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9)
書迷正在閱讀:美人師兄絕不可能入魔、重回八零之農女進城[年代]、我和我互換了生活(互穿)、我是月卡黨、被白切黑男主反向攻略了[穿書]、穿成年代文后媽對照組[七零]、重生團寵大佬馬甲又掉了、白兔仙君養崽翻車了(穿越 修真)、非物質遺產、被你囚禁的紳士
魏忠憨笑,岔開宋瑾瑜的話,臣雖然沒壞心思,但犯了錯,也需要時間整頓府內,臣對陛下的懲罰十分信服。 開玩笑,他身上又沒有勛官,只有二品將軍的實職,連降兩級,他手下的兵就不是暫時放到慕容靖的手上,只怕有一半人頭都要徹底被瓜分。 事情告一段落,宋佩瑜和平彰隨著重奕離開,回到東宮各自修整。 一炷香后,宋佩瑜和平彰在東宮正殿門外相遇。 面面相覷后,各自面無表情的轉過頭,徑直跪了下去。 沒能進入勤政殿的安公公沒敢站在兩個人的正面,特意繞到后面,才連聲得問,怎么行如此大的禮?等老奴給你們拿個軟墊。 勞煩公公幫我通報一聲。宋佩瑜輕聲道,臣特來請罪。 宋佩瑜話音剛落,平彰悶聲開口,我也是來請罪的,請公公幫忙一起通傳了。 第35章 安公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也不敢硬勸,連忙進正殿去找能說了算的人。 足有半炷香的時間過去,安公公才出來喚平彰和宋佩瑜進去。 宋佩瑜默默跟在平彰身后,想盡量掩蓋住雙腿的刺痛和行動間的不自然,卻進門就察覺到了腿上極有存在感的目光。 其實跪半炷香而已,宋佩瑜還真不至于跪到腿瘸。 但他最近確實在長個,去年的衣服明顯短了很多,就算什么都不做,也會偶爾覺得腿疼。 只能說正好撞到一起了。 體面沒保住,宋佩瑜干脆放棄掩飾。 人在難受的時候,總會錯以為奇奇怪怪的姿勢會讓自己好受些,宋佩瑜也不例外。 沒等兩個人走到面前,重奕的嘲笑聲已經傳入宋佩瑜的耳朵,腿怎么了,太廟祭祀那天也沒見這么不中用。 疼宋佩瑜老實答道。 他沒法給重奕解釋他這是因為長個太猛所以缺鈣,骨頭比平時脆弱。 重奕嗤笑,對著旁邊的空椅子揚了揚下巴。 始終愁眉苦臉的安公公見狀,連忙扯著宋佩瑜的袖子去椅子那邊,少尹快去歇歇,回頭我給你拿兩個小手爐放在腿上,可別作病了。 宋佩瑜望著重奕看不出表情的臉猶豫了下,思考如果順勢賣慘會被輕易放過的可能性有多大。 最后得出結論,不足兩成。 于是宋佩瑜從善如流的順著安公公的力道去坐著了。 平彰徑直走到重奕身邊跪下,深深低下頭。 重奕瞥了平彰一眼,自顧自的吃點心,半點理會平彰的意思也沒有。 安公公連熱茶都沒敢給宋佩瑜上,無聲退了出去,親自守在門口。 宋佩瑜突然覺得他來的時間不太好,應該和平彰錯開才是。 他心中是萬萬不愿意讓平彰知道他犯了什么錯,以己度人,宋佩瑜覺得平彰應該也不想讓他看到現在的畫面。 但來都來了,又不能再和重奕說要不我等會再來,宋佩瑜唯有低下頭盯著腰間的彩穗研究,盡量不將目光落在平彰身上。 心情平靜下來,宋佩瑜才恍然驚覺,重奕剛剛為了平彰破例,在勤政殿主動開口沾惹麻煩。 重奕吃光了點心,拉金鈴叫仆人進來,又要了兩盤點心和一壺熱茶,仿佛完全看不見仍舊跪在地上的平彰和雕塑般坐著的宋佩瑜。 等到花廳里的仆人再次盡數退出去,宋佩瑜已經隱約察覺到了不對勁。 吃飽喝足,重奕還閉眼小憩了會,才像是終于發現自己面前跪著個大活人似的,懶洋洋的開口,跪著做什么? 我做錯了事,連累殿下為我cao心,來向殿下請罪。平彰磕了個帶著悶響的頭,只一下,額頭上就青了小塊。 不等人追問,平彰就老老實實將他剛捋順的經過都說了出來,那串瑪瑙是我爹留下的東西,因為來路不正,所以始終被封存著。到了咸陽后,我才將瑪瑙拿出來放在手邊,全當做個念想。在勤政殿的時候,我仔細觀察過肅王手里的瑪瑙,確實就是我書房的那串。 宋佩瑜仍舊低頭欣賞腰間彩穗,卻沒耽誤他豎起耳朵聽平彰的話。 瑪瑙串子怎么個來路不正法,宋佩瑜也能想到。 雖然有兩個瑪瑙存在瑕疵,但仍舊不影響那串瑪瑙是難得的珍品。 平彰的父親戰死的時候,永和帝連建威大將軍都不是,自己都未必有幾件這樣的寶物。 起碼從剛才永和帝的反應來看,他不認識這串瑪瑙。 那這串瑪瑙的來歷就很值得斟酌 只是宋佩瑜沒想到,平彰竟然如此輕易的就將瑪瑙串子本就來歷不明的事告訴重奕。 可以說平彰現在所有的一切,全都是先父蒙蔭的結果。他卻輕而易舉的將可能會讓永和帝徹底厭惡他父親的事說了出來。 嚴格意義上來講,平彰是宋佩瑜到東宮這么久,見到的第一個在永和帝與重奕之間,選擇重奕的人。 這讓宋佩瑜有些懷疑,往日平彰在學堂上表現出的憨傻笨拙,究竟是本性粗獷不拘小節,還是大智若愚。 畢竟今日若是沒有重奕在場,無依無靠的平彰所受到的處罰,必定會比魏忠嚴重得多,至少在東宮學堂讀書的資格肯定會被剝奪。 而平彰如今在外面最大的體面,就是他從小陪重奕長大的情分。 誰從你書房拿走了那串瑪瑙?重奕問。 平彰的頭垂得更低,悶聲道,我不知道。 先去知會皇叔一聲,然后將你府上的奴才全部發賣。重奕冷聲道,再去領三十軍棍。 是!平彰又磕了個頭,高高興興的走,離開前還給宋佩瑜做了個鼓勵的手勢。 然而宋佩瑜此時只想喝口熱茶壓驚。 重奕這也太狠了。 無論是府上奴才全部發賣,還是三十軍棍,在宋佩瑜眼中都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你有什么事?重奕邊說邊從椅子上站起來,去拿掛在墻上的劍。 宋佩瑜也跟著站起來,眼角余光瞥見重奕臉側被劍映出的光,莫名覺得腿軟,底氣不足的開口,臣要為昨日之事與殿下請罪。 嗯重奕將劍全抽出來,隨意挽了個繁復的劍花,你說,我聽著。 魏忠將軍的那塊玉佩裹在油紙里,從我袖子中掉在梅樹下。宋佩瑜從已經避無可避的地方下手,我是故意的,只是沒想到恰好會被殿下看到。 重奕轉頭看向宋佩瑜,語氣篤定,你昨日說專門進宮給我請安,不過是個由頭,實際上是為了陷害魏忠。 宋佩瑜覺得自己還能掙扎一下,目光真誠的望著重奕,臣是想給殿下請安,碰巧看到能將玉佩放到劉府的機會。 重奕目光挑剔的打量宋佩瑜完美無缺的表情,得出結論,你在撒謊。 宋佩瑜正要開口,忽然覺得肩上一沉,重奕手中劍正搭在他的肩膀上,他眼睜睜得看著縷發絲順著肩膀無力滑落。 拿不動了搭一下,我沒有無緣無故砍人頭的愛好。重奕的語氣毫無誠意。 這是宋佩瑜兩輩子第一次被利器架在脖子上,他的思緒卻非常清晰。 他知道重奕的劍削鐵如泥,每每重奕練劍后,演武場總是傷痕累累。 他也知道重奕的手很穩,只要他不想,就絕對不存在誤傷。 他更知道重奕想失手就必然會失手,不會有任何顧慮,他的生死就在重奕一念之間,他卻至今都沒辨別出重奕究竟對他有沒有殺心。 重奕難得肯在別人說不出話的時候主動搭話,剛才說到哪了? 說到是想將玉佩放進劉府才來東宮中請安,還是來東宮中請安恰好遇到絕佳的機會將玉佩放在了劉府。 宋佩瑜非常識時務的換了說辭,發現吉利果子后,我就知道陛下不會放過劉克,我不想錯過這個機會,知道唯有殿下才能幫我。 重奕哼笑,沒有計較宋佩瑜言語里的小心機,說說玉佩。 是我找人偷出來的,里面的機關也是我找巧匠弄出來的。既然沒法說謊,宋佩瑜索性坦蕩承認,殿下若是對其中的細節好奇,我可以一一說來。 重奕當然不好奇,他將劍從宋佩瑜肩上拿開,去拿了塊灰黑色的狼皮擦劍,邊擦劍邊看宋佩瑜,繼續,別讓我問。 宋佩瑜假裝沒發現,重奕短短一句話,就又拿走了他好不容易搶到手的主動權,他走近狀似專心擦劍的人,忽然提起毫不相干的話題,殿下相信感覺嗎? 重奕的動作頓住,他正半坐在桌子上,因此不必低頭就能看清宋佩瑜的神色。 過了個年,宋佩瑜卻比年前更消瘦,臉頰上僅有的rou也逐漸消失不見。 此時宋佩瑜的神情,卻讓重奕覺得像是見到了那個與梨花村格格不入的世家小公子。 我信重奕給了個讓宋佩瑜意外的答案。 宋佩瑜早就習慣了重奕各種不按套路,輕笑道,臣也相信,臣知道魏忠是陳國的細作,卻苦于沒有證據,所以只能用這種下策來提醒陛下。也為了打草驚蛇,不讓蛇躲在暗處伺機而動。 臣對殿下忠心耿耿,亦對所做之事問心無愧。宋佩瑜又說了昨日在勤政殿外的話,只是將趙國變成了殿下。 宋佩瑜已經下定了決心,他要將寶壓在重奕身上,已經到了該買定離手的時刻。 宋佩瑜對重奕的態度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猶豫和不信任。 宋佩瑜曾希望重奕是個傻子,又覺得傻子的不可控性過大。誰都能哄騙的傻子,隨時都可能倒戈,站在更能忽悠的人那方。 況且重奕一點都不好哄騙,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絕對不會輕易因為誰去改變自己的行事原則,這點宋佩瑜深有體會。 宋佩瑜更希望重奕是個聰慧過人、勵精圖治的君主,他必然會像大哥輔佐永和帝那樣,全心全意的輔佐重奕成為盛世明君。 可惜經過這段時間的近距離觀察,重奕顯然只有聰慧和敏銳。如果人一定要有夢想,那重奕的夢想就是做條無所事事咸魚。 越是了解重奕的性格,宋佩瑜就越是覺得無從下手。 重奕就像是縮在堅不可摧的龜殼中自得其樂的猛獸。 用軟的,宋佩瑜親眼看著永和帝和肅王試過無數次,連龜殼都沒法突破。 用硬的,宋佩瑜完全不想拿命去試被雄獅猛撲會有什么結局。 但宋佩瑜終究還是在重奕身上看到了可貴的東西。 重奕他聰慧、敏銳且不昏庸,這樣的人不會輕易被小人蒙蔽哄騙。重奕用人從來不會疑神疑鬼,宋佩瑜自從掌握東宮的庫房后,已經做了不少在危險邊緣瘋狂試探的事,永和帝的心思宋佩瑜還不敢去猜。宋佩瑜卻能肯定重奕都沒放在心上。 今日平彰和重奕不為常人所見的相處,更是讓宋佩瑜看到了新的東西,重奕會護短,不僅護肅王和永和帝,還會護身邊的其他人。這點放在聰慧敏銳的君主身上,絕對是優點。 宋佩瑜自認雖然做不到大公無私,卻也不會成為jian佞。忠于這樣的重奕,等重奕上位后還像如今這般,那朝堂上的權力 作為個能誠實面對自己欲望的人,宋佩瑜無法說他不心動。 重奕仍舊冷靜的可怕,直擊要點,你想效忠的是三殿下,是趙國的繼承人,不是我。 但你就是三殿下,就算將來再有四殿下、五殿下甚至六殿下,臣依舊會站在您身后。宋佩瑜對著重奕彎下腰,堅定道,哪怕族中有不同聲音,臣之心意亦不會改變。 別說書中的永和帝根本就沒有第二個孩子,就算明年后宮真的有新生兒降臨,宋佩瑜也不覺得新生兒能威脅到重奕的地位。 重奕可不是永和帝一個人手中的寶貝,而是永和帝姐弟三人的眼珠子。 以永和帝對長公主和肅王的感情,就算他將來會更喜歡小兒子,也會尊重長公主和肅王的意見。 況且大家族除非在生死存亡之際,否則從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是多少年延續下來的老規矩了。 宋佩瑜雖然平日里官話連篇,此時給重奕的承諾卻都發自內心。 重奕目光定定的望著宋佩瑜沒有說話,像是在判斷宋佩瑜的話是真是假,又像是單純的在猶豫。 宋佩瑜卻不是只會喊口號的呆頭鵝,他對重奕道,臣能幫殿下處理東宮事物,也能去做殿下想做卻怕沾染上麻煩的事,比如今日在勤政殿穆侍中咄咄逼人,兩儀宮順娘娘將來殿下無論是封王開府還是更進一步,一應俗務臣都能幫您料理妥當。 陛下不會讓穆清幫您處理這些,平彰就算有殿下撐腰也底氣不足,恐怕不能服眾,臣卻不同。宋佩瑜驕傲的勾起嘴角,身上銳氣沖天,少見的露出了符合年紀的棱角。 重奕目光掃過宋佩瑜意氣風發的臉,隨手將灰狼皮扔了。 鏘的一聲,寶劍歸鞘。 重奕反手將多寶閣最上面的小盒子拿在手中,再次看向宋佩瑜,你做伴讀,是我們之間的交易,我不會管你想什么做什么。要忠于我卻不同,出身哪家都不是你的優點。 宋佩瑜腦海中首先出現平彰的身影,所以家勢不足和不夠聰明也沒關系,只要夠忠心就可以嗎? 話既然出口,宋佩瑜就從來沒想過后退,他只會一次比一次更堅定,臣對殿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鑒。 不必日月可鑒,我能看得到。重奕哂笑,打開手中的盒子,拿出條藍寶石串子,拉起宋佩瑜的手,一圈又一圈的繞上去,賞你了,拿去玩吧。 藍寶石個個如黃豆大小,難得的是色彩剔透,無論大小還是光澤都沒有區別,在宋佩瑜的手腕上繞了整整四圈才掛住。串子尾部還有個藍玉雕成的小玉牌,宋佩瑜眼尖,看到了上面的字。 正面是奕 重奕的名諱。 后面是御 這代表這串藍寶石是永和帝稱帝后才造出的玩意兒,由尚宮局和九寺共同制作,禮部備案。 這串藍寶石遠不止它們本身的價值連城,還有見面如見本人的意思。 明知道重奕給他這個串子很有可能是抱著提前發月銀的想法,但宋佩瑜卻覺得他是拿到了剛起步公司的原始股。 將來重奕更進一步,這條藍寶石串子的意義只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