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
新皇還年輕,對官場的了解并不透徹,只覺著這是顧輕舟想要的便一味給他,全然不知這樣會給他帶來怎樣的惡果。 顧輕舟第一次被人報復,是被封為中書令后不久。 他的身份在朝堂上一直是個謎,沒人知曉他從何而來,亦無人知道他立足官場的緣由,因此惹來許多惡意揣測,三兩天就有彈劾他的折子交在明執今手里。 可折子進多了,萬歲爺不見反應,反而有愈加看重他意思,就不免讓人猜測這顧中書令是否與皇上關系不凡。 眾人心中都有猜測,只是沒人明說,直到某天后宮傳出消息,說那顧輕舟根本是皇上的男寵。 一日之間,文武百官都進諫天子,勸皇上莫被一個男人迷了心智,新帝登基不久,根基未穩,不及時留下子嗣恐會落人話柄。 明執今氣的直翻白眼,將折子一本本扔出御書房,朝人大吼:“別一天到晚惦記寡人□□里那點事,管好你們自己??!” 嚇得一眾朝臣屁滾尿流的逃了。 顧輕舟彎腰撿起地上的折子,撣去上面的灰土,看了“臠寵”這不堪入目的一詞后便什么都懂了。 他一言不發進了御書房,將撿回的折子端端正正放在桌沿,明執今頭也不抬又揮落在地。 “別來煩寡人,都滾出去聽不懂嗎?” “何必動怒呢,跟他們不值得,跟我更不值得?!?/br> 一聽是顧輕舟,明執今立刻軟了,抱住那人的腰身,話有些支支吾吾。 “你別誤會,我不是對你……這氣我忍了許久,不發這一次火,只怕他們還會想著怎么暗地里捅你刀子?!?/br> “還好,我樂得快活?!?/br> 顧輕舟不著痕跡從奏折中抽出幾本藏在背后,掖進袖里。 他安慰半天才讓明執今心情見好,而后照?;亓似?,關起大門研讀奏折里的內容,發現一個事實。 最先指出他身為臠寵的人竟是身份尊貴的當朝丞相,按理說這事就算猜到了,也是沒人敢明目張膽寫在折子上遞給皇帝的,既然他如此篤定…… 必定是宮中有人與他通了消息。 他給侍奉后宮的太監塞了些銀子,輕而易舉套出話來,原來那囂張跋扈的云嬪就是這位丞相的獨女,家世如此顯赫,在宮里不橫著走路才是奇怪。 讓他查明這些也是歲塵月的失誤,他小看了顧輕舟的多疑與細心,短短半月就順藤摸瓜查出婉貴人之死雖是良嬪所為,但良嬪之后還有更大的勢力在迫使她做這一切。 論后宮位分,一個嬪位自是要對貴嬪俯首帖耳,論家世,良嬪的父親也只是刑部尚書,如此想來,所有證據都指向一人。 顧輕舟行事謹慎,沒有打草驚蛇,他仔細回憶了自己“殺害”良嬪那日的細節,將其中諸多疑點列了出來。 那也是他第一次對歲塵月坦白:“人不是我殺的?!?/br> 當日被顧輕舟質問時,良嬪顯出莫名的驚慌,就算被指出殺人嫌疑也不該如此慌張,況且她渾身冒著冷汗,并伴有冷顫跡象,這是中毒的反應。 “所以你,是在良嬪毒發死后纏上了白綾,為何?” “因為你不會告知我真相,只有當我涉身其中,你才會幫我?!?/br> 歲塵月勃然大怒,“你以為這能改變什么?是你能絆倒相爺,還是把云嬪關進冷宮不見天日?別太天真了??!” 顧輕舟平靜的答:“我都要?!?/br> “呵,皇上根基未穩,你卻想著如何橫生枝節?腦子不好用了就在宮里安心養胎,別想著到處惹事!” 雖有自己的小脾氣與任性,顧輕舟也不是不考慮明執今的處境,他知道民間百姓甚至是朝堂官員對天鄉羽民統治凡界有諸多不滿,暫將復仇一事壓在心底,沒再提起,卻也不曾忘記。 感受到顧輕舟的壓抑,明執今不論政事多繁忙都會陪他入睡,有時閑談幾句困擾他的麻煩,比如何地出了天災人禍,又查到幾名貪官污吏,顧輕舟總會給他最恰當的處理辦法,讓明執今越來越堅信他治國的能為。 他夜里撫著那人的小腹,既期待著這個孩子降世,又希望產期一直推遲下去,最好是一輩子…… 他寧可一輩子見不到自己的骨rou,也不想那人因此殞命。 明執今的愛護都被顧輕舟看在眼里,他總是裝出一副不知不明的樣子,卻是記在心里,愿為他的大業暫時犧牲自己的仇怨。 他開始覺著,自己也愛上了這個男人。 或許在更早的時候,對他的感情就已經是愛了……只是他沒有勇氣承認罷了。 一個不知何時將會死去的人,哪有資格去愛別人呢? 相安無事度過數月,臨近產期的顧輕舟已經許久沒有出門見人,男子的身體本就不適合作為容器繁衍后代,御醫也說他骨盆狹窄,很難順利生產,以至于在孕期的后幾個月,他連起身都十分吃力。 朝堂上不見了顧輕舟,對百官而言乃是喜事,沒人會刻意去追查他的下落。 可后宮嬪妃本就見不到皇帝,一個個閑的發慌,當屬云嬪的妒心最甚,心懷不滿的她刻意散出流言,說宮里有個魅惑皇上的公狐貍精懷了龍子,是要奪-權,是要篡-位。 對各方惡意攻擊與揣測,明執今一一替他擋下,可顧輕舟懷了龍子是事實,將來也要繼承大統,成為北冥天子,成為下一個長明氏,總不能永遠上不了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