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祖國之崛起而穿書 第129節
書迷正在閱讀:縱欲(父女)1v1h、欲鎖、罪案作家、進擊結構師、卻道尋常、我靠主角說臺詞開店暴富(穿越)、用科學打敗魔法(穿越)、我在東宮寫小說(穿越)、霸總嬌妻一米九(穿越)、穿進虐文后渣受為我著迷
看著自己創造的美好城市,安然入睡。 這或許是最好的結局。 發完消息,屏幕上卻滴上了淚水, 她怎么能哭呢,總設計師走的時候,一定是滿足的,因為她的面前,就是她親手設計的橋城。 女生收起手機,卻還是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一墻之隔的屋子里,她靜靜坐著。 煙花照在她的臉上,那么安靜,美好,又美麗。 第78章 此去通途44 長陵是橋城科技大學畢業的學生,畢業作品,是拍攝一部關于橋城的紀錄片。 他很快發現,這座城市是過去十年,乃至現在和未來數十年的橋梁最新技術的集合。 在這里,可以看見古樸的景區拱橋,也可以看見現代化鋼拱橋。 在這里,數百條匝道立交層層疊疊,最高的一座橋有兩百米高,從橋上過,仿佛飛躍城市。 這是一座城市,更是一座橋。 它本身,就是建立在復雜的地勢之上,更不用提連接另外兩座城市的橋梁和隧道,每一項都是巧奪天工的設計。 它和自然融為一體,和城市融為一體。 而它的總設計師,在工程完工的那一天,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華國為了紀念那位為橋梁世界而奉獻終身的設計師,將夜空中的一顆星星命名為“謝雁星”。 和橋梁界的很多先驅者一起,永遠帶著閃耀的光,在天上繼續遙望他們的世界。 拍攝過程中,長陵有了一個新的念頭。 橋城是華國橋梁技術的集合,修建橋城的很多技術,卻并不是在這里誕生的。 如今的華國,每年有成千上萬座新橋出現,更多的橋——人們已經不知道它們是一座橋,因為它們和路融為一體,成為路的一部分。 成為他們便利生活的一部分。 而發達的無人機技術,還有類似賽博朋克的未來都市風景,都讓橋城的相關影片資料數不勝數。 在各大視頻網站上,這座東方賽博朋克,空中橋梁城市被認定為新世界奇跡都市之首。 所以,他決定拍攝一點不一樣的。 專題片的名字,從《橋城》,改成了《橋城之前》。 他開始按照資料去走遍橋城之前,為橋城技術做鋪墊的每一座橋梁,并且拍攝相關視頻。 原本可以一個月拍攝完成的工作,在他的新概念下,吸引了三個同班同學一起,他們花費半年的時間,在華國發達的交通網的幫助下,走遍了全國大江南北。 而他們走的路,不及當年那些橋城設計師曾經走過的十分之一。 因為有太多的橋,修建者沒有留下他們的名字,即便有,也塵封在檔案中。 但即便只有那些少數知名的建筑,長陵也能和同學一起,感受到那些年這些工程師,設計師們有多么艱難。 有些跨山大橋,從一側到另一側,開車只需要十分鐘,卻花費了工程隊深山中的七年時間去搭建。 有些跨海大橋,從一側到另一側,開車只需要二十分鐘,卻花費了無數人的青春。 一個人有幾個五年,幾個七年,幾個十年? 人從生下來,十年認識這個世界,十年融入這個世界,十年被這個世界打磨,便已經三十了。 到六十歲,不過是三十年的青春年華。 而一座橋,就是一個十年,有時候,甚至是青春的全部。 在拍啥途中,長陵還看到更多正在修建的工程。 華國的基建從未結束,工程隊永遠在路上,永遠面臨著他們不知道的風沙、海浪、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天氣、還有無數失敗和孤獨。 長陵負責最后的剪輯。 前半段,是橋梁拍攝匯總。 后半段,是相關人員的采訪。 橋城的紀錄片,離不開一個名字, 謝雁。 明明只是普通的影片,甚至影片里沒有那些建造師的身影,甚至有些橋梁的建造者和設計者,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 但長陵卻是哭著剪完的。 他是個男生,且從小學畢業以后,就再也沒有哭過了。 但當他剪著那些片段,跟隨那些橋梁,那些受訪者,去回顧那個人的一生時,他意識到了什么。 也是在那個時候,他落下了眼淚,不是因為痛苦,不是因為激動,也不是因為別的什么。 只是因為他看見了那個世界。 那個橋城總設計師,那個無數工人,無數工程師所經歷的世界。 那個令人落淚的世界。 畢業作品交上去,得了最高分,并且以大學官號在各大社交平臺和視頻平臺發布。 在國內外使用人數最多的視頻平臺發布時,短短三個小時,視頻就上了熱門。 十個小時,播放量破三億。 二十小時,評論數量破千萬。 視頻的開頭,是一座有些殘破的吊橋。 在高高的山上,在山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晃著。 它早就廢棄了, 重新順著橋索爬過懸崖的藤蔓長得茂盛,日光從天邊照過來,橋與自然融為一體。 旁邊字幕:[斷崖村小鬼崖吊橋] 小字—— “斷崖村第一座橋。 它出自兩個只有十二三歲,想要上學的山區孩子的手?!?/br> 畫面漸變轉場,新橋取代了舊橋。 那是斷崖村的新橋,橋身有些年歲,但依然堅固,兩側都是柏油路,山林間,隱約可見修的漂亮的房子,而不是搖搖欲墜的土房。 [斷崖村第一座公路橋] “鴻雁來去,一線跨天塹,人們叫它雁來橋?!?/br> 數座高架橋,跨過深山。 “第一座跨過斷崖山脈,西進打通東西交通的高速橋?!?/br> 盤龍昂首,龍鱗泛著光,彎曲的身體,跨過江面。 “第一座跨過浦江的大橋,東進創造世界金融中心,東方明珠的亮起從它開始?!?/br> “世界第一跨徑斜拉橋,” “世界最高懸索橋,” “世界最大跨徑鋼拱橋,” “……” “東海長虹,風浪無阻?!?/br> 長虹兩側,是數座排列整齊的海上風塔,三片白色的葉子,隨著風而轉動,像是在海面上的風塔,而盤旋著在風塔之間的是一條藍白的蛟龍。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世界最長跨海工程?!?/br> 音樂從舒緩激昂,最后徹底消失,視頻里只剩下煙花綻放的聲音。 “世界最復雜內陸橋梁工程,” “世界橋梁之都?!?/br> 鏡頭從絢爛的都市,從流光溢彩的橋城最高塔升起,漸漸的,龐大的都市變得渺小,所有的一切盡收眼底,而煙花熄滅,視頻畫面被黑暗吞噬。 黑暗里,只有學生郎朗的讀書聲。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第一個鏡頭的采訪地點在致遠。 如今的致遠中學,已經是滬城升學率不低的中學,校門口翻修的很漂亮,教學樓也是。 再沒有社會閑散人員趕來校門口晃悠。 畫面亮起,讀書聲從教室里傳出來。 馬黃龍站在教室門口,他早就退休了,一把老骨頭,卻還是回到了當初的那個教室。 他看了眼教室里的年輕學生,仿佛回到了當年,“她很有意思,尤其是——發動大家一起去校門口義務大掃除的時候?!?/br> 最后,馬黃龍還是說出了那句話,可能有些矯情,但卻是他真心想說的。 “致遠以她為榮,” 他說,“我也是?!?/br> 第二個鏡頭,是在設計院。 “當年我還是個新人,都知道有個女孩喜歡來設計院寫作業,有時候還會幫我們整理資料,計算數據?!?/br> 老人回憶了一下,“林老也是,后來女孩沒來了,他還問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