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6)
書迷正在閱讀:美人師兄絕不可能入魔、重回八零之農女進城[年代]、我和我互換了生活(互穿)、我是月卡黨、被白切黑男主反向攻略了[穿書]、穿成年代文后媽對照組[七零]、重生團寵大佬馬甲又掉了、白兔仙君養崽翻車了(穿越 修真)、非物質遺產、被你囚禁的紳士
老內監也不和宋瑾瑜多客氣,妙語連珠的說了許多吉祥話,樂呵呵的親自捧著如意走了。 等書房就剩下兄弟兩人,宋瑾瑜對難得在傻樂的宋佩瑜道,你心中可有想法? 宋佩瑜毫不吝嗇的揚起嘴角,我有從三品的官身了,陛下真大方。 宋瑾瑜放下沒來得及喝的茶盞,氣得笑出聲來,我是問你,對殿下有八個同學,只有你是伴讀還撈到了勛官,有什么想法? 宋佩瑜嘴角的笑容凝滯住,語氣忽然轉急,什么叫只有我是伴讀? 第25章 宋瑾瑜大發慈悲的給他的蠢弟弟解釋,就是說你還沒上學,已經將同學都得罪光了。 宋佩瑜恍然醒悟,除了最開始的時候宋瑾瑜說永和帝想讓他做三皇子的伴讀,后來山羊胡來和他說已經定下的那些人時,用詞就從伴讀變成了陪三皇子讀書。 怪不得昨日三皇子回宮前,還特意問他是不是要做伴讀。 原來是在這等著他。 偏生宋佩瑜還不能在這件事上怪三皇子,畢竟人家是滿足了他的要求,才會導致現在的結果。 想通后,宋佩瑜支起手臂撐著頭沉思片刻,轉頭望向宋瑾瑜,貌似不虧? 宋佩瑜早就將即將陪三皇子讀書那些人的身份牢記于心。 呂氏家主的幼子呂紀和,元后三弟建寧將軍的幼子駱勇,穆氏家主的幼子穆和,建遠將軍的獨子魏致遠,新晉世家盛氏的嫡長子盛泰然,父親為保護永和帝戰死自小被接到永和帝身邊的平彰,最后是陰差陽錯成為永和帝手中質子的燕國世家小公子柏楊。 宋佩瑜敢肯定,老內監剛從宋府離開,這些人中大多數都會立刻收到消息,已經確定的學堂突然出現一名插班生。 以這些人的背景,他曾經也在學堂候選人名單上的事肯定不是秘密。 包括在熙華長公主的宴席上,他和三皇子同時消失后又同時出現,然后他就有幸在三皇子的桌子邊加席的事,恐怕昨日就傳遍咸陽。 無論他是不是三皇子唯一的伴讀,這些天之驕子都會將他當成善于鉆營的小人,下意識對他產生不好的看法。 既然如此,宋佩瑜表示,從三品的勛官簡直太香了。 宋瑾瑜見宋佩瑜能自己想通,便不再多說,趁著傳旨的人還沒來,與宋佩瑜講了些永和帝為小學堂請的老師們的事情。 家里突然多了個從三品官,哪怕是在宋氏這樣的世家也是了不得的大事。 從接旨,到接旨后的設宴,都有老祖宗留下的一套規矩在。 因著宋佩瑜明日就要進宮,葉氏和宋老夫人商量后,特意通知在咸陽的宋氏旁支不必前來,等宋佩瑜有閑,會在宋府另外設宴。 沒有實權的勛官又怎么樣?勛官更能證明永和帝對宋氏格外看重。 宋佩瑜收禮收到手軟,無論其他同學家中到底是何看法,此時都要將表面功夫做足,不然就是想和宋氏撕破臉。 宋佩瑜為官多年的哥哥們更是毫不吝嗇,他們至今還沒分家為的就是同氣連枝,能讓整個家族保持最大的話語權。 如今最小的弟弟眼見著仕途光明,馬上就要能頂立門戶,他們心中哪有不得意的道理。 最后還是宋老夫人身邊的嬤嬤來提醒他們,宋佩瑜明日一早就要進宮,宋佩瑜才得以從兄長們的魔爪中逃離。 主角已經走了,其他景字輩的孩子們也如流水般的散去,個別年紀格外小的已經閉著眼睛直打瞌睡。 宋瑾瑜叫住準備送宋佩瑜回天虎居的宋景明和宋景玨,貍奴那邊有奴才cao心,不用你們管,回來給叔叔們倒酒。 須臾的功夫,桌上的果酒就全變成了烈酒。 宋景明和宋景玨依言給每位長輩倒上酒,排排坐在原本的椅子上。 從他們確定要年后入朝后,主桌上才有了他們的位置。 宋二擺弄著玉石做成的筷子,笑瞇瞇的開口道,今日三皇子要上朝的消息傳出來,李郎中去問尚書要按照什么規制給三皇子準備朝服,尚書也拿不定主意,特意托我朝大哥打聽陛下是什么意思。 宋五沒等宋瑾瑜開口,就毫不客氣的嘲諷道,禮部的事還能問到大哥頭上,要他這個禮部尚書有何用?還不如將位置讓給二哥,起碼回家問大哥不用求人。 宋瑾瑜哂笑,手指隔空點了下宋五。 誰不知道禮部尚書是個草包,遇事只會問下屬怎么解決。 他們兄弟若是在自家席間都不能說真話,還不如直接收拾東西滾出咸陽。 禮部右侍郎的人選陛下已有決斷。宋瑾瑜沒急著回答宋二的問題,反而說起其他。 是誰?性子急些的宋五馬上被轉移了注意力。 相比三皇子上朝穿什么,他更關心二哥能不能牢牢的將禮部握在手中。 宋二早就和宋瑾瑜數次探討過這個問題,心中早有猜測,此時并不著急,轉頭對正全神貫注聽席間閑話的宋景明和宋景玨道,你們覺得是誰? 宋景玨連連搖頭,您不如問我幾拳能打倒個羽林長史。 桌上的人頓時哄堂大笑,唯有宋二臉沉了下來,咬牙道,我怎么就生出這么個棒槌。 宋景明沉吟了會,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道,我猜是呂、成、林、謝,中的某人。 始終沒說話的宋四面露失望,我還以為陛下有意將禮部交給二哥才會有那么不靠譜的尚書在,原來是想要讓宋氏制衡呂成林謝。 呂成林謝都是在幽州扎根至少百年的世家,他們以呂氏為首,同進同退,不知道熬沒了多少曾經主宰幽州的人。 宋瑾瑜抬手讓正抱怨的人都先靜靜,對還等著他答案的宋二道,謝非新官上任,你總要給他表現的機會,這輪不妨先讓給他。要是他自作聰明惹怒了陛下,自然再沒臉與你相爭。就是他將事情辦的漂亮,也只是完成了分內之事。 最好他有本事讓殿下不滿意宋瑾瑜抬起酒杯,意有所指的道,貍奴才好為殿下分憂。 宋二舉杯迎上,一飲而盡。 翌日一早,宋佩瑜艱難的在玲瓏的呼喚中爬起來。滿臉沒睡醒的呆滯在原地由著丫鬟們伺候他洗臉穿衣。 等到他全部收拾妥當,天邊的太陽剛剛露出個金邊。 迎著清晨特有的寒風,宋佩瑜下意識的將下巴縮進雪白的毛領里,突然意識到,從今往后,睡到自然醒已經是過去式,聞雞起舞才是他的未來。 莫名的悲傷一直持續到進入東宮。 宋佩瑜作為最早到學堂的人,理所應當的可以先選擇座位,他毫不猶豫的選擇最后一排。 接下來進入學堂的小公子們一個比一個眼高于頂,對宋佩瑜的態度就如同他事先預料的那般帶著審視和微妙的敵意。 唯有出身燕國世家的柏楊,對誰都不太親近,整個人都透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脫。 眾人默契的將學堂最前方的三張桌子空了出來。 踩著卯時的最后一刻,兩個衣著華貴的女孩手拉手的從門外進來。 宋佩瑜隨著大家一同起身,彎腰長揖,口稱大公主、惠陽縣主。 兩個女孩矜持的點頭,無聲回禮后,分別在最前方空出的桌椅左右落座。 見過如駙馬那般靈秀非常,甚至超脫年紀和性別的美貌后,宋佩瑜再見惠陽縣主,雖然還是貌美,卻稱不上驚艷。 反倒是大公主只比永和帝和肅王柔和些的五官,組合在一起竟然格外舒服,小小年紀身上已經能看到與熙華長公主相似的端莊雍容。 上課的小鐘敲響,頭發花白的老翁笑瞇瞇的從門外走進來,目光在學生們身上掃視一圈,最后落在兩個空位上。 笑容逐漸凝固,然后徹底消失。 三皇子還沒來。 半晌后,老翁顫抖著嘴唇給自己找臺階,殿下可是有急事離開了? 坐在椅子上的眾人眼觀鼻鼻觀心,紛紛當自己是塊木頭。 老翁臉皮顫抖了下,露出不堪受辱的神色,勃然大怒,可是各位公子覺得老朽不配教導你們?以至于連答話都不屑。 坐在第二排正中央的呂紀和站起來,松散的行了個禮,噙著笑意道,老師您有所不知,我們只是奉陛下的旨意陪殿下讀書罷了,殿下之事我們又怎么知曉,畢竟在座只有宋少尹才是陛下欽點的伴讀。 感受到身上落下的各色目光,宋佩瑜面不改色的起身,學生這就去殿下的住處,看看殿下是被什么事絆住了腳。 老翁又何嘗不明白他一個非出身世家的所謂名仕,拿這些身份尊貴的學生們半點辦法都沒有。 即便惱怒異常,也只能冷淡的點頭,撂下句,等殿下來了再去找我。甩袖離去。 等到老翁的腳步聲消失,宋佩瑜才抬起頭來,正對上雙毫不掩飾嘲笑的眼睛。 哪怕滿臉倨傲,也無法掩蓋呂紀和渾然天生的風儀和好相貌。 連宋景明在相同年紀的時候,也沒有呂紀和身上這股天塌下來都不怕的勁頭。 呂紀和靠在身后的桌子上,語調仿佛弦上作樂,內容卻不中聽,勞煩宋少尹腳步麻利些,免得老師誤會殿下無心上課,要是怒急攻心直接病倒了可怎么辦。 宋佩瑜假裝沒聽懂呂紀和言語間將他當成了傳話的奴才,徑直轉身離開。 學堂本就是在東宮內,卻和三皇子的住處是個對角。 守門的侍衛這次沒難為宋佩瑜,直接將他放了進去。 第26章 領路的小廝見宋佩瑜腳步頓住,主動解釋道,殿下心情不好,安公公為了讓殿下開懷,特意從教坊司領了幾個嗓子好的給殿下解悶。 嗓子是挺不錯,光天化日,宋佩瑜還以為東宮鬧鬼了。 宋佩瑜閉了下眼睛,心中不停默念這是永和帝的獨子,才忍住轉身就走的想法,滿臉關切的問,殿下怎么會心情不好?請你給我透露些,免得我等會見了殿下說出讓殿下心情更糟糕的話。 原本這話是不應該讓東宮之外的人知曉,但您是殿下的伴讀,與我們是自家人,便也礙不到什么。小廝湊近宋佩瑜的耳畔,輕聲道,昨日殿下又做噩夢,整宿都沒再睡,正困頓著。 宋佩瑜微皺的眉目舒展開,無論能不能站得住腳,起碼三皇子還有個理由。 若是毫無緣由的心情不好就要曠課在家聽曲兒,他這個伴讀也不必再做了,還不如回去搜羅美女送給永和帝和肅王。 走到暖閣門口,撲鼻而來的酒味熏得宋佩瑜寸步難行。 宋佩瑜又后悔了,開始思考他回去竄弄大哥勸永和帝早日給三皇子娶妻,多久能見到健康的小皇孫。 無論是何想法,來都來了,宋佩瑜總不好連三皇子的面都不見就走,只能硬著頭皮進門,險些被里面的活色生香晃花了眼。 兩個歌姬穿戴整齊,站在中央載歌載舞。 三皇子身上掛著松松垮垮的黑色寢袍,許是飲了酒的緣故,裸露在外的胸膛不再是往日的冷白,反而透著淡淡的殷紅,連帶著三皇子臉上都像是點上了腮紅。 宋佩瑜連忙低下頭,腦子空白的一瞬,才想起來他是誰,他在哪,他要做什么。 往日里他總是覺得三皇子多虧了是永和帝的兒子,此時此刻,宋佩瑜卻覺得,即使是永和帝的兒子,好像也沒什么用 這世上總不缺腦子不好,或者好好的日子過不下去只想找刺激的變態。 等宋佩瑜整理好心情,再次抬起頭,正對上重奕泛著水霧的雙眸。重奕好像才認出來突然出現的人是他的新伴讀,招手道,宋佩瑜,來給孤倒酒。 宋佩瑜垂下眼皮,在歌姬哀婉凄絕仿佛哭訴的曲子里走近重奕,先給重奕倒了杯酒,才說起來意,殿下可還記得今天是學堂開課的日子? 恰巧歌姬唱了個哀絕之音,宋佩瑜自己都沒聽清他說了什么,索性彎腰去貼重奕的耳朵,沒料到重奕突然轉頭。 這個距離,宋佩瑜甚至能感受到臉上吹來的酒風。 四目相對,重奕眼中哪有半分醉意,清清楚楚的倒影著宋佩瑜的臉。 宋佩瑜主動退開,在跪與不跪之間糾結。 父皇沒告訴我什么時候開課。重奕挑起眉梢,又靠回軟塌上,現在去可還來得及? 等到重奕洗去身上的酒氣恐怕都要下午了,只負責上午課程的老翁非得氣死不可,宋佩瑜勸道,殿下身體不適,不如派人給授課老師賠罪,道明情況。想來老師也能體諒殿下。 重奕聽了不用去上課,繃緊的嘴角才松緩下來,拉響手邊的鈴鐺,對進門的老太監道,派人按宋少尹的交代去學堂賠罪。 老太監和宋佩瑜都沒有重奕的好耳力,只能去暖閣外商量。 不僅今日授課的老師要賠罪,干等在課堂的陪讀們也不能沒個說法。 老太監直接讓人將庫房的賬冊拿來,對宋佩瑜道,勞煩少尹為殿下cao心,老奴原本只是個行宮的老東西,也沒見過這些世面,具體拿什么賠罪,還要請少尹幫忙掂量著。 宋佩瑜懶得再和老太監耍嘴皮子,主要是賬冊做的十分清楚,上面每樣拿出去都是了不得的好東西,宋佩瑜只要注意別犯了人家的忌諱,回頭讓人說三皇子目中無人就可。 圈了些東西后,宋佩瑜特意交代,穆和今日也沒來學堂,請公公別忘了差人將東西送去穆府。 安公公臉上的表情古怪了下,卻沒讓宋佩瑜注意到,所有宋佩瑜的決定他都沒有二話的應了。 將冊子交回到安公公手上,宋佩瑜正要回暖閣,又叫住安公公,我見呂家公子今日也有些不同尋常,公公方便的話讓小廚房給呂紀和熬煮一碗去火的湯藥順便帶去。 安公公笑瞇瞇的點頭,有什么不方便?偌大的東宮除了殿下和少尹,就是學堂里的主子們要緊,老奴這就叫人去熬碗nongnong的藥,保證呂公子藥到病除。 回到暖閣,宋佩瑜才發現唱曲的歌姬換了人。 怪不得聲音都比之前清亮了不少。 重奕仍舊一杯接著一杯的飲酒,半點都不像被歌姬取悅到。 宋佩瑜在重奕身邊的新出現的軟塌上坐下,沉默的看著重奕酗酒。 良久后,重奕赤腳踢翻擺在一起的十多個空壇,又去搖身側的金鈴,再拿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