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8)
書迷正在閱讀:我帶著系統抱大腿、從頂流到學霸(穿越)、拯救被人渣耽誤的人生(快穿)、開家飯館從炸土豆開始、帶著冰箱回七零(重生)、人人都愛白月光、咸魚仙尊只想談個戀愛[穿書]、星君他是萬人迷(穿越)、滿級大佬只想吃軟飯(重生)、天哪!萬人迷替身也內卷(穿越)
劉協合上那本皇帝起居注時曾經默默捂臉,預感到他注定是要以分桃斷袖之名在史書上留名了,只是不知道陪同他一道留名的佞幸會是誰。 作者有話要說:漢武帝和韓嫣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竹馬竹馬,一同長大,可惜了。 第50章 第五十章 美稷初戰告捷后,呂布帶兵回到周遭郡縣修整。匈奴人的戰馬死傷不少,漢軍的幾百頭官牛也折損大半。這些盡數被漢軍帶回去,戰馬分給了少糧的百姓,牛rou用來犒勞浴血拼殺的漢軍。當地百姓在空地上支起大鍋,燃起篝火,主動為漢軍做飯。幾天后,呂布親自帶兵乘勝追擊,沿著西北方向推進,沿途不斷解放匈奴占領的縣鎮,漢軍士氣大振。 另一路,太原郡太守帶領的前往定襄郡的一萬五千人在拿回了五個縣后卻遭到了匈奴兩萬大軍的正面反擊。兩方交戰,均傷亡慘重??鄳鸢胩?,漢軍不敵匈奴,只得撤退。 狼狽撤軍之余,一支裝備精良的漢軍從山坡后殺出,將追擊的匈奴攔腰截斷。當先一人,白馬白甲,在陽光下十分耀眼。此人面如紫玉、目若朗星,手持一桿銀槍。他朝慌亂的并州軍大喝一聲:吾乃常山趙子龍,奉天子之命前來相助!爾等莫驚慌,隨吾整軍再戰! 他一馬當先殺入敵軍,連挑了十幾人后,殺到對方前鋒主將面前,不過十個回合就將對方斬于馬下。隨即提著對方人頭回到己陣修整片刻,再帶領一隊白衣精銳殺將進去。進出間如入無人之境,勇猛非常。 太原郡太守十分驚詫,確定是自己人后當機立斷,穩住陣腳,重整軍隊對匈奴展開反擊。一場大戰下來,漢軍獲勝,共斬首胡人五千。匈奴只得暫時退居定襄郡成樂縣和桐過縣,在兩縣互為犄角,準備隨時再攻。 漢軍回到附近兩縣駐扎,兩縣被匈奴洗劫一空,糧食和牛馬俱被搶走。當地百姓熱情相迎,將藏在水缸底下和床底下的最后口糧拿出來,餓著肚子給大軍做飯。 太原郡太守認出來這是冀州軍,覺得十分古怪,畢竟朝廷下詔斥責袁紹不臣之心的事天下皆知,戰后立即就去拜會了救兵首領趙云。 趙云拿出了天子的詔書,爽朗笑道:太守不必擔憂,子龍乃是奉命支援并州,與逆臣袁紹并不是同一路人。 原來當初朝廷下詔痛斥袁紹的不臣之心后,冀州的常山郡部就起了擺脫袁紹桎梏、回歸朝廷之意。他們大多效忠漢室,不愿意背負亂臣賊子的名聲。后來公孫瓚奉詔討伐袁紹,消息傳來后常山郡部決定反抗袁紹,殺死了袁紹派來監督常山郡的督軍,并推舉趙云率領常山軍加入討伐袁紹的隊伍。 他們本是想去投奔公孫瓚,成全自己忠義。但剛殺了袁紹的親信,就喜從天降,傳說中的布衣衛帶著天子的詔書登門了。 天子對當地將士們的忠義褒賞有加,封趙云為常山郡太守,命他率軍馳援被匈奴侵占的并州。得到天子的承認,常山郡上下皆十分歡喜,圍著布衣衛問天子緣何關注到他們。 布衣衛則神秘道:天子慧眼如炬,忠jian分辨得十分清楚。各位將軍的忠心之志天子早已料到,在下兩個多月前就已經來到了常山郡,已經等待你們動手多時了。 眾人細看任命趙云為常山郡太守的詔書,果然那字跡已經許久了,落款日竟是在三個多月前。 大家都十分驚奇,又拿出馳援并州的詔書細看。 布衣衛笑道:這墨是新書寫的,乃是天子命人三百里加急剛送過來的。 冀州兵強馬壯、糧食充足,有報國之志的趙云安頓好常山郡上下、整頓好糧草,立即就帶著三千精銳騎兵上路了。 太原郡太守贊嘆趙云的忠義,當晚,兩軍的將領匯在一處共商下一步的打算。太守認為:我們兵疲馬乏,又經歷過一場大戰,受傷的人不少,應當修整十日再戰。 趙云擔憂地說:咱們從匈奴手頭奪回的五縣,都經過了匈奴的一番掠奪,元氣大傷,根本沒有糧食供應咱們這十天的所需。聽說并州向來糧少,后方郡縣的供給,怕也是不足吧。兵卒們吃不飽,要如何上戰場呢? 糧食運輸官愁眉不展:后方糧草緊張,都是大家從嘴里省下來供給前線,即使如此,每日運過來的糧食也只夠兵卒每天吃一頓半饑半飽的飯。 趙云嘆了一口氣:常山軍帶的糧食也吃得差不多了,得先想辦法把匈奴搶去的糧食奪回。 有一小將回道:將軍,派出去的斥候傳遞回來的消息都一樣,定襄郡的余糧都被匈奴奪走囤積在紅花谷,實在是難以收回啊。 趙云揚了揚線條優美的下巴,疑問道:紅花谷? 小將回道:回稟將軍,紅花谷乃是定襄險要之地,易守難攻。四周山峰險要,中間只有一條羊場小道才能進去,糧食囤積在小道上,牛羊圈養在此地,前后都有高高的石塊堆砌的門。不僅如此,那南邊山上的寨子也被匈奴占用了,有一千人把守,居高臨下看守糧食。 聞言趙云有些憂慮:若對方推下山石抵擋,即使派三千人強攻山都很難。而直取小路必會慘遭埋伏,難怪匈奴人要將糧食藏在此處。 太原郡太守也覺得難:聽說匈奴人將原來幾城的投石機也運了過去,一旦久攻不下,在山下被匈奴援軍夾擊就糟糕了,很可能會全軍覆沒,真是棘手。 監軍則道:兩位將軍不必憂愁,當初分兵兩路時,刺史交給我們的任務便是牽制敵軍。如今大勝敵軍,斬首五千,我們已經做得很好了,若是不敵,咱們先行撤退,回去和刺史匯合。 兩位領軍都沒有更好的法子,只得暫時應下撤軍。只是國土被匈奴所占,行軍路過之處哀鴻遍野,民生凋敝。若是撤退,漢軍從上到下都是意難平。 入夜,想到當地熱情相迎的百姓若被放棄,是如何的絕望,趙云無心睡覺,親自帶兵外出偵查。在幾十里外遇到外出偵查的小股匈奴兵。他一連幾槍,挑死了十余名偵察兵。他的親兵們也十分勇猛,拿出弓箭射死了想逃的敗兵,一個人匈奴人都沒有走脫。不過一會兒,收獲二十敵軍人頭和二十匹完好的戰馬。 看到匈奴人的衣服,趙云靈機一動,命令道:把他們的尸體和馬匹全部帶回去,不要留下絲毫的痕跡。 后面幾天夜里,趙云不斷帶人埋伏擊殺匈奴的小股騎兵。 五日后,太原郡太守和趙云決定破釜沉舟,擇了三千精壯的兵卒,讓他們盡情吃飽,連屬于他們的五日后糧食都吃掉了,吃飽后只帶著武器和水囊,騎好馬快速奔向紅花谷。 這路上幸運地沒有遭到大規模攔截,只遭遇了小股匈奴騎兵。因為行軍快速,直撲目的地,匈奴尚不及反應。 半日后抵達紅花谷時,天色已逐漸暗沉下來。夕陽的一角斜斜掛在山頭,仿佛隨時都可以沉下去。 趙云率領百人換上了匈奴的衣服、武器,騎上匈奴人的戰馬。佯裝敗兵,朝紅花谷山上竄去。暮色沉沉,但又尚未到燃起火把時候。匈奴人看不清面容,只能大聲喝問他們是哪一部的。 十幾個會說匈奴話的漢軍連忙用胡語回答:兄弟,我們是成樂縣派來運糧的,漢軍追在后面,快放我們進去! 我們是右賢王派來運糧的,遭到襲擊,運糧車丟了! 這些人混著焦急喊出來,遠處又能看到漢軍的旗幟。匈奴人信了他們的話,打開山峰上高高的柵欄,將他們放入了山上寨內。 門剛打開,漢軍一擁而上,抄起背后的百煉鋼大刀將守門的匈奴砍死。趙云依舊是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他不僅擅長使□□,也是一等一的好射手。箭矢所到之處,匈奴皆倒。 守寨的匈奴亂逃,山下的漢軍也趁機攻上來,為了免得被誤傷,穿匈奴衣服的漢軍從口袋里掏出紅綢布緊緊系在頭上。拎著斧子的、提著□□的,還要揮舞著大刀的漢軍,追著匈奴砍。直到夜半,這場戰斗才結束。 熟悉敵人風格的太原郡太守和趙云商量計策的時候曾說:匈奴人驕傲又怕被責罰,一旦匈奴失去了糧倉,右賢王一定不會回去向左賢王和單于求援,會積蓄所有力量來紅花谷攻打我們。 漢軍占據了山寨后,趙云親自帶人重新修整寨子大門,屯兵于此。又燃起烽火信號,傳遞消息。 太原郡太守認為匈奴人擅長馬背上作戰,軍隊也是以騎兵為主,來去如風。紅花谷的殘兵敗將逃回去后,兩日之內,右賢王必會糾集兵力來攻。于是打算埋伏在一隊約為五千騎的匈奴到紅花谷的必經路上,分擔趙云的一半壓力。 此時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田里的谷物還沒有長成,距離秋收還早。當地百姓存糧和牛羊都被匈奴搶走了,藏起來的最后一點糧食都主動給了漢軍吃。聽說漢軍攻打下來了匈奴人儲糧和牛羊的紅花谷,準備繼續守衛那處,當地人都主動拿起了武器追隨。因著許多青壯男子被殺,這些拿著武器的不少是老人和女子。太原郡太守本來想拒絕,漢朝行軍打仗,從來都不是以人數取勝。但親衛勸說道:即使將他們留在這里,沒有糧食,他們也活不下去了。 數日后,太原郡太守和趙云大捷的消息經由隨軍布衣衛放出的信鴿傳遞,第一時間呈在了劉協案上。劉協深色凝重,不顧夜深露重,迅速召重臣進宮議事。 雖然漢軍先后取得大捷,但前方傳來的軍情顯示,大多青壯皆為匈奴所殺。劉協顯得躊躇不定:即使殺了匈奴,并州也不復以往。朕有一個想法,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作者有話要說:其實,從理性人角度來看,的確是應該放棄并州誒。并州真的好窮,糧食產量低。畜牧雖然可以,但經常被搶劫。除了城池外,其他地方防衛力量也不足,人也少。 第51章 五十一章 劉協對眾人說:云中、朔方、定襄和五原剩下的多為老弱婦孺。并州人口凋敝,朕欲招安河東郡一帶的黃巾余孽白波軍和上黨一帶的黑燕軍,將他們遷往并州。這些黃巾余孽,多是失地的青壯農民,正好可以填補當地的空缺。否則沒有青壯,即使奪回了地盤,也沒有人守護。 荀攸面有憂色:陛下,白波和黑燕賊都是走投無路的亡命之徒,更是信奉邪教太平教,向來敵視朝廷,難以馴服。不如直接遷司隸州、豫州的佃農過去,也便于管理。 陳宮也道:這些賊徒不堪教化,難以招安,更是不會安心種田。不如以封官和金銀珠寶引誘他們的首領,命其派遣軍隊和匈奴作戰,讓他們兩敗俱傷,消耗匈奴的生力軍。 田豐搖頭嘆道:公臺兄,這些賊子毫無信用,更無報效國家之心,怕是得了封官、拿了錢財遲遲不肯派兵啊。 自賊首張角死后,失去了主心骨的黃巾賊四分五裂,即使是白波、黑燕賊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必有分化。若賞賜優渥卻名額有限,不愁他們內部割裂。那成功者為了拿到賞賜,自然會驅使一部分人跟著我們抗擊匈奴。陳宮自信道:臣愿意為陛下分憂,去上黨走一遭,說服黑燕賊。 劉協不假思索地拒絕:不可,行程危險,若是愛卿有失,讓朕如何承受的起? 得帝王直白的重視,陳宮愣了一下,隨即寬慰笑道:陛下不必擔憂,臣自幼習劍,身手矯捷,即使情況不對也能逃脫得了。 劉協仍是搖頭:若是賊子一看朝廷命官來,直接圍起來要打要殺。即使勇如呂布、捷若慶忌,也難以突破重圍。愛卿乃是國之重臣,不容有失。 陳宮十分感動,更想為帝分憂:陛下,黑燕賊雖說有數萬之眾,但分散在幾個山頭。臣到了當地必不會魯莽地一頭撞上去,一定和當地命官細細勘察,找人引路后再去交涉,希望陛下不要為我憂心。 劉協仍是眉毛微蹙,覺得不妥。他的視線在眾人間逡巡:你們的部下,有誰堪當此任? 公臺兄覺得親自帶著詔書前去足夠彰顯朝廷誠意,料得對方也不敢輕易對朝廷高官動手。但這些賊人十分無理,有時候想著殺大官報復。公臺兄前去無異羊入虎口,風險太高。田豐起身朝天子恭謹地施了一禮:公臺兄并非上乘人選。而豐有幸得陛下征召入京后,殺死的貪官污吏少說也有幾十,想必并州的人也聽聞豐的名聲。因著這層關系,必定好說話些。臣懇請陛下,派臣前去。 劉協無奈嘆道:不可,愛卿同樣是國之重臣,監察院更是離不開你。為了這部賊子,失去我大漢的肱骨之臣,不值得。 田豐聞言雖然動容,但仍堅持:黑燕賊首眾多,雖然之前被上黨兵力鎮壓,有所分散。但人數合起來,乃是余孽中人數最多的一支。如今朝廷大軍出征匈奴,若是放任他們不管,不管是和其他部余孽聯合還是和袁紹勾搭,亂將起來恐一發不可收拾。見劉協露出贊同之色,他繼續說:監察院如今章法全面,副使能力不屈于臣下,臣離開無礙。臣本就是最佳人選,數年前去過上黨,對那邊十分熟悉,陛下不必憂心。 劉協只得應允,又問策幾人并州下一步布局。戰場瞬息萬變,荀攸認為當給呂布和太原郡守足夠的信任。 陳宮道:只是呂將軍的性子頗為冒進,不知監軍能否鎮得住他。 劉協唇角一勾:應當無礙,除了有兩位監軍看著,朕還將自己的靈寶弓賜給了高順,若是呂布不聽勸誡,任意行事,見天子弓如見天子,當鎮得住他。 隨后,陳宮、田豐等人細細商量了招安詔書的寫法。倒是劉協給予了田豐足夠的信任,在黑燕軍的任命官員名字一欄空白了幾處,留下供田豐發揮的余地。 此時,呂布正在草原上,對著搖曳的篝火出神。跟著他出來的這幾十騎,都是從并州開始就跟著呂布沖殺的親隨,和他十分親近。幾個守夜的人圍在篝火旁烤干糧吃,有人用繩套捉到了一只鹿,招呼他:將軍,您一天沒怎么吃東西,快來用些飯吧。 呂布毫不客氣,長腿一邁,懶洋洋地在他們中間坐下了。 遠處隱約傳來狼嚎的聲音,這幾乎是草原過夜的伴眠曲了,橫豎有篝火,狼群不敢靠近,眾人繼續烤香噴噴的鹿rou。 一人問:將軍,這方圓百里的匈奴游騎都被我們殺得差不多了,明日回駐地嗎? 呂布點點頭:回去。 另一人不無遺憾地嘆了一口氣:可惜我十個人頭還沒攢夠。這邊塞之地戰亂紛繁、烽火不斷。此地出生的人,大多和胡人有著不共戴天的血仇。并州軍更是不畏懼匈奴,只恨殺的胡人不夠多。 可惜祥子不能和我們一起回去了。說話的人撫摸著祥子的遺物,神色有些感傷。 就在昨日,祥子還是活生生的一個人,今日卻被匈奴的箭矢射中,當場就死去了。眾人提起祥子來都十分唏噓:前幾日,我們兵行至他的家。祥子發現父母和兄嫂都死于賊人之手,倒是沒哭。只是每天都掰著指頭數,只和我們說至少得殺夠十倍匈奴,才能告慰泉下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