不算讓人意外的事兒。 兩個人在沒人打擾的空間里整整交談了兩個小時,越談李賢因越是對林在賢感到驚奇,這位公司創始人之一好像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從林在賢第一次來找他坑錢的時候,這人就已經被他劃到了吸血鬼的陣營里,在公司發展起來之后就沒了雄心壯志、只想著在退休之前多多賺錢的人真的太多了,他之前一直覺得林在賢也是這種人,可在今天,這種印象被顛覆了。 他甚至覺得有些魔幻,一個看起來唯利是圖的人秒變為了公司發展可以甘愿犧牲的形象是什么鬼? 林在賢約他吃這頓飯,確實有給董事會上的承諾做出回應的意思,而且結果也是好的,只要李賢因能拿出30億,超過三分之二的人都同意轉增注冊資本,李賢因所擁有的股份將會大幅度的增加。 然而這之后,整個談話就開始向著李賢因沒想過的方向一路狂奔。 這個老頭子不僅承諾以后會在董事會上幫他說話,而且不再反對他的任何決定,甚至能夠拉著關系好的股東站在他這邊,要知道他本身的股份就不低,這么拉一拉,李賢因說不定短時間之內都可以和老李叫板了。 這待遇好到李賢因一時間都不知道怎么答話了,只是安靜的等林在賢說完,他知道對方絕對會提條件的,沒道理突然和之前判若兩人。 事實證明他的對的,林在賢確實提了條件,可也就是這個條件才讓他對眼前的人改變了印象。 你需要承諾,一年內必須對S.M本部投入超過三百億韓元的錢款,這三百億的使用范圍要排除固定資產、年初計劃內的正常支出以及與藝人相關的延伸產業。 實際上,不管是第一次見面還是在上次董事會,那群人也是讓他拿錢出來投入公司的運營當中,這里的運營指的是給藝人們出專輯、做公關、包裝推出去賺錢,對于娛樂公司來說,給藝人包裝就是運營的一部分。 可林在賢這次的意思明顯和以前不同,他還特意說了正常開支除外,而公司里有哪些開支是不正常的李賢因也是門清。 可以說,除了藝人相關的其他業務都可以歸類到不正常里邊,而S.M從兩年前開始就一直想做全產業鏈,他們已經不只滿足于在愛豆圈里做老大,他們想培養演員、MC,培養一切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甚至有錢的話,S.M也不是沒有過收購電視臺的計劃。 可不就是沒錢嘛。 韓國不像華夏,電視臺這種掌控了輿論導向的東西也是可以買賣的,理論上來說,只要你錢夠,除了身為國家電視臺的KBS,就算是三大臺之一的SBS和MBC也是可以翹掉墻角的,只是像MBS這樣背景有點復雜的電視臺,確實不太可能易主給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