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胡思亂想一頓,妙瞳便沒了信心。 得知妙瞳這樣的想法,陳汐連續寫信鼓勵她,兩個人往來的信里更多的則是一起探□□題的內容。 雖然寫信的方式很慢,但是那一筆一劃更帶著寫信人的思想和情緒。 每次固定開頭的【見字如面】四個字,妙瞳總像是能看到陳汐的笑。 秋天的時候,雖然宋屯這邊還是不緊不慢的過著日子,但通過陳汐的信,妙瞳能感受到高考消息正涌動著全國的學生,甚至已經工作了的人也都動了心。 陳汐說她想買一本《數理化習題集》,可一早去了新華書店卻被告知已經賣完了。 【我可是早上一開門就去的呢,你猜怎么著,那售貨員跟我說,昨晚就有很多人在店外排隊等著買了呢,等著買書的人比來的書可多多了,可見大家都在備考呢?!筷愊谛爬飳懙?。 妙瞳從字里行間感受著高考的火熱氛圍。不過很快,陳汐還是寄來了那本《數理化習題集》,妙瞳問了幾次陳汐是怎么買到的,陳汐卻裝著糊涂不說不答。 女孩摸著光滑的習題集封皮,翻開扉頁,上面陳汐已經替她寫上了名字。 妙瞳拿著筆,學著陳汐的字,她看著騰在紙上那歪歪扭扭的字,思緒卻飄回了陳家回城前的那個傍晚。 那時兩個人都太簡單,如果在現在……想了想妙瞳自己抬手捧住了發熱的臉。 — 1977年10月12日,□□批轉教育部《關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 “規定: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干部和應屆畢業生,符合條件均可報考。招生辦法是自愿報名,統一考試,地市初選,學校錄取。統一考試由省級命題,考試在冬季進行,新生春季入學……” 妙瞳默默念著報紙上關于高考招生工作的信息,簡單的字句,卻讓她內心無比激動。 “什么狗屁高考!考什么考!讀什么書!這么大的姑娘了,不趕緊找人嫁了還在想什么!” 聽到妙瞳要去參加高考的消息后,李大成氣地瘋了一樣。 “是不是這個家里待不下你了?那就滾!現在就滾!” 隨著叫罵聲,一個搪瓷缸已經砸了過來,摔在妙瞳跟前。 李傳寶趕緊把李妙瞳拉到了一邊,而他則擋在了父親和jiejie之間,擋著妙瞳出了家門。 “姐,爸都是氣話,你別當真,你去報名吧,爸媽那邊我去說,沒事的,你去報名吧!” 妙瞳眼里含著淚看著弟弟,落寞地離開了家。 李大成的反應她其實是預料到了的,但是她畢竟通過念書獲得了如今教學的機會,也為家里添了穩定的收入。 過了這么多年,她以為家里人會有些許的改變。 可如今她才發現,一切一丁點都沒有變。 不過什么都阻擋不了妙瞳參加高考的念頭,陳汐在前面招手,呂成生說過的更大的舞臺在前方閃著亮,妙瞳堅定信心,要通過學習離開這個窮地方。 高中課程都是自學的,在最后的一個月備考時間里,李妙瞳白天教課,晚上等學生都走了便開始專心復習。 學校宿舍供電只供到晚八點,停電后,她那個房間里的油燈常常會亮到凌晨。 1977年12月14號,蓮花山生產大隊周邊的村子都下了大雪。 在這個寒冷的早晨,李妙瞳冒著大雪奔向幾十公里外的盤河縣考場。 看著考場門口“全國高考考場”的幾個油漆字,她不住地搓著凍紅了的手,可心里卻是火熱的。 關閉10余年之久的高考大門重新打開,數百萬名出身不同、年齡懸殊、身份迥異的考生涌進考場,而她,也是其中的一個。 站在雪地中的她突然想到了呂成生的那句話——知識是值得被追求的。 滴水成冰的冬天,李妙瞳并不感覺寒冷,反倒是1978年早春在忐忑焦急的等待中顯得格外漫長。 盤河八中在鎮上處的位置地勢高一些,而妙瞳所在的辦公室窗戶恰好正對著鎮上的一條路。 每天,她都透過窗戶往外看,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每次看到郵遞員蹬著自行車遠遠騎過來,妙瞳就立刻跟到窗邊,目光盯著那郵遞員一下一下賣力的蹬車,再看著他和傳達室的師傅送來當天的報紙和信件。 這樣懷揣期盼日子過了好久好久,直到有一天,郵遞員走后,傳達室的師傅拿著一封信朝辦公室窗戶揮了揮手,妙瞳嘴角一笑,跳起來就往傳達室跑去。 信封上的郵戳表示那封信來自盛京。 妙瞳輕輕撕開信件,生怕撕壞里面的內容,她一下下展開那張不大的紙,雙手不住地顫抖著。 那是她的第二志愿,盛京師范學院。 她被錄取了。 作者有話要說: 補充說明:1977年,恢復高考后第一批招生的院校共計88所,其中師范院校只有兩所,為北京師范和華東師范,這里為了劇情需要,做了點點修改。 第十六章 很快,妙瞳便收到了陳汐的信,陳汐考上了第一志愿燕京師范學院音樂系,雖然兩個人不在同一城市,但都通過高考走進了大學校園。 陳汐將如愿學習音樂,將來會成為一名音樂老師,而妙瞳則學習了中文,她想像呂成生那樣,成為一名語文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