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玉嬌香 第126節
顧溪亭當即上前幾步,朝中叔侄倆一揖到底:“應當如此。我今日來,本就是為了和溫大人商量婚期的?!?/br> 他揮手,要人將聘禮抬進花廳。 幾個箱籠沉甸甸的,裝滿了東西,更有活雁被綁在籃子里一并擺在了人前。 看到那白毛黃嘴的雁子,溫伯仁額角緊了緊。 這人果真一早就打定了主意! “這些禮,你暫且帶回去?!睖夭舒偠ǖ?,“八娘的阿爹尚且還在鳳陽,婚姻大事應當由他親自與李老夫人商議才是?!?/br> 圣上的圣旨都已經下了,又經由顧家的事,全永安城都知道了圣上將溫家八娘指給了顧溪亭。左右這樁親事是推不掉的,那便只能想辦法先拖上一拖,順便看看這個男人是不是真適合八娘。 “好?!鳖櫹?。 溫伯仁有些意外,一瞬愣怔后,神色不由柔和下來。 倒不是個難說話的。 溫顧兩家的親事雖然還拖著,但絲毫不影響顧溪亭和溫鸞兩個人見面。 疫病的事,讓寧王沒了好幾個兒女。小郡主自然成了寧王府里最受寵愛的一個。連圣上都因為憐愛,特地讓寧王在小郡主的生辰日在王府中大擺宴席,熱鬧一下。 至于疫病的真相,圣上既然有意不言不語,旁人自也不好說什么,總歸都已經過去了。只可憐了王府沒了的那些個孩子。 小郡主的生辰,寧王特意給顧家和溫家分別下了帖子。顧家的帖子自然是給李老夫人和二房顧濤夫婦的。 而原本該是直接給溫鸞的帖子,則在進門的半途被攔在了溫家叔侄倆的手里。 溫仲宣暗暗罵顧溪亭狡猾:“他一定是想趁著機會引誘咱們八娘!” 話是這么說,可帖子總還是要給八娘的。 溫仲宣別的不說,對溫鸞這個meimei一貫護得厲害。見帖子不能藏,索性積極道:“小郡主的生辰,我陪八娘去?!?/br> 溫伯仁頭疼,瞪眼訓斥:“你陪去有什么用?” 女賓在一塊吃茶閑話,難不成還要他陪在邊上?又不是三歲小兒,硬要坐在女賓堆里,豈不是叫人笑話。 “你也不必陪著?!睖夭实?,“左右攔不住?!?/br> 那四叔你攔什么帖子? 溫仲宣瞪眼。 第133章 、〔一三三〕翻船 溫伯仁就是想攔,?自然也攔不住寧王的請帖。 等到了小郡主生辰的那一天,溫鸞好好打扮了一番,坐著馬車就去了寧王府。 李老夫人與周氏幾個早到了,?正站在垂花門后,與相熟的幾位官家夫人閑聊。 溫鸞被寧王府的侍女引著走過垂花門時,正好聽見那幾位夫人親親熱熱地和老夫人打趣道:“難怪三郎神神秘秘的,原是早就得了陛下的賜婚。那溫家小娘子模樣生的好,等以后小夫妻倆有了孩子,定然是個好模樣的?!?/br> 老夫人笑道:“模樣好壞我是不在意的,性子好才真的好。皮相這種東西,?哪能一輩子都是一個樣子?!?/br> 說話間,瞧見了溫鸞,拉了人的手,?對幾位夫人道,“瞧這孩子,?三年不見,好不容易回來已經長大許多。我從前就想著,也不知哪家小郎君這么好的福氣,?能娶她過門。沒成想,這福氣最后竟然是落在了我家那混不吝的孫兒頭上?!?/br> 溫鸞聽著,?適實嬌羞地低下頭。 幾位夫人笑盈盈地聽著,時不時夸上兩句。 這幾位夫人家里都有尚且待字閨中的女孩,?從前也不是沒想過和顧家結親,?畢竟顧溪亭實在是個再合適不過的丈夫人選。 雖然親沒結成,?不聲不響地就落在了溫家頭上,可她們也不是小心眼的人,自然還是同從前一樣,?與顧家正常來往,更不忘適當地夸夸這個顧家未來的小媳婦。 寧王妃的人這會兒過來笑盈盈地請了她們去花廳坐。 溫鸞與周氏一道,一左一右,跟著老夫人過去。 花廳里已經坐了不少夫人太太。寧王設宴,自然請來的都是官場上的人家,那些夫人太太們也大多互相熟識。大家說說笑笑,互相問候,那些平日里不愉快的家長里短,今個兒都默契地隱了過去,只樂呵呵地說著有趣的事兒。 人漸漸的多了,品茶吃點心,再聽一聽寧王妃特地設在花廳外的小曲兒,聊的事兒便越發多了起來。 等寧王妃特意讓奶娘抱著小郡主進花廳,瞧著奶娘懷里糯米團子似的小郡主,有太太忍不住抽了抽鼻子,抹起了眼淚。 這一哭,花廳里頓時靜了下來,便是外頭唱的小曲兒都輕了三分。 “王太太哭什么?”有夫人問。 那王太太歉意地揪著帕子:“沒什么,只是瞧見小郡主,便想到不幸去了的小世子和別個孩子。若他們都活著,只怕這會兒都能陪著小郡主耍呢?!?/br> 說完,她又抹抹眼睛。 小郡主的生辰到底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她卻突然提起寧王病死的孩子,這里頭還有寧王妃所生的小世子,怎么也不像是無意。 溫鸞看了看王妃。寧王妃果真神色難看了起來,便是抱著小郡主的奶娘,也經不住額頭沁出了冷汗。 “娘——” 小郡主奶聲奶氣地喊了一聲。 奶娘忙道:“小郡主想跟著王妃呢?!?/br> 寧王妃順勢牽過小郡主的手,道:“我也想小世子。若小世子還在,定會給meimei送一份大禮?!?/br> 她抬起頭,望著溫鸞:“八娘上回送小郡主的小布偶,這孩子喜歡極了,天天抱著不肯撒手。這回八娘要送她什么?” 溫鸞乖巧而又溫順地順著寧王妃說的話,讓身邊的松香送上了一個盒子。 盒子里裝著雕工精致的小箱籠,箱籠打開,里頭還能出來幾個木偶人,各個都做工精良。寧王妃一開小箱籠,小郡主的眼睛就轉不動了。 夫人太太們都是人精,看這模樣,當即順著掏出了各自的賀禮來。 那王太太卻傷心道:“看小郡主今日這開心的模樣,想想都覺得慶幸,要是和小世子一樣……對了,王妃,都說陛下命人去徹查疫病的事,可查出什么沒有?” 寧王妃不語,旁人這會兒也都察覺到了不妥。 “這好端端的,怎么又提疫病的事?” “就是,這也不怕晦氣?!?/br> 王太太生氣道:“這怎么就不能提了,難不成你們不想知道嗎?” 疫病的事,圣上交給了皇城司徹查。顧溪亭自然已經查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是因牽涉眾多,圣上暫壓不作說明,寧王當然只能沉默。 在場的夫人太太們不知,溫鸞卻是從寧王妃的神情上猜到,王妃只怕已經知道了內情。 王太太這會兒咬著不放,也不知是她背后人的意思,還是她真的愚蠢。 “疫病的事,自然有大人們徹查,今時今日還未言明,興許是還沒查清楚事情吧。畢竟疫病這種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總要查清楚查明白了,才好叫老百姓們都能放下心來?!?/br> 溫鸞開了口,見王太太臉色有些不好看,繼而笑道,“太太一直在追著問疫病的事,想來定是菩薩心腸,舍不得那些可憐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夭折了?!?/br> “這是自然?!?/br> 王太太微微抬起下巴,洋洋自得。 溫鸞抿抿唇,點了點頭。明白了,這位太太也不是什么背后有人,不過是真的蠢而已。 “既然太太有這份善心,不如就捐些銀子給慈幼院的孩子吧?!睖佧[道,“這次疫病聽說外頭有不少窮苦人家,怕沒錢醫治,把染病的孩子給丟了。慈幼院救了不少孩子回來,有的病好了找到家里人接回去了,有的留下了殘疾,家里不肯接走,就留在了慈幼院里。王太太有這份善心,不如就可憐可憐這些孩子們吧?!?/br> 慈幼院是朝廷設置專門照拂孤兒的地方。疫病過后的慈幼院收留了不少可憐的孩子,這些孩子大多有了殘障,如果不是慈幼院,多數就要因被家人遺棄而餓死,甚至被家人溺死在河中。 溫鸞這么一提慈幼院,王太太的眼睛瞪得老圓,半晌只能支支吾吾道:“我、我自然會、會去捐點?!?/br> 誰不知道這王太太是個吝嗇的。她家夫君在朝中雖不是什么大官,可年俸也不低,卻偏偏是個只能蹭別人的應酬吃酒的可憐人。據說身上每月只能帶十兩銀子,花完了就得等下個月,多了絕對不給。 平日里,各家夫人太太沒少覺得她蠢笨,偏人蠢笨還不自知總搭腔說話,惹人煩躁,這會兒見人吃了癟,當下心里頭都痛快極了。 眾人看到了熱鬧,呵呵笑開,七嘴八舌跟著贊王太太的善心。 這一夸,那王太太的臉色跟著好看了起來,似乎真就覺得自己果真是心善,絲毫沒有被人忽悠的感覺。 溫鸞說完了話,便沉默下來,乖巧的受著眾人笑吟吟的打量。寧王妃松了口氣,握著她的手就輕聲細語地說了聲“謝謝”。 溫鸞這么一打岔,倒是順順利利把話題也轉到了別的地方。之后的事兒也跟著順利了起來。 不管是小郡主的生辰,還是寧王妃安排的宴席,再沒生出些奇怪的事來。 到結束,溫鸞扶了李老夫人出門。老夫人康復之后,身子到底虛了不少,吃了一頓席眼皮都快耷拉了下來,溫鸞不放心,陪著出門到了馬車邊上。 周氏與白mama一道,將老夫人攙扶上馬車,正要叮囑溫鸞幾句,遠遠的,就瞧見自家老爺和三郎過來了。 顧溪亭走了過來。 因是寧王宴請,他穿了一身靛藍色繡竹葉紋的袍子,脫去一身皇城司的束身錦衣,摘下官帽,以白玉為簪,整個人看起來越發顯得風儀俊朗。 只他腰間掛的香囊,看上頭繡的花樣,竟是一眼看不出是鴨還是……鶴? 溫鸞有些不忍直視地挪開眼,等聽到有與他認識的官大人在旁問了一句香囊的事,她偷偷轉頭看過去。 顧溪亭笑著撫了撫香囊,瞥她一眼:“是鴛鴦?!?/br> 那位大人一臉懵地來回看了看,“哦哦”兩聲,搖著頭離開了,嘴里還在念:“這繡工……這是指鹿為馬啊……” 顧濤給李老夫人行了行禮,這才與還沒上車的妻子低聲說了兩句話,說罷又與溫鸞道:“八娘,十三娘在家里給你藏了好些東西,不如一道回顧家,今晚就和十三娘一塊兒說說話?!?/br> 十三娘也一塊來了寧王府。出門前周氏反復叮囑,她聽話極了,整個宴席下來都沒說上幾句話,只顧著老老實實地低頭吃東西。眼下一聽話,眼睛都睜大了,笑嘻嘻地伸手就要去挽溫鸞的胳膊。 “好八娘,你快些與我一道回去……” 她話音未落,手落了空。 顧溪亭輕輕抓著溫鸞的手腕,往身邊一帶,拒絕道:“祖母先回去,我與八娘說會兒話?!?/br> 十三娘噘嘴:“三哥哥又跟我搶八娘?!?/br> 說歸說,十三娘卻已經不是什么也不知道的小丫頭了,沖著溫鸞眨眨眼,笑嘻嘻道,“八娘快些嫁過來,省得叫三哥哥總是想方設法地要搶人?!?/br> 溫鸞被說得紅了臉,偏被顧溪亭擋著,不好撲過去抓撓撇嘴跑開的十三娘。 寧王府門外來來去去好些人,顧溪亭也不愿在這兒與溫鸞說話,兩人尋了最近的一家茶樓,要了屋子,點了香茶,坐了下來。 “你幫王妃說的那些話,我都聽說了?!鳖櫹ふ宀?,遞到她的面前,“殿下與我說,你為王妃解圍,等我們成親,寧王府要為你添妝?!?/br> 以寧王和顧溪亭的關系,日后成親,定然是要送他賀禮。這一頭說要為溫鸞添妝,這是寧王夫婦倆真心實意地感激她的解圍。 溫鸞紅了臉。 這屋里沒有旁人,自然瞧不見她羞澀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