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宋書文撩起運動服下擺讓她量,聲音有點低:“那文工團要是散了,我可就拉著你兒子到社會上混去了?!?/br> “你敢?” 大媽的眼睛瞪了起來:“我可給我兒子找好單位了,文工團一解散就讓他上班去。他都這年紀了,可不能再跟你瞎混了,必須得準備相姑娘了?!?/br> “停!” “好,這一條過!” 周源山坐在監視器點了點頭,這是宋書文拍的第一場戲,他給了宋書文他和黎宇青極大的自由度,只要不偏離大方向,細節方面可以任意發揮。 黎宇青是他早就看中的男演員,這就不用多說了,而宋書文的表演自然松弛,符合他要的“生活化”。 《江城碼頭》幾乎都是由黎宇青和宋書文的視角展開,他們的戲份差不多一樣,而刨去他們單獨的戲份,剩下的都是和兩人搭戲的部分。按照周源山的安排,接下來一段時間兩人人還是各拍各的,暫時沒有對手戲的出現。 以他們倆的狀態來看,周源山應該對兩人放心。但想到他們的對手戲,周源山又皺起了眉毛。 那種感覺…… 周源山覺得黎宇青調整得很好,但宋書文似乎一直沒摸著頭緒。他擔心到時候宋書文演不出那種他穿插在兩人之間的一種隱晦關系。 但他也沒法給宋書文說戲,這種事不是嘴上說就能通透的。而且周源山更怕自己雖然講了之后,讓宋書文的表演變得刻意起來,與他想要的自然感不一樣了。 畢竟在他看來,黎宇青是個很感性的人,宋書文卻是個很理智的人。前者來拍《江城碼頭》這樣的文藝片根本是如魚得水,只要肆意地揮灑自己的靈性就好。而宋書文還需要思考,需要醞釀,需要一個更深刻的,能夠說服自己去那樣表演的理由。 如果時間允許,他當然希望給宋書文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和醞釀,但現在周源山帶著一整個劇組,哪敢因為宋書文一個人的“感覺”不對就拖延進度。 很快,拍攝進度推進到了對手戲的部分。 ———————— “對手戲了,行么?”周源山問了一句。 “行……” 宋書文其實有些遲疑,他總覺得自己還沒弄清楚戲里徐春樹和江路兩個人之間的關系。 他私下里給徐春樹寫了快一萬字的角色小傳,仔細地研究過這個人物,但在角色演繹上總是差了那么一點感覺。他隱約覺得徐春樹和江路不只是劇本上寫的“好友”,“文工團舞蹈教練和演員”那么簡單,他們的矛盾也不僅僅是時代變遷下,現實和理想的沖突而已。 但現在,宋書文也只能這么去演了。 “各人員就位!” 周源山讓攝影機對準了文工團練功房的舊木門。 “a!” 宋書文推開門走了進來,他還穿著那件土氣褪色的運動服,從門口走進來時一路逆著光,越發顯得身上色彩黯淡。 而另一邊,黎宇青的衣服色彩鮮艷,屬于在那個年代十分時髦的穿搭,和宋書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看著宋書文走進來,聲音帶著細微的擔憂:“你去見咱媽了?” 黎宇青的臉很小,是一張很適合放在大屏幕上的臉,而當這張臉上出現表情時,瞬間變得靈動起來。 “嗯,咱媽挺好,答應給你做演出服?!?/br> 黎宇青沒立刻接話,只是低著頭嗯了一聲,用鞋尖劃拉著練功房的地面。 這段戲劇本上寫的臺詞就這么多,但周源山卻在劇本邊上寫了個“即興發揮”,現在也遲遲沒有喊停,直勾勾地盯著監視器屏幕。 而導演不喊停,攝影師也不敢停下來,只能將鏡頭對準兩個人不動。 這要是放在別的演員身上,非崩掉不可。好在宋書文表演的想象力十足,他就當自己是在練功房里消磨時間,雙臂松松垮垮地環在身前,身子靠在墻邊站在那不動裝深沉。而黎宇青繼續練基本功,在原地轉了幾個小圈后卻腳尖一掂,正面對著宋書文。 “要是文工團真沒了,你咋整?”黎宇青開始即興發揮。 “還沒想?!彼螘慕幼×怂膽?。 “明天……我媽讓我去見個女的?!崩栌钋嗪鋈坏吐暤?。 宋書文跟黎宇青對視一眼,表面上不動聲色,但原本松垮環在身前的手臂卻緊了。 “我媽說,他是個護士?!?/br> 宋書文的手臂又放松下來,低著頭,踢著地板: “好,挺好?!?/br> 過了半晌又接了一句: “護士挺好?!?/br> 黎宇青的手也像是沒處放一樣,在身上搓了半天才收進衣兜里: “你咋就覺得挺好?” “不咋?!?/br> 宋書文說完這話,正好迎上黎宇青的眼睛。 黎宇青的眼睛大而有神,每一點細微的情緒變化都在眼中分明可見。 而他就用這雙眼睛盯著宋書文,等著宋書文的反應。 “停!” 還沒等宋書文作出反應,周源山已經喊了停,接著宣布這段戲過了。 在他看來,兩人的對手戲能拍成這樣,已經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期,甚至還給了他不小的驚喜。尤其是黎宇青的眼神,讓他覺得停在這里剛好。 “好!你們的即興發揮都不錯?!敝茉瓷娇淞怂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