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9)
書迷正在閱讀:離婚后我的Alpha帶球跑了、野王[電競]、病美人師尊總在崩人設(重生)、偏執男主總誤以為我暗戀他[末世](穿書)、師弟,我真不是斷袖啊[穿書]、下路禁止秀恩愛[電競]、高冷師兄人設不能崩(穿書)、逐鹽、陽奉陰違、據說我只有顏能打[娛樂圈](重生)
☆、第65章 夢回還 這是一片廣袤的天地, 山林與平原模糊了邊界,草木肆意生長,鳥獸奔走騰飛。 平原之上, 還殘留著遠古時代的城池。它們佇立在原上,靜靜望著這片沉寂的天地。 朦朧月夜,燈彩深深。此時, 百年一度的盛典在日月交織的華光中開啟。 散發著邈遠氣息的祭壇上, 皮毛皎潔的白狐邁著優雅的步伐緩緩走到鐫刻的陣法節點,伴隨著它的動作, 身后九尾搖動出奇特的韻律感。 明月亙古蒼涼,照亮祭壇上仰首舒展身姿的九尾白狐,也照出下方形態各異的百族。 在白狐落下最后一個節點后, 祭壇猛然爆發出一陣劇烈的強光, 刺得人睜不開眼。 然而在場人族寥寥無幾,更多的是那些在陣法籠罩中再不能維持人形,徹底現出原身模樣的妖鬼之流, 它們以原身拍打著鑼鼓,嘴里吟唱出遠古傳承的歌謠。 白狐本在那歌謠中凌空起舞, 狐尾靈動而神秘。 這是一場奉給山川日月的祭祀。 忽而白狐落入祭壇中央, 九條蓬松的尾巴在空中展開。仰首望月的同時,下方歌謠樂聲驟止。 千乘萬騎,金車羽蓋,自明月而來。 鑾駕里的神祗抬手撩開珠簾一角,露出的半張面容無悲無喜。 天光驟亮。 火樹照星橋, 銀花開鐵索??d彩遙遙分地,繁光綴于遠天。 仿佛是打開了什么開關,在金車鑾駕掠過百族祭壇之上時, 場上爆發出各式各樣的狂嘯。 嘯聲匯成巨浪,震得在場人族幾欲癲狂。 蓋聶捂著耳朵,只覺得自己連靈魂都要在這山呼聲中碎裂。 他身形正是搖搖欲墜之時,一只手從后面伸來,一把拽住他后衣領,將他拉到一片藤蔓深處,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落下的枝丫上抄起一把金色的繁花,分別塞到他耳朵里。 那種令人精神崩潰的聲音頓時消失在他耳中。 蓋聶抬頭,看到一張額頭生著小角的臉,在燈火照耀下分外猙獰,恍惚間就像是地府拘魂的鬼差。 乍一看十分嚇人,然而蓋聶畢竟非普通幼兒,定睛一看便知那是一張面具。 你怎么不給耳朵里塞上金鎖,面具也忘了? 面具后傳來有些沉悶的聲音,語氣有著疑惑。 阿政? 蓋聶遲疑道。 你怎么了? 小孩把猶如巫神的面具掀開一半,露出蓋聶熟悉的面孔。 年幼的趙政抿著唇,定定望著他,鳳眼中流露出細微的焦急。 我無事。蓋聶搖搖頭,手下意識往后腰一處伸去,果然觸摸到了記憶里熟悉的冰涼物件。 那是一張與同伴頭上戴著的相差無幾的面具。 他把面具戴上,拍拍同伴的肩膀示意自己無事。 你不用擔心,我只是一時不察忘了。 趙政rou眼可見松了口氣,旋即他揚起頭,別別扭扭道:金鎖花可以屏蔽他們的叫聲,這還是你告訴我的,你怎么能忘了,萬一出什么事,我可不想帶著一個白癡逃走。 蓋聶眨了眨眼,總覺得這話有些耳熟。 不會的,我們一定能一起回去。他的口吻十分篤定,好似胸有成竹。 而事實上,他們已經在這片奇異的天地待了很久。 見同伴如此,趙政輕哼了一聲,道:這里外面都是霧,辨認方向都很難,靠我們倆走? 蓋聶眨了眨眼,他回頭看向不遠處的祭壇,那里已經是百族的狂歡。 其實并無異族在意這里有人族,而且就算被發現也不會有大妖來為難他們。 只因這里本就是人族王都,華胥故土。 而此時,是華胥百年一次的不夜天盛典。 蓋聶回頭,看到那金車鑾駕在鐘聲中落到祭壇之上,而百族俯首叩拜。 鑾駕里緩緩走出一位衣帶飄飛的青衫女郎,擎一盞銀燈,落在祭壇中央。 那女郎出現的一瞬間,這方天地好似凝固了。她赤腳站在祭壇上,月光與燈火都落在她周身,卻不敢觸碰她眉梢。 ......有點不對。 蓋聶思索,他當年,有見過這樣一位天女嗎? 萬籟俱寂,女郎似乎察覺到有人在觀察,微微側過頭來。 蓋聶忽然心跳如擂鼓,在即將與她目光觸碰之時,耳邊傳來一聲巨響。 他從夢中驚醒。 蓋聶猛然坐起身來,腦子尚還有些混沌。 他微微晃了晃頭,長發披散在腰間,額前幾縷發絲落下,擋住了他的視線。 蓋聶偏過頭,半開的窗邊閃爍著瑩瑩雪花,而窗外是他從小看到大的,西昆侖千萬年不變的風雪與孤月。 怎么會夢到那么久遠之前的事呢? 蓋聶遲鈍想到。 若非他回到西昆侖后,有師父解開了他身上的術法,恐怕他也會如當年的嬴政一般,在離開華胥后忘記那里的一切。 千百年前在華胥舉行的那場不夜天盛典,火樹銀花之下,少年與少年初見。 時隔太久,蓋聶已經不記得自己和嬴政怎么誤入了千百年前,最后又是怎么被送回來的。 但蓋聶記得,那才是他與嬴政最初相識的地方。 而后在趙國王都,于嬴政來說是初次見面,于他而言卻是一場意料之外的驚喜重逢。 蓋聶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提著他的劍走了出去。 或許是這一屆盛典即將開始,他在和那些出身異族的朋友們切磋時想到了當年之事,于是日有所思,在夜里夢回當年。 他提劍站在屋前空地上,身體遵循記憶舞動。昆侖之巔風雪肆虐,有劍光雪亮,映照青年容顏。 不夜天即將開始,在這百族齊聚的盛典之前,鮮少有人會動歪心思。 但這不是絕對的。 那位穿界者的到來確實讓百族之中起了波瀾,可若他們原本就沒有別的心思,哪怕穿界者再怎么舌燦蓮花也未必有作用。 就如同幾年之前,那個死在扶蘇手中的白骨妖。 這次盛典,嬴政必然會來參加,這也是自千年之前那次后,人族的君主第一次出現在華胥故土之上。 師父曾暗示過他,此次不夜天,閉關多年的昆侖天女或許也會出現。 這對嬴政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機遇。 蓋聶的師門本就是為了維持雙方平衡才存在的,每一代繼承者行走在人族與異族之間,早已將處理這些事情的方法刻在心底。 正常來說,他們師門是不能偏向某一方的,似蓋聶這般與人君交好的并不多。 而他師門中除卻人族,也有異族,因此繼承者這些年疑似打壓異族的行為,在門中未嘗沒有異議。只是此時人族勢微,蓋聶的舉動也就顯得符合門規了。 人族與異族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至少在盟約有效期間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在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出現之前,還是要重啟盟約才是。 * 自純青離去后,扶蘇的日子恢復了原本的軌跡指鞭策一干人類幼崽跟隨工作狂親爹的腳步,做一個對大秦發光發熱的工具人。 而自從蓋聶離開后,一些原本是蓋聶在做的事情,也一并被秦王交到了扶蘇手上。 正如此時他在書房,拆開了蒙恬送來的信。 這封信原本放在秦王的案頭,但秦王在看到表面某處標記后,相當利索地甩給了長子。 彼時扶蘇正在處理他離去許久后昭華學宮積壓的事務,父王分配的任務一來,他干脆將它們甩給了陰嫚、將閭以及高。 身邊的侍從對長公子的某些行為不是沒有疑惑的,對他們而言,長公子是秦國搞未來的君主,縱然他可能是為了將來才拉攏兄弟姊妹,可像這樣完全放權也太過了些。 疑惑歸疑惑,他們身為侍從,也不敢多言。 扶蘇倒是感覺良好,一來他父王此時春秋盛鼎,精力旺盛至極,前頭有個目標在,父王一時半會兒是不會翻車的,也就輪不到他來頂崗。二來嘛......那就是扶蘇自己思考的問題了。 自異世界回來后,扶蘇心中總有一種緊迫感,催促著他加快計劃進程。 就好像,他可能無法在這個世界留到最后。 既然有這個可能,那么提前給父王培養幾個能干的幫手也不錯。 畢竟上輩子的扶蘇是真的凄凄慘慘戚戚,秦朝君臣的下場都不怎樣。盡管這輩子胡亥那個傻逼被一抹異世魂魄頂了,但也不能放松警惕。 輕薄的信紙打開,扶蘇一行行看過去,旋即輕輕嘆了口氣。 信中只寫北方異象頻生,當地的軍民都受到了不同的影響。雖未明言,但以蒙恬的性子,這樣的信已經等同于求救了。 他敢擔保,其他世界的王朝都沒有他們這邊如此辛酸。 這才回咸陽多久啊,又得出門了。 扶蘇把信件放到一邊,攤開一張空白的紙寫起回信來。 不過半炷香,他便收好回信,抬頭喊了一句青鸞。 鸞鳥拍打著翅膀,輕盈地落到他面前。 扶蘇摸了摸青鸞微微低下的頭,道:勞煩你走一趟了,把這封信送到蒙恬將軍手中。 青鸞一聲輕吟,任由扶蘇將信件綁到它的腿部。 秦滅趙、不夜天、華胥國......扶蘇望著飛離秦宮的鸞鳥喃喃,風雨欲來啊。 作者有話要說: 我回來了!工作那邊已經在走流程了,接下來會慢慢更新,文不會坑噠! 就是恢復日更還要一段日子QAQ,社畜的卑微.jpg ☆、第66章 不盡木 蒙將軍親啟: 聞北方生異草, 有祝融之能,禍及百姓。將軍信中詳略所述,似吾昔日所見之物, 其名為不盡木,晝夜火燃,曝風不猛, 猛雨不滅*。 不盡木常生于荒外火山, 此番于將軍駐扎之處出現,恐有異變起。吾遣青鸞先行一探, 還請將軍留意周圍。 若此木異樣得以解決,或有益于當地。 青鸞落在半截梧桐樹枝上,優雅地舒展著身姿, 華美的尾羽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蒙恬目光從書信轉移到這綺麗神鳥身上, 微微松了口氣。 青鸞定定看了他一眼,旋即伸展翅膀從窗外飛出,而它要表達的意思已經印在了蒙恬腦海中。 蒙恬還來不及驚訝于這等神異之事, 那鳥兒已經在窗外消失了蹤跡。 公子信里這么說,可見他將親來處理此事。這位素來心思縝密的將軍思考半晌, 喚來心腹仔細吩咐了些事務下去, 這才換了身布衣,低調地離開了營地。 他穿過長街,看到街上稀稀落落幾個百姓,皆是滿面愁苦。除此之外,身上還帶著被火焰灼燒的痕跡。 蒙恬心中微微嘆了口氣。 他匆忙之下換上的布衣雖是舊衣, 卻也足夠整潔和完整,遠勝過他這一路所見過的百姓的穿著。 而這已經是這片地域相對來說富裕的地方了。 更何況,不久前那天降災禍, 更是逼得百姓難以謀生。 長公子所提的不盡木,需盡快解決才行,否則百姓再想出門,也是有心無力。 一炷香后,他來到了青鸞交代的地點。 這曾經是一片平坦的荒原,而今卻被燃燒著火焰的巨木占據。放眼望去,一片熊熊烈火。 是不盡木生長最兇殘的地方。 詭異的是,那火焰看起來再大,也沒有半點煙塵生出。 一個月前,此處一夜之間平地生林,可自燃,每日往四周飛射枝條。枝條上帶火,無論用什么法子都無法撲滅它。 蒙恬抬頭,看著半空中已經恢復了原本模樣,比之前要大上好幾倍的華彩神鳥,沉聲道:這火樹射程可達百里,逼得周邊百姓不得不退避而居。若神鳥相助,蒙恬感激不盡。 他心有疑惑,遞到咸陽的公文中,涉及神鬼之事的此前一直是秦王親自處理,后來也很快解決了。 不知什么時候起,這些公文被轉遞到了長公子扶蘇手上,而政務相關的有一部分,卻能看到除了秦王與長公子外,另一個人的筆跡。 那筆跡尚還有些稚嫩,但能看得出有下功夫練過,是相當端正的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