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玉嬌香 第104節
他說“都”,視線自然而然地往后頭看了看,臉上的笑頓了頓:“老大……” “在路上了,興許是臨時被什么絆住,所以還沒到?!?/br> “還沒到啊……” 溫老太爺的聲音滿滿都是遺憾。 溫伯誠抹了把臉:“是,還在路上呢,快到了,就快到了?!?/br> 一直混混沌沌的溫老太爺即便有清醒的時候,但都說不了幾句話,也不像現在,能好好地坐起身,能完整地說一串的話。 現在這樣子,誰都想得到一個詞—— 回光返照。 “你們兄弟四個,我打小疼著。老三沒得早,就剩你們三兄弟。老四是個聰明的,咱們溫家……這么多年,總算是出了個讀書人,有了功名,當了官,光耀門楣了??凑l還敢說咱們溫家就是個土財主!” 溫伯仁在旁輕輕應聲。 “老二啊,你野心不小,能力也夠,溫家這幾年在你手里很好……”溫老太爺有幾分唏噓,“你守著溫家,我放心。三郎也是好孩子,就是還沒成家,你別光顧著忙生意上的事,該給三郎找個媳婦了。八娘……” 他喊了一聲,溫鸞近前,被溫老太爺握住手。 “是祖父以前委屈你了……季家……沒事,你以后會遇到好人家,能搶走的都不值得念想?!?/br> 溫老太爺的這些話,分明是在交待身后事了。溫伯誠有些慌,忙要下人去請大夫。 盡管溫老太爺人還能動,還能說話,可溫鸞還是看得清楚,自家阿爹全身都哆嗦了起來。 溫老太爺松開了握著她的手,轉而握住了兩個兒子。 “老大是不是死了?” 溫伯誠突然瞪大了眼睛。 溫老太爺笑:“我聽說了,他跟著季家那幾個犯了事。那么大的事,皇帝老子怎么會放過他?!?/br> 禹王世子是“自盡”的,看著像是一力承擔了所有的罪名,可圣上不好糊弄,更沒打算放過那些效力的人。 底下那些做事的無論男女被流放千里,像季成圭一家還有溫伯起一家,自然是被斬首示眾。 就連尸首,都不準收拾。 溫伯誠這次回來,只在山上給長房立了衣冠冢,余下的他也沒有辦法。 “他做錯了事,回不來了?!睖乩咸珷旤c點頭,“我也知道,他差點害了你們,現在他一家沒了,你們……你們兄弟倆能不能原諒他?” 溫老太爺話音落,屋子里卻是誰都沒有應聲。 便是霍姨娘,這會兒也聽出不對來:“老太爺,這事……這事……” 沒人會應的。 溫鸞低下頭。 祖父想的是手足親情,可大伯什么時候想過。也許小的時候,因為一母所出,大伯還念過阿爹的好,可隨著年紀長大,鬧出分家的事,又鬧出漕糧的事,一分一毫地看不出手足親情。 這樣的事,任是誰都不會輕易諒解。 溫鸞不知道阿爹他們會怎么想,但起碼在她自己的心里,兩輩子所經歷過的事,足夠讓她永生永世不會原諒大伯他們的所作所為。 溫老太爺沒求來子孫對長子的諒解,等到大夫被匆匆帶來時,已經出氣多入氣少了。 沒多久,大夫搖了頭。 甘露十一年十二月初九,鳳陽溫家老太爺溫成病逝。 第110章 、〔一一零〕黃婆子 溫老太爺病逝,?溫家上下皆要服喪三年,溫家叔侄倆雖然仕途正好,卻也不得不丁憂在家。 這樣一來,?自然就沒人能回永安去。 出殯前,溫家門前車水馬龍,這些年認識的朋友幾乎都來了。到出殯那日,更是滿城是人,路邊送行者無數。 整三年,溫家掛白,素衣出行,?就連溫家名下的鋪子也都一改平日的惹眼。溫鸞出門,也都沒戴那些金銀首飾。 直到陸娉婷臨盆,生下個軟乎乎的小女娃,?溫家這才有了喜色。 三年里,鳳陽當地百姓和途徑的商隊都紛紛說溫家孝順。 三年后,?溫家出孝。 顧氏坐在窗邊小榻上,望一眼正有模有樣讀書的九郎和小大郎,低頭在花繃子上落下一針,?又與坐在一處的陸娉婷低聲說了幾句話。 有小丫鬟這時候進來稟道:“夫人,黃婆子過來了?!?/br> 顧氏微微一愣,?道:“她怎么過來了?” 鳳陽當地有幾個尤其出名的媒婆冰人。譬如這個黃婆子,她婆婆就是原先鳳陽的老媒婆,?手底下說成的婚事,?沒有上萬,?也有幾千。黃婆子進了夫家門,跟著婆婆做起了媒婆,這些年也說成了不少。 三年前,?溫家服喪,自然沒人會登門說什么親。 三年了,三郎都二十出頭,早該說親,八娘也翻年就要十七,早過了及笄之齡。這么一想,黃婆子登門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陸娉婷笑道:“她一個媒婆,這時候登門還能有什么事,怕是有哪家小娘子瞧上了三郎,也興許是想給八娘說個人家?!?/br> 顧氏想想點頭,心下有些歡喜。面上卻不顯,與陸娉婷一道出了門,這才叫丫鬟引了黃婆子去花廳吃茶。 兩個孩子如今的年紀都已經不小了,可是不好再蹉跎。 雖然溫伯誠兄弟倆總說不急不急,可以一輩子養著八娘,可瞧見他倆私下里催著三郎出了孝就趕緊去相看小娘子,便知曉他們多半還是盼著兩個小輩能成家的。 顧氏往花廳去,便見著了那位黃婆子。 “這是府上的四夫人吧?”她看見陸娉婷面露驚艷,樂呵呵道,“早就聽說溫四爺在永安城娶了位官家小娘子回來,如今一瞧,竟是這般玉琢的人兒,可真是漂亮!咱們鳳陽當地的小娘可是連點邊兒都沾不上?!?/br> 一個媒婆,最厲害的就是一張嘴。 黃婆子一張口,就先將陸娉婷從頭到腳夸了一番,奉承地絲毫不叫人心生厭惡。 “四夫人生得這般美貌,咱們滿鳳陽都找不出更好看的人來了,這可怎辦,我這還想著給小溫大人說個媳婦兒呢!有自家嬸子珠玉在前,再好看的小娘子都得生出愧色來?!?/br> 她說得夸張,將陸娉婷捧得天上有地下無。若不是顧氏曉得,四弟這門親一開始鳳陽當地人都說溫家是為了攀富貴,才叫庶出的四爺娶了個大了許多歲的妻子,顧氏還真就要信了黃婆子的嘴。 饒是如此,顧氏仍舊不禁定睛去打量她。 黃婆子是個不算年輕的婦人,約莫有四十來歲的樣子,生得有些胖,臉盤同圓月一般,一雙小眼睛,一笑就瞇成縫兒。她皮膚不白,是那種常年在外頭走動曬出來的麥色,配上一身綠襖子,加外頭的毛披風,整個人瞧著又胖了一圈。 “你說,你是來為我兒說親來的?”顧氏問。 溫家幾代商戶,突然出了兩個當官的,因為輩分有差,外頭就稱呼起叔侄倆一個“溫大人”,一個“小溫大人”來。 黃婆子抿了嘴笑:“是啊是啊,有門親事,人家專門請我過去說了說,覺得若是有緣,想試試能不能說成了?!?/br> 顧氏請了黃婆子坐下。 黃婆子又說了好一番恭維的話,這才講到正題:“是咱們隔壁鄺縣的孫家。他家夫人應當是知曉的,家里上三代都是讀書人,可以算是書香門第,早年不也出過當官的。論門第,倒也相當?!?/br> 黃婆子提到的孫家,顧氏還當真有些印象。便是陸娉婷聽到是這家,也想到了些事情。 孫家老太爺從前當過太傅。圣上登基后,老太爺念自己歲數大了,身子骨不好,就告老還鄉,帶著老妻和老來子回了老家鄺縣。 孫老太爺的幾個兒子倒是出息不小,如今都還在各地當著差。唯獨小兒子陪著在老家,長大之后做起了生意。 孫家生意不大,比不得溫家,但溫伯誠對這個孫家小兒多有贊嘆,直說他是個腦子活的。 “我記得……孫家沒有閨女?!标戞虫猛裱缘?。 那聲“沒有閨女”,把黃婆子說得一愣,笑了起來:“是沒閨女??蓪O老太太的娘家有個適齡的小娘子,待字閨中,雖然比不上四夫人好顏色,可也是鄺縣數一數二的美人,才情好,管家也是一把好手。這樣的小娘子娶回家,豈不是美哉?!?/br> “那就不是孫家的小娘子了?!?/br> “雖說不姓孫,可也是養在孫老太太膝下的?!秉S婆子殷勤道,“那小娘子今年十六,年紀正好。孫家老太太瞧上了溫老爺,一打聽,知道小溫大人尚且還沒娶妻,房里也沒個伺候的人,覺得溫家家風正,是個好人家,這才托我來問問……” 她滔滔不絕地介紹著孫家在鄺縣的情況,從祖上幾代一路順著講了下來,竟是連點磕絆都沒有。 顧氏與陸娉婷聽得津津有味,都覺得這黃婆子若是沒當媒婆,當個說書人也是不錯的。 她們問什么,黃婆子都能答得出來,一時間覺得那小娘子似乎確實是個可以考慮的。 反觀自家三郎,二十出頭的年紀,配一個十六歲的小娘子,有些平白委屈了人家。 “這可說不得什么委屈。且不說小溫大人才這般年紀,就是年紀大些,孫七爺,他如今不也還未娶妻?!?/br> 黃婆子笑呵呵道:“七爺翻了年就二十三了,雖說是老來子,可一點兒都不見嬌氣,更不是什么紈绔。孫老太爺和老太太為著這個兒子愁了好幾年,七爺愣是不急?!?/br> 她頓了頓,有意問:“孫老太太說,若是說不成小溫大人的親,能說成八娘子的也行。我厚著臉皮冒昧問一句,咱們府上八娘可說了親事,若是沒有,兩位夫人不如看看孫家七爺?” 顧氏心頭一突,忙去看陸娉婷。 陸娉婷微微皺眉。 黃婆子是個伶俐的,見她倆的神色有變,忙笑道:“都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兩位夫人不妨親自去看看,若是合適,這門親自然是你們說成就成,要是不合適,也不妨著兩家同從前一樣,點頭之交?!?/br> “我身為母親,自然是要為一雙兒女考慮,為他們好生挑選另一半。只是溫家從來不是身為長輩一句話就決定兒孫的事,這親事我還得問過三郎和八娘,不好專斷?!?/br> 她說完要送黃婆子走,黃婆子卻笑著坐穩了道:“話是如此,那不知夫人能不能讓我先見見八娘子。我見過了人,也好回去給孫家回話不是?!?/br> 顧氏點頭,差了丫鬟去請溫鸞。 彼時,蘅蕪院的小廚房外,溫鸞正彎著腰在撿壇子里的腌魚。 腌過的魚,多少帶了一股子腥臭味。平日里封存著倒沒什么,開了封,那氣味簡直能熏到一頭牛。 更別說這些壇子已經封存了有半個多月,味道一出,簡直…… 蘅蕪院里的丫鬟婆子們這會兒個個都捏著鼻子,不敢往小廚房靠近一步。溫鸞卻像是沒事人一般,挽著袖子,親自在那查看腌魚的好壞。 “八娘,這魚……成了嗎?” 瑞香塞著鼻子,蹲在壇子邊,瞧著溫鸞揀出一條腌魚湊近問,忍不住出聲問了問。 鳳陽有一種腌魚,傳聞流傳了上百年的歷史,雖然有些臭,可當地愛吃的人都覺得味道好極了。況且那魚也近幾年也很難找到,要不是溫家有錢有人,還真不一定能幫著溫鸞找到幾筐子用來腌制。 “我瞧著是差不多了?!?/br> 溫鸞接過廚娘遞來的盤子,將一尾腌魚放在盤子上,“讓劉婆子看看成不成?!?/br> 廚娘應是,端著盤子往小廚房里頭走。 瑞香忙不迭幫著把壇子封好口,這才丟了鼻塞,連連吐氣:“八娘,這么臭的東西,真要往永安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