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成男主的最強外掛、逼婚白月光后恢復記憶了[穿書]、年代文里做上門女婿、八零之女配逆襲記、我為天命(女尊nph)、妃醫天下之禮親王傳、老攻重生成女孩子了怎么破、重生后我把金主攻了、反派師尊他馬甲掉了[穿書]、穿到自己的同人文里了
那位姑娘容貌不俗,身上的衣飾也絕非凡品,但卻獨自走在郊外。年輕的江獲以為這位姑娘是與家人婢仆等走散了,這才落單,于是江獲熱情上前,想要將這位姑娘送回家中。 然而江獲萬沒想到,這位姑娘竟自稱自己失去了記憶,連自己是誰都忘了,于是江獲無奈之下,只能將這位姑娘暫時帶回自己家中安置,喚她阿月,只待姑娘哪一天記起自己的身份名字后,再將她護送回家。 后來,隨著二人日夜相對,他們終于日久生情。而他們二人,一個失去了記憶,一個無父無母,俱是身無外物之人,于是他們也沒有那么多繁瑣儀式可言,自定終身,宴請了鄰居好友后,便當是成過親了,開始以夫妻相稱。 可叫江獲奇怪的是,他與阿月分明已經成了親,可一提到夫妻敦倫之事時,她卻總是再三推脫,屢屢尋找借口。 江獲本以為阿月是太過單純害怕,于是對阿月越發細心相待,以為終有一天阿月能夠克服自己的恐懼,與他成為真正的夫妻,可江獲萬沒想到的是,阿月她其實——根本就不是女人! 這話一出,便是城隍都有些懵了。 “不是女人?那……那是什么……”直男藺成霜懵了,竟忍不住在這大神云集的時刻插嘴發問。 謝非言將這傻乎乎的直男向后推了推。 “不是女人,那自然是男人?!敝x非言淡淡道,“當年的江獲與一個男人……不,與一位男妖拜了堂,江老爺的意思大概就是這樣了?!?/br> 在這般年代,龍陽之好雖然不常見,但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甚至在某些地方結為“契兄弟”之事還曾風靡一時,所以江家莊園眾人雖然震驚,但也沒驚到哪里去,反倒是藺成霜這位來歷可疑的家伙,竟是一臉震碎世界觀的模樣,叫謝非言忍不住把這小子提得更遠了些。 這張臉太蠢了,實在叫人看不下去。 而場內,江傲意一臉哀戚,沉重點頭:“沒錯,我的父親他……他心中的‘阿月姑娘’,根本不是什么姑娘,甚至他根本就不是人!所以我父親無意中撞破了他的真面目后,恐懼悲痛之下,獨自逃回了村子里……可憐我父親,一腔真情,卻盡數錯付,如果他能夠順利離開近仙府,離開那令人痛心的往事的話,那么他恐怕還能在之后慢慢走出來……但誰都沒想到的是,那個所謂的‘阿月姑娘’,根本不肯放過我的父親,他竟從近仙府追到了夢仙村來!” “我父親對那個妖怪又懼又愧又怕,最后不得不從夢仙村逃了,一年之內,輾轉數個地方,但都無法擺脫那個妖怪……無論我父親是準備立業也好,成家也好,都會被那妖怪破壞!后來,我父親鼓起勇氣,喝問那妖怪他到底做錯了什么,為什么要對他這般苦苦相逼,那妖怪說,他雖是妖身,但卻也是醉仙江江神,后因見著了我父親,心悅之下,隱瞞身份來到我父親身邊,與我父親相戀??伤麤]想到我父親竟如此負心薄幸,明明和他許了終身,最后卻又拋棄他離開,甚至還想要休妻另娶,所以他一路追來,定要我父親付出代價才行!”江傲意一臉悲憤,聲音越發激動起來,“可是,大家評評理,這難道是我父親的過錯嗎?!” “對,我父親是跟那自稱江神的妖怪成了親、當過一段時日的夫妻沒錯,可這明明是因為那妖怪的刻意蒙騙??!我父親是以為那妖怪是‘阿月姑娘’,所以才同妖怪成的親,可那妖怪既非女子,甚至不是人類,這叫我父親如何不懼怕他?!后來,我父親恐懼之下離開了近仙府,離開了那個妖怪,但這不過是因為人之常情罷了!更何況人妖殊途,他們的嫁娶怎能作數?那妖怪又有何理由對我父親苦苦相逼、指責我父親負心薄幸?!” 江傲意說著,竟是聲淚俱下:“哪怕是在神靈面前,我也是要說的——我父親沒有錯!他離開近仙府沒有錯,他離開那個妖怪沒有錯!他娶了我的母親沒有錯!他在這件事里所做的一切,都是沒有錯的!” “可那自稱醉仙江江神的妖怪卻不這樣想!” 江傲意恨聲敘說。 “他只道我父親辜負了他,對我父親和我母親二人苦苦相逼,甚至一度要置我母親于死地!我父親無路可走,只得求助一位野狐大仙?!?/br> “那野狐大仙說,想要如今那江神與我父親已是不死不休,哪怕立廟好生供奉那位江神大人,也決計是無法消除這場恩怨的,所以若我父親還想求活,那只有一個辦法!” “所以這些年來,我們按照野狐大仙所說,年年祭祀大仙,并將祭品的鮮血倒入江中,好叫大仙的法力透過這些鮮血,牢牢壓制江神,不叫他針對我們江家?!?/br> “而果然,按照大仙的辦法做了之后,我們江家人終于迎來了難得的安寧……但如今,數十年過去了,這位龍神大人卻找上門來,要為那江神出頭!龍神大人絕口不提那位江神對我父親的欺騙,只道我江家人對江神的反擊……龍神大人,小的敢問,在那自稱江神的妖怪的逼迫下,我們小小平民是否只有引頸受戮,才對得起你們這些妖神?!是不是只有你們妖神的性命是命,我們凡人的性命就是草芥?!” 江傲意聲嘶力竭,最后泣不成聲,但他的悲痛卻已經完整傳遞到了眾人心間,令莊園內諸多無力的凡人都心有戚戚焉,生出兔死狐悲之感,甚至有人竟已忍不住開口向城隍求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