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之家 第45節
書迷正在閱讀:三界第一小白臉、變成小O崽崽了怎么破、重生之我的房子必不可能塌、私奔、[綜英美]天上掉下個外星崽、破軍、和長官AA戀[星際]、落俗(末世 異能 np)、【咒術回戰】短途車合集、[綜漫同人]非人類聚集地
從萬家出來,顏溪仰目望著星云密布的夜空,長出一口氣,今夜無眠啊。 第62章 選擇 對于萬正興和劉懷…… 對于萬正興和劉懷安邀她入伙做買賣, 不心動不激動完全是假的。 全生讀書加上房租每月增加不少開銷,如果加入他們,不說能掙得盆滿缽滿, 至少比擺攤做小買賣強, 那么壓力要小許多。 可凡事皆有兩面, 合伙后勢必又和劉懷安攪在一起,那種藕斷絲連的曖昧關系她現在打心眼里煩躁。 合伙生意難做,一旦內部產生罅隙,很難往前走長遠;雖說昨晚對方沒提入伙條件但照萬正興的精明,除了西郊那一畝半田她實在想不出自己哪點讓他看得上。 假如朝廷沒有設西平門為通衢, 西郊地皮未漲價, 經過斟酌她會選擇同意。 一旦西郊洛河南北通航后就有無限可能,與其大鍋飯不如挨兩年苦日子,等機遇到了自己當家做主。 兩種念頭不停在顏溪腦海中撕扯,一會兒這個站上風,一會兒那個有優勢。 當巷道里傳來四下更鼓聲時, 翻來覆去的顏溪一撅坐起, 扭身掏出枕頭下面的錢袋子, 嘩啦啦地數出五枚銅錢, 趿著鞋端著油燈去外間。 既然自己拿不定主意那便順從天意,她從碗櫥拿個碗放在案幾上, 握錢的手放于碗口正上方,如玩游戲拋石子般略略使勁將銅錢上拋。 落入碗中銅板數目少于三個就吃大鍋飯, 反之則自立山頭。 “?!?/br> 瓷碗同銅幣的撞擊聲在深夜里異常清脆, 顏溪望著躺在碗里的仨銅板心口驀然一松,連落在地上的銅錢都沒撿,返回臥室撲在床上拿薄毯將自己裹得像蟬蛹般沉沉入夢。 拂曉時刻她從睡夢中醒來, 發現趕早市已來不及,迷迷糊糊繼續大睡。 再次醒來已天光大亮,恍然記起昨晚告訴萬正興今早給出決定,不由哎呀一聲連忙起身穿衣。 剛拉開門便看見劉氏站在院中跟兒媳李氏說話,未等她出聲打招呼,劉氏笑得一臉慈祥:“昨兒鬧的晚,今兒起遲了吧?!?/br> 顏溪不好意思笑笑,問:“萬大哥走了嗎?” 李氏見顏溪神色如常放下心,看來沒在意昨晚丈夫酒醉說得混話,想起出門前的交代便回道:“你萬大哥說這幾天鋪子事兒多,天沒亮就走了,他讓我告訴你有什么事去鋪子里找他或懷安兄弟?!?/br> 顏溪點點頭,喃喃哦一聲。全生的學堂基本確定下來,不過租住的房舍暫未物色到合適的,她已跟牙行約好三天后去看房。 原本今日準備出攤,可跟人家有言在先,看來必須得去一趟安居木坊。 拾掇好出門時碰見胖嫂提著木桶打水。 “胖嫂提水???” “嗯~”胖嫂未給她一個回視,淡淡地應了聲再沒下文,擱往??隙ㄒe聊幾句的。 顏溪有些尷尬,本不想再搭理她,可跟這種耳長碎嘴之人硬杠討不了什么好,便客套笑笑說:“那您忙?!?/br> 出了院門她哂笑一聲,無奈地搖搖頭,雖說她待大院時間不多,但明顯感受到院里氣氛跟以前有些不一樣。 有幾個平常相熟的鄰居見了她也不再故意托辭詢問田地婚姻等事,而是要么故意裝作看不見要么言語酸溜溜的。 她猜大概大伙知道了自己偷偷賣給萬家田地之事心生不平有意疏離她,盡管她不熱衷湊熱鬧,可也喜歡鄰里間和和睦睦的氛圍,誰想待在一個冷漠的環境里。 一樁樁事情還等著她去辦,顏溪晃晃頭甩掉鄰居們帶來的郁悶,乘船趕往西平門長風街。 …… 顏溪在萬家做客當晚,想不出辦法順利瞞過爹娘的全生去大勇家找他出主意。 “什么,你要去當泥瓦匠?!”大勇還沒聽完事情原委,就驚得從凳子上跳起來不可置信地盯著全生喊。 全生不敢正視大勇的眼睛,拿顏溪的原話氣勢不足反問:“當……當泥瓦匠怎么了,你看不起泥瓦匠?再說我只是打算,也可能當個木匠花匠?!?/br> 看來裝作泥瓦匠確實沒法過關,連大勇哥反應都如此強烈。 “不是看得起看不起的事,你……”大勇急得一時詞窮,握拳捶了下桌子重新坐下,問:“你爹娘同意了?” “就是他們不同意,才想求你跟胡嬸幫忙?!?/br> 大勇擺擺手:“若我是顏大叔,我也不同意。好好的書不讀,腦子進水了去當泥瓦匠,與其那樣還不如跟著我賣花呢?!?/br> 賣花得天天回家啊,全生心說,他深深吸口氣,將凳子往大勇面前拉了拉,道:“大勇哥,你不曉得我家情況。實話告訴你吧,大夫說就算我爹以后能走路也干不了扛包的力氣活了?!?/br> “我可以借錢你啊?!贝笥录钡?,完全沒將全生的話聽進心里。 全生被大勇的意氣感動,但他雖經事少可并非不通世故,兩人再要好畢竟沒有血緣親情。憑什么受人家如此重的恩,俗語說救急不救窮,功名路長途漫漫得多少銀子撒。 二姐曾說入仕之人最欠不得商賈的人情,相信二姐不會害他。 故婉拒道:“主意我早想好了。何況我也不是當一輩子匠人,等攢些錢可以干其它的,說不定可以繼續讀書科考?!?/br> “那跟我一起賣花,比當匠人掙得多?!?/br> “大勇哥,以前從沒跟你說,其實內心里我不喜歡賣花,除了讀書外我就喜歡當匠人?!?/br> 說完腦袋別向一邊,唇線抿得緊緊的。對不起,大勇哥我真的不能告訴你實情,全生默默在心里道。 “你不喜歡賣花?”大勇有些受傷,一直以為全生挺喜歡跟他一起上街跑的,沒想到人家根本沒興趣。 他勉強擠出一個笑容,對絞著衣襟沉默不語的全生說:“那我明天跟娘說說,讓她試試,至于行不行我也不敢打包票?!?/br> 全生羞愧的應了聲,覺得自己沒臉再待下去,手足無措地起身告辭。 他心里太難過,方踏出大勇家院門淚水禁不住往外涌,步伐踉蹌地鉆進漆黑的巷子里。 “什么人啊都是,平時一個比一個顯擺,借錢時比著哭窮,瞧著吧,等全生出息了崩想沾咱一根毛……” “我都好差不多了,還抓什么藥,那些郎中的話不能全信……還咒我不能動,你看,這不是好好的……嘶~” “全生又沒在跟前,逞什么能??!” …… 全生躺在床上,如煎魚般翻過來鏟過去,從父母談話中知道本就不豐裕的家因父親的腿傷越發捉襟見肘。 昨日大姐送來五貫錢就走了,盡管她沒表現為難之處,可姐夫已有大半年未登門。 他明白姐夫家是貼銀子貼怕了,貼煩了,他勸過母親讓她少問大姐要錢,哪有嫁出去的女兒婆家不顧總接濟娘家的道理。 此時,他多么渴盼時光快些那樣自己便能成人立世,替家人挑重擔,想到這里他從床上坐起,點燃油燈拿著起了毛邊的書冊伏案默讀。 …… “我不是讓你帶著包裹嗎?”先一步到達茶館的顏溪看見全生空著雙手前來,皺緊眉頭問,“露餡了?!”察覺全生神色異樣,她心頭一緊。 全生咬著嘴唇搖搖頭,為難地說:“娘說她不放心,要……要跟我一起去見見師傅?!?/br> 喝水壓驚的顏溪這回真被全生的驚到了,嗆的連聲咳嗽:“去……咳咳……去見師傅……咳咳” “姐,沒事吧?”全生嚇得立馬上前去給她倒茶,可又想起來二姐可不是被茶水給嗆的,滿臉懊喪地改去拍背。 “我沒事,”顏溪難受地擺擺手,“你把話講清楚?!毙姨澦崆傲袅撕舐?,不然短時間內她到哪里去找個師傅出來。 全生見二姐咳嗽緩和許多,便坑坑巴巴道出這段時間自己如何前哄后騙讓爹娘一改初衷同意他輟學離家做學徒。 大勇答應幫忙后次日并沒有去顏家,而且接下來連著幾日也未見人影。當時他還猜想自己得罪了大勇,人家不愿再搭理他。 直到母親黑著臉抱怨胡氏翻臉不認舊情摳門鬼不借錢時,他才恍然所悟自己誤會了大勇。 憑母子倆的品性加上兩家關系,必定要借錢給母親,果真次日大勇偷偷找他說明情況,并塞了五貫錢,只是被他拒絕了。 借錢之路被堵,家里沒了入賬等于坐吃山空,面對可以預見的困窘,當初不贊成他輟學的念頭開始動搖,就這樣他才得以成功。 正當為說服他們欣喜萬分時,爹娘卻道親眼看看他學藝之地,住的地方怎樣師傅人兇不兇。 這下他可慌了神,又不是真的去學藝哪有什么師傅,所以今日才不敢帶行裝空手來找二姐商量法子。 聽見顏氏夫妻因全生要做泥瓦匠如何炸毛,顏溪啞然失笑,她當初只想著便宜行事根本沒考慮節外之事。 “木匠……”顏溪曲著食指輕扣桌面,攢眉思索。 如今萬正興和劉懷安合伙了,全生冒充泥瓦匠跟木匠表面上沒什么區別,可實際上區別大了,萬正興肯定將這事扔給劉懷安。 她用鼻子長嘆一聲氣,認命般道:“木匠就木匠吧,你先回去。明日跟我一趟認認師傅,后天拿著包裹帶著你娘過去?!?/br> 第63章 找師傅 看二姐不慌不忙…… 看二姐不慌不忙安排好行程, 似乎早有準備,全生即驚訝又敬佩道:“二姐,咱不是假裝嗎, 還真有師傅???” “這叫有備無患, ”顏溪頗為得意道, “不過幸虧你沒換成鐵匠啊銀匠什么的,否則二姐可真得頭疼了?!?/br> 全生被顏溪揶揄得耳根發熱面露羞窘,但心里是輕松的。 雖有后手,可此事還未與萬正興他們通氣。顏溪沒時間再和全生多聊,交代幾句便讓他回去, 自己則往東水門埠頭乘船去西平門。 …… 短短半個月, 今年的夏洪給百姓生活帶來的災難性變故已在京城開始顯現。 拖家帶口的災民從災情最嚴重的地區陸陸續續涌入京城。 內城是龍子風孫權貴集中之地當然禁止難民進入,所以他們大都集中于外城或城外縣鎮區域。 其中征工最多的西平門轄區以及西郊為甚。 朝廷為防災民鬧事造亂,已在重要街道交叉口設點征招力夫,八月二十日開始清淤河道鋪設沿河大道;與此同時鼓勵百姓進行民宅改建。 這樣以來原本前途渺茫為生計發愁的窮民難民頓時看到了希望,積極踴躍地往設置點報名。 近些日子她隔兩天就會往西郊跑以恐錯過重要消息, 順便看看有無大規模建房跡象。 由于朝廷的具體規劃尚未出來, 百姓建房改宅都是在原有地基上倒騰。 逃難百姓中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在城內找到住處, 只能將目光轉向城郊。為了能租賃更多房舍, 村民紛紛起早摸黑加蓋房屋。 而顏溪只能作為旁觀者目睹如火如荼的情景,到她自己能破土動工時估計得等沿河干道確定下來后才行。 由于官府正在整修城門大道, 以致其周邊街巷分流了行人量。 長風街離西平門城門主干道只隔兩條街,所以顏溪行至街頭便看見人流如織車水馬龍的熙攘擁擠情景。 有了人氣生意就差不到哪里, 顏溪猜測安居木坊經營狀況應該比上次她去時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