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2)
書迷正在閱讀:美人師兄絕不可能入魔、重回八零之農女進城[年代]、我和我互換了生活(互穿)、我是月卡黨、被白切黑男主反向攻略了[穿書]、穿成年代文后媽對照組[七零]、重生團寵大佬馬甲又掉了、白兔仙君養崽翻車了(穿越 修真)、非物質遺產、被你囚禁的紳士
且等著吧,這事一時半會都成不了。宋瑾瑜大方的給弟弟和兒子解惑,他似笑非笑的望向宋佩瑜,陛下與襄王說,除了要楚國的西域商路,還要借用楚國的出???。 這么多天,總算是有個能讓他舒心的消息,宋佩瑜毫不吝嗇的揚起笑容,襄王不同意? 如果楚國足夠重視出???,襄王不能擅自做主,宋佩瑜也能理解。 出海之事不急于一時,他的船隊還沒個影子,怎么也要一年半載的時間做準備。 宋瑾瑜搖了搖頭,襄王立刻同意將荊州的出??谂c趙國共享,但他還是堅持要聯姻。只有兩國結親后,西域商路與荊州出??诓艜峁┙o趙國。 這有何難?宋景明不假思索的道,靈云公主不是已經在咸陽了嗎?以靈云公主的身份,就算只是側妃,也能在正妃前入門。半年的時間,足夠讓靈云公主風風光光的嫁給太子殿下。 這樣的話,去西域的隊伍,下半年就可以出發了。 宋佩瑜以手杵著下巴,目光涼涼的望著恨不得靈云公主與重奕立刻完婚的宋景明。 宋景明正說著話,突然覺得背脊發涼,立刻回頭,目光精準的鎖定宋佩瑜,正對上讓他毛骨悚然的目光,忍不住端起桌子上的熱茶壓驚,小心翼翼的望著宋佩瑜,小叔,我說錯了嗎? 錯了。宋佩瑜好心的將最新消息告訴宋景明,太子不會娶靈云公主,靈云公主要回楚國了。 怎么可能?宋景明下意識的道。 確實如貍奴說的那樣。宋瑾瑜及時肯定了宋佩瑜的話,襄王想將大公主聘回楚國,嫁給適齡的皇孫。 怎么可能?大吃一驚的人變成了宋佩瑜。 宋瑾瑜望著表情幾乎相同的宋景明與宋佩瑜,心情突然好了許多,語氣也帶上了笑意,自然是不可能,所以與楚國的談判暫時停滯,除非楚國讓步,或者陛下能想出其他讓楚國安心的方式,否則短時間內,西域商路與荊州出??诙贾竿簧狭?。 大失所望的宋佩瑜與宋景明都安靜了下來,怏怏的陪宋瑾瑜用了晚膳。 宋瑾瑜的心情非但沒受到影響,反而看著兩個人沮喪的表情,多吃了半碗飯。 宋佩瑜還有東宮的小折需要處理,吃過晚飯就走了,宋景明卻留了下來。 宋景明捧著茶盞,滿臉不甘心的開口,為何靈云公主沒有嫁給殿下? 襄王千里迢迢的帶著靈云公主來趙國,不就是為了聯姻嗎? 宋瑾瑜將被宋佩瑜打擾而沒看完的文書看完,才看向宋景明,方才你小叔在這,怎么不問你小叔? 宋景明訕笑,沒好意思說,他小叔像是要吃人似的,他沒敢問。 宋瑾瑜告訴宋景明,幾年之內,殿下都不會娶妻納妾。 為什么?宋景明大吃一驚。 太子已經二十,尋常人家的孩子都遍地跑了,皇室連個皇孫都沒有,太子的婚事怎么還往后拖? 宋瑾瑜目光涼涼的望著宋景明。 宋景明懂了,他爹也不知道。 你還有事嗎?宋瑾瑜看向宋景明的目光中滿是嫌棄。 宋景明輕咳一聲,厚著臉皮走到宋瑾瑜身后,邊給宋瑾瑜按肩膀,邊小聲道,小叔的婚事怎么說?玉娘說她娘家 聽了個開頭,宋瑾瑜就知道宋景明是什么意思。 他打斷宋景明,不必想了,小叔這幾年也不會娶妻納妾。 宋景明雙手一麻,頓時沒了力氣。 父親這是什么意思? 感覺到肩膀上的力道沒了,宋瑾瑜不滿的回頭。 宋景明張了張嘴,卻覺得是他想多了。 默不作聲的加大手上的力道,繼續給宋瑾瑜按肩。 殿下與小叔同時不準備娶妻納妾,肯定是與朝堂中的形式有關。 否則父親也不會如此輕易的將這件事告訴他。 幸虧他剛才沒貿然開口瞎問。 不然又要惹父親生氣。 第73章 又過了幾天,永和帝果然下旨,任穆侍中的五弟為京衛指揮使司副指揮使,宋佩瑜還特意讓安公公從庫房中挑了些東西送去穆府。 思來想去,宋佩瑜還是覺得應該盡量讓重奕少與穆婉相處。 穆氏與穆婉怎么看,都不像是會老實的樣子,現在少讓重奕與穆婉相處,將來重奕才能少傷心些。 宋佩瑜不能阻攔穆婉來東宮,卻能將重奕帶出宮。 正好襄王與永和帝的談話,因為在聯姻上的分歧不得不暫停。 宋佩瑜便帶著重奕一起去找襄王,請襄王給他們講西域商路上的見聞。 襄王對重奕的態度還是那般和善,只是偶爾看著重奕的目光會稍顯奇怪,似乎還在介懷重奕三十歲之前不娶妻納妾的事。 還假裝不經意的當眾提起這件事,等待重奕的回答。 好在呂紀和是見過大場面的人,突然聽到這么勁爆的消息也沒面露異色,只是目光稍微變兇了一些。 襄王沒從重奕、宋佩瑜與呂紀和的反應中看出違和,長長的嘆了口氣后,繼續講他在西域商路上見到的稀奇見聞。 這些稀奇見聞不僅重奕喜歡聽,宋佩瑜與呂紀和也聽的津津有味。 只是大家的側重點不同,除了重奕能算得上是個好的聽眾,從來都不會中途打斷襄王,宋佩瑜與呂紀和多少都有些煩人。 呂紀和拿著粉筆在石桌上記錄下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號,抬頭看向襄王,您說剛才說大宛有幾個皇孫來著?是不是還有個體弱多病的七皇孫。 襄王都被問懵了,忍不住抬頭看了眼天色,他提起大宛時,至少是半個時辰之前。 好在襄王年紀不算大,記性也非常好,經過呂紀和的提醒后,還能想起來他剛才隨口說了什么。 宋佩瑜抓住這個空隙,在襄王給重奕講下個趣事之前問道,我剛才聽您說見到一種能咀嚼出甜味的草?這種草在當地被稱作什么?有沒有人試過用這種草制糖?您覺得趙國的環境能大批量的種植這種草嗎?它 襄王的目光逐漸呆滯,沉默了半晌,轉頭看向重奕,我再與您說個在大月氏遇到的奇事。 重奕搖了搖頭,對襄王道,不急,你先回答貍奴的問題。 襄王無語凝噎,他抹了把臉,突然有種想要掀桌離開的沖動,卻因為有求于趙國不得不扯出笑臉,勞煩宋大人再問一遍,本王剛才沒聽清宋大人的問題。 同樣拿著粉筆在石桌上下筆如有神的宋佩瑜抽空抬起頭來,爽快的擺了擺手,沒事,王爺聽清了哪個問題,就先回答哪個問題。 襄王用力磨了磨牙,全部 宋佩瑜臉上的表情突然凝滯。 一個都沒聽清? 他剛才都問了什么來著? 宋佩瑜與襄王面面相覷,兩臉茫然。 正杵著下巴打哈欠的重奕半瞇著眼睛抱緊懷里的軟墊,貍奴剛才問襄王能咀嚼出甜味的草 宋佩瑜與襄王齊刷刷的轉頭看向重奕。 重奕絲毫沒受影響,在昏昏欲睡的狀態下,將宋佩瑜剛剛靈光一閃想出來的問題,一字不差的復述給襄王。 襄王這回記住了,卻莫名覺得腦殼疼。 以草煉糖? 這只貓是瘋了嗎? 趙國也沒窮到這個份上。 轉眼半個多月的時間過去,宋佩瑜天天拉著重奕找襄王聽故事,呂紀和也一次都沒落下過,宋佩瑜與呂紀和的小廝還學會了隨身攜帶宣紙與炭筆。 襄王卻覺得自己蒼老了許多,總是在夜深人靜睡不著覺的時候,對自己的記憶力產生懷疑。 他算是看明白了。 只有趙國太子才是真心想聽故事的人。 宋佩瑜與呂紀和都是指望著拿他出書。 為了避免日漸頭禿的命運,襄王主動將他從楚國帶來的所有游記都送到了東宮。 這是他這么多年走南闖北,去過所有地方的見聞。 原本是準備當成籌碼,用來與永和帝講條件用,如今直接送給東宮了,只求東宮別再將他當成說書先生。 他真的再也想不起來了。 宋佩瑜立刻讓人將襄王送到東宮的書籍抄寫一份送去勤政殿,然后挑了箱琉璃坊最新燒制出的花樣送去楚國使臣暫住的地方,作為給襄王的回禮。 第二日,重奕的專屬車架,準時準點的出現在楚國使臣落腳的地方。 已經換好了輕便的衣裳,打算在咸陽逛逛的襄王剛好出門。 兩者撞了個對臉。 馬車窗戶處的簾子被掀開,露出宋佩瑜的臉,王爺今日要出門? 襄王動了動嘴唇,沒發出任何聲音,僵硬的點了點頭。 宋佩瑜見狀,失望的嘆了口氣,原本我還想趁著王爺給殿下講故事的空檔,再請教王爺幾個問題。 襄王站在原地,不肯輕易接宋佩瑜這句話。 快饒了他吧。 宋佩瑜見狀只能遺憾的放下窗戶簾子。 片刻后,馬車正中間的簾子被掀開,打簾子的仍舊是宋佩瑜,他對襄王道,王爺可是計劃好了,要去哪里轉轉?殿下正不知道要怎么感謝王爺這幾日給他講了那么多的稀奇故事,王爺可愿意給殿下個機會? 襄王矜持的點了點頭,從善如流的上了馬車。 宋佩瑜看了眼天色,問襄王想不想去琉璃坊看看。 就算沒有今天的事,宋佩瑜也會找個機會去琉璃坊。 昨晚他收到那邊傳來的消息,琉璃坊終于制造出完全沒有雜質的透明玻璃。 襄王面露驚訝,他當然聽說過琉璃坊,在楚國的王府中還有許多從趙國或者奇貨城輾轉到楚國的琉璃,昨日還剛收到從東宮搬到他住處的整箱琉璃。 說實話,打開箱子后,看到里面毫無章法的堆積在一起的大量精美琉璃時,襄王的心很痛。 在楚國,每個琉璃擺件都會有獨屬于它們的木箱,除此之外,木箱里還會墊著大量細布與絲綢,生怕讓琉璃表面出現半點劃痕。 猛然看到東宮如此粗暴的對待琉璃。 襄王心痛的同時,還有幾不可見的心酸。 只是他沒想到,宋佩瑜居然肯讓他去生產琉璃的莊子上見識一番,難道不怕他將宋佩瑜的搖錢樹看透? 襄王臉上的疑惑與好奇都毫不掩飾,宋佩瑜輕笑了聲,立刻讓人改變方向去琉璃坊,同時讓金寶去通知呂紀和。 若是忘記呂紀和,肯定又要被陰陽怪氣好幾天。 路上宋佩瑜試探著問了襄王一些有關于西域三十六國的問題。 也許是看在即將到達的琉璃坊的份上,襄王的表情雖然微妙,卻沒拒絕回答宋佩瑜的問題。 宋大人問的如此詳細,難道是想親自去西域看看?襄王好奇的看向宋佩瑜。 宋佩瑜還沒說話,始終安靜坐在馬車角落里吃糕點的重奕立刻開口,他不去。 襄王卻不死心。 雖然被宋佩瑜問了這么多問題,甚至已經到了看見宋佩瑜就頭疼的程度。但襄王不得不承認,宋佩瑜問出的問題都是他走了幾次西域商路,都忽略過去的問題。 如果他思考的時候,也能如同宋佩瑜這般細致,絕對能事半功倍,走一次西域商路就能抵得上從前數次都加起來的效果。 所以襄王非常希望,將來帶趙國人去走西域商路的時候,趙國的隊伍中會有宋佩瑜。 太子何必將話說的這么絕對?襄王忍不住勸道,宋大人與呂大人親自走一次西域商路,才能將他們的疑問都弄清楚。 重奕將手中的糕點塞進嘴里,然后將盤子里剩下的兩枚糕點遞給宋佩瑜,低聲道,我也去。 宋佩瑜失笑,拈起塊糕點放進嘴里,搖頭道,你放心,我不會去西域,到時候讓銀寶替我走一趟。重奕聞言,立刻不提去西域的事了,再次委頓在鋪著層層軟墊的角落,唯有手臂還伸著,穩穩的端著盤子里僅剩的那塊糕點。 宋佩瑜不太愿意吃這些糕點,更沒法做到像重奕似的,每天五六盤糕點下肚,還要正常吃三餐,卻從來都沒胖過。 但重奕吃糕點的時候,卻慣常喜歡分別留下一個甜口和一個咸口的糕點給宋佩瑜,或者吃到特殊花樣的糕點時,將他覺得很好看的糕點留下來讓宋佩瑜嘗嘗。 重奕與宋佩瑜自然而然的在三言兩語中否決了西域之行,也沒人覺得重奕端盤子,宋佩瑜等著吃有哪里不對。 襄王卻怎么看都覺得這兩個人不太對勁? 具體怎么個不對勁法卻形容不出來。 如果硬要說,就是突然想離這兩個人遠一點。 最好能馬上離開這兩人的視線范圍內,或者讓這兩個人離開他的視線范圍內。 馬車內突然沉悶的氣氛,直到他們在琉璃坊內下車后才緩和下來。 宋佩瑜帶著襄王與重奕,直奔擺放透明玻璃的庫房。 按照宋佩瑜的交代,這個格外空曠的庫房內只擺放透明玻璃。 襄王興沖沖的走進庫房,立刻大失所望,空的? 早就收到消息,心中有所準備的宋佩瑜卻第一眼就看到了貼在白墻邊的玻璃,竟然真的做到了沒有半點灰痕。 宋佩瑜滿臉興奮的側過頭,正想與重奕分享這個喜悅,就見到重奕已經將目光放在墻邊。 先將東宮的窗戶都換成這種玻璃什么樣?宋佩瑜迫不及待的問。 重奕點頭,你拿主意就好。 完全被忽略的襄王皺起眉毛,望著完全當他不存在的兩個人,那種在馬車里時產生的不自在感覺又出現了。 他竭盡全力的將不自在的感覺拋在腦后,順著宋佩瑜與重奕的目光看向墻角。 似乎有點反光? 墻面有問題! 襄王興致大起,大步走向從某些角度看會發光的墻面。 終于在距離墻面只有三步之遙的時候,看出了問題所在。 竟然有層完全透明的琉璃貼在墻面上。 襄王雙眼中露出震撼,忍不住伸手摸過去。 在手指即將要觸碰到琉璃的前一刻,襄王及時停下動作,轉頭看向不知何時也走過來的宋佩瑜與重奕,少見的有些窘迫,能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