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85)
書迷正在閱讀:美人師兄絕不可能入魔、重回八零之農女進城[年代]、我和我互換了生活(互穿)、我是月卡黨、被白切黑男主反向攻略了[穿書]、穿成年代文后媽對照組[七零]、重生團寵大佬馬甲又掉了、白兔仙君養崽翻車了(穿越 修真)、非物質遺產、被你囚禁的紳士
太后瞥了眼趙國使臣的位置,眼中閃過遺憾。 她本想借著這個難得的好日子,順便將宋佩瑜也解決掉 不過沒關系,今日之后,她就是太皇太后,還能掌握京郊大營,將宋佩瑜留在洛陽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再也不必低聲下氣的去求別人。 這孩子從未經歷過波折,竟然如此瘋魔,讓諸位大人見笑了。太后臉上帶著些微的苦惱,好像真的在為五皇子擔心。 燕臣們滿臉僵硬的搖頭。 還是那句話,今日燕國已經在各國使臣面前丟了太多的臉,絕對不能繼續丟臉,無論什么事,都等著各國使臣離開后再做打算。 太后十分滿意群臣的沉默,她從鳳椅上站起來,漫不經心的道,勞煩各位大人cao持陛下的喪儀,先散了吧。 說罷,太后對著紅琴招手,示意紅琴扶著她離開。 從正午到現在,雖然大部分事都在她的預料之中,但她畢竟年紀漸長,精力還是有些跟不上,委實乏力得很。 在一片恭送太后的聲音后,突然響起格外尖利的聲音,太后慢走,老奴這里還有封先帝的遺旨沒有宣讀。 太后的搖曳的背影頓時僵住,猛得回頭看向說話的人。 瑞祥公公已經自顧自的解開外袍,露出裹在中衣和外袍之間的明黃色。 瑞祥公公沒給太后任何阻止他宣旨的機會。 他不僅沒讓眾人整理儀容跪聽圣旨,連自己的衣服都沒整理,就這么外袍大開的宣讀手中的圣旨。 圣旨的內容是宋佩瑜親自擬定。 封昭和長公主為鎮國大長公主,過繼福王到鎮國大長公主膝下。 福王,正是三皇子的追封。 第114章 欽此 瑞祥公公抬起眼皮看向臉色慘白的昭和大長公主,鎮國大長公主,還不來領旨謝恩? 昭和大長公主下意識的退后兩步,眼角余光瞥見正面無表情望著她的太后,昭和大長公主臉上的慌張更甚,以至于口不擇言,瑞祥公公是不是念錯了,先帝怎么可能留下這樣的圣旨? 瑞祥公公笑了笑,鎮國大長公主說笑,老奴還不至于老眼昏花到連字都能記錯的程度。先帝當年去時,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您,常常在病榻上念叨著對不起您,這封遺詔也是早就擬定,始終存放在先帝最喜歡的玉枕中。 拿來尖銳又壓抑的女聲從上方傳來。 同樣為這封遺詔內容震驚的燕臣們,紛紛抬頭看向高臺。 太后不知何時甩開紅琴的手,孤身走回高臺的正中央,望著瑞祥公公手中圣旨的目光滿是猩紅。 紅琴提著裙子小跑到瑞祥公公身邊,伸出手就去搶瑞祥公公手中的圣旨。 瑞祥公公卻及時舉起圣旨,讓圣旨與紅琴的手擦肩而過。 他先看了眼太后,然后才將目光放在仍舊緊緊盯著圣旨的紅琴身上,陰陽怪氣的道,紅琴姑娘別急,先讓大司馬與敬王驗證遺詔的真假,再拿去給太后娘娘過目,免得太后娘娘一時激動,做出不可挽回的錯事。 大司馬和敬王從聽到這封圣旨的內容后,就感覺到強烈的違和感。 且不說昭和大長公主無功無德,如何能配得上鎮國二字。 將福王過繼給昭和大長公主,更是毫無道理可言。 被瑞祥公公點名后,他們卻不得不打斷思緒,按照瑞祥公公的話,先去看圣旨的真假。 兩人走向瑞祥公公的時,腳步莫名的沉重,不約而同的想到當年三皇子薨逝時,太后的種種瘋狂舉動。 紅琴搶奪圣旨不成,抬頭看向太后。 太后卻沒再給紅琴指使,她像是被釘在原地似的,甚至連眼睛都不眨動,烏黑的眼珠始終都盯在瑞祥公公手中的圣旨上,隨著圣旨的移動而移動。 紅琴在太后身邊伺候多年,也曾經歷過不少次太后發怒的場景,卻從來沒見過太后如此滲人的模樣。 她甚至覺得,太后隨時都可能從高臺上跳下來,親自將這份遺詔撕得粉碎。 將遺詔交給敬王和大司馬后,瑞祥公公先將始終大敞的衣袍整理好,然后走向正滿臉茫然復雜的昭和大長公主。 大長公主,先帝還有口諭留給您。瑞祥公公對著昭和大長公主彎下腰。 聽見瑞祥公公的聲音,昭和大長公主才回過神來,驚覺瑞祥公公就在她面前。 你要做什么?昭和大長公主退后半步,警惕的望著瑞祥公公。 瑞祥公公絲毫不介意昭和大長公主對他的排斥,他再次彎下腰,好脾氣的重復,先帝還有口諭留給您。 昭和大長公主咬了下嘴唇,抬頭看向太后的位置,目光接觸到太后的瞬間像是被灼傷似的立刻低下頭。 瑞祥公公全當昭和大長公主的反應是終于聽清了他的話。 他直勾勾的望著昭和大長公主,為了讓明顯心不在焉的昭和大長公主能聽清他的話,瑞祥公公刻意放緩語速,陛下從歡誼姑姑處得知您總是夢到福王殿下,以至于夜不能眠,特意囑咐老奴去長公主府寬慰您,人死不能復生,您還有其他孩子。 福王兩個字仿佛能隨時隨地觸動太后的開關。 太后緩緩轉頭,將始終放在遺詔上的目光移動到瑞祥公公和昭和大長公主的身上。 瑞祥公公像是感覺不到后背上猶如針刺的目光,對雙眼已經沾染上驚恐的昭和大長公主歉意的彎下腰,繼續道,可惜老奴被逆王軟禁,始終沒再見到大長公主,不知大長公主近些年,是否還會因為夢到福王殿下而夜半驚醒?感受到身上越來越多的各色目光,昭和大長公主的臉色越來越慌張,忽然揚起手狠狠的朝著瑞祥公公發面饅頭似的臉扇過去,先帝怎么可能將福王過繼給本宮?一定是你偽造遺詔,想挑撥我與皇嫂的關系。 瑞祥公公及時退后兩步,躲開昭和大長公主的手,對神色猙獰的昭和大長公主道,老奴確實不知道先帝為什么會將福王過繼給您,畢竟有關于您的事,陛下都是交給歡誼姑姑去處理,可惜歡誼姑姑已經被太后娘娘處置了。 瑞祥公公的這句話沒撒謊。 他在慶帝身邊伺候將近二十年,都不知道慶帝與昭和大長公主的茍且,更不知道慶帝將昭和大長公主的孩子和太后的孩子互換。 昭和大長公主的兒子變成太后的三皇子。 太后生下的女兒則成為長公主府的延慶郡主。 直到宋瑾瑜將宋良辭留下的信告訴宋佩瑜,宋佩瑜知曉三皇子其實是慶帝和昭和大長公主的孩子后,去質問瑞祥公公。 瑞祥公公才知道這件事。 他不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從來都沒覺得慶帝對昭和長公主和延慶郡主非同尋常的寵愛有哪里不對,只以為慶帝是愛屋及烏,寵愛貴妃,才會格外照顧與貴妃投緣的昭和長公主。 知道三皇子其實是慶帝與昭和長公主的孩子后,已經被逐漸遺忘的蛛絲馬跡才紛紛冒頭。 瑞祥公公恍然大悟,他之所以不知道這件事,是因為慶帝每次與昭和長公主聯系的時候,都是用歡誼姑姑。 虧得他當年發現歡誼姑姑總是想盡辦法的將他支開時,還以為歡誼姑姑是想扶持其他太監與他爭權。 原來是為慶帝和昭和長公主遮丑。 太后也因為瑞祥公公的話想起歡誼姑姑。 她連瑞祥公公都沒放在眼中,又怎么會在意區區一個女官? 太后根本就不在乎歡誼姑姑什么時候死,怎么死。 但太后記得,那個老婆子是吞金自殺。 太后突然想起當年她站在孝帝那邊,控制慶帝寢殿時,歡誼姑姑格外與眾不同的反應。 其他慶帝心腹,包括瑞祥公公在內的所有人都在罵她蛇蝎心腸,唯有歡誼姑姑失神后忽而大笑,高呼報應。 報應? 在所有人眼中,她遠嫁到燕國后就深得慶帝寵愛,她的兒子活著的時候,慶帝從來都沒想過要立其他皇子為太子。 慶帝甚至為她廢后,再也沒想過要立繼后。 為什么在其他慶帝心腹都瘋狂咒罵她白眼狼、不得好死的時候,唯有歡誼姑姑感嘆報應? 歡誼姑姑也是慶帝心腹中,唯一選擇自殺的人。 那么迫不及待的自殺,就像是想刻意掩蓋什么。 當年完全沒有在意的插曲在太后腦海中不停翻涌,她望著昭和大長公主的目光也逐漸變得猩紅。 昭和大長公主卻沒注意到太后正從高臺上走下來。 她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瑞祥公公身上,竭盡全力的壓下,猝不及防的聽到瑞祥公公宣讀的遺詔后,所產生的種種復雜情緒。 昭和大長公主心中只剩下最強烈的那個念頭。 她要瑞祥公公死! 絕對不能讓人知道福王其實是她的孩子。 也不能讓福王真的過繼到她膝下。 否則整個大長公主府都活不下去。 昭和大長公主眼中閃過瘋狂之色,忽然撿起不久前從恭王手中掉到地上的長劍,朝瑞祥公公身上砍過去。 你竟然敢妖言惑眾,假傳先帝遺詔,蓄意挑撥本宮與皇嫂! 雖然瑞祥公公也在趙國東宮養尊處優多年,但他年輕的時候卻弓馬嫻熟,甚至能與慶帝的護衛交手不落下風。 只是躲避昭和大長公主的追殺,對他來說能稱得上是輕而易舉。 已經反復查看遺詔數十次,就差將遺詔完全拆開找違和之處的大司馬和敬王終于在sao亂聲中抬起頭。 兩個人數次交換眼色后,敬王咬著牙抓著圣旨往前走半步,剛要說話,身側突然撞過來個黑影,手上的圣旨也被黑影毫不客氣的奪走。 是不知道什么時候從高臺上走下來的太后。 太后的目光鎖定在福王和過繼兩個詞語上,眼中的血色越來越濃郁,手上的力道也越來越大,甚至將圣旨扯得發出布料裂開的聲音。 護在太后身側的紅琴忽然發出聲驚呼,娘娘,圣旨里有東西! 太后的目光順著紅琴的手指看過去。 圣旨背面的綢緞已經被撕扯出明顯的裂紋,裂紋中央正露出個紙邊。 太后毫不猶豫的順著圣旨綢緞的裂痕撕扯,將里面寫著字跡的紙抽出來。 紅琴手忙腳亂的去接被太后隨意扔出去的圣旨,眼角余光卻將太后手中那張紙上的內容看得清清楚楚。 只有短短兩行字。 今生有負卿與福兒,唯愿來生不負。 紅琴驀得瞪大眼睛,抬手捂住嘴中的驚呼。 這句話本身沒有問題,存在的地點卻 紅琴快速展開手中的圣旨,沒錯,是給昭和大長公主的圣旨。 她咽了下口水,以只有她和太后才能聽見的聲音道,奴婢記得福王殿下與延慶郡主是同天出生。 自從福王薨逝后,太后就不許延慶郡主再過壽辰。 呵呵太后突然發出讓人毛骨悚然的低沉笑聲,將信紙上的褶皺仔細捋平,收在袖袋中。 紅琴看著太后慢條斯理的動作,從背脊升起的涼意直沖腦門,忍不住往趙國使臣的位置處看了眼。 只是轉瞬的功夫,紅琴回神時卻發現太后正眼睛眨也不眨的盯著她,猩紅可怖的雙眼已經恢復往日的靈動。 紅琴覺得此時看似已經正常的太后,比剛才神色猙獰恐怖的太后還要可怕。 她壓抑住想轉身逃跑的沖動,露出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小心翼翼的開口,娘娘? 太后嗯了聲,去將昭和叫來,哀家有話與她說。 紅琴死死的掐著手心,勉強記起平日里在太后身邊伺候的謹慎。 她是太后的貼身女官,必須事事以太后為先。 娘娘紅琴小心翼翼的去扶太后的手臂,小聲勸道,今日還有陛下的喪儀和恭王府小王爺進宮的事需要您cao持,您不如先去歇歇,恢復了精神,再來處理其他事。 太后冰涼又濕滑的手覆上紅琴的手,聲音中帶著輕柔的笑意,好孩子,去將昭和叫來。 不遠處就有大司馬和敬王,再遠些還有更多的人,紅琴卻只能感受到太后給她帶來的壓迫感。 紅琴深吸了口氣,提著裙子去追昭和大長公主,大長公主,太后娘娘要與您說話。 昭和大長公主杵著長劍氣喘吁吁的回頭,正好看到孤零零站著的太后。 太后正在扶簪子,發現昭和大長公主的目光后,對著昭和大長公主招了招手,就像是平日里在安寧宮見到昭和大長公主,讓昭和大長公主快些去與她說話似的,連嘴角笑容的弧度都與平日無異。 昭和大長公主的心抖了抖,猛得回頭,再度舉起劍,咬牙道,等我殺了這個jian佞,再提著他的頭去與皇嫂解釋! 敬王輕咳一聲,悶聲道,大長公主不妨先去與太后娘娘說話,勸太后娘娘去歇歇,等下的喪儀和恭王府的小王爺都要繼續勞煩太后娘娘費心。我等自會仔細辨認遺詔的真假,不會讓有心之人得逞。 相比于前兩封遺詔,瑞祥公公最后拿出來的遺詔簡直是芝麻大小的事。 如果昭和大長公主和太后都不愿意。 這就是封假遺詔。 剛好宗室與朝臣們也不希望朝堂上繼攝政太后,又出現鎮國大長公主。 敬王說話的功夫,大司馬已經讓角落的護衛將瑞祥公公堵住嘴按住,顯然也是站在昭和大長公主和太后這邊。 昭和大長公主的神色幾經變換,握著劍的手松開又握緊,眉目間都是深深的糾結。 她能理解敬王話中的深意,但還是想立刻解決瑞祥公公永絕后患,卻怕她依依不饒的態度會讓人更懷疑。 一時之間,左右兩難。 紅琴在昭和大長公主沉默的時候,試探著將昭和大長公主手中的劍奪下來,輕輕將昭和大長公主推向太后的方向。 拿不定主意的昭和大長公主順著紅琴的力道往前走,眼中快速溢出淚水,腳步越來越快,小跑到太后面前時,淚水已經能順著圓潤的下巴不停的滴到衣襟上。 昭和大長公主頂著滿是淚水的臉,低頭看向比她矮許多的太后,皇嫂,先帝必然不會糊涂到留下這等遺詔,肯定是有小人想要挑撥我們的關系,您千萬不要上當。 太后繼續對昭和大長公主招手,示意昭和大長公主再走得進些,你附耳過來,我有話與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