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
書迷正在閱讀:他們都以為我是替身[重生]、作死男配他只想茍命[穿書]、[綜漫同人]退休救世主返聘日常、六指法醫、[綜漫同人]你是個普通人,如何在修羅場生存、[綜漫同人]文豪扮演游戲、誘捕炸毛小奶貓、重生后我又成了頂流、撩錯人之后我被吃定了、論認錯性別的下場(穿越)
唐玉確實是來找溫無玦商討南疆之事的,一身朝服皺皺巴巴的,眼下一圈烏青,想必也是一夜未睡。 丞相啊,這事不能拖了,安平侯連上了三道折子,十萬火急。這幾日丞相病了沒上朝,皇上又不理事,幾個尚書吵吵嚷嚷,這都幾天了也沒吵出來一個結果,還得丞相盡快拿個主意啊。 溫無玦慢悠悠地給他遞了杯茶,溫言安撫道:唐大人別急,你先跟我說說是什么情況? 安平侯說從半個月前,南邊那些賊子又來sao擾,所到之處,劫掠百姓糧食,殺人放火,無惡不作。這次是好幾股兵力分別從不同方向來的,安平侯擔心是南邊那幾個小國聯合起來,怕是要大規模用兵,現在恐怕在試探,因此上書請朝廷盡快支援兵力和糧草。 溫無玦靜靜地聽他說完,然后提了一個問題。 南邊布刺部落今年春季水災泛濫,秋收想必不多,軍糧不足,唐大人覺得他們憑什么敢大舉來犯? 只一句話,就把唐玉給問住了。 好一會兒,他才分辨道:許是他們想要攻城奪糧呢? 溫無玦定定地看著他,唐大人也是隨著先帝打江山過來的人,覺得這個可能性大嗎?若能一舉快速攻下城池,他們當然可以奪到糧食,但是我大梁的城防不說固若金湯,很大概率也不會一擊即垮,那他們會拼著軍糧耗盡的危險,去賭那萬分之幾贏的可能性嗎? 唐玉原本也是被幾封加急的折子急得紅了眼,如熱鍋上的螞蟻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現下溫無玦一提,他冷靜下來一沉思,發覺確實不太對勁。 南邊戎敵是中原政.權長久以來的陳年爛瘡,剜不去也割不斷,在大梁沒有內亂的情況下,他們想要一舉強攻而下邊境城池,可能性極低。 那么,他們這次聲勢浩大地猛攻是為了什么呢? 糧食! 他們秋收無多,佯攻的目的是為了奪取糧食,度過這個冬天。 溫無玦看他神色,便知道他想明白了,笑道:唐大人現在還著急嗎? 唐玉呼了一口氣,整個人一下松垮了下來,由衷嘆道:丞相睿智,下官佩服。 他這才注意到溫無玦臉色白得幾乎沒有血色,明明才初冬,卻裹著狐裘大氅,冬日里的陽光落在他臉上,映得他整個人溫然如玉。 驀地想起來前幾天他在大殿上被皇帝氣得吐血的事,忙問道:丞相現下,身體可安好? 不礙事,舊疾罷了。溫無玦淡淡道。 唐玉瞧他這并不介懷的模樣,一時想不出來安慰的話。 明眼人都知道是皇帝的過錯,可國君無罪,做臣子的也不能指責。 好歹皇帝還喚著溫無玦一聲相父,雖只是一句尊稱罷了,但這樣不給相父臉面,肆意作踐,也讓其他臣子們寒心啊。 唐玉只能干巴巴道:皇上年少無知,丞相也只能多擔待了。 溫無玦沒料到他會提這個話題,頓了一下,隨即勾了勾嘴角,聲音涼涼的。 十九歲也不小了。 按照現代人的觀點,十八歲都已經成年了,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了。 唐玉愣了愣,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像說丞相也不對,說皇上也不對,最終他只好喝了口茶。 打著馬哈道:丞相府的茶水真不錯呀。 溫無玦淡淡地勾了嘴角,輕笑著給他再斟了一杯,那唐大人多喝點。 過了片刻,唐玉起身告辭,溫無玦叮囑他先壓下折子,暫不理會就是。 唐玉走后,后院恢復了寧靜。 溫無玦有些乏了,微瞇了眼思考著。 安平侯這個人在書中的出場次數不多,直到大結局也沒有走入劇情主線,更多只是一個陪襯。 至于他能力如何,缺少參考戰例。 溫無玦當時看書只是瀏覽過去,對于不起眼的小角色也不甚注意。 但從這次連上三本折子來看,這個人要么是能力不行,判斷有誤;要么是故意為之,別有用心。 一個封疆大吏,能有什么別的用心呢? 琢磨了半天,溫無玦也沒琢磨明白,最終抵不過漸漸襲來的困意,索性歪著頭靠在廊柱上睡過去了。 丞相府位于汴京常平坊內,與皇城只隔了三條街,真正的天子腳下。 從后院廊下往東望去,可瞧見皇城頂上熠熠生輝的金黃琉璃瓦片,與紅墻朱樓交相輝映,高高佇立的角樓像鶴立雞群般,俯瞰四方,方圓十幾個民坊都盡收眼底。 此刻,角樓高處一道陰鷙的目光正死死地盯著丞相府后院的白色身影,像是要從熔出一個洞來似的,一瞬不移。 李凌半俯著身子,跟在那人后面,臉上盡是得意之色。 皇上,奴婢沒說錯吧,看他這虛弱的樣子,想必已經是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了。等他哪天兩手一撒,這朝政中事還不是皇上說了算了,也不會有人天天在您身邊不說人話了。 前面挺拔的玄衣身影轉過身來,冷冷地瞟了他一眼,我看他還氣壯著呢。 這李凌的笑意頓了頓,忙給自己找補,這哪能啊,奴婢看他現在只能靠著廊柱,明明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還兩說呢。 蕭歸冷哼了一聲,自顧自往樓下走去。 他那是在睡覺。 ???李凌邊跟上,邊回頭看了兩眼,不可置信道:皇上您這都能看得出來? 蕭歸下了角樓,抬手遮了下刺眼的陽光,這時才覺得有些熱了,伸手去解脖子處的結扣。 李凌一眼瞧見了,忙上前幫他把外面的薄披風解下來。 初冬料峭,蕭歸卻只著一件單薄的玄色直襟長袍,并不畏寒。 他忽地想起剛剛那個白衣狐裘的身影,整個人幾乎都裹在其中,本來就小得跟核桃一樣的臉都瞧不見了。 蕭歸嫌棄地想,有那么冷嗎? 看來是真的要死了,才穿那么多。 丞相府這邊,溫無玦沉沉的一覺醒來,只覺得神清氣爽,絲毫不知道有人在咒罵自己。 反而是不遠處陸嘉收了劍,沉著臉走過來,指了指角樓的方向。 丞相,那個角樓方向好像一直有人在監視我們府中。 溫無玦愣了下,往陸嘉手指的方向看去,重重紅墻金瓦之間,高高的角樓如同異軍突起,居高臨下,平白給人一種不適感。 他倒沒看到樓欄之間有人在,不過陸嘉雖然沉默,敏感力卻異于常人,想來不會看錯。 溫無玦凝神看了片刻,手指有意無意地摩挲著領口的狐裘絨毛。 他對陸嘉說道,不必理會他,丞相府沒什么見不得人的。 就是有什么見不得人的,宮中那位又能拿他怎樣? 要權沒權,要人心沒人心,不過就是一個牽線傀儡罷了。 第3章 通知 丞相府閉門謝客,連著休息了數日,溫無玦才漸漸覺得身子輕快了不少。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他深諳這一點,該休息的時候就絕不勉強自己。 反而是滿朝文武都在暗暗揣測,難道丞相的病情是更嚴重了?怎么就閉門謝客了? 坊間更是各種流言,有說他怕是熬不過這幾天了,也有說他是被皇帝氣得寒了心了,有心致仕了。 總之,眾說紛紜。 溫伯日日都要外出去莊子上看看,陸嘉偶爾也跟著買辦出去,兩人會把坊間茶樓流傳的小道消息說與溫無玦聽。 溫無玦倒不覺得奇怪,原身是個997勞模,全年無休,簡直超能電池,無限續航。 他這么突然一休息好幾天,眾人不暗戳戳地議論才奇怪呢。 溫伯給他整理衣冠,一邊道:丞相,今日是旬末了,您要進宮去不? 溫無玦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大梁每十日為一旬,旬末官員休沐兩日,而原身則每到休沐,就要進宮給皇帝蕭歸授課。 他想了想,道:去吧。 溫伯頓了頓,嘆了口氣,那人對丞相這般,丞相何苦還要為他cao心?先帝讓丞相輔政,可也沒說讓您休沐還要去授課。您這么做,他也未必會領情啊。 溫無玦輕輕一笑,他可不是原身那樣的好心好意,不過是因為這瘋批腦子不太好使,身邊還容易藏jian引滑,與其讓別人有機會控制這個傀儡,不如把線緊緊攥在自己手中。 溫伯見他沒應,也就不多說什么,只讓陸嘉準備軟轎。 溫無玦有先帝親賜的玉骨牌,出入內禁不需要皇帝手諭,且先帝體諒他身體不好,允許他坐轎從宣武門甬道入內。 他邊跟轎子旁的陸嘉閑話,邊將丞相府到內禁的路線摸了個大概,心里有點底。 溫無玦尋常與蕭歸授課的地點設在御書房側的偏殿里。 這里處于宮禁西南角,甫一入內便是寬闊落地的拱形窗臺,相當于一個兩面打通的亭子,檀木窗外是一片澄澈見底的湖泊,在花團錦簇的御花園中宛如嵌在其中的一塊通透綠玉,風景雅致。 溫無玦移步到窗前的案臺上坐下,此時蕭歸還沒來。 紫竹案上有兩疊壓在硯石下的宣紙,他順手拿起來看了。 上面寫的是荀子的《君道》,洋洋灑灑數百字,都是講為君者如何修養自身品行、如何任用賢能等等的帝王專用干貨。 想必是原身用來教導蕭歸的。 不過蕭歸顯然學得相當敷衍,字跡潦草模糊,跟鬼畫符似的,甚至還有個別紙張的字跡明顯不一致,估計是找人代筆的。 溫無玦輕飄飄地講宣紙扔回桌面,不以為意。 誰知,一道涼涼的聲音憑空響起,朕的書法有進步了嗎?相父。 溫無玦嚇了一跳,尋著聲音看去,才不知道何時在他的側后方站了一個身姿挺拔頎長的少年。 約莫十八九歲的年紀,身上是墨色暗紋團龍長袍,腰間別了一條皮質腰帶,左側垂著一串木鈴,偏胡人的掛飾風格,與中原長裳混搭,有些格格不入。 少年的眉目極黑,飛眉幾乎橫斜入鬢,微蹙的眉頭帶著顯而易見的不耐煩,眼底還有些許厭惡。 幾乎是同時,溫無玦就認出來了,這人就是蕭歸。 他心里不禁好笑,之前以為是個多么陰鷙瘋批的反派,現下看來也不過是個乳臭未干、喜形于色的少年人罷了。 蕭歸也在打量他,越看越不爽。 還是那張死人臉、那雙死魚眼,坐得比尸體還板正。 是誰說他病入膏肓快要死了? 這副老學究的架勢,感覺隨時隨地可以講學布道一個時辰以上,還不帶喘氣的。 想到前幾天的功力平白浪費了,蕭歸就覺得比吃了一個白窩頭還堵得難受。 他整個人懶散散散地靠在太仙椅上,黑底繡金長靴擱在案上,整個人坐沒坐姿的,朕的書法水平也就這樣了,相父要是覺得不行的話,不如幫朕寫了吧。 呵。 溫無玦勾了勾嘴角,這種人這樣形骸放浪,虧得原身能有耐心教他。 反正奏折也都是相父批的,朕也用不著書法,相父你說是嗎? 蕭歸似笑非笑地盯著他,致力于把他弄生氣,最好再氣得吐血,一命歸西。 可令他意外的是,溫無玦沒有反駁地點了點頭,頗為認同。 皇上說的是,況且即使皇上書法不好,將來御批上,也不會有臣子敢說什么。您是君,他們是臣,誰敢說皇上寫字丑?那不是嫌棄腦袋太重了嗎? 蕭歸的本意是讓他生氣,可他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面如春風,說話一如既往的慢條斯理。 話里話外似乎是在迎合他,可這話聽著又怪怪的。 他懷疑的目光在溫無玦身上轉了幾圈,總覺得他病了一場之后,有哪里不一樣了。 溫無玦任憑他打量,面色如常,隨手抽出一本《弟子規》。 好了,皇上不想寫字,那就來讀書吧。 蕭歸的視線轉移到他手上,臉色瞬間變得難看。 相父有病嗎?朕今年十九歲了,還要讀什么弟子規?你當朕是白癡? 溫無玦不以為然,淡淡道,就憑皇上說的話,說明還沒理解透徹弟子規,平時就應該多讀讀,不分年齡。圣人云,活到老、學到老,皇上有意見? 蕭歸幾乎想脫口而出,去你娘的學到老,你全家都學到老! 讀書對他來說簡直就像煉獄一般,不用學到老,他人就沒了。 不過他福至心靈,眼珠子一轉,換了副語氣神色,十分配合道:相父在上,朕沒意見。不過,好多字都不認識朕,不如相父教教朕? 溫無玦微微蹙眉,連字都不認識? 這種人都能當皇帝,真是天道不公。 他修長的手指翻開第一頁,帶讀起來,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蕭歸懶妥妥地斜靠椅背,把玩著腰間的木鈴,漫不經心地跟讀,相父規,狗狗訓,首不孝,次別信。 溫無玦: 他嘴角抽了抽,面不改色繼續念,泛愛眾,則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蕭歸:泛厭惡,多遠離,有余力,多放屁。 溫無玦: 這才華不去當諧星真是委屈他了,他倒是想看看這個紈绔還能怎么編。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旁邊的宮人都笑得忍不住捂嘴了,蕭歸眼皮都不抬一下,繼續往下瞎掰。 相父呼,不要應,相父命,不要做。 念完,他一雙笑意盎然的眼睛定在溫無玦的身上,等著看他發怒的樣子。 溫無玦面不改色,只笑道:皇上怎么不說先帝呢?是怕將來有朝一日下去了,沒臉見先帝? 蕭歸玩味地看著他笑,道:先帝?嗤,只怕朕將來下去了,他也未必能認出朕來。朕無父無母,只好念成相父咯。 這話說得極為大逆不道,旁邊的宮人們都噤聲了。 連一向笑臉虎的李凌臉上,也是一言難盡。 溫無玦嗤笑道:臣說的,皇上都不應不做,皇上比天王老子還橫,依臣看相父這兩個字也可以省了。 朕可不敢。蕭歸故意縮了縮腦袋道:叫你相父是先帝的遺命,他那么稀罕你,別到時候都認不出我了,反而為了給你打抱不平,生生把我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