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8)
書迷正在閱讀:霸總嬌妻一米九(穿越)、穿進虐文后渣受為我著迷、穿成炮灰真愛養的貓、召喚師他從不落單、漂亮的狐貍們、穿成假千金后我成了團寵、月光吻過紅玫瑰(GL)、春日櫻桃、失憶后我成了太子良娣、仙君,今天和離嗎
還能干什么?當然是揍你啊。周承弋露出明知故問的嫌棄。 周承安看他像是真的要動手,有些慌張的趕緊撇清自己,那件事并不是我的主意,是沈娉 周承弋猛地伸手拽住他的衣領往身前一扯,一拳擊在周承安肚子上。 唔!周承安的話戛然而止化作一聲悶哼,臉色痛苦的扭曲成一團,捂著腹部要往地上栽去,卻被周承弋撈住他的后衣領。 周承弋平日里表現的溫順,難得面無表情的,凌厲沉冷的氣勢頓時撲面而來,猛地一瞧還以為是鐘離元帥來了。也是這時眾人才發覺,太子殿下竟然有這般高大。 蕭國皇室追根訴祖是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人最出名的便是圣人孔仲尼,《史記》記載身高足有九尺六寸,便是用當時最小的周尺量比,那也是個四舍五入一米九的大漢。 蕭國尺承唐制,以二十九厘為一尺,而自開國高祖到如今,歷代皇子都少有六尺以下,周承爻縱然病弱,個子卻也并不低,太子和五皇子在伯仲之間。 然而如今兩人站一起,一眼望去,很顯然太子要比五皇子高出大尺寸余。 沈太師疑惑的偏頭小聲問房丞相,殿下是不是長高了? 是長高了些。房丞相記得房觀彥的身高,太子殿下給他兒子披披風的時候還需要低頭呢。 家族遺傳個子不高的蔣尚書立刻道,殿下二十有余了吧?那我兒羽生是不是也? 這就很難說了。房丞相看了看蔣尚書,十分有同僚愛的沒有將話說死,寬慰道,也說不定的事。 蔣尚書立刻懷抱起不該有的希望,并且很是積極,等會我去問問殿下平日里都吃些什么。 周承弋不知道這時候朝官們關注的竟然是他的身高,他正拎著兇狠瞪著他的周承安。 眼中不加掩飾的憐憫深深刺痛了周承安。 你連個唯一有實用的主意都是別人替你出的,怎么還有臉玩這些爛招術呢?周承弋輕笑著一字一頓的吐出一句,你配嗎? 周承安自尊碎了一地,目呲欲裂。 龐太保沒想到周承弋會真的出手,這時才跳出來,太子殿下鬧上門來未免過分了。 你別急,等會就輪到你了。周承弋慢悠悠的抬起眼皮掃他一眼。 龐太保登時警覺的后退一步,被撐出褶子的衣服抖了抖,你莫非還要毆打朝廷命官不成?還有沒有王法有沒有天理?你這是要謀反嗎?! 周承弋不答,在外面響起整齊劃一的腳步聲后,才笑起來,來了。 話音一落,羽林軍魚貫而入,副統領百里追直指龐太保,拿下! 龐太保和周承安集體傻眼,在場的文士們也快跟不上事情進展了。 百里追拿下龐太保及其龐家一系人員之后,還抱拳恭喜周承安大婚,陛下叫臣轉告五殿下,李氏之罪赦免,此乃太子殿下為您奉上的大婚賀禮。 皇帝從查龐太保自然也發現了周承安的種種異常舉動,深知只怕從周承弋踏進婚宴的那刻起,二人之間便無法善了,他突然加上這個作為大禮本意是想周承安承周承弋的情。 不指望二人像周承弋和周承爻親近,便是消除一些隔閡也是好的。 然而周承安指著茫然眨眼的周承弋半晌,最后一個字都沒說出來,眼睛一翻昏了過去。 周承弋早便在羽林軍入內的時候松開了周承安,此時趕緊舉著雙手退開兩步,表示他什么都沒做,別碰瓷啊。 百里追默默咽下了后面那句兄弟要和睦的話。 周承安只是短暫的昏厥,被百里追掐人中活生生掐醒了。 周承弋看著這場景,當初剛穿越的記憶一下子就回來了,也是一場宴會,也是絲竹杯酒觥籌交錯,到最后變成一片狼藉之景。 當時周承安對他說了一句話,周承弋想到這里含笑回答了句,五弟,年少莫欺窮,年中莫欺窮,年老莫欺窮,一時的勝利也是勝利。加油,你指定還有機會。 周承安因為這句陰陽怪氣,再度厥了過去。 不過看著他還在抽搐的嘴角,眾人都知道他是裝的,但看著百里追沉默之下的請求,周承弋很給面子的沒有將其拆穿。 也就是笑的有點大聲。 懲辦龐太保的事已經板上釘釘無任何轉圜余地,即便周承安數次上書表示不服,也依舊只等來了流放的結果。 皇帝被他弄得煩了,冷冷的丟下一句,既然老五如此情深意重,不若也一道去陪著你岳丈如何? 周承安這下不敢再說話了,他如今再回過頭來,發現身后竟然再無勢力支持,另一位側妃家族竟然不知何時已經抽身離開,所有蛛絲馬跡都清除干凈。 周承安后來腆著臉先后去沈太師府上和女學找沈娉,卻得知沈娉回了祖宅。 他日若再見,應當便是她金榜題名之時。余映平靜的回道。 周承安眼睛一亮,若真能在朝中占據一席之位,倒也是不枉辛苦。他此時不僅不反對女官入朝了,還盼著沈娉入朝為官,好能為他助力一番,叫他再度翻身。 是,他和沈娉是和離了,但他并不覺得沈娉能輕易放棄他,他相信沈娉還會回來幫他。 余映不知他心中所想,只覺得他高興的似乎有些莫名其妙。 遠在祖宅的沈娉收到余映的信得知此事后,禁不住冷嗤了一聲,喃喃自語道,他怎么可能是為我高興,他是在為他自己高興,還在癡心妄想呢。 她心口鈍疼了一下,眼睛忍不住發酸,卻并沒有眼淚落下,所有的情緒也很快都被她壓下來。 秋闈近在咫尺,父親好不容易給的機會,怎么能浪費在傷春悲秋上。她收拾好心情,開始溫書以待教書先生到來。 沒錯,便是沈太師給了她一封能夠踏入鄉試的推薦信。 那日說完和離之后,沈娉便直接去了沈府,主母見到她半點都不驚訝,一如往昔一般淡淡的說了句回來了,便上了茶水果蔬招待,又將她母親喚來配著說說話。 沈太師是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之后才回來,對她的到來早有預料,也沒有怪她在大婚上的鬧劇。 只是問,后悔嗎? 不后悔。沈娉沒有猶豫的回答,開門見山道,父親,我想考科舉。 沈太師這時才見露出一個笑來,點了點頭,你有這般的膽識,不錯。不過京中以余幼卿為首的才女可并不少,且八月的秋闈必有房觀彥一席之地,你若在長安考,只怕是有些難,不若回祖籍。 沈娉也正有此意,唯一擔心的便是祖籍地教學跟不上京中。 此事你倒不用多擔心,既然你想要考科舉,老夫自然不會厚此薄彼。沈娉遂拿著那封推薦信回鄉,等到找上門去,才得知竟然是已經辭官返鄉的工部尚書。 總之,除了周承安還在妄想外,所有人都在往好方向走,包括周承弋。 周承安以為揭露周承弋就是止戈之后,他在京中應當是惡名遠揚罄竹難書的地步,然而沒想到坊間對于周承弋的風評反而是轉好了。 止戈便是東宮太子?這么想來也說得通,《狐夢》首卷不就是為了鐘離元帥而寫的? 太子殿下當政手段這般激烈,止戈的言論也確實像他能說的。 我也看了《每日新聞》上那篇有關殿下入朝以來的眾多政見和觀點,不得不說,殿下是做實事的,瞧瞧那些連賑災款都能貪污的官員,有些想法極端些也不是不能理解。 是啊,再說止戈的文筆是當真好,直接開創了一個流派! 便是還有些對他不滿的人,對他從來言行如一也是倍加贊賞的,起碼品行純正是真的等言論占據主流。 這大概就是負負得正吧。在隔壁聽了滿耳朵的周承弋如此想到。 作者有話要說: 拉肚子是胃炎的問題,已經在吃藥了。 有章加更,肯定很晚了,建議明天再看,么么~~ 小劇場 周承安:一頓cao作猛如虎,一看戰記零杠五。 周承弋:別送了別送了,再送就是九打一。 龐太保:離線ing。 沈娉:九打一沒有,八打一有了。 周承安: 感謝在20210604 19:58:20~20210604 23:36:4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銘子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2章 滄州好消息(捉蟲) 皇帝真是很會把握時機,才趁著周承弋的東風把龐太保徹底斬下馬,現在又趁著周承弋的北風推廣拼音。 雖然暫時也是在太學院里試行,但凡是打上太子標簽的東西,如今在長安城每每都能引起一番熱議。 接到必須盡力推廣死命令的太學院院長同眾師長商議過后,決定每四日晚開放課講拼音,一時之間儒生文士對太學院可謂是趨之若鶩。 至于簡體字,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非是一日兩日便能完成的,而且如何簡化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同,究竟采用誰的還要討論之后決定,意在形意都要留下。 因此定下的字其實與周承弋習慣的現代簡體字很多都并不同的比如關于愛字要不要去掉中間的心,最終達成的意見是保留。 周承弋的作用是每過一段時間,他們會拿著確定不下來的字來找他做選擇,趙光復似乎是杠他杠習慣了,他每次選擇,趙光復總能說出聽起來像是那么回事的反對理由選另一邊。 有一回周承弋反選,沒想到趙光復沉吟片刻竟然點了頭,思來想去確實是這個更好一些。 周承弋:你是不是故意的? 趙光復茫然的看著他,看起來確實不是故意的。 周承弋突然覺得玄學或許也有那么點可信。 周承弋這段時間寫《誤國》寫的上癮,甚至為了更好的呈現權謀效果而天不亮起床去上朝,結果發現電視劇里那些很繞很高大上的東西其實非常少見。 周承弋監國正逢疫情爆發,這是朝野上下的大事,除去一開始因為封鎖滄州而有些爭論外,在疫情處理方面,他們乖覺的全程跟著周承弋走,有什么必須要討論的事,也從來不多說廢話。 而如今疫情防治步入正軌,開始處理其他押后的事情,而在這種話題上,朝臣們商議朝事帶著一股敷衍的感覺,只有被點到才會勉強說兩句,說的還都是些車轱轆的廢話。 甚至還有直接被捉到走神的!有的時不時用余光羨慕又憐憫的瞟一眼外邊。羨慕是羨慕他們不用站在皇帝眼皮底下,這直接從卯時到午時左右的長時間會議,就算悄悄干點什么也突兀。 憐憫則是這日漸熱起來的天氣,金鑾殿里都設有冰桶,而外面站著的那些人只能頂著熾熱的太陽。 總之這種敷衍的態度,像極了上輩子他們公司開每日例會的感覺了,上面巴啦啦說什么不重要,反正同樣的瑣事能說三年,點頭搖頭偶爾發出疑問語調基本可以混完一整個早會。 只要不強制寫會議報告就一切都好。 周承弋感受到了親切感,同時也了悟,這跟開公司其實一樣一樣的: 皇帝是董事長,三公是拿分紅的名譽董事,丞相是首席執行官,六部分別對應人力資源、財務、安保等部門,這政策其實也跟搞策劃很有相似點。 結黨營私黨同伐異之事也是屢見不鮮,所謂商戰某種程度也確實可以說是國與國之間的對決。 雖然不曾當過皇帝,但周承弋當社畜的經驗很豐富啊。 只要將《誤國》當做朝堂商戰文寫,雖然不盡寫實,但會比現實更讓人覺得厲害非常,從中汲取到爽感。 周承弋這么想之后,終于寫出了《誤國》的前一萬字,修修改改了數次,寄給了符謙。 符謙這個也曾上過朝的本人看完之后有種發懵的感覺,形容一下大抵就是某個專業生去看了篇主角同專業的小說和電視。 醫學生直呼白大褂請系緊,程序猿大喊代碼真的不是用word文檔敲出來的。 他指著文里一個角色問道,此人是以陸尚書為原型的吧?都這樣了為何不直接發難反而要這么麻煩的又是聲東擊西又是調虎離山? 周承弋回答,越是復雜越顯得高級。也便就是傳說中的不明覺厲。 高級?我只覺得很浪費時間。符謙如此道。 周承弋當即挑眉,不然我們打個賭,我輸了這篇文首期刊登稿費不收。 直鉤釣魚,符謙自然應戰,好!若是我輸了,首期所賺錢財除去成本價都拱手相讓。 他說的這般大氣,結果自然是輸了。 長安書坊的編纂們看過文后不僅不覺得文中很多東西其實是在繞圈過于繁瑣,反而驚為天人,覺得寫這本書的人很厲害。 不愧是太子殿下,寫的真實,果然只有在朝中呆過的人才能寫出這般作品。 符謙: 周承弋拍了拍他的肩膀,寬慰道,戒賭吧。 由于長安書坊名下兩個雜志長篇欄目都占滿了,周承弋也不想搶他人好不容易有的曝光,因此叫符謙也不必別急。 周承弋再次被半夜叫到聽政殿,是連去三批醫療團隊的滄州終于來了好消息! 他踏進殿內之時,就見皇帝披著外袍,顯然也是剛收到消息就起來了。 他蒼白的臉色猶帶上幾分血氣,眉眼間的高興明晃晃,張御醫傳來的好消息,你書里提過的那兩副藥終于配出來了!清熱效果十分不錯,已經有持續服用半月癥狀減輕后愈合的案例了! 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周承弋接過信紙一目十行看下去,高高上揚的嘴角幾乎落不下來。 周承弋寫在書里的中藥正是他經歷過的疫情所用的,當時國家大力科普希望沒有感染的人也常備用以防治,幾乎是每個公民都知道名字。 周承弋特意查過配方和來源,發現基本上都是用古方融合改良的,不過他那時只是出于好奇的因素才去查的,又不是本專業學生,這件事離他病逝也是好多年前了,到如今還能記住幾項基本藥材就不錯了,又怎么可能記住到底來自哪個古方,又是如何配比的。 沈崇御醫認定四公子應當是個有醫學基礎的人,他率先提出要將此藥物配出來,其他人都不看好,段知章更是道,一本小說里的東西,全當真未免有些傻,便是它是真的,如此含糊的藥方如何推敲出來?你不會不知多一兩少一兩效果會有多大的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