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祖國之崛起而穿書 第193節
書迷正在閱讀:縱欲(父女)1v1h、欲鎖、罪案作家、進擊結構師、卻道尋常、我靠主角說臺詞開店暴富(穿越)、用科學打敗魔法(穿越)、我在東宮寫小說(穿越)、霸總嬌妻一米九(穿越)、穿進虐文后渣受為我著迷
她看了一眼。 第116章 與風同行37時間丈量的距離37 調查結束后,謝雁去看了周云。 他人在醫院,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傷勢不輕,至少還要養傷數個月。 周云的父母趕了過,妻子原本也要過來,但懷了孕,知道消息后擔驚受怕又受了刺激,身體不好,就沒讓過來。 過能撿一條命,周云還是很感嘆。 “這幾天我也在看新聞?!?/br> 他當時就在車上,事故公布的遇難者名單,雖然有認識的,但看到網上的信息,周云也能想起當時那些在他身邊的人。 誰也沒想到一次普通的旅行,會讓無數人和自己的愛人和親人陰陽兩隔。 “這件事能調查清楚最好,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之后的影響?!敝茉茮]想到謝雁會主動申請去調查組,說實話,謝雁現在的年紀能取得目前的成就,可以說是前途大好。 她不是莽撞的人,也很聰明,但有時候,做事卻完全只考慮自己的未來和后果,“這件事,或多或少會對整個高鐵行業造成進一步的打擊,而你作為調查組的成員……” 周云的話沒有說完,但謝雁明白他的意思。 “對我來說,安全和真相,比什么都重要?!?/br> 謝雁的話很簡單,但周云見到她的樣子,就知道謝雁自己里有數,倒是他想多了。 他還有些羨慕謝雁,是誰能有勇氣活得和她一樣,可以對影響和人際關系視而不見。 最關鍵,她還有更強的實力,而有關系在實力面前,并不算什么。 周云隱晦的提到過,等他的身體恢復了,并會到原來的門,僅是現在整個行業的問題,他的身體是個因素,他自己的職業謀劃又是另一個因素。 但在得知謝雁依然會堅持在這個行業,這個崗位之后,他松了口氣,但周云也知道,這味著謝雁選擇了面對眼前的困難,而不是逃避。 告別了周云,謝雁到了項目組,組里的氣氛還是很不好,她滬城和鄭晴蘇箏見了一面,蘇箏要加入交大的實驗室,負責新的磁懸浮列車項目的開發,而鄭晴則繼續在交通系統做研發。 現在的鐵路系統,復雜,而在系統使用的動車技術自天南海北,使用的設備也是各不同,要做到兼容本身就是個難題。 “滬城的調度系統會進行升級,以更好地適應未來鐵路的發展,不過有個消息更有意思?!编嵡缯f,“鐵路系統會開始開發在線售票系統,以減輕線售票的壓力?!?/br> 如今是電子時代,手機和電腦的普及讓華國的網民數量越來越多,而網絡的力量,經過這次的事故,讓官方也得重視起來。 未來的鐵路系統,售票系統,必然是要朝著信息化和電子化發展的,當然,在線的售票系統依然會繼續運轉。 至于鐵路售票系統的開發,并不在謝雁考慮的范圍,她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華國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并且能高速度級別的動車組研發。 謝雁去了,見了張沉,知道不少消息。 “你也知道,今年發生了不少大事,即便是沒有事故的發生,鐵路大降速也會發生,更何況出了這么大的安全事故?!?/br> 張沉沒有對這件事多做評價,“這個時候,去做技術研發說不定反而是件好事?!?/br> 謝雁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她本來也有這個想法。 華國的鐵路數十年發展的很快,尤其是個時期,普通鐵路也好,高速鐵路也罷,或者磁懸浮的嘗試等等,讓華國的交通比十幾年前大變樣。 而交通發展所帶的城市發展,也不可否認。 華國鐵路的營業里程在這幾年內飛速增長,位于世界前列,而動車技術更是日新月異,從開始的一百多公里,到現在的三百多公里的時速,甚至最高可以沖擊近四百公里。 這一切快了,又像是場夢。 而高速的發展,背后藏著的隱患也不少,動車事故只是個例子,冰山一角。 原本設計為300 時速速度級別的鐵路,只能跑普通列車,或者兩百公里時速的動車,全國鐵路線在降速,降溫,甚至包括那些新修的鐵路,也在降速修建。 這背后的損失和影響,很難用兩句話形容。 謝雁這幾年參與了不少重要鐵路的修建,做的工作也完全相同,而華國動車的發展,她有幸從招標到技術和生產國產化,到最后的試跑,整個過程都有參與,無論是經驗還是資歷,在整個領域是頂尖的。 更何況她還這么年輕,只有二十多歲出頭。 而她自己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壽命不多了,如果說在這個時期,華國還缺什么—— 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動車組。 如果是因為今年的事情和動車事故,恐怕以她的年齡,還無法作為這個項目的設計師,倒不是實力不夠,而是因為實際因素。 張沉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謝雁毫不猶豫地接了這個任務。 “你的身體沒事吧?” 謝雁這些年經常去醫院做治療的事情他也聽到過幾次,“雖然項目很重要,但自己的身體也要保重?!?/br> 謝雁點頭。 她沒告訴張沉和同事自己的病是目前的醫療手段還無法醫治的基因病,對他們而言,工作難題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考慮她自己的身體問題。 在開始新項目之前,年尾在錦城交大有個講座和論壇,論壇是國內外有名的交通領域的專家,就高速輪軌動車和磁懸浮又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實踐或許會受到當時的環境因素影響,而發生很多工程師也無法控制的問題,但在學術,他們可以大膽地去研究和創新。 交大的實驗室里,高速列車的研發也從未停止過腳步。 但大學也是由人組成的。 謝雁既然來了,作為交通工程的傳奇學姐,她被陳運飛臨時叫來幫忙,這樣的講座之前謝雁也見過兩次,但當時的氣氛比現在熱烈許多,來的學生也很多。 年輕人基本上網,而現在在網上對動車,高鐵的惡意和謠言層出不窮,他們的熱情有消退也很正常,整個講座也沒什么特別的。 倒是那個叫做紀鈴的師妹還挺熱情,直在問謝雁各種專業問題,謝雁和她聊了幾句,知道她被陳運飛推薦進入他們動車組的研發項目團隊,雖然不是核心人員,但在未來,誰能說得準眼前這個小姑娘的發展呢? 講座的冷清讓紀鈴多少有些失落。 主講是陳運飛,在結束的時候,掌聲有些稀疏。 等人走散場了,紀鈴在收拾會場,她收好資料,抬頭,卻看見謝雁在黑板寫著什么。 陳運飛也看見了那句話,他知道自己這個師妹,比自己的實踐經驗更多,在線的時間也比他多,說實話,在實驗室里的日子可比在外面的工程隊單純多了。 只需要考慮技術和資金問題就行,而那些在鐵路線的人,那些工程師,設計師,卻要考慮很多別的因素。 原本陳運飛以為,這次事故遭到影響和沖擊最強的,應該就是謝雁這樣在外面為這個行業努力的人。 但她之后,并沒有露出過沮喪的神情。 謝雁寫完這句話,轉過身,笑著看向兩人,“眼熟嗎?” 紀鈴點點頭。 陳運飛啞然失笑,想起數年前的自己,“你總不會是給我在打氣吧?” 黑板,字字有力的粉筆字寫著段話。 “‘生命有長短,命運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根鐵軌’,這是詹天佑先生說的?!奔o鈴念出了黑板的這段話,也認出了來源。 這也是數年前,同樣在交大的教室里,陳運飛做的演講,當時,還是謝雁幫他寫的稿子。 當時的他們,年輕氣盛,華國的鐵路剛開始發展,每個人充滿了干勁。 而隨著時間的發展,鐵路的確是發展了,但陳運飛偶爾也會有迷茫。 發展的這么快,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事故頻發,乘客不滿,無法買到車票,年年爆滿的春運,不堪重負的鐵路系統…… 現在驟然又看見這句話,還有些恍然。 謝雁說,“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困難,做什么事都不會簡單,更何況,我們做的不是簡單的事,是重復的事?!?/br> 她的臉沒有多少血色,但目光堅定。 “華國的路,華國的車,是華國工人,設計師,研究人員……華國的無數人努力創造出來的?!?/br> “只要回顧自己的人生,沒有白來這世間走一段路,沒有后悔自己的選擇和付出?!?/br> 謝雁:“沒有辜負自己的價值,那么無論人生長短,無論命運沉浮,都是最好的人生?!?/br> 她沒有成為這大地的一根鐵軌,但是她的命運,和鐵軌的車輪緊緊連在了一起。 和這片土地,緊緊連在了一起。 ** 項目很快啟動了,謝雁沒有浪費一點時,紀鈴很有天賦,雖然是團隊的新人,但也很快融入了團隊里,大家都是年輕人,很容易交流和打一片。 這次他們主攻的車型是cr400系,以400命名,作為目標,就足以證明這次自主研究的不同——他們要挑戰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動車組,是以400公里時速為目標的超級高速動車。 即便是siemens的velaro系列,作為300速度級別的動車,已經成為了世界頂尖的一流水平,成為各個國家的引進目標。 為了讓華國自己掌握核心技術,從設計到生產,完全國有化,整個研發過程,將由華國的團隊自己進行。 項目組要克服的技術難題不少,但謝雁早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但每個人,能在攻克難題的過程中體會到不一樣的快樂。 這樣的快樂,和痛苦是難分難舍的,實驗失敗,遇到一個個知成因的問題——痛苦,但當這問題被解決,也味著他們做出了一個個技術突破和進步。 預計大概要七八年的研發過程,在謝雁團隊的努力下,進度很快,到了第三年,已經完了大分內容的研發,關鍵的技術難題已經解決。 而到了第三年年尾的時候,鄭晴請了假期回來看謝雁,這次無論如何她也要把人帶去休假。 蘇箏倒是離謝雁團隊很近,常跑看她,陪她去醫院。 這幾年的事情,華國的縱橫規劃已經變作了八縱八橫,京滬高速鐵路連續五年盈利,當年的事故風波已經過去,很多人遺忘了事故,但在這個行業里的大多數人,依然謹記著當年的教訓。 滬城最大的列車調度所,每天有無數列車在這里接受發車命令。 周廊教授前一年已經走了,陳運飛也成了動車實驗室的負責人,蘇箏負責的磁懸浮列車正在挑戰新的速度級別,也在研究不同的輪軌材料,雖然目前磁懸浮還無法在華國推廣開來,成本也很高,但未來必然是屬于更高速的時代的,謝雁相信,磁懸浮有一天也會走到交通舞臺的正中央。 但鄭晴來的時候,謝雁已經在醫院了。 進電梯的時候,有個男人帶著個雙眼紅腫的人從電梯下來,鄭晴只看了他們眼,覺得有眼熟,但想不起來哪里見過,她沒有多想,快步去了謝雁的病房。 人已經昏迷,謝雁父母叫的人在走廊和醫生說話。 紀鈴和蘇箏在病床旁邊交談,紀鈴也哭了好幾個小時,“我們誰也不知道她的病有那么嚴重?!?/br> “前天,她還在整理資料,那個時候我們就應該讓她休息的?!?/br> 謝雁通宵整理的資料,是整個項目的重要內容,還有她沒有時間去實現的想法,這內容,太多,也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