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
書迷正在閱讀:我帶著系統抱大腿、從頂流到學霸(穿越)、拯救被人渣耽誤的人生(快穿)、開家飯館從炸土豆開始、帶著冰箱回七零(重生)、人人都愛白月光、咸魚仙尊只想談個戀愛[穿書]、星君他是萬人迷(穿越)、滿級大佬只想吃軟飯(重生)、天哪!萬人迷替身也內卷(穿越)
卻說劉協在京城里忙著搞事,曹cao因為董卓的懸賞令已經逃亡了不少時日。這天,曹cao路過中牟的時候被擔任縣令的陳宮認了出來,陳宮也不聲張,只是命人將其投入大牢。 半夜,陳宮去牢房密會曹cao。陳宮被曹cao刺殺董卓的勇氣所折服,愿意跟隨曹cao,就棄官與曹cao一同逃走了。途中經過曹cao父親的結義兄弟呂伯奢家。呂伯奢叮囑家人殺豬款待,自己則前往村頭買酒。 曹cao和陳宮舟車勞頓,便在屋內小憩。陳宮昏昏欲睡,曹cao生性多疑,將耳朵貼在門板上聽外面聲音。聽到外面有磨刀霍霍聲,便以為呂伯奢家人要殺死自己,而呂伯奢出門是為了報官。于是,不顧陳宮阻攔,曹cao先下手為強,動手將呂氏家人殺盡,連婦孺都不放過。 陳宮心下難過,催著曹cao快走,二人走出不遠,恰巧遇到買酒歸來的呂伯奢,這才知道對方并不是去舉報,而是去買酒。 陳宮心下大震,露出慚愧之色。他正懊悔著,卻不料曹cao忽然揮劍,一劍砍死了呂伯奢。陳宮肝膽俱裂,憤怒斥責他濫殺無辜:如此恩將仇報、非大丈夫所為! 曹cao卻絲毫不悔改地說∶斬草要除根,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陳宮聽了,心都寒了,想到自己居然放過了這樣一個禍害,便起了殺曹cao之心。又想起幾日前他曾收到一個高手送過來書信,信上寥寥幾筆,言公所托非人。欲除暴安良結束亂世,且來洛陽門學尋我。下面附了一行小字,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猜測到底是哪來的神人,能料到今日之事,心下更是混亂。 這天夜里,兩人留宿野外。陳宮摸到了腰側寶刀,便欲拔劍。但又覺得曹cao豁出命來刺殺董卓,殺之不義。不若棄而他尋那留下錦囊的高人。于是,沒到天明陳宮便悄悄地離開了,一人一騎,徑直往洛陽去了。 第11章 洛陽門學 穿越初始,考慮到文化的普及勢在必行,劉協就開始召匠人,將《戰國策》、《左傳》、《論語》、《孟子》、《墨子》、《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道德經》、《離sao》、《九歌》、《子虛賦》、《上林賦》、《甘泉》、《羽獵》等名作統統刻在石碑上,繼位后更是加大了人手的征調。如今匠人們匯報上來石碑已經全部完成,劉協便讓他們把石碑拉到洛陽門學,下朝后便攜任黃門侍郎的荀攸過去看了。 只見密密麻麻的石碑仿佛是座座守護神,排列得整整齊齊,圍繞整個洛陽門學擺了整整一圈。 劉協的父親靈帝在位時,這位愛好藝術的帝王曾命大文學家蔡邕用古文、大篆、隸書三種字體書寫《五經》文字,將其刻在太學門外石碑上。石碑剛豎立時,前來觀看以及臨摹和抄寫的車輛,每天就有一千之多,填滿了大街小巷。 這次劉協則讓石碑繞著洛陽門學擺了,沒辦法,太多了,單放門口擺不下。 劉協帶著荀攸親自繞著洛陽門學走了一圈,十分滿意。 邊走邊問:有戲志才消息了嗎? 荀攸摸著胡須回道:回稟皇上,叔父的信已經送到了潁川,想必戲志才已經收到了。 劉協點頭:那郭嘉尋覓到了嗎? 已經找到了,門人回復說郭嘉是戲志才的同鄉,說來也巧,更是年少時候的同窗,荀攸有些為難:不知道為何,聽說戲志才接受了洛陽門學博士的職位,郭嘉便推辭了京中做官的舉薦,搬到鄉下隱居去了。 劉協略一思忖,按照演義里的說法,郭嘉估計還要沉迷隱居好幾年,倒也沒有勉強:那你再寫封信給他,不論何時,只要他想要出仕,便可隨時來洛陽尋你。 幾十年前,就有人使用捶拓的法子。所謂捶拓技,是將文字刻到石頭上后將洇濕的紙貼與石面上,在紙面上刷上墨汁得到一張黑底白字的作品的復制方法。如今劉協發明了十分潔白平整的紙,便命人嘗試這種方法,捶拓出來效果尚可,唯一缺點是不太清晰和美觀,墨汁也有些浪費。不過荀攸說讀書人大都有錢,并不會在意這些,他們會派人來捶拓出來,閑情逸致的時候,自己再眷寫一遍。 這些著作一經擺出,立即轟動了整個洛陽城。接下來幾天,當年太學門口的盛景果然重現。要知道幾千年前,人類的藏書并不豐富,太學和國學門口所有的石碑上的書可以算作一個小型圖書館了,融會貫通這些典籍,基本上就可以通向做官之路了。 洛陽門學包食宿、對十歲以下的孩童又不收費,能省下一口飯還不用付錢學技術,不用鄉里催促,有孩童的家庭便主動把孩子送去上學了。至于世家的反對,有董卓的壓制,現在也翻不出水花來。 要知道,劉協他爹靈帝還設置過鴻都門學呢,也是不分貴賤招生,不僅如此,雖然遭到了士族猛烈的攻擊,靈帝還是一意孤行的重用出自鴻都門學的學生,他們出任刺史、尚書、侍中,甚至還有封侯。 可惜鴻都門學學生不足千人,在這所學校里的學生實際上是探討辭賦、書法這類靈帝感興趣的學科,基本上算是美院了。劉協并不打算招一群美術生治理國家,他需要的是肯干實事的基層官員,因此便沒有伸手到鴻都門學。 李昭君今年八歲了,是洛陽門學新入學的一名女學生。因著天子下令洛陽及周邊村鎮十歲以內的孩童必須入國學,家里人便把她送了過來。 古代孩童素來早熟,她雖然年幼,但早早已學著分擔家務,日常做一些喂雞、女紅等力所能及的事物。他們這種洛陽城池外的小村只有一個老邁的私塾先生,因為農村人大都舍不得那一份束脩,村里也只有兩個富庶人家的男童跟著先生習字學習,他們只有眼饞的份。 父親說能入學是件大好事,聽說在洛陽門學里不僅學詩書禮儀,還可以選修一門女紅、醫術、木工和漆器的技術。李昭君家只得一女,父親因為早年田里勞作傷了根骨,未來就是她當家了。與同村一些希望修得詩書禮儀、以后便可嫁個好人家的女童不同。李昭君立志要修習一門技能,將來從學院出來后有個好營生。若是能當個進入宮廷做個女醫官,便是當下女子極好的出路了。 此時并不過于強調男尊女卑,漢朝女性擁有財產繼承權(未婚時)和戶主繼承權,還享有后世朝代女性都沒有的爵位繼承權。 這時也根本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富裕人家的女子多讀書、習字和彈琴,貧窮人家的女子也希望擁有一門技藝。因此民間對于洛陽門學對男女同時招生沒什么大的反對,這時候也沒什么男女大妨的概念。 漢朝普通女子還是比較講究自由的,比如卓文君與才子司馬相如私奔賣酒的的故事,一時傳為美談。一些十三四五的女子甚至抱著一邊讀書一邊找個青年才俊嫁了的念頭,纏著父母將自己送去念書了。了。 第12章 董卓之死 雖然劉協借荀攸、皇甫嵩之口讓反董的人暫時隱匿,但有些人不聽勸說,依舊經常密謀商量如何刺殺董卓。被李儒發現,和李傕將這些人及其家眷給包了餃子,帶到相府關押起來。 第二日,董卓便大宴百官,并且在宴席上將反叛者及家眷割舌、挖眼、斬斷手腳。屋內血流成河、哀哭嚎叫聲連綿不絕,這血腥的場面,讓赴宴的大臣嚇得筷子都掉在地上,甚至有些人蹲在一邊吐了出來,而董卓依然神態自若地喝酒吃rou。 呂布守在大宴門口,一臉漠然,只是扭過頭去不看屋內的地獄景象,同為中郎將的董卓部下和他說話他也不答。對方自討沒趣,便扭過頭去,盯著不遠處澆花的貌美侍女看了。 這一夜,注定不安穩。李傕按照董卓的命令,將那些已經半死不活的人扔到了亂墳崗,活活埋掉了。文武百官戰戰兢兢,生怕下一個輪到的就是自己。 而劉協,他在煉丹。自從多了這個愛好,在群臣眼里皇帝似乎變得更加任性了,比養鴿子更加沉迷,經常和一堆道士守在丹爐面前,聽說即使丹爐炸了好多次也絲毫不退縮。 說起來,求仙問道,似乎是每個王侯都邁步過不過去的門檻。不過,在這一堆王侯里,劉協起步的年紀也太小了些。 呂布有些沉不住氣,這日找了個拿酒的借口來找劉協,忍不住問道:董卓越發肆意妄為,虐殺弱小,何時動手斬了這老賊? 劉協正親自拉鼓風箱,聽道后頭也不回:殺了之后呢?西涼軍難道不會軍變?到時幾個統領振臂一揮,在洛陽城肆意搶劫再一哄而去,難道現在洛陽的兵力攔得住嗎? 自有一擋之力。呂布皺眉道。 且稍忍耐些許時日,皇甫將軍的消息快來了。劉協安撫道。 呂布還是一臉不快的樣子。不過劉協說得有道理,單殺董卓無用,董卓的弟弟董旻也掌握著涼州軍隊的核心領導權,必須一并殺了。此外,董旻之下地位還有中郎將級別的六位將領,分別是牛輔、董越、段煨、胡軫、楊定和徐榮,各自統領一部分軍隊。 劉協早有盤算,徐榮早有二心,收服起來倒是不難。至于牛輔,自有皇甫嵩對付。其余人等,按照呂布的本事,將他們逐個擊破不難,但校尉級別的將領還有董璜、李傕、郭汜這素有威望的三人,此外還得防備華雄、樊稠、張濟、賈詡、李蒙、王方等人的反撲。涼州軍難以馴服且對洛陽毫無歸屬,如非全部坑殺,想要妥善安置太難了。 這亂世之中坑殺壯丁絕對是下下策,大量掩埋的尸體還容易造成瘟疫。但留給他處理董卓的時間也不多了,現在曹cao已經回到家鄉陳留,恐怕沒過多久就要在當地孝廉的資助下招兵買馬,待兵強馬壯就要發假詔書、檄文給各路諸侯,邀請十八路諸侯一起討伐董卓了。自此天下大亂,群雄并起,互相爭斗。百姓流離失所、易子相食,人口銳減至巔峰的十分之一。 窗外不知何時,已經飄起了細雨。遠處董卓享樂的絲竹聲透過雨幕,隱隱約約傳了過來。不知道為何,這曲子竟十分悲傷。此時呂布已告退,為了掩人耳目還帶走了劉協的一份丹藥。劉協忙活了一會兒,就進屋去了。托著腮看向窗外的雨簾,心思重重。 不知不覺中,寒食節,居然快到了。說來也巧,劉協的生日就落在寒食節的第二天。 洛陽大食堂的趙文君發現了一種新的吃食,名曰清酒鵝肝,用鮮嫩肥大的鵝肝、剛汲的清泉水、西域傳來的胡椒、西芹、獨特的醬汁以及天子命人釀出來的甘冽清酒鹵制而成,口感細膩、醇厚、美味異常。在大食堂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即使這一道菜食堂開價千錢,一上架還是被人搶購。 深受歡迎后,心靈手巧的某個宮女又做出了美味的紅酒煎鵝肝。爽滑又不生腥,咬一口仿佛有細膩的油脂爆炸在唇齒間,是不亞于清酒鵝肝的美味。 因為太過追捧,過了兩天,這道美味的菜肴就被下架了。據說是因為天子的生辰快到了,洛陽城新鮮鵝肝有限。為了在天子生辰宴上美味的食物群臣人人有份,這道菜便被撤了去。 漢初對宴禮進行了改革,一直流傳至今。宴會上皇帝坐北高高在上,文官丞相排列殿東,而列侯諸將排列殿西,兩相對面。董卓雖然囂張跋扈,是唯一帶著佩劍赴宴的臣子,但也不敢把劉協趕下去自己坐上去。他和自家弟弟董旻坐在西側的首位,也不跪坐,盤著腿隨意坐了,不等開宴,已喊人拿酒來。 劉協做出的烈酒一向甚受武人歡迎,自從喝了第一壺,董卓便愛上了這種辛辣回甘的味道,在文武百官和皇帝面前叫了一壺酒,旁若無人地喝了起來。 朝中筵宴,預宴者動輒有數百人,文武百官俱在,聽說今日有美味清酒鵝肝、紅酒鵝肝以及上好的烈酒,平時懶得赴宴的武將也都來了,整個大殿頗有些喧嘩。 先是百官祝壽,董卓看上去有些不耐煩,徑自喝酒,不時對逐一跪下賀壽的人不屑瞟一眼。熬過一個時辰,眾臣按照禮節再次一起叩謝皇恩浩蕩。伴隨著站在高階上的侍女一聲:宴起 身著華服的美貌女子們魚貫而入,伴隨著絲竹之聲,在宴會的中央翩翩起舞。 隨之,兩隊侍女們端著美味的食物整整齊齊走了進來,經過漫長的禮節,官員們也早都餓了。每個官員面前都擺了一張長桌,侍女們先是端上來一波瓜果酒品,有蜜制梅、糖漬杏、西域傳來的葡萄、石榴、胡瓜、有皇宮出品的琥珀色、仿佛鮮血般流動的紅酒、還有令人回味無窮的烈酒。 侍女動作并不停歇,八個冷盤迅速呈了上來。隨后,便是重頭戲的熱菜了,最先端出來的便是最近宮中最為流行的紅酒鵝肝和清酒鵝肝。此物珍貴,也就只有劉協、董卓、董旻三人分到的是一大盤子,董卓派系當紅的武官分到半個盤子大小,而一直在朝中夾著尾巴做人的文官只分到半塊巴掌般大小。不僅如此,就連作為配菜解膩的柿子多少也是有相應階級的。 不知道為何第,二道熱菜遲遲未上。眾人把美味的鵝肝吃完,甚至連配菜柿子都沒有放過,就差舔盤子的時候第二道熱菜才姍姍來遲。 好在,在董卓催促后,隨后的菜都上得很快,烤乳豬、片切醬狗rou、豉汁煎魚、臘羊rou、芍藥醬雞絲等菜迅速呈上,在上到第四十五道菜的時候,大部分人已經飽了,有閑情逸致的已經欣然觀賞起了歌舞。而那些擔心董卓又在宴會上殺人搞事情的人,戰戰兢兢、吃過幾道熱菜后便沒有再舉筷,也無心歌舞,只愁眉不展地盯著案前。 呂布還是和以往一樣,來之前便用了膳,作為侍衛站在董卓身后不遠處。 待到酒足飯飽,一些武將坐姿亂了,眼睛一眨不眨盯著舞女和撫琴的侍女,臉上的笑容也帶了一絲猥瑣。劉協舉杯與眾臣子同樂,放下酒樽后輕擊手掌,那些舞女和侍女們竟款款坐在了各大人身側,溫言軟語地勸酒起來。 正中央唱歌的一玲瓏妙曼身姿美女,戴著白色的面紗,向董卓走去。即使看不到真容,只看那雙如同秋水的眼眸,閱人無數的董卓便知這絕對是一絕世美女。當下哈哈一笑,伸出猿臂,一把將她拉入了懷里。 美人,你叫什么名字?董卓毫無憐香惜玉之情,一把扯下了美女的面紗。 女子香肩微露,眉目含春,軟軟地道:小女子貂蟬,見過丞相大人。 那面紗下果然是一副閉月羞花的好相貌,董卓大喜,拉著貂蟬的柔軟小手,不斷摩挲,又將其半抱在懷中,一副色中餓鬼的模樣。 只是酒酣耳熱之際,董卓忽覺得腹中絞痛,不得已暫時放開貂蟬,便要站起來。 只是剛一起身,忽然聽劉協一聲大喝:董卓,你禍亂朝綱,濫施殺伐,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董卓有些站立不穩,眼神迷離,只見少年天子手持一把金弓,昂然而立。他只來得及大喝一聲:我兒何話尚未出口,已被劉協一箭正中胸口,仰面倒下。 第13章 董卓之死 董卓仰面倒下,當下重傷,部下頓時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