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似是故人來(十八)
周天行神色復雜的看向蕭予綾,此婦人活得竟然比男兒灑脫,脫口就將所想之事說出,絲毫不在意被他人病垢!當著眾人的面,侃侃而談,倒是有些本事! 郭橋微愣之后,便疾步上前拉住蕭予綾的手,一副相見恨晚的表情說道:“小公子,我乃是京城人士,名喚郭橋,跟隨王爺已有十年。年長你許多,惟愿與你做忘年之交!” 蕭予綾莞爾一笑,微微一拜,答:“郭公安好,早聞公乃天下名士,能與公相交,嶺,求之不得!” 郭橋擺擺手,真誠回曰:“橋不如小公子矣!橋所思所想,往往在乎他人之見,落于俗套之中,困于無力之境,其結果也不過是所有苦心付之東流,一事無成也!實在慚愧!而小公子見解獨特,比橋所看更深,卻毫無顧忌敢于直抒己見,橋深為佩服!還請入座,與大家一同暢言!” 蕭予綾倒也不吃驚,這些幕僚們都有一股子的清高和妄為性子,而這種性子是被賢士們所推崇的灑脫,他未經周天行許可便請她入座之舉也不為過,周天行自然也不會和他計較。 蕭予綾看向周天行面帶詢問之色,身為幕僚、賢士可以妄為,可她一個王府中的下人,自然是不敢的! 周天行好笑,一個婦人,別人邀約她暢言她倒是全然忘了自己并非丈夫,竟然不知道出口拒絕! 他下意識的扯了扯嘴角,此情此景,諸人都覺得她是個見解獨特的灑脫人才,若是他阻止,便是有辱了禮賢下士的美名。 思及此,他道:“來人,為阿嶺看座!” 郭橋甚是熱情,與她攜手坐下,詢問道:“小公子是何許人士?” “公喚我阿嶺即可,‘小公子’乃是王府下人看在我表兄刑風的面上對嶺的抬舉之稱,嶺實不敢當!且,嶺不過是山野小民,來處不值一提!” 明明無刑風之事,她卻刻意提到了刑風是她的表兄,眾人對她的來歷也有了個大概想法,遂不再問,開始高談闊論起來。 鄭明遠正在府衙辦公,意外收到探子遞上的消息,打開一看,十分歡喜,將站于府衙之中的眾人拋下,扯了匹馬就向王府奔去。到王府門口,下馬太急,腳上的鞋子脫了出來,他也不在意,問清楚下人周天行在何處,便慌慌張張的往里跑。 守門的下人看得瞠目結舌,有一較為機靈的小廝,忙拾起他掉下的一只鞋子,追著他而去。 待鄭明遠走到涼亭之內,臉上的笑容仍未散去,眾人見之俱驚。他平時都是儒雅作風,哪像現在如此狼狽,行得太急頭發已經凌亂、衣袍不整也就罷了,腳上竟然少了一只鞋子! 坐在亭子上方的周天行見他的模樣大驚,問道:“卿為何如此匆忙?” 鄭明遠甚至顧不上君臣之禮,疾步上前,俯身湊到周天行身邊耳語:“臣方才收到京城的消息,何語可能尚在人間!” “什么?” 周天行聞言激動,一下提高了聲音,待發現眾人齊齊看向他,方才鎮定下來,莞爾一笑,高聲宣布:“鄭卿方才向本王道今年的商稅收入近百萬兩,本王甚是歡喜,甚是歡喜!” “恭喜王爺,賀喜王爺!如今咸陽城已經是天下第一城,王爺聲名遠播!” “是呀,是呀,稅收百萬兩,即便是朝廷也怕難以達到!” “王爺不過是一城而已,竟然比過了九洲三十六郡,甚好,甚好!” …… 眾人七嘴八舌的說,談性更是高漲。 拿著鞋子的小廝這才得空上前,道:“鄭大人,這是您的鞋子!” 鄭明遠面上一紅,以袖遮面,慌忙將腳伸出任小廝幫他穿上。 高茂大笑出聲,調侃道:“世人常說欣喜若狂,茂每每聞之不能理解,今日見鄭公形貌頓悟,此乃欣喜若狂也!” “哈哈哈……”眾人齊笑,一人道:“鄭公素來是大忙人,我等請也請不到,現下既然來了,不如與我等一起品茗暢談!” 鄭明遠傻眼,他不喜歡高談闊論,口舌之爭他不擅長,也覺得無謂。很多事情,并不是靠談論促成的! “鄭公勿推辭,勿推辭!”郭橋甚至不給鄭明遠拒絕的機會,已經起身拉住了他,將他拉到蕭予綾的面前,道:“來,來,來!讓橋為公引薦橋新結識的忘年之交!” 說著,他面帶微笑看向蕭予綾,道:“此乃阿嶺,刑風家族中人也!莫看她年紀輕輕,卻頗有見解!” 鄭明遠再次看到蕭予綾,熟悉的感覺升起。以往的兩次見面,他都有相同的感覺,恍恍惚惚中只覺得面前的少年是他的故人。 思及此,他一雙眼睛的直直看向蕭予綾,半響不發一言。 見狀,郭橋笑道:“阿嶺,此乃鄭公,肱骨之臣也!” “嶺,見過鄭公!”蕭予綾被鄭明遠看得有些膽顫,他的目光實在太過銳利,好像看到了別人不能看到的東西! 鄭明遠回神頷首,自顧自的找了一個位置坐下,目光卻間或掃向蕭予綾。這個小子到底是哪位故友的后人,為何覺得如此面善,越看越是熟悉! 談天說地之間,已到了用膳之時,眾人紛紛起身告辭,亭中,一下恢復了靜謐。 鄭明遠剛才要說的事情本就沒有說完,自然是故意留在亭中,見眾人遠去后,方才請周天行將左右屏退,道:“王爺,據在京城的眼線來報,萬太后派出刺殺何語的人乃是姜家六子?!?/br> “姜家六子?相傳盡得荊軻真傳的后人?” “正是!” “那你怎么知道何語可能沒死?” “他們離開咸陽城之前,曾到歡舞樓中一樂,姜老四醉酒后戲言嘲笑姜老三疑神疑鬼,說他路遇一女總認為是已被殺死的何語。又道事后他趕往何語自盡的地方,卻發現尸首不見?!?/br> “此言……當真?” “千真萬確!” “如此說來,何語或許還在人間,也或許真是姜老三疑神疑鬼……” 眼見周天行乍喜乍憂,鄭明遠一笑,道:“王爺,臣倒是以為何語多半活著!” “哦?” “姜家六子有五子認為何語的尸首被狼銜走,找不到尸首也正常。但,探子曾到他們說的地方去查看過!那里在魚鎮的鎮尾,四周怪石嶙峋、卻鮮少樹林草叢,并無虎狼出沒的痕跡!” 聞言,周天行沉吟片刻,而后縱聲大笑,道:“哈哈哈!如此說來,何語未死,天助本王,天助本王!” 笑完,他又問:“你可能找到姜家六子問明詳情?” 鄭明遠搖頭,答:“他們已死,據說是誤食了東西,以臣看來,定是萬太后殺人滅口!” “殺人滅口?他們死了也好,這樣萬太后定是以為何語已死,不會再苦苦追查,本王找到她的機會也大了些!” “王爺放心,臣已經命人四處查找,定能將何語找到!” “有勞鄭卿!” “臣分內之事!” 今日心情甚好,眼見正事談完,鄭明遠終于有機會問出心中的疑惑,道:“王爺,臣有一事不明,不知王爺……” “何事?” “王爺身邊的隨從,名喚阿嶺的那個小子,他的父兄何處?臣總覺得他面善,卻想不起來和他有過什么交集!” 周天行嘲諷一笑,答:“她哪里是小子?不過一個婦人而已,名喚蕭予綾卻在眾人面前謊稱蕭宇嶺。本王留她只為好玩……卿不必在她身上花費精力!” 聞言,鄭明遠微驚,既是婦人王爺為何還放在身邊做隨侍?隨即一想,王爺留一個婦人在身邊做隨侍也無可厚非,不過是一種寵愛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