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書迷正在閱讀:逼婚白月光后恢復記憶了[穿書]、年代文里做上門女婿、八零之女配逆襲記、我為天命(女尊nph)、妃醫天下之禮親王傳、老攻重生成女孩子了怎么破、重生后我把金主攻了、反派師尊他馬甲掉了[穿書]、穿到自己的同人文里了、叮!目標自我攻略中
然歸墟實在是太寂寞了,哪怕是千年也似是毫無盡頭。少昊去了人間數載,就覺察到了歸墟最深的無盡寂寞,不知這位大人在歸墟的歲月中,又是怎么度過的。 諸師晏疑惑地看過去。 然只能看到一張含笑的面容,男人隨手在空中一抹,眼前便現出一道水幕。 水幕里兩個年輕的男子偎依在一起,凡間的陽光透過窗欞落下,那兩人蓋著鴛鴦錦被沉沉睡去,床邊兩道紅燭燃燒盡了,燭淚蜿蜒到桌子上,現出別樣的喜意。 室內發生過什么,隱隱似能窺出。 諸師晏看了一眼就低下頭,眼觀鼻鼻觀心,不再注視水幕之上人影。 倒是那赤紅瞳孔的男人看得興起,片刻后還饒有興味道:“看到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我倒是想起來了,我是挺寂寞的,唉,人老了,就是看不得這些情情愛愛的事情?!?/br> 諸師晏越發沉默。 “不如讓他們感受一下人世的險惡,才不枉他們投胎轉世為人一遭,你說對不對?有情飲水飽只是那些凡人騙人的把戲罷了,勞燕分飛才是常態么!” “額……”諸師晏張張嘴。 他之前得了大人的命令去阻止楚辭,但楚辭并未聽從勸告,與鐘離煊還是結合了,好在他擔心的事情尚沒有發生,諸師晏稍微松了口氣,沒想到眼前的大人卻不準備就此作罷。 只是不知道他會如此阻止注定會發生的一切。 正想著,就見黑衣人抬手在水幕上一抹。 諸師晏瞪大了眼睛,他眼見得凡間夜空瞬間星河傾覆,天地再次被一片黑暗籠罩,等星辰重新出現,那宛若新婚交頸而眠的兩個人,已經被分開來。 楚辭不見了,獨留余溫未散的鴛鴦錦被堆疊整齊,沉睡的鐘離煊似乎覺察什么,惶然地抬起頭看過來,短促地喚了一聲“楚辭”。 案上紅燭嗶啵一聲,一朵紅花悄然沒入鐘離煊的眉心,正要起身的鐘離煊眼神空洞地跌回被子,他眨眨眼,神色困惑。 “嗯,我剛才要尋誰?……想不起來了……也罷,應當是做了個噩夢?!?/br> 鐘離煊捏了捏眉心,神色一瞬就恢復了冷肅,竟是將楚辭的存在徹底忘了。 天亮了,室內的紅燭悄無聲息的熄滅。 此舉可謂喪心病狂,看得諸師晏一時語塞——單身無數年的大人性子的確是有些喜怒無常,這抬手間就能抹去歷劫的天帝的記憶的神通,要是被神界眾人知曉,那些神仙怕不是要被嚇破膽。 歸墟之主的手段,與大人相較,更是不及千萬分之一。 這才歸墟真正的化身,無盡歲月孕育出的至高魔神。 水幕上徒留一片黑暗,黑衣人揮手抹去水幕,懶洋洋地笑了一聲:“這下舒服多了?!?/br> 諸師晏神色糾結了一瞬,在男人赤紅眸子轉過來時,他迅速整理好表情,低眉斂目道:“大人這般遮蔽天機偷天換日,定會惹惱天帝,到時候又得那一位費心安撫?!?/br> 男人聞言隱隱笑了下,搖搖頭后轉身離去,身形化為一朵朵黑色的彼岸花浮在水面,隨著水流緩緩而下。 空中傳來一聲悠遠的嘆息。 “他為滅我而生,我為顛覆天道而來,左右躲不過。若是再遲……” 諸師晏看著悄然隱沒的黑色花朵,喃喃道:“若是再遲,當是如何?” 無人應答,那位已經徹底離開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25019889?108瓶;阿尼修?1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2章 靈力枯竭 諸師晏重新坐上小船,?他收起船桿,從腰間摸出一把笛子,坐在船頭低眉隨意吹奏著。 隨著吹奏,?諸師晏所在一側逐漸現出一個人來,?那人一身紅裙,?側耳斂目,?臉上卻無絲毫表情。 一曲吹罷,諸師晏收起笛子,?溫柔地湊過去理了理側耳親傾聽的那人長發,?和煦道:“小龍雀,我吹得可好聽?” “好聽?!蹦侨舜魷?,腦袋一歪,?發出咯吱的木頭響聲。 “你喜歡聽的話,等他日重逢,?我再吹給你聽可好?”諸師晏越發溫柔。 那人不語。 畢竟是一只木偶,哪里會像已經回歸天界的那位神明給他回答呢? 諸師晏只覺越發寂寞,將一道神力注入精心雕刻的木頭軀體,沉下心神又要吹奏。 就在這時,?一只慘白的手搭在了船上,?一顆濕淋淋的腦袋從水面冒出,藍色的眸子淬著火一樣,幽幽看過來:“且慢,船夫,?我來問個路!請問,?這里是哪里?” 諸師晏:“……歸墟?!?/br> 他是黃泉擺渡人,職責是送歸墟中迷路的靈魂往生,要么就是打撈湮滅于歸墟之水的邪神的尸骸,?明明是讓人聞風喪膽的邪神之一,為什么會有人將他當做船夫? 諸師晏沉默地看著那宛如水鬼的人,目光對上對方藍色眸子中紅如燭光的瞳孔,不禁一頓。 紅色瞳孔,正是歸墟中被本源留下烙印的邪神印記,這人和歸墟的淵源比他想的還要深。 怪不得那位大人讓他傳信不許這人與鐘離煊深交,原來如此!帶著歸墟本源烙印的邪神若是與天界神明神魂相依,不管是多么強大的神明,都會被歸墟浸染,從而成為墮神。 天帝本該是不死不滅的存在,據說數百年前上一任天帝隕落,正是因為那一位在千年前來到歸墟與駐守歸墟之主交戰,被歸墟之主燃燒魂魄留下了一道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