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祖國之崛起而穿書 第123節
書迷正在閱讀:縱欲(父女)1v1h、欲鎖、罪案作家、進擊結構師、卻道尋常、我靠主角說臺詞開店暴富(穿越)、用科學打敗魔法(穿越)、我在東宮寫小說(穿越)、霸總嬌妻一米九(穿越)、穿進虐文后渣受為我著迷
她說,“但是,安裝技術方面,還是要你來,沒有專家,全靠華國自己,所有的問題,都要你來面對和解決?!?/br> 每一段沉管的重量,相當于一座航母。 “三十三段沉管?!?/br> 蘇擎看著他,問,“你能行嗎?” 他們沒問他有什么問題。 沒有奚落,沒有詢問,他們給他的,只有答案。 一個他們能做到什么地步的答案。 宋修竹此刻才明白,為什么即便他們當時在國內面臨那么多困難,那么多問題,不只是技術上的,還有經濟上的——卻依然能創造出那么多奇跡的原因。 “如果我是會說出不行這兩個字的人,謝雁當初就不會找我來負責隧道工程?!?/br> 這是宋修竹的回答。 “那就好,我們的項目里,可不允許出現‘搞砸’這兩個字?!?/br> 蘇擎滿意了,最后問他,“還有別的問題?” 宋修竹看著三個人,忽然笑了一聲,目光落在方斯聞的手上。 “這條魚烤好了?!?/br> 他說,“我餓了,能吃嗎?” 作者有話要說:參考部分現實事件,劇情有所改編,大家懂的! 向每個基建行業的人表達敬意! 第76章 此去通途42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國產自制超高精度自動化模板…… 隨著一個個難題被攻破,在華國數個實驗室和工廠的高強度工作下,沉管——這個海底隧道最重要的工程零件,逐漸有了雛形。 而防震阻尼材料的研究突破、混凝土性能的提高,也讓各橋段的大橋建造,提供了更好的材料支持。 和滬城鋼拱橋一樣,在海上的大橋依然會受到因為風通過后產生的渦振影響,鋼拱橋用的是導風器,改變風對橋的作用,而在這里,謝雁和同舟大學的風動實驗室儀器,找到了另一種更成熟的方法——溢流板。 和導風器一樣,它也是安裝在橋體上,處理“風”的利器。 這里經常出現強臺風和惡劣的天氣,施工地點位于華國南部。三城跨海工程,不止要做到東海工程大橋的標準,而是要做到高于它的標準! 風是謝雁的老敵人了,對付臺風,她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 人工島的鋼柱,在生產地生產出來后拼接完成,在短短數月的時間,通過輪船送到指定地點。 這是世界上體量最大的“鋼桶”,也只有華國,會為了安裝它而生產出8臺液壓振錘——這架世界從未有過的超級機器,將對數百座“高鐵圓樓”,進行振沉作業! 每一個振沉的圓筒,垂直誤差都不超過五百分之一,刷新了世界精度記錄。 就連蘇擎這幾個月的心情也好了起來。 施工精度的世界一流水準,超過計劃的工程進度,都指向一件事—— 不久的將來,伶仃洋上將會順利地升起幾座奇跡之島! 橋島工程雖然復雜,但是他們有信心做好。 只要認真、仔細,負責——而這些,原本就是他們貫徹始終的態度。 最讓人擔心的,是隧道。 橋島隧的三位一體,創造工程奇跡的代價就是,海底隧道的安裝,依然會面臨各種未知的,前所未有的危險和挑戰。 宋修竹已經四天四夜沒睡覺了。 和他一樣的,還在面對海上風浪的其他工人,和他們所cao縱的超級工程設備。 這是海底沉管的第一次安裝, 也是華國第一次在如此惡劣的海底環境下安裝特殊沉管。 沒有外國專家,沒有安裝經驗,所有的一次,都是第一次。 在安裝之前,宋修竹采取了cptu靜電觸探技術進行勘探,以往的鉆探技術都是傳統鉆探,不可避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數據不準。 這種靜電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勘探技術,在華國的這次應用,可以說是一次挑戰,但他們完成了,并且收到了詳細的數據。 除了管道的結構變化,還有管道變長所帶來的難題——三城工程里的海底隧道,長度是韓國在建隧道的大約兩倍。 而這樣的變化,導致他們以往所主要面臨的受力問題,變成了水密性問題。 而每安裝一個管道,需要耗費的時間都是以月來計算的,這意味著,33個管道,需要經歷數年,也要經歷數年的臺風來襲。 在基槽開挖完成后,清理了槽中的淤泥,利用gps進行施工定位,緊跟著,一根世界體量最大的沉管隧道管節,運送到了施工現場。 在管道被吊裝的同時,控制室內,宋修竹和其他工程師都緊緊盯著每一個數據。 壓載系統、深水測控、數控拉合…… 四天四夜! 時間一點點過去。 第五天,也到了尾聲。 黃昏下,機器緩緩運轉著,駕駛室內的工人師傅已經連續作業了很長時間,但他不敢松懈。 大海的深處,是另一個世界。 幽暗,寂靜,冰冷。 而這個世界,多了一個不速之客。 它同樣冰冷,通體有著和海洋不同的顏色,有著規整的結構。 經歷了近一百個小時的下沉、調整…… 第一節 e01沉管管節,順利完成安裝!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所有人都歡呼起來。 宋修竹的手機響了,但被室內其他人的歡呼聲掩蓋。 等他回到休息室,脫下外套和帽子,才看見收到的消息。 是幾條短信。 蘇擎:別猝死了,后面活還多著呢。 方斯聞:完事發個消息,聚餐。 她:宋宋沖呀! 他看了幾眼短信界面。 笑了一聲,收起手機,倒頭睡了過去。 第二天,是被蘇擎一腳踢開房門弄醒的。 青年沖進來,不由分說地扒眼皮,探脈搏,最后用失望的語氣對著門口說,“沒死,還活著?!?/br> 站在門口的是謝雁,“睡醒了?” 她問,“吃飯,去不去?” 宋修竹睜開眼:“我……” 蘇擎伸手捂住他的嘴巴,對謝雁說,“你先出去,他沒穿衣服?!?/br> 宋修竹:“……?” 他穿了,甚至還是昨天的衣服,因為太累沒來得及換睡衣。 謝雁笑了聲,順手替他關了門。 蘇擎打開燈,等他換好衣服,臨走的時候,蘇擎回頭,看著他,“安裝一次就扔一條命,貓也只有九條,你能有三十三條?” 他把外套砸在宋修竹身上,“我外面等你?!?/br> 蘇擎說的對。 每安裝一節沉管,就要他們一條命。 有時候是五天五夜,四天四夜…… 徹夜未眠,成了他們的日常。 然而,盡管在這樣拼命的加班加點安裝速度下,臺風季還是來了。 海面變得更加恐怖,洶涌的海浪帶著巨大的破壞力。 狂風呼嘯,每次臺風過境,他們就要停止作業。 而更多的時候,是在和臺風搶奪時間差。 十一月正是冬天,即便是華國南部,海面上大風不止,海風也會變得更加冰冷。 白色的、灰色的浪濤夾雜在一起。 而海上,施工隊還在安裝沉管。 e15管節——對于整個隧道工程來說,已經過了大半,似乎勝利也不遠了。 他們要在臺風來之前,完成這節沉管的安裝。 然而,就連謝雁也察覺到了今天天氣的異常。 一兩米的海浪不斷沖來,海中的工人如同螞蟻一樣,在大海的攻擊下幾次被沖開。 他們無法行動,安裝也無法進行,在多次嘗試失敗之后,在無數次從海浪中站起來后,他們只有一個目標—— 護送沉管安全回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