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2)
書迷正在閱讀:離婚后我的Alpha帶球跑了、野王[電競]、病美人師尊總在崩人設(重生)、偏執男主總誤以為我暗戀他[末世](穿書)、師弟,我真不是斷袖啊[穿書]、下路禁止秀恩愛[電競]、高冷師兄人設不能崩(穿書)、逐鹽、陽奉陰違、據說我只有顏能打[娛樂圈](重生)
蓋聶順著師父指著的方向看, 背負雙劍的孩童著一身玄色,正站在云臺之下等候, 和父母相似的眉眼帶著這個年紀的孩子沒有的堅毅。 正是拜入西昆侖, 正式修行一年后的韓信。 ...重言也去?蓋聶有些驚訝。 重言,是韓信在拜入西昆侖后他的師祖為他起的字。 百年一度的盛宴,重言該去見識一下。老者樂呵呵道。 蓋聶微微一嘆,默認道:如此也好。 提前見識一下世界的真貌,便會更清晰的明白他將來要面對的是什么。 自韓信被帶上西昆侖的那一刻, 就注定了他會成為人皇座下最閃耀的將星。 蓋聶躍下云臺,今日他換上了一身玄色衣衫,窄袖綁了同色綁帶, 外置一件寬大的廣袖長袍,下來之時衣擺翩然舞動。 長袍外側以金線繡了交織的虎紋與豹紋,在天光下熠熠生輝。 他對眼前長了個頭的韓信道:御劍可行多久? 韓信板著臉道:三個時辰有余。 或許是因為繼承了父母雙方的靈力,又有昆侖玉精為其溫養,被硬生生延遲了十幾年成長的韓信修行可謂一日千里。 這般速度,遠勝過同期的昆侖弟子了。 蓋聶道:尚可。 既然能撐住,那便不必特殊對待,往后他畢竟還可能要面臨更多的危險。 二人自云臺而下,剛踏入長階時,風雪中傳來老者的傳音: 險些忘了,你二人下昆侖之時,將遇到的第一個人族也一并帶往華胥王都罷! 蓋聶停頓片刻,和身邊的韓信對視了一眼,將眼中的疑惑收斂起來。 不夜天本也該有人族帝子在場,只是在帝辛自焚之后,這場盛宴就逐漸湮滅在人族的典籍中。 再帶上一名人族去也未嘗不可,盡管那里已經成為異族的祭壇,蓋聶自問還是護得住的。 更何況,嬴政和扶蘇必然不會缺席。 這般想著,蓋聶與韓信加快速度,往山下而去。 越往下,風雪漸漸停息。青石階梯的盡頭,隱隱出現一個著月白長衣的青年男子。 離得越近,蓋聶越能看清男子的長相。 真真是一張面若好女的臉,倘若這男子遮住脖頸,輕紗覆蓋周身,乍一看還真難以分清雌雄。 眼前有人從山上下來,那男子眼神一亮,停下了踏上長階的步伐。 韓信拉了拉蓋聶的衣袖,輕聲道:師伯,陣法。 蓋聶道:我知。 西昆侖周圍都布置有陣法,以防止外族誤入。沒有一定能力的人,是連西昆侖的入口在哪里都找不到的。 眼前的男子不僅能找到入口,還成功通過了陣法,來到監管者這片山頭的長階上。 聯想起師父之前的話,蓋聶有理由懷疑這男子是師父在外面收的弟子。 可是西昆侖弟子? 那男子見身著相似玄衣的二人下來,目光在他二人衣衫上的虎豹繡紋掠過,拱手道;在下張子房,前來拜見恩師。 嗯,實錘了,就是師父后來收的。 蓋聶面不改色,道:可有何證? 相貌姣好的男子不慌不忙從月白長袖中掏出一卷竹簡,當場展開來。 以恩師所贈《太公兵法》為證。他道,昔年恩師曾言,若對他所教有所疑,可來西昆侖解惑。 那竹簡打開乍一看只有一臂之長,可在男子手中展開后一直滾落到了他腳下,還有往下展開的趨勢。 蓋聶略一思索,便想到了此人是誰。 師父當年曾化名黃石公在人間游歷,回來后確實有提過遇見一個命格特殊的人,言其有王佐之才,想來就是此人了。 敢問閣下恩師名諱?蓋聶道。 其實就此人手上那卷《太公兵法》,蓋聶已經能確認對方身份了,畢竟西昆侖的師門里還放著一份一模一樣的兵書。 只不過留存的那份是原卷,以龜甲寫成。 恩師只道其為黃石公。面對有可能是同門前輩的蓋聶,張良恭敬道。 原來是張師弟。蓋聶道,我名為蓋聶,先你入門,喚蓋師兄便可,此為師侄韓重言。 韓信順著話音朝張良點頭示意。 張良愕然:七國第一劍客蓋聶? 七國第一劍客蓋聶不是已經入秦,為那嬴政所用了嗎?! 為何他會出現在這里? 思及某種可能,張良目光頓時苦澀下來。如果是那樣,他的復國夙愿還能實現嗎? 蓋聶道:子房師弟,且隨我走吧。 張良下意識問:去哪?故國覆滅,天大地大,他還能去哪呢? 蓋聶道:人族王都,華胥故土。 張良瞳孔猛然一縮,他聽過華胥之名,在《太公兵法》中曾提到,那是最初的人族王都。 可,為何要帶他去? 似是看出張良心中的疑惑,蓋聶解釋道:臨行前,師父囑咐過。 張良渾渾噩噩點頭,由此并未看到蓋聶朝韓信眼神示意。 韓信接收到師伯的意思,從衣裳里拉出掛在脖子上的骨哨,用力吹了幾聲。 清脆的哨聲回蕩在山中,接著張良耳畔響起一陣悅耳如仙樂的清吟,視野里有一只白色大鳥從高空飛來。 那是一只通體純白的鳳鳥,羽毛如最上等的白玉。當它展翅高飛時,身形幾乎要容在風雪中。 待道鳳鳥輕盈地落到韓信面前,輕輕蹭了蹭韓信的頭后,張良這才嘆道:竟是鴻鵠。 韓信低聲在鴻鵠耳邊說了句什么,緊接著張良便看到鴻鵠低下身軀,讓這孩童躍了上去。 上來吧。 孩童坐好之后,才讓下面的兩個大人一并上來。 蓋聶道:此去華胥萬里之遙,你未曾配劍,便只能請白鳳載一程。 讓五鳳之一的白鳳鴻鵠當坐騎,西昆侖,當真深不可測。 直到位于鴻鵠寬闊的背上時,眼見身邊的孩童掐了個訣就避開了周圍的風云,張良心下喟嘆道。 鴻鵠于九天遨游白日,在太陽落下的某個時刻,將他們送到了一片被結界覆蓋的土地上。 三人落地,鴻鵠便把頭伸到韓信面前,細微的鳴叫一聲。 韓信安撫地摸了摸鴻鵠,道:謝謝你。 白鳳鴻鵠,是西王母從蓬萊回來,得知昆侖天女曾親自見過韓信后,也將韓信召來瑤池會面。 西王母乃女仙之首,修為莫測,只一眼便看出韓信身上殘留著兵主神魂。念及往事,女神便將鴻鵠送到了他身邊差遣。 鴻鵠只聽韓信的話,讓它載他人一程,還是韓信以神識溝通好一會兒才同意。 張良木著一張臉隨蓋聶與韓信走入這片被結界籠罩著的土地,以他目前的修為,并不能看穿結界后的濃霧里有什么東西,何況此時還是夜晚,更加妨礙了實現。 但這并不妨礙他聽到里面屬于野獸的嚎叫。 蓋聶挑眉道:看來他們已經先到了。 他從袖里乾坤中取出一盞六角宮燈,提著率先走進了濃霧里。 張良還未反應過來,便見那玄衣孩童背著雙劍,自覺走到了他的后面,開口催道:跟上師伯。 張良:...... 心情復雜,他這是被小孩子保護了嗎? 三人在濃霧中穿行,鴻鵠與他們上空盤旋。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現一片青碧藤蔓,上面開滿了金色的小花。 蓋聶抬手在藤蔓上薅了兩把小花下來,遞給身后的張良。韓信若有所思看了眼那張牙舞爪的藤蔓,也抓了兩把小花塞進耳朵里。 往里走,金鎖花可以暫時緩解你的難受。蓋聶簡潔解釋了一番。 張良依言去做,心下更加好奇。 * 夜空中升起無數盞燈火,和人間的燈火不一樣的是,這里的每一盞燈,都有一顆獸的頭骨制成。頭顱中央燃起一點魂火,星星點點散落在這片天地。 如同眾星拱月一般,將中心的祭壇襯得亮如白晝。 明月之下,祭壇陣法光輝大綻,九尾白狐優雅地蹲坐在祭壇一邊,身后是無數奇形怪狀的妖獸,對站在祭壇中央的人行古禮。 祭壇中央站著一個青衣烏發的女子,她赤腳點在陣法中心,手執一盞銀燈,如同此前的千百年一般引月華入燈,點燃不夜天開啟的序幕。 天女金色的獸瞳無悲無喜,她注視著由月華點燃的銀燈,在百獸的高聲吟唱中跳起上古的舞蹈。 空中漂浮著半透明的鬼靈,在月華流照與千萬盞燈火中與百獸齊聲嘶鳴。 祭壇下鋪著百族從各地搜羅而來的法衣,其上落滿人間難尋的繁花異草,濃淺各異的沁香充斥來人鼻翼間。 骨燈明晝天無夜,十里綺羅卷香風。 穿過青碧藤蔓,來到華胥的中心,出現在三人面前的,便是這樣一副繁麗又夢幻的景象。 現在張良知道為何要堵上耳朵了。 那萬獸齊鳴的場景,令他一個人族渾身止不住的顫抖。 這、這世間竟還有如此之多的精怪?! 它們此前都在哪里?這是在做什么?它們為何要匯集在這里? 無數疑惑縈繞在心頭,張良有心問身邊的蓋聶,卻見對方在天女無悲無喜的目光看過來之際,取出一張玄金面具戴了上去。 他猛地低頭看韓信,果然那孩童此時面上也覆蓋了半張同樣的面具。 而他們顯然是沒有多余的面具給他的。 張良苦笑一聲,忽而覺得身后傳來一陣推力,四周場景一變,再睜開眼,他發覺自己已然站在了萬獸中央,而對面便是起舞的天女與那能口吐人言的九尾白狐。 他心中一慌,接著發現似乎沒有誰發現他竟然上了祭壇。 張良在祭壇上遙遙望去,只見那一大一小戴著玄金面具的同門,不知何時出現在了香草長道盡頭,而萬獸自覺朝兩邊分出一條可以走的長道。 子房? 耳畔忽然傳來一道驚呼,張良還來不及思考這聲音有些耳熟,回頭便看到了一個記在心中多年的人。 男子一身玄衣,衣擺繡著一只騰飛的玄鳥。張良認識,那是秦國的圖騰。 張良也知道這是誰,但他無法接受對方已然換上了秦地衣衫。 先生......他從嗓子里擠出一句質問,能否給子房一個解釋? 為何韓非,穿戴繡有秦國圖騰的衣冠,出現在這里? 黑衣男子,也就是韓非苦笑一聲,他道:此為...人族玄鳥...圖騰。 人族? 張良敏銳捕捉到了這個字眼,他回想起自己一路上的經歷,有什么東西隱隱約約要浮出水面。 此時,他耳邊響起一道沉靜的女聲。 先生,這便是您提過的那位有王佐之才的張子房? 張良抬頭,看見一張年輕的少女臉龐。 陰嫚,少說話。 是,王兄。那少女微微一笑,旋即再不看他。 張良這才發現,祭壇這一角,竟然站著除他之外四個人。 除了韓非和不知名的少女,還有兩個......等等,陰嫚? 張良望著這幾人衣裳上如出一轍的金色玄鳥繡紋,想起了一個名字。 秦國公主嬴陰嫚,昭華學宮的院首。 那另外兩人...... 張良抬頭,對上一雙鋒芒盡顯的鳳眼。 蓋先生把你送進來了啊。那少年別過頭道,父王,多了一個人。 無妨。 低沉的聲音在這片小空間響起,張良幾乎能想象到他說這話時的神情。 皆為我人族俊杰,來了,便留下罷! 張良霎時明了對方是誰。 秦王...嬴政! 眼前便是滅國仇人,張良一瞬間暴動,卻在對上秦王身邊那少年的眼神時停滯片刻。接著,他整個人都晃了晃,還是韓非伸手扶了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