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279節
“大人,咱們這里種的最好的,要數水稻了,外面的水稻一般一年一熟,在咱們南閩省,卻能一年兩熟!”說到自己擅長的區域,陳老漢來了興趣。 一年兩熟,這個楚辭也知道。這并非說是一茬稻子可以收獲兩次,而是利用時間差一年播種兩次,稱為早稻和晚稻。被野豬們肆虐的稻田里,種植的就是早稻。 “……可恨那些該死遭瘟的野豬,眼下這稻子都灌漿了,偏偏被它們糟蹋了。按理說,再有個四十天,稻子就能收割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現下只能把它們拔除,重新播種下去了。往好了說,早點種下去,也能早點收割,你們也能早日歇冬?!背o安慰道。 “這可不行,”陳老漢連連擺手,“咱們這里可不興歇冬,收割了晚稻之后,便要收割甘蔗了。好在那些畜生沒往甘蔗地那邊去,要不然才是真的闖了大禍?!?/br> 甘蔗?楚辭想起,去年好像下面人送年禮時送了些給他,一節一節砍好的那種,屋里大大小小們還挺愛吃的。而楚辭自己沒怎么吃慣,只是略啃了一節,便沒再吃了。 “聽陳翁話中之意,這甘蔗倒似比稻子還要重要些?”楚辭覺得有些奇怪,在他看來,甘蔗也就是一種水果罷了,還是那種極為費牙的。 “正是呢,稻子在有些地方是稀罕東西,在我們這里倒算不上,人人家里都種了,賣價一直漲不上來,運出去吧,又怕海上風浪大弄腐了。倒是這甘蔗做成的紅糖,放到外面更好賣些?!彼麄冝r莊去年賣了不少,賣得的價錢幾乎要趕上賣早稻和晚稻的了。 “紅糖原是用甘蔗做的?”楚辭恍然大悟,這兩種東西他都知道,但一直沒有去了解過,這會兒聽他一說,便明白為什么甘蔗比較重要了,實在是因為糖價比之谷價要昂貴得多。 他還記得那年過年回家,他給坐在院子里的老人一人泡了碗紅糖水,他們都不舍得自己喝。之后村里的老人一提起楚辭,都說楚秀才人好,碰見說酸話的還會幫他斥責兩句。這一切可不就是紅糖水的魅力。 “陳翁可否帶我去甘蔗地看看?”楚辭來了興趣,他見過甘蔗,但從沒見過長在地里的甘蔗。 陳老漢立刻起身準備帶路,他以為是楚辭不放心,必須要親眼看看才行。 幾人出了農莊往一條小路走去,約莫走了一刻鐘,眼前便出現了一排排甘蔗。這些甘蔗長得很好,大約有大腿高了,頂上的葉片舒展開,看著生機勃勃的。楚辭私下覺得,這些沒長大的甘蔗苗,看上去還挺像北方的高粱。 “再過不久便要上肥了,要想甘蔗甜,肥可不能少。每年咱們農莊長出來的甘蔗,都是最甜的,榨出來的糖也是最好的?!标惱蠞h一手撫摸著地里的甘蔗苗,一邊略帶驕傲地說道。 “這些熬出來的糖,每年都是賣去哪里的?” “北邊和南邊都要,這玩意兒太干了或太濕了都不行,要不然出糖少?!标惱蠞h顯然是試驗過一些方法,才將種甘蔗的心得總結出來的。 這一上午,楚辭都站在甘蔗地里聽陳老漢的甘蔗經,到了中午,陳老漢熱情地邀請楚辭他們去他家吃了一頓地道的農家飯。 此行雖然沒能看見野豬什么的,但學到了一些東西還是值得的。楚辭如是想著,被野豬敗壞的心情也好了許多。 夜里,楚辭在家里吃飯。一群人圍著桌子,吃著張虎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原來張虎的手藝也不算太好,但自從做出了魚丸后,他似乎點亮了某一方面的技能,開始對做菜感興趣了。 楚辭特地花了錢讓他去酒樓拜師學藝,那些掌柜的也樂的和楚辭打交道,還囑咐廚子們要好好教。當然,這只限于一些不涉及秘方的菜色。 像今天的紅燒rou,就沒什么秘方,張虎的手藝已經學到家了,一塊塊rou色澤紅潤,吃起來綿軟可口,甜味也適中,這群小的吃起來半點不客氣,就連靜姝這個女孩子也吃得不亦樂乎。 飯畢,一群人散步后坐在客廳閑聊時,楚辭就說起了今日的見聞,聽見種甘蔗竟然有這么多講究時,一群小朋友表示很驚訝。在聽見甘蔗還可以制紅糖時,更是表示不可思議。 就在大家都腦補著紅糖是怎么做時,楚小遠突然提問了:“小叔,可是甘蔗的汁水不是紅色的呀,為什么會熬出紅糖?為何不是霜糖呢?” 霜糖就是白糖,這也是富貴人家才能吃得起的東西,比紅糖還貴上許多。要不是徐管家買了些回來,按照張虎的性子是不會買這么貴的糖的。 楚辭一時語塞,因為他也不太清楚甘蔗到底是怎么做成紅糖的。至于白糖是怎么來的,這個楚辭倒是知道,他初中時參加過全省化學競賽,負責培訓的老師提前給他們講了一些高中的化學知識,其中就有吸附法分離實驗,實驗對象就是把紅糖變白糖。 他回憶了一下老師當時的說法,應該是利用活性炭的原理,借助分子間的“凡德瓦引力”,也就是相互吸附的作用,起到去除雜質的目的。 這么說來,只要將紅糖變成白糖,賣出去的價錢就足以抵消昨夜的損失了! 他越想越興奮,早上他還在擔憂學田毀了會減少產出,誰知道晚上便已得到解決之法了! 第453章 “小叔, 甘蔗地有多大?甘蔗是不是比我人還高了?” 馬車上,楚小遠一臉向往地問道。 “我這不就帶你去看了?要想知道,待會過去比一比就是?!?/br> 因為他昨天問楚辭關于甘蔗是怎么出紅糖的問題沒有得過解答, 所以今天楚辭在前往外郊時, 干脆就把他們都帶上了。 “先生,那兒的山上,真的有大蟲嗎?不知山上的大蟲, 和珍獸苑里的大蟲是不是一樣的?”傅明安出乎意料地對大蟲很感興趣, 他還記得在京城時,他小舅舅曾經帶他們去看過。 這兩年傅明安在這里和楚辭學習, 要說他的家人不擔心也是假的。但傅大人治家甚嚴, 當初便和傅明安說好,不得哭求回家, 否則就不讓他跟來。他們每月書信不斷,傅夫人三五不時還會托人送些東西過來, 每到年節, 還會替傅明安送上節禮給楚辭, 可以說是禮數周全了。 “明安哥哥, 你見過大蟲?大蟲是什么樣的?真如畫上一般兇猛嗎?”楚辭還沒回答,鐘離鈺便提問了,他沒見過真的大蟲, 只在畫上看到過。 傅明安認真地點頭:“這大蟲比畫上還要兇猛許多, 我見的那條是白色斑紋的,它的腦袋有我的身子那么大, 站起來比我小舅舅還高,它的牙齒鋒利如鋸齒,叫聲仿若天上驚雷, 我有一位表兄,還曾被它的聲音嚇哭過?!?/br> 幾人聽他這么一說,頓時害怕中又透出些蠢蠢欲動,他們都想去看看真正的百獸之王到底長什么樣子。眼下這山上好像就有一條…… “停!咱們此行可不是去看大蟲的!”楚辭連忙打消他們危險的思想,“你們千萬別自作主張去山上,要是有人不聽,回來便抄書一百遍,抄不完不準睡覺?!?/br> 如此殘酷的懲罰,他們當然是不敢以身試法的。他們的小叔/先生/義父,從來都是說到做到的!一百遍書,便是最簡短的文章,也能把人手抄斷了。 楚辭很滿意自己鎮住了他們,重新轉過頭去指點常曉和盧靜姝對弈。而楚小遠則拉著鐘離鈺繼續詢問關于大蟲的種種,說到興起時,還不忘“呼喝”兩聲炫一炫自己根本不存在的“過人武藝”。 車子一路搖搖晃晃地往前去,很快,便來到了學莊上。有那伶俐的孩童老遠看見車架便跑去通知莊頭了。所以,楚辭他們的車剛停穩,就聽見外頭傳來了問好聲。 “陳翁不必多禮?!背o扶起了要向他行禮的陳三,然后示意其他人也不必太過拘禮。 后頭下車的一群孩子,很有禮貌地和陳三問了好。陳三連聲答應,一張臉笑得皺紋都舒展開了,他一個個瞧過去,忍不住嘆道:“怪道別人都說城里的孩子金貴,一個個都和天上的金童玉女一樣,能不金貴嗎?” 一個個雪白的糯米團一般的孩子,和他們鄉下的土坷垃可相差太多了。 “陳翁謬贊了,他們都是些不曉事的,和村里懂事聽話的孩子比起來可多有不及?!背o謙虛了一下。 兩人你來我往又說了幾句,陳三道:“哎呀,我真是老糊涂了,竟忘了請大人和少爺小姐們進去坐了。各位,快快請進吧,外頭熱,里面去喝杯涼茶消消暑氣吧?!?/br> 他說著,一邊給大家引路。待大家都坐好了,陳三便喊他婆娘給大家倒了些涼茶,這涼茶是山上挖的折耳根,也就是魚腥草曬干了泡的,喝起來倒沒有新鮮吃的那種魚腥味,入口清涼解渴,倒真把大家伙的暑氣消了大半,于是心也跟著靜了下來。 孩子們喝的那份,陳婆子還往里加了些紅糖進去,喝起來就更加不錯了。糖在外面雖然貴,但他們這里是原產地,每年大部分的糖都拿出去換錢交了佃租,一小部分邊角料,倒是給了他們這些農戶自己熬制。 喝了涼茶,孩子們很快有些坐不住了,楚辭提出他們的來意后,陳婆子便帶著他們往甘蔗地去了。張虎默默地跟在后面,他力氣大,得保護他們呢! 廳里只留下了楚辭和陳老漢。話過三巡,陳三小心地猜測起了楚辭的來意,他本以為楚辭是來查看莊稼的,連忙說道:“田里那些壞掉的稻子,老漢已經派人去拔下拉回來了。這東西人不吃,但那些驢子啊馬啊什么的,可喜歡嚼了?!?/br> “晚稻也已經泡好了,等發芽了就灑到田里去。還有,那些瓜果菜蔬也都拔回來了,能吃的在廚房里,不能吃的也運到牲口棚里去了?!?/br> 楚辭點頭回應,并說:“陳翁做事本官自然是很放心的,只是本官今日前來,卻并不為了這些?!?/br> 陳三疑惑地看著他:“大人……是想來看捕野豬的嗎?老漢昨天和鄰村的獵戶說了幾句,讓他幫著留意那群野豬的去向,聽說是要往他們村子的山上過去了,可別讓它們再來害人?!?/br> 楚辭暗笑一聲,心想這陳翁大概是把野豬認作了不共戴天的仇敵,才會在提到它們時報以這般仇恨的口吻。只不過,“陳翁,本官來此也并非是為了此事,而是為了紅糖和甘蔗?!?/br> 陳三乍一聽有些緊張,而后又緩了下來:“大人,可是今年的紅糖買賣出了什么差錯?” “并非如此,是本官想用村里的紅糖做些試驗,看能不能將它們變成霜糖?!?/br> 楚辭尋常的一句話,聽在陳三的耳朵里卻有如炸雷一般,他雙目瞪得老大,不可思議地說:“什么?那白雪一樣的霜糖,竟是紅糖做成的?” 他是莊頭,見識過的東西比普通村民要多一些,那霜糖他也是見過的,擺在那些精美的鋪子里,基本上和茶葉一樣,都是按兩稱的。那般潔白無瑕的顏色,只有有權有勢的人才能吃得起,尋常百姓,便是吃點紅糖也是要思忖半天的。 “千真萬確,本官曾經以極少的量嘗試過把它們做成霜糖?!背o肯定的話語,讓他的心狂跳起來,如果此事真能成,那他們學莊可就要大變樣了! 第454章 提純出來了 想要提純紅糖, 現代的方法是使用活性炭吸附??晒糯咎亢芏?,活性炭一時卻制不出,楚辭昨夜苦思冥想了很久, 終于想到了一個方法。 這個辦法來源于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書里提到過的,用黃泥水沖淋制好的紅糖,也可以去取里頭的雜質, 從而提純出白糖。 楚辭認為, 現在那些販賣霜糖的大家族,估計使得就是這種法子, 不過也說不定是哪種他不清楚的法子。但不管是哪一種, 知道的人一定都很少,所以這使得霜糖的價格居高不下, 成為富貴人家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品。 “大人,紅糖弄來了?!标惱蠞h讓莊子上的人挨家挨戶地去討要, 總算弄了一瓦罐紅糖出來, 看著約莫有五斤的樣子。 陳老漢怕楚辭不滿意, 解釋說:“前不久那些商人過來, 將做出來的紅糖都買走了,這些是咱們用那些邊角料榨出來的,每家分了些, 偶爾給孩子們甜甜嘴, 便只剩這些了?!?/br> “沒事,”楚辭道, “本官也準備先用少量的紅糖試試看,若不成也不會太浪費?!?/br> “是是,那大人, 要把這紅糖變成霜糖,可還需要甚東西,小老兒這就去準備?!标惱蠞h十分積極,畢竟如果這糖真能做成功,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 “要的,敢問陳翁咱們這莊子里可有黃泥地?” “有,靠近甘蔗地不遠,就有幾片黃泥地,不過這地不肥,種啥都不成,不如黑土地?!标惱蠞h不假思索地說道,他自小就在這里,對于這片學莊上的所有東西都如數家珍。 “那就好了,麻煩陳翁讓人去擔些黃泥過來,再篩去里頭的草根石子,弄得越細越好?!?/br> 陳老漢內心疑惑不已,但還是叫了個在附近拔草的年輕人去擔了一擔黃泥過來,按照楚辭的說法弄好了放在一邊。 這期間,楚辭帶著陳老漢在莊子上溜達了一圈,而后又在廚房里弄了一口缸和一個瓦溜,這瓦溜其實就是瓦做的大漏斗,待會用來過濾用的。最后他還從牛棚里扯了一大把稻草出來。 陳老漢越看越迷惑,霜糖竟是要用這些東西做的嗎?怎么覺得有點……不靠譜啊。 楚辭沒有察覺到他的小心思,見東西齊了之后,他就準備動手了。動手之前,陳老漢突然將院子里的人都趕了出去,然后自己也退至門外,準備關上門等在外面。 在他看來,這是一門絕活,無論是誰掌握了,都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可不能讓誰偷學了去。 楚辭叫住他:“陳翁,其他人倒也罷了,你還是進來吧,無妨的?!彼安檫^好幾處學田近十年來的賬目,這陳老漢管理的學田產出都是最多的,他自己也不像別的莊頭一樣小心思一大堆,他是個真真切切的老實人。 被叫住的陳老漢很是激動,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踏進了院子,又謹慎地回身將門帶上了。 “大人,您放心,小老兒一定閉緊嘴巴,誰都不告訴!” 楚辭笑了:“這可不行,陳翁今日學會了,以后這事就交由你去辦,你還得教會其他人才行?!?/br> 陳老漢一聽,臉漲的通紅,嘴皮子哆嗦著說不出話:“大……大人,您的意思是,要將這門手藝教給小老兒?教給大家?” 在他心里,制霜糖時能讓他們打個下手也就心滿意足了,誰曾想大人是要將這么重要的手藝教給他們? “當然,總不能我自己天天在這里吧?”楚辭又笑了,他看著陳老漢不知如何是好的樣子,又加了一句,“陳翁,咱們還是先把霜糖制出來再說吧?!?/br> 陳老漢“唉唉”連聲,然后按照楚辭的說法一步一步cao作。他聽得很認真,動手時也是小心翼翼的,像是在做什么崇高無比的事情一樣。 陳老漢首先是將瓦溜漏口塞上稻草,然后放置在缸上。再把紅糖倒進去,等它結定。等待的過程中,楚辭也沒閑著,他將黃泥倒入水中用力攪拌,等紅糖附在瓦溜上時,讓陳老漢除去漏口的稻草,然后拎起木桶將黃泥水緩慢倒入其中。 陳老漢見他此舉,伸手想攔著卻慢了一步,口中不由驚呼一聲,顯然他是覺得糟踐東西了。這黃泥水一倒,別說出霜糖了,便是紅糖恐怕也吃不得了! 然而不等他開口說些什么,便見這淋過黃泥水的瓦溜最上層結了一層東西,其色似雪,潔白晶瑩,看上去美極了。而中間的則是褐黃色,最下層是黑色的。 “這這……這就是霜糖吧?”陳老漢盯著那層雪白,結結巴巴地說道。 楚辭也松了口氣:“是啊,這就是霜糖了?!?/br> 他們將瓦溜輕輕從缸中移出來,然后輕輕地將上層凝結的霜糖掃入盤中。陳老漢稱了一下,發現去掉盤子后,這霜糖大概還有一斤八兩左右,其余的是黃糖和黑糖,算下來雜質大概有五兩左右。 楚辭看著這個數據,然后把它們和之前詢問陳老漢得出的數據放在了一起。他之前問過陳老漢,他們這里的甘蔗出糖量,陳老漢的回答是大概一百斤的甘蔗能出六斤糖上下,概率差不多是十五比一的樣子,也就是說,十五斤左右的甘蔗才能出一斤的紅糖。 而這五斤的紅糖出白糖的概率大概是二點七比一,差不多兩斤半的紅糖才能出一斤白糖。 算清楚賬后,楚辭忍不住感慨,還不得白糖貴呢,這出糖量著實不多啊,一百斤甘蔗能出個三斤白糖就算很好了。 現代的白糖便宜,主要是因為人們提純的手段更好了,而且現代種植的專門用來榨糖的糖蔗出糖量也高。 不過,出糖量少不夠,價格來湊。市面上的紅糖價格在一兩十九文左右,而霜糖的價格堪比普通茶葉。茶館里的普通茶葉售價大概是在每斤九百六十文左右,按照一斤十六兩來算,大概就是六十文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