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8)
書迷正在閱讀:美人師兄絕不可能入魔、重回八零之農女進城[年代]、我和我互換了生活(互穿)、我是月卡黨、被白切黑男主反向攻略了[穿書]、穿成年代文后媽對照組[七零]、重生團寵大佬馬甲又掉了、白兔仙君養崽翻車了(穿越 修真)、非物質遺產、被你囚禁的紳士
這些人都是其他小世家的家主,這些小世家因為各種原因投奔穆氏,家族利益完全與穆氏綁定在了一起,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也不為過。 但在穆氏已經有沉船之兆后,如果給這些人更好的選擇,讓他們不必與穆氏一同沉船,這些人必然是求之不得,絕對不會心甘情愿的隨著穆氏一同沉船。 宋佩瑜與這些人搭上話后,還沒來得及搞事,穆氏就先出昏招,在與呂氏的博弈中過于激進,讓云氏徹底傷心失望,直接轉投了東宮。 多虧了穆氏的助攻,東宮雖然只能拿到云氏南臨兩個鐵礦的四成礦產,卻早就將云氏的兩個鐵礦,牢牢的握在了手中。 宋佩瑜突然覺得,金葉紙也蠻有趣的。 也許他該與鴻臚寺卿大人好生交流一番。 等到宋佩瑜的馬車徹底看不見影子,宋二才返回宋府。 他先去松鶴堂,與翹首以盼的宋老夫人說了今日的場景,重點還是與宋老夫人說,宋佩瑜換上新官服后有多意氣風發,逗得宋老夫人頻頻發出笑聲。 等見到宋老夫人面露疲色,宋二才告退。 回禮部點個卯,今日也就沒什么大事了。 宋佩瑜讓人將馬車停在距離楚國使者住的地方隔著一條街的地方,閉目養神之余,繼續推測楚國會突然派使者到趙國的原因。 大約一炷香的時間過去,馬車簾子被掀開,大步邁進馬車的人正是也換了從五品鴻臚寺少卿朝服的呂紀和。襄王見到宋佩瑜與呂紀和的時候,臉上還殘留著詫異,顯然是沒有想到宋佩瑜與呂紀和竟然會來的這么快。 出于禮儀,宋佩瑜與呂紀和提出要先去給靈云公主請安。 襄王擺了擺手,臉上的表情變換數次,最后停留在哭笑不得上,今日一大早,大公主與惠陽縣主就來接人,直言長公主府什么都有,靈云只要人與她們走就行,已經將靈云帶走了。 宋佩瑜與呂紀和不著痕跡的對視一眼,以大公主的性子,他們已經能猜到當時混亂的場景了。 但大公主與惠陽縣主都是有分寸的人,他們相信靈云公主在長公主府必然不會有差池。 三人默契的略過了小姑娘們的話題,轉而說起趙國與楚國的風土人情。 宋佩瑜與呂紀和雖然在趙國能稱得上是青年才俊,甚至是小公子們中當之無愧的領頭人,仍舊在襄王這種老油條手中占不到便宜。 這點卻怪不到宋佩瑜與呂紀和身上,委實是襄王見過的世界太廣闊了。 襄王不僅數次深入黨項,促成楚國與黨項的穩定互市,前些年還曾親自帶隊去過西域。 回到楚國后,他將路上的所見所聞都記錄了下來,寫成游記。 宋佩瑜笑著道,早知道王爺有這些經歷,我就將殿下也帶來了,他最喜歡聽這些從未聽過的稀奇見聞。 襄王聞言,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笑意卻沒出現在眼底深處,這又有何難?本王早就將這些見聞都記錄在了書冊上,若是太子殿下好奇,本王便將書冊的拓本送給太子殿下一份。 宋佩瑜卻沒順勢應下來,他像是沒忍住似的發出聲悶笑,眼含歉意的望向襄王,這可不成,殿下最不耐煩看書了。聽說書人說些新鮮故事,他能連續聽好幾天都不覺得厭煩,甚至同一個故事反復聽幾次也行。若是換成白紙黑字的話本子,卻連一刻鐘的時間都堅持不下去就要睡著了。 襄王聞言面露詫異,真的? 許久沒出聲的呂紀和作證,當然是真的。 當然是假的。 重奕對說書人的新奇故事感興趣,卻也不會對話本子棄之如履,更不會看話本子一刻鐘就想睡覺。 是宋佩瑜不許重奕半天不挪地方的看話本子,總要去提醒重奕歇歇眼睛,久而久之,重奕就不怎么看話本子了。 就算是對話本子上的內容感興趣,也是直接將話本子交給說書人念。 呂紀和不得不佩服宋佩瑜的機敏,短短一句話,就讓襄王還沒升起的不快消散了。 他不知道宋佩瑜這個時候故意提起重奕,是不是想通過讓襄王給重奕講故事的方式,去了解黨項與西域更具體的情況。 但宋佩瑜立刻婉拒襄王的書冊,并及時強調重奕看不得書冊,只喜歡聽故事,無疑讓襄王大大降低了警惕心。 最后,這段對話以宋佩瑜對襄王說,回去定要提醒殿下來拜訪您為結尾。 襄王非但沒有露出如之前那般的警惕神色,反而滿臉期待,甚至已經想好了要與重奕說哪些事,還特意給宋佩瑜與呂紀和稍稍講了一段往事。 然后恰到好處的停在了最跌宕起伏的地方,故意吊著宋佩瑜與呂紀和的好奇。 望著襄王臉上的得意洋洋,呂紀和覺得宋佩瑜可真是個小機靈鬼,竟然讓宋佩瑜既達到目的,又撓到了襄王的癢處, 看襄王這副模樣,分明是很喜歡與別人講他的這些經歷。 已經看出些端倪的宋佩瑜與呂紀和,你一言我一語,默契的哄著襄王,讓明明有些又忍不住,馬上就要將最精彩部分講出來的襄王又憋回去了。 最后反倒是襄王催促宋佩瑜與呂紀和早些將重奕帶來,還主動提起,若是重奕不方便出宮,他也可以去東宮給重奕講故事。 三人相談甚歡,竟然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太陽落山。 宋佩瑜順勢提出要帶襄王去茗客樓吃飯。 襄王早就帶人去茗客樓看過稀奇了,卻不會因此拒絕茗客樓主人的親自相邀。 等到眾人從茗客樓出來的時候,已經是翌日了。 從酒量最好的襄王,到酒量尚可的呂紀和,再到酒量只能糊弄人的宋佩瑜,全都倒在了茗客樓。 好在茗客樓就是宋佩瑜的產業,后院就有能讓人暫時休息的地方,也沒什么不方便的。 就是第二日有大朝會,宋佩瑜與呂紀和都起的異常艱難。 宋佩瑜一如往常的去重奕身邊站好的時候,險些被重奕異常鋒利的視線刮下層皮。 下朝后,宋佩瑜本想立刻與呂紀和再出宮去找襄王。 趁著今日天色尚早,能帶著襄王去京郊的溫泉莊子坐坐。 恰好襄王昨日曾含蓄的表示,咸陽的火鍋很好吃。 在莊子上,不僅能吃火鍋,還能讓襄王自己去摘青菜,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至于帶著重奕去聽襄王的故事 如今是襄王比較著急想講故事,他們反而不用著急。 他們先帶著襄王多看看趙國的大好河山,與咸陽的繁華景色,想來襄王再面對重奕的時候,想法自然會與之前不同。 宋佩瑜的計劃很完美,奈何重奕的目光實在讓人難以忽視,宋佩瑜也不敢忽視,只能老實跟在重奕身后,先回了東宮。 可憐呂紀和在宮門外等了半個時辰都沒等到宋佩瑜,腦中忽然閃過一抹靈光,頓時氣的五官變形。 這兩個混蛋! 東宮內的宋佩瑜,心情也沒比正陷入憤怒的呂紀和好到哪去。 他也不知道氣氛為什么會突然變得讓人如此難熬? 他與重奕回到東宮后,立刻去他慣常的位置落座。 雖然茗客樓的酒都是好酒,就算是醉了,也不會讓人出現酒宿的癥狀。但宋佩瑜終究是天生比旁人多半分不足。 平日里已經不太能看得出來,此時卻難免有些困頓。 但是宋佩瑜沒想到,他落座之后,重奕沒落座。 重奕非但沒落座,還特意走到宋佩瑜坐著的椅子前,低下頭眼睛眨也不眨的望著宋佩瑜,雙腿也緊緊貼著宋佩瑜的腿,讓宋佩瑜想站起來躲開都不行。 宋佩瑜滿臉茫然無辜的與重奕對視,面對重奕黑白分明的眼睛,宋佩瑜忽然覺得,好像有點心虛? 笑話,他有什么可心虛的地方? 重奕有心的話,自然會知道他昨日回家后是有什么喜事,后來又去了哪里。 他作為臣子,又沒有向重奕交代行動軌跡的義務。 宋佩瑜垂下頭,主動避開重奕的視線。 重奕卻不容宋佩瑜的躲避,他伸手放在宋佩瑜的下巴上,力道逐漸大了起來。 啪 清脆響亮的聲音在格外寬闊的花廳中響起,甚至還有回音。 宋佩瑜一巴掌拍在重奕的手心上,將重奕打算抬他下巴的手打了下去。 宋佩瑜能清楚的看到,重奕的手被他打下去后,在最后落點的位置停住,連五指張開的弧度都沒有改變。 他明明沒有用力,甚至自己的手心都沒疼,重奕白皙的手心卻快速浮上了層嫣紅。 宋佩瑜頓時心情復雜。 他覺得自己好像是被碰瓷了,卻難以抑制的升起了心疼的情緒。 宋佩瑜抬起眼皮去看重奕臉上的神色,生怕看到重奕露出類似于不知所措的表情。 現實卻狠狠的拍醒了宋佩瑜,重奕臉上非但沒有傷心和無措,反而掛著迷之微笑。 宋佩瑜忽然升起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他沒法形容重奕給他帶來的具體感受,卻莫名的感覺到了自己弱小、可憐又無助的事實。 宋佩瑜輕咳一聲,試圖脫離這種奇怪的氛圍,殿下非要讓臣先來東宮,可是有要事想與臣商量? 重奕仍舊不說話,目光定定的望著宋佩瑜。 對此宋佩瑜早就有了應對的經驗,重奕不說話,他就反復問這句話。 最晚等到他嗓子開始干澀,重奕必然會回答這個問題。 只要重奕肯開口,奇怪的氛圍就會消失。 宋佩瑜在心中為自己豎起大拇指,如此機智,不愧是他。 還沒等宋佩瑜嗓子干澀,重奕就開口了,他討厭別人說謊,所以自己也不會說謊,沒有事。 宋佩瑜嘴角揚起勝利的弧度,正要順勢控訴重奕任性,在沒有事的情況下耽誤他去招待襄王的正事。 可惜剛張開嘴,還沒發出聲音,就被重奕打斷了。 你是東宮的人,無論有沒有事都該在東宮。重奕說話時的語氣理直氣壯,半分商量的余地都沒有。 這話在宋佩瑜聽來刺耳極了。 重奕這個傻子,憑什么張嘴就說他是東宮的人。 偏生宋佩瑜一時半會還說不出反駁的話來,他雖然已經上任鴻臚寺少卿,但仍舊是太子賓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東宮的人也不為過。 兩人對視半晌,宋佩瑜先移開視線。 罷了,反正是他坐著,重奕站著,他急什么? 重奕茫然的眨了眨眼睛,宋佩瑜又生氣了,這次又是為什么? 他明明還沒來得及與宋佩瑜說昨晚的事。 宋佩瑜醉了后,竟然會將他認成冰王。 而且還還要抱抱親親? 無人注意的角度,重奕的耳根逐漸染上一片嫣紅。 一片寂靜中,安公公忽然敲了敲門,從門外探進來半個頭,告訴重奕大公主來了。 重奕仍舊以腿緊緊貼著宋佩瑜腿的姿勢,站在宋佩瑜面前。 聞言點了點頭,示意安公公直接將大公主帶進來,絲毫都沒覺得他與宋佩瑜的姿勢有什么不對。 宋佩瑜卻有點受不了以這個姿勢被大公主撞見,挪著身下的椅子往后,與重奕拉開距離后馬上站起來,剛好在大公主進門的時候,將椅子放回原位。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尤其是喜歡腦補的呂紀和,讓宋佩瑜不知不覺的保守了許多。 剛到祁鎮的時候,宋佩瑜還能毫無芥蒂的與重奕相互打赤膊上藥,現在回想一下當時的場景算了,何必為難自己。 大公主進門后見到宋佩瑜也在,絲毫都沒感覺到意外,笑嘻嘻的與宋佩瑜討吉利,宋少卿大喜!剛入朝就得皇伯如此重用,將來必定前途不可限量。 區區從五品的鴻臚寺少卿不算什么,難得永和帝愿意將代表趙國招待楚國使臣的事交給從未正式辦差的少年人。 宋佩瑜彎腰長揖,一板一眼的道,臣謝大公主吉言。 大公主頓時失去了繼續與宋佩瑜說話的興趣。 她總覺得宋佩瑜好像不是很喜歡她。 宋佩瑜多厲害啊,不僅能讓皇伯和父王贊不絕口,還能將她皇兄哄得如此妥帖,皇兄那么讓人捉摸不透的性格,對宋佩瑜說是百依百順都不為過。 但凡宋佩瑜肯將放在她皇兄身上的耐心與好脾氣,放在她身上些。 也不至于她每次看到宋佩瑜,感覺都像是見到了東宮小學堂的老師。 雖然不至于怕宋佩瑜,卻總覺得宋佩瑜身上有種別樣的威嚴和冷漠。 虧得父王還想將她許配給宋佩瑜。 她才不要! 想想與宋佩瑜一同生活后,可能會有生活,大公主就覺得異??菰餆o味。 大公主獻寶似的將懷里捧著的盒子打開給重奕看,皇兄你看,我又做了兩個荷包給你換著戴! 正準備悄悄溜走的宋佩瑜聞言,收回了已經邁出去的腿,也將視線放在了盒子里的荷包上。 這次的荷包起碼在顏色上,比上次嫩粉色的那個荷包更適合讓重奕戴出門。 一個黑色為底,上面繡著祥云。 一個青綠色為底,上面繡著綠竹。 只是那綠竹上的針腳,分明就是上次安公公特意給宋佩瑜指出來的蘇繡。 宋佩瑜眸光轉深,視線在大公主期盼的臉上掃過。 安公公不會騙他,因為沒有必要。 已知大公主不會蘇繡而惠陽縣主會蘇繡,而且新年時,大公主送給重奕的荷包,上面的香味也與惠陽縣主送到東宮的香囊香味相同。 前日在假山中聽見重奕與惠陽縣主的對話,饒是宋佩瑜再怎么細致聰慧,也覺得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 但是有一點,宋佩瑜卻很清楚。 惠陽縣主喜歡重奕,有想成為太子妃的意愿,不然不會特意強調楚國使臣與靈云公主會滿足于太子側妃。 可是宋佩瑜如何都想不通,惠陽縣主為什么能表現的像是已經將太子正妃的位置收入囊中似的。 宋氏已經決定放棄東宮太子妃的爭奪,若是有選妃,也是推些旁支女孩應付了事。 以永和帝對穆氏和穆答應的仇恨,穆氏從一開始就沒有競爭太子妃的資格。 就算呂紀和誤會他與重奕的關系,已經不想推親meimei入火坑了,呂氏卻不會放棄支持呂成林謝的其他女孩。 之前永和帝后宮風光一時的林德妃,就是被呂成林謝共同推上德妃的位置。 在太子妃的競爭上,崔氏基本沒什么話語權,甚至還不如呂成林謝的姑娘。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惠陽縣主想成為太子妃,除非長公主不顧東宮與朝堂的穩定,一意孤行的要求永和帝下旨冊封惠陽縣主為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