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6)
就他這成天在電視上嚷嚷財閥制度壞處的節奏,能滋潤的活到現在還沒被搞也是個奇跡了。 其實也沒必要有這么低落的想法,雖然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經濟增長的速度確實也沒辦法和上個世紀末相比,可這些都不至于影響現如今居民的生活質量,大家也不關心大局勢。 一直以來,財經訪談的經濟探討環節都是在說宏觀大盤,什么年度GDP增長幅度、國際效益排名、財閥對國家的影響之類的東西,聽起來都很高大上,然而大部分民眾都聽不懂。 這才是節目本身收視率不好的原因,如果節目組甘心只做給少數的高端人士看,那倒也無所謂了,可明顯連節目組自己都更想要收視率。 畢竟韓國人少,收視率低于百分之5,那觀看人數就真的有些可憐了,單純為收視率的話,李賢因覺得節目組真的需要改造一下各個環節,以增加受眾面積。 大家更關心的是平常的生活,普通日用品有沒有漲價、rou類水果的供應是不是比前段時間供應的更多、房價今天是否又上漲了,這才是GDP漲幅的價值。 一談起這方面的事兒,李賢因演戲的神色就少了,畢竟在不久后的將來,他就會把韓國境內的房價越炒越高,這時候還真想給大眾來點兒提示,自然嬉皮笑臉的就不太好。 實際上,房價在最近好幾年一直保持在相對穩定的區間,但受到亞洲的信息化普及影響,最近一兩年恐怕會陸續上漲到一個比較難以讓人接受的程度。 李賢因當然不能承認以后的房價是自己炒上去的,那不是當場找罵呢嘛,所以他只能把鍋甩給整個大局勢,不過大家也不用太著急,在到達一個高點之后,房價還會因為金融危機有所下降,到時候購入房產也是不錯的時間點。 提出這個話題之后,本來兩個主持人是應該順下去討論的,然而在這一段話中,吸引崔成宰注意的卻不是房價,而是被預言的金融危機。 他雖然看衰韓國的大局經濟,可看衰的根本只是覺得國家民眾的貧富差距太大,這樣下去不利于長期,甚至有崩盤的風險,可金融危機的事兒還真是沒感覺。 如果連金融危機都可以提前那么長的時間預測到,也就不會有那么多人一夜之間破產跳樓了。 李社長覺得最近一兩年會發生金融危機? 最近一年可能不會,要到兩年后,或者三年后?那時候會有一場比97年還要嚴重的金融危機,因為是全球性的,到時候對各個國家都將產生無法磨滅的影響。 換句話說,想向別的國家求助都沒人能伸出援手,人家自己都自身難保呢。 李賢因說的是08年那場很著名的次信貸危機,不過他用的語氣并不算太肯定,說出的時間點也很模糊,范圍雖然定在了距今一年到三年不等的時間段,然而這個時間跨度也太大了點,可不就是隨意猜測的水準嘛。 這種猜測誰不會說啊,大眾又不會因為他的大話而記上三年,就等著那時候打他的臉。 大部分人估計是不會信這種言論的,畢竟現在的華爾街經濟還很平穩,沒有任何出問題的現象,等過上一年,大家估計都忘了這個節目了,兩年過去,危機真的爆發,那該反應不過來要吃虧的還是反應不過來。 能一直記著的那都是他的真愛粉,看來他是只能幫助自己的真愛們渡過難關了。 崔成宰現在就是大部分不相信的人群代表,連表情管理都丟了,一臉不贊同的神色,似乎下一秒就要把反對的話說出口。 身為人形自懟機的李賢因這次倒沒沒有對崔成宰說什么奇怪的話,而是把話題拐回了房地產方面,他對于房價與地價的周期性變化闡述的要更清楚也更肯定一些,畢竟這種能靠市場推斷的東西,肯定點兒也無可厚非。 因為他的邏輯性太強,崔成宰一時也想不到什么話來反駁他,越講越起勁的李賢因很自然的就開始話題發散,從房產講到了大眾生活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批判的。 就算是一直對政.策言語攻擊的崔成宰都咽了口唾沫,為李賢因的沖擊性話語感到震驚,有些話真的是在挑戰韓國數十年來的傳統,好在李賢因雖然成長于國外,但他的國籍是韓國,不然就算他是出于好心才說出那些話的,也依舊會被當做挑釁,給民眾們罵的狗血淋頭。 說實話,國內的水果和rou類都太貴了不是嗎?很少會有國家像我們這樣把韓牛包裝成禮盒送人的,一個西瓜賣上萬韓元真的很過分。 韓國是一個多面臨海的國家,本身位置又在北邊,冬天比較寒冷,很多水果和作物因為氣候問題,在韓國境內是長不出來的, 而且韓國還多山,可供種植的平原面積本來就沒多少,就這點地方還被各種河流與山脈分割成小塊兒的碎片,大型的種植設備在很多地方都不能用,這就造成了種植面積少的情況下生產力還很低下。 綜上所述,韓國一直以來水果和部分蔬菜,以及rou類的價格之所以那么昂貴,純粹是本身國家環境決定了他們在農業和畜業這塊兒就沒有什么發展空間。 上世紀還好說,網絡不發達,國家與國家之間也都處在信任構建的階段,進出口商品也帶著些微的謹慎,特別還是要進入市場的食品,審核也就更嚴格。 可現在已經是兩千年以后,商品的進出口再正常不過,韓國卻不愿意進口那些在國內屬于輕奢的食品,而這種不愿意就體現在高昂的關稅上。 往往加上運輸費和關稅之后,本來便宜的進口水果幾乎和本土的一個價,而韓國民眾在多年的官方教育之下,本身就有一種微妙的抱團排外感,在價錢差不多的時候更愿意選擇本土產品。 可能會有人好奇,那為什么要設置那么高的關稅呢? 也真不是李賢因甩鍋,這還和日本有點關系。 日本的國家狀況和韓國有些相像,都是國土面積很小、臨海范圍大、許多農作物根本種不出來,只不過日本更慘一點,時不時還有個地震海嘯什么的。 因為狀況很像,日本的經濟一度又很強大,就自然成為了韓國很長一段時間內的學習對象,而日本官方為了保護本地農民的收益,就設置了十分特殊的農產品關稅制度。 日本的農產品關稅會參考本土農戶的出貨價格,如果本土農戶的平均出貨價格是一個西瓜100rmb,從隔壁華夏進口的西瓜才20rmb一個,那日本就會對出口商收取500%的關稅,逼迫想要收回成本的商人們不得不賣到100以上的價格。 真的,500%甚至更高的關稅,李賢因在華夏從沒見過,簡直讓人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而善于模仿的韓國就把這個制度復制了過去,只是就像檢警一體制度一樣,外來的東西一到韓國,那執行的簡直比原本的還要瘋狂。 關稅就不說了,有時候一些進口食物還會被偶然查出安全問題,這折騰來折騰去的,愿意大量往韓國出口農副產品的也就少了。 李賢因真不知道青.瓦臺是怎么想的,人家日本官方是和農業協會關系好,保護政策也就做得相當足,可韓國并沒有這種淵源。 要說起來的話,也就讓民眾的排外意識更加根深蒂固了而已,支持本土產品的想法是他們從小到大都被灌輸的,這種做法其實和洗.腦有點像,最初是危難時為了國家崛起,讓民眾們能夠萬眾一心的手段。 至于之后嘛......總感覺哪里跑偏了。 如果農業保護政策取消,大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進口的便宜水果,這難道不好嗎?農戶們充分可以改種主食農作物,還能保證國家糧倉的儲備呢。 李賢因這簡直是在給青.瓦臺出難題,現在傳統的關稅制度已經不是那么簡單可以解釋的事情了,一旦取消,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不可預測的,說的糟糕一點,指不定都會被算做腐蝕民眾團結的行為。 但就像大眾不太能聽懂大盤經濟討論一樣,大部分人也無法站在總統的位置上去思考問題,只覺得李賢因提出的設想很有誘.惑力。 想想吧,在炎熱的夏天夜晚可以抱著半個冰西瓜,縮在家里悠閑的看電視,而你還不必為它付出大半天的工資,這只需要國家調整不正常的關稅,說實話,我們國家的農產品關稅就是沒有必要。 可是這樣很容易被他國要挾,一旦他們突然停止對我們出口...... 那大不了就恢復成如今的狀態,我不覺得在農副產品供應上,還會有比現在更糟糕的狀況。 崔成宰已經開始冒冷汗,這世界上最復雜的東西大概就是政治,如果說這個傳統的關稅制度最開始實施的時候還比較單純,這么多年下來牽扯的東西就很復雜了,不可能因為想讓大眾過得更好就做出這種政策上的轉變。 你以為所有人都會因為追求什么不現實的美好和諧生活,就做出送房子這種事兒嗎?! 忍了好一會兒崔成宰才沒把這句話吼出口,他算是看出來了,李賢因這純粹是越聊越興奮,什么都能往外蹦,而且這人非常明確的知道該怎么說才是對自己有利的。 不管怎么diss現有的一些制度和現象,李賢因的語氣和說話內容仿佛永遠站在民眾這邊,邏輯清晰且聽著就讓人不自覺的贊同,現場的很多工作人員都不自覺的被他帶著走,甚至在一些崔成宰無法接話的時候不自覺響起了整齊的掌聲,活像是現場有觀眾似的。 可見等后期潤色之后,李賢因的言論會有多么能夠蠱惑人心。 至于青.瓦臺,不好意思,反正大家平時都罵習慣了,多個人公開內涵也沒什么不對的地方,畢竟李賢因自認已經很避諱了,全程都在說政策的事兒,可沒上升到實施和維護政策的人。 盡管大家都知道,沒有人就沒有政策和規矩。 整個節目錄制過程不過才一個多小時而已,填充的談話內容卻很充實,李賢因聊的還算盡興,也就體感錄制時間過得很快,除了感覺自己傻白甜的人設在后期的伶牙俐齒之下算是徹底崩的連渣渣都不剩了,整個行程還是很順利的。 然而和他一起在攝像機前面錄完了整場節目的兩個主持人卻都長長地松了一口氣,只感覺頭一抽一抽的疼,在宣布結束工作的掌聲中,只想回家好好休息一下。 李賢因真的有毒,而且他的毒點太多了,一張口你還沒辦法明確的說出他到底毒在哪里,只覺得從心理到身體都很疲憊。 再也不想采訪李賢因的那種疲憊! 第39章 《財經訪談》在每周一晚上六點半播出,迫不及待的節目組肯定會把他的錄制提到最前面播出,也就是最遲10號李賢因就能在電視上看到這期節目。 實際上,就在錄制完的第二天,節目組就迫不及待的開始預熱了,很多掛了李賢因名字的話題很明顯都是他們發出去的,畢竟他的名字在如今格外好用,要不是怕被身處圈內的李賢因打擊報復,很多藝人都想蹭熱度了。 只是這么宣傳一下,一個財經節目看著就和娛樂綜藝一樣,瞬間接地氣起來,很多人對節目的第一反應終于不再是擔心聽不懂專業詞匯,想要湊熱鬧吃瓜的心掩蓋了其他情緒,甚至還有人專門開了倒計時帖,一副等不及要圍觀的模樣。 大家對李賢因實在是太好奇了,各種傳言之下的形象太過于撲朔迷離,而節目上的表現雖然可能是裝出來的,到底也比猜測要來的真實啊,大家總是相信自己有一雙火眼精金,能識破他人的偽裝。 事實上,被迷惑的總是廣大群眾。 錄制結束后李賢因就暫時放下這件事兒了,到播出的時候他會好好看看大眾的反應,如果反應不好,他才會讓水軍下場控制。 不過他覺得不會有那種情況出現,以他整場錄制的表現來說,應該能獲得大部分人的認同感才對,就他那個發言,想惡意剪輯他都不容易,更何況想要話題度的節目組可不會做那種很容易弄巧成拙的事兒。 或許是他表現得太過于自信了,一直在公司里小心觀察的夸夸小分隊終于確定了,財經訪談似乎是一個獲得了社長認可的節目。 聽說社長在錄制現場挺高興的,所以我們宣傳一下,幫社長拉點觀眾也不錯吧。 李赫宰同學這句話算是給聊天室里一長串的討論定下了最后的答案,但樸正洙還是覺得他們這群人在搞事情,公司可沒要求他們給社長的節目宣傳,這應該算是沒經過允許之下的胡言亂語吧? 他們這些藝人比外界更早的知道社長去錄節目的消息,但要說最開始,還是昌珉上次在自助餐廳和社長合照的時候聽到了相關的詞匯,傳到聊天室里再被大家扒出來的。 不得不說,隨著BoA和七炫哥被強行拉進聊天室,被迫和大家共進退之后,公司里的許多秘密對他們而言都不再是秘密了,互相通通氣兒就能推斷出一件事的真假與過程。 前輩們知道的八卦數量完全不是他們能比的,聽著聽著就很容易入迷,樸正洙每次趕完通告回來,往往要翻上二十分鐘,才能粗略的看完聊天記錄,這還得益于藝人要趕通告的特質,半夜都有人在線,自然聊天的內容就不少。 這一點的好處是,平時只來得及和隊友吐槽的話終于能夠第一時間發泄出去,聊天室里大部分時候都有人能夠說出安慰的話,夸夸群畫風一轉就能變成吐槽群,聊完之后當事人的心情能好上很多。 這大概是大家都越加沉迷聊天室的原因之一,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環境里,不用當著面,就算是原本不熟悉的前輩也不會給大家散發出太大的壓力,更何況整個聊天室在八卦社長方面驚人的一致,關鍵時刻簡直不要太和諧。 現在社長錄制的節目終于要播出了,大家這段時間的期待到達了最高峰,眼看上了熱搜,那種標題一看就知道是節目組弄的,排除早早被安排了頂貼的人,實際有多少熱度完全是未知之數。 如果關注的人實際上沒那么多,這期節目的收視率不好,到時候黑子們又有話說了,身為藝人的他們可是相當明白一些瘋狂黑粉的邏輯,作為堅定站在社長這邊的人,他們就想著再添把火,呼吁粉絲們收看節目,好提高一些收視率。 本來這也不是什么大事兒,不會被劃到搞事的范圍,關鍵是粉絲站對于他們的呼吁似乎有些理解錯誤,一個個的都是把對社長的應援口號頂上熱搜前排的架勢,仿佛不那么做都不不足以體現她們對自家愛豆公司老板的尊敬。 其實粉絲們的心思也很好理解,就是想給自家愛豆賺點好感度罷了,如果其他家粉絲沒動靜還好說,眼見著仙后們率先把《#東方神起#官方后援會預祝社長nim首個節目收視破表!》頂上了前排,其他人就絕對不能示弱,沒道理在愛豆們都聯系了站長的情況下還讓別人把風頭占走啊。 這種莫名的爭強好勝導致的后果就是在節目播出前一天,熱搜上刷滿了李賢因的名字和旗下各藝人的應援俱樂部,以至于讓想看其他新聞的大眾都不得不往下翻到前十開外才能擺脫李賢因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