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廠妹 第142節
所以郭總接項目時,也會盡量避免一些朱星宇沒有涉足過的產品。不然,也太難為朱星宇了,而且就算他多花些時間去學,最終這個項目很可能也會因為花費的時間太長,性價比太低,不劃算嘛。 在經歷過很多項目做出來后,客戶根本就沒有后續生產訂單的基本是虧本生意的項目之后,郭總和朱星宇接新項目也越來越謹慎了,盡量避免做無用功,特別是又得麻煩,又耗精力的項目。 郭總接觸的項目,程秋華接觸的項目,都需要朱星宇去談技術問題,如果朱星宇覺得難度太大,又或者客戶的要求太多,基本這個項目就不會接了。 這三個項目,明明就是他自己同意接回來的,他邊干活邊暗罵自己,下次一定不能同時接這么多項目了。 他手下的人雖然多,但說實話人手永遠不足,他甚至恨不得現在再添三個人,才能讓這些活都能分攤下去,而不是像現在每個人身上都得背不止一樣工作。 不過再養三個人,他們這個團隊就太龐大了,花費就太大了,對公司來說也不就劃算了。養研發團隊,說實話,很費錢的。所以,希望每個項目做出來后,能有后續的生產訂單,而且是越多越好。但往往現實是殘酷的,一半以上的項目,沒有訂單子,又或者說有過一兩個小訂單就完了,甚至有的項目做出來就沒下文了。 搞到最后,能有三分之一的產品,能有個正常的生產量,大家就心滿意足了。 可惜的是,這三分之一的產品,很多也會在一年半載后就淘汰了?,F在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太快,往往你耗盡心思做出來的第一代產品才上市,還來不及風靡,讓你大賺一筆,第二代就已經出現了,甚至替代品也有了。 這也是客戶不愿意花大價錢搞研發的主要原因,因為賺不到錢啊。也只有很大的集團公司才能養得起研發團隊。 朱星宇這個研發團隊,就顯得很突出了。別看新三角公司不大,可人家就這么大一個研發團隊啊,比得上一些有上萬人的大公司了。養這么大的團隊,其實花費挺大的。 不過,這幾年工廠賺的錢,有一半以上就來自于朱星宇做出來的這些新項目。 剩下的一半生產訂單,除了少量的老客戶外,也就剩下一些程秋華和張進波時不時接來的新訂單了。 所以,賺錢還得靠朱星宇的研發團隊。因此,在知道朱星宇很缺人手用之后,程秋華和簡書枚商量了一下,決定給工廠再組一個工程部。其實工廠本來有工程部,只不過這些工程師大多數是搞機器設備的,極少數人是管生產方面的。 現在就是要增加少的這部分人,讓他們配合朱星宇那邊的工作。工程部的工程師,可比研發部的工程師工資低多了,一是成本能減少,二是工程部能力起來了,也能給研發減輕一些負擔。 “這樣挺好的?!敝煨怯詈軡M意這個計劃。反正只要有人給他減負擔,他就開心。 不過簡書枚又說:“但這些人招進來了,還得你來把關,并且做技術方面的培訓啊?!?/br> “這個簡單,丟在我們部門磨兩三個月就行了。正好來給我們打下手?!敝煨怯畈辉诤醯恼f。 等同于有人來免費幫他做事了,他哪里不愿意啊。 程秋華卻說:“你倆是不是想的太好了。這些人會不會覺得他們本來是在研發部工作的,卻調整到工程部去了,心里不舒服,甚至走啊?!?/br> “怕什么,走就走吧,再招不就行了啊。而且總有人會留下來的,而且真遇上好的苗子,我也會收下的。我這邊有的人,也需要淘汰的?!敝煨怯钫f。 “要淘汰誰?怎么不干脆淘汰算了,再招人來呢?”簡書枚連忙問他。 “一個團隊里最會有最差的人,暫時我還能忍受,而且現在這么忙,先讓他頂一頂,實在不行再換?!敝煨怯钍窒逻@些人,都是他一手帶起來的,每個人的性格他都比較清楚。 但說真的,有些人一直很有干勁,也愿意也主動去工作,這種人也最受他的喜歡,被委以重任。但有些人就是你打一鞭子,他就走一步,甚至遇到難的總是往后面躲。這種人在工作中,還不少見。 這種人就是永遠也得不到成長的人。你把他逼的狠了,他也能做不少事,可你要是不盯著他,他又很能打混。理所當然的,這種人也得不到升遷和加薪等等。 哪個老板不喜歡干活麻利又認真,又主動的人呢。 有些人只看到別人比自己升的快,比自己拿多,卻沒想過為什么,還很不滿。 這種人,公司巴不得他主動離職。 說實話,誰都不喜歡那種打混的員工,特別是大家都這么忙,你還那么閑。朱星宇事情多了,總也有想不到的地方,有的人就能主動去解決,有的人就等著他來解決,甚至自己發現了問題也不吭聲。也有的人,做的時間長了,就擺老資格,事情都往別人頭上推,功勞卻都想往自己身上攬。 聽他說的這些,簡書枚都受了了,“那你還不快點讓這種人走?!?/br> 程秋華也說:“就是,你都看到了,還不如再招兩個新人來培訓呢?!?/br> “你們以為換了人,就不會再有這樣的人出現嗎?很多人一開始都挺好,又主動又勤快又認真,事情也做的漂亮。但打工人的心態就是這樣的,干的時間長了,就想偷懶,甚至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完就覺得很對得起老板了,誰還會那么認真那么積極主動去工作呢?!敝煨怯钫f。 這倒也是實話,大家都打過工,也都有偷懶的時候。誰能說自己工作時,一心一意為公司,從來沒有打過混嗎?誰又會把自己當老板,事事都從老板的角度去想去做呢。 即便是現在,他們自己都是老板了,也會有不想干活的時候,也會有在公司里混一下就走呢。 朱星宇其實對這些人還是很寬容的,所以他很苦惱,“真的很煩啊。要是人人都那么好就好了,我也不用cao這么多心了,培訓一個新人起來也不容易啊?,F在這么忙,哪里有空專門培訓新人呢?!?/br> 他這個人一忙起來,就牢sao多,就看啥也不順眼,一些人的缺點在他面前就放大了,越看越不順眼。他完全是被現實給逼的。其實他以前是個脾氣非常好的人。 連著被朱星宇sao擾了幾天之后,簡書枚也忍不住和方博洋吐槽起來。 “哇塞,朱星宇最近又成了瘋牛,一堆的抱怨。我看他手下有人馬上會被他罵走了?!?/br> 不過要被罵走的也是他本來就不想要了的人,真正能做事的,他都不會這么罵。如果罵了這人還能改,他也會留下來。 “事情多了,誰都會心情不好,特別是有一堆人,還做不出事來時,心情會更加煩燥。你們公司把他也用的太狠了些?!狈讲┭笤谶@方面還是站朱星宇的。 “那也沒辦法啊,搞技術的他一個人,我們都幫不上忙啊??偛荒茉僬袀€研發主管進來吧?”簡書枚說。 方博洋說:“也不是不能招個研發主管,但估計你們也招不到好的,而且還得花大價錢。你們其實可以退而求其次,招個技術水準高的,經驗豐富的人來當小組長嘛,專門帶項目的。給朱星宇當左右手,他不就輕松很多了?!?/br> “嗨,你以為沒有這樣做過嗎?沒用的。第一,招人來了,人也呆不久。第二,招來的人也不合格。反正搞來搞去,朱星宇身上的事情還是這么多?!焙啎兑埠茴^大。 小公司就是這樣的,想找到很高水準的人不容易,人家愿意到更大的公司更大的團隊去工作,因為得到的會更多。 有些不是給錢就能解決的事情。 簡書枚又說了一堆朱星宇的抱怨,比如某些人盡在打混,有些人擺老資格等等。 方博洋也說:“這樣的人,在職場上永遠都有。而且還有不少。所以一個團隊也不能一成不變,時不時的補充點新鮮血液進來,一來可以帶動老人的積極性,二來也是替換一些該淘汰的人。我的團隊里也一樣?!?/br> 他前段時間為什么這么忙,也是因為換了好幾個人。而且一個團隊,不止老板要換人,想要某些人走,有的人自己也會要走的。干的時間長了,得不到升遷,超過三年,有干勁的有更好選擇的人,就會主動離開了。 但其實職位就那么多,哪里是人人都能得到升遷的呢。所以跳槽也很正常,一些正常的人員流失在每個公司,每個團隊都有。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還是好事呢。因為有人走了,必定有人要來填這個位置啊。也許就是你手下的人升上來呢,而且人員的變動,也會給一個團隊帶來一些新的變化。 有的人在一個公司,一個職位在干了十幾年,說實話,到后來,這個人在公司要么是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要么是打混到了極致的,他走了這個位置換個人一點兒也不受影響。而實際上,不管是哪家公司,總會有那么幾個可有可無的人,甚至這些人還呆的時間格外長。 當老板的,就別想手下的每個人都在認真為你工作,為你創造價值了。而且很多時候,你還無法發現這些打混的人呢。 聽了方博洋的理解,簡書枚說:“那改天你和朱星宇去聊聊,你倆肯定會有很多共同語言。他現在就很頭疼人手不足,總顯得很忙碌。其實有時候也是有些人效率低,并不是真的太缺人手?!?/br> “難道你聽了就沒有一點兒想法嗎?”方博洋好笑的問道。 “可能我不合格,我又不帶團隊,所以不太能理解?!焙啎缎Φ?。 作為一個管理者,如何把手下的人管理好,讓每人都能高效的工作,是個難題。簡書枚認為自己在這方面并不合格,當然了,她帶的團隊其實也不大,準備的來說,她的直系下屬就兩個人而已。 雖然她管的事情很多,但那多半也是合作與協助。比如,她和朱星宇打交道的多,做的事情基本也是協助。比如她和涂菲菲還有很多事情,能共同分擔。但朱星宇又不屬于她管,甚至涂菲菲也不屬于她管。 方博洋卻不同了,他帶的團隊一般少則有十幾二十人,多的時候有三、四十人呢。其實新三角公司,很多組織結構并不完整,每個人部門的人也不多。 真正人多的只是生產部門。不過,生產部門管理人員也多,每條生產線都有專人管理,但很多事情也需要簡書枚,甚至程秋華和張進波來決定。 其實在所有的老板當中,簡書枚手下的人還最少。但她管的事情還雜的很,基本上她算是個協助別人的角色。 其他人的分工是比較明顯的,比如管艷萍她只管工程部的那一部分搞機器設備的人。比如何文靜只管財務行政這方面的事情。 方博洋也了解新三角公司的運作,只能說:“算了,不和你說這些。你們公司也確實與眾不同。反正你們只要自己合作的好就行了。任何方法都是適合自己才行?!?/br> “也是,我也知道我們公司有些讓人想不通。不過現階級大家處的還蠻好,公司也是在正向發展中,眼下最難的還是朱星宇。他昨兒又在找我抱怨了?!?/br> “你不是和程秋華決定去招幾個人回來嗎?應當能解決他的難題了吧?”方博洋一聽到他們要招人,就覺得事情應當比較好解決了。 怕的就是老板不肯招人,給你每個人身上都背了一堆的活兒,每人都干不過來。其實很多時候,老板總是希望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活。誰不想多賺點呢。 可是,有時候,人管的事情多了,效率就絕對會低下來的,甚至品質也跟著下降。 特別是新三角公司這種,沒什么底蘊,而且企業文化和組織架構都不正式,也不系統的公司來說,老板也確實身兼多職。 只有大公司,經營的時間夠長的公司,才會慢慢形成一套體系,管理者就相對輕松很多了。 方博洋現在就比朱星宇輕松,不,應當說他一直比朱星宇輕松。雖然他也有很忙碌的時候,但朱星宇是大部分時間都這么忙碌。除了過年,公司硬性放假停工,他才能真正的休息。 前面郭總休婚假,朱星宇能跟著休幾天假,那完全是個意外之喜。但方博洋一年總可以找到兩三次這樣的機會,而且平時還能和老婆出去度個周末。 所以,方博洋也覺得朱星宇太辛苦了,“他該試著把事情都扔出去。不然,他老覺得人手不足,也覺得自己忙不過來?!?/br> 其實朱星宇的團隊已經不小了。而且他忙的時候,不止簡書枚和生產線,工程部的人,甚至郭總,程秋華都會跟著幫些忙。 當然了,到現在來說,研發團隊已經成了公司很重要的核心部門。這一塊是一直在增漲的,其他的幾塊生意,雖然也保持著一定的增漲,但實際上沒有研發這一塊有前景。 就說維護機器和做二手機器這兩大塊,現在的競爭是越來越激烈,利潤是在不停下降的。做的人多,懂的人多了,蛋糕只有那么大,自然而然每個人能吃到的就少了。 所以,這兩年,有關這方面的投入沒有再加大,人員也沒有增加,甚至就算走掉一兩個人,都可能不會招新人了。因為這雖然不是夕陽行業,但利潤就那么多。這個行業會一直存在,但不能當主打了。 反而搞研發的公司并不多,郭總現在接項目很容易了,所以大家都把主力轉移到這方面來了,程秋華最近接的這種單都多多了。只是這些單子想接到賺錢的,好做的項目也不容易。 工廠嘛,其實是依托研發團隊的項目在賺錢,純粹的加工廠,生意更加不好做了。因此,工廠大家也沒有再擴張,生產線一直就那幾條,甚至前段時間因為生產單子少了,有些人走了,后來都沒有補回全部的人手。反而補充的都是一些其他的人員。 認真說起來,生產線上的工人少了,短期影響不是很大。畢竟工廠還有這么多間接員工,真忙起來了,大家都到生產線上去做事,就能把訂單趕完。除非是訂單真的太多,才會考慮增加幾個員工。 目前,公司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而人力成本還在持續升漲中,所以能不招人,大家也都盡量不招人??墒?,有些人力卻也不能省啊,同時沒什么價值的人都要清理掉。 第173章 不用想了 忙忙碌碌中, 新項目一個接一個的開始試產了。天天的試產,搞的全工廠都人仰馬翻,簡書枚也跟著忙的天昏地暗。 不過這樣忙, 大家也愿意, 因為這些產品生產出來后, 就很可能開始大批生產要賺錢了啊。 工廠的大半利潤都指望著這些產品呢。所以大家都很關注這些新產品試產狀況,都跑過來圍觀。 一堆的人都在生產線上了忙活, 大佬們比工人還多。 簡書枚開玩笑:“下次搞試產,干脆我們這些人自己組條生產線得了。也別浪費生產組的時間了?!?/br> “也不是不行啊, 我一個人反正可以開一條生產線?!背糖锶A笑道。 朱星宇說:“讓大老板來親自開生產線,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干嗎?還是說, 工廠沒有人了?” “這樣挺好啊,不擔誤生產線上的生產啊?!背糖锶A還說的挺有道理似的,其實真這樣做,他得煩死了,而且他也不是每次都有時間的嘛。他這純粹就是嘴欠。 朱星宇太清楚這家伙的性格了,說來好笑, 程秋華年紀在這一群人當中最大, 性格卻最跳脫。反倒是張進波最穩重,所以溫泉莊子交給張進波負責了。而且這家公司最開始也是張進波一個人在經營。 簡書枚沒看錯, 張進波還是大家伙當中最厲害的那個人。 眾人說笑間,幾片板子打件完成,后焊零件很少,根本就不需要生產線了, 負責的工程師把板子拿過去, 自己動手就把零件焊上去了。 接下來, 就是功能驗證了, 如果功能ok,這個產品基本就可以當成樣品給客戶了。如果不行,還得再改,有時候直接手動改改,有時候還得重新設計大修改一下,起碼也得再花五天時間才行。 今天試產的這個樣品很順利,五片樣品板子的功能驗證都ok。 “太好了,根本就不需要改動,趕緊把樣品給客戶送過去?!敝煨怯铋_心的說。 “要是每次試產都這么順利就好了?!逼渌硕颊f。 朱星宇說:“想的美呢,小的修修改改是少不了的,只要不大修都算是成功?!?/br> 就是這個產品,真到了量產,還是有些地方要做些小的改動。做樣品和批量生產是不同的。做幾個樣品,大家手動的時間多,批量生產真要這樣一個個靠人來改動,那不得累死了,而且還速度慢的很啊。 所有的批量生產,大家都希望產品又好做,又不易出問題,良率高,品質好。不良率要是太高,會搞死人的。所以一些問題也只能在批量生產中才能發現,然后再慢慢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