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4)
書迷正在閱讀:離婚后我的Alpha帶球跑了、野王[電競]、病美人師尊總在崩人設(重生)、偏執男主總誤以為我暗戀他[末世](穿書)、師弟,我真不是斷袖啊[穿書]、下路禁止秀恩愛[電競]、高冷師兄人設不能崩(穿書)、逐鹽、陽奉陰違、據說我只有顏能打[娛樂圈](重生)
雖說能者多勞,可也不能讓人家過勞死吧。 我知道父王打算把這個任務交給韓先生,可是這也太突然了。 韓國,不太行。蓋聶委婉道。 好歹是培養了韓非的國家,這個跪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點。 扶蘇扶額:我也知道父王的速度會很快,這個時間推平韓國也算是預料之中了。但父王一點周轉的時間都沒給我啊。 韓先生帶著那批法家弟子去重制律法,那學宮怎么辦?總不能繼續讓我帶著陰嫚和將閭去管著吧。 想到這里,扶蘇又有些頭禿:先生帶出的那批刑官送了三分之一去了韓國,按照這個速度,刑官人數也不夠。 對的,那批前往韓國的刑官是韓非一手帶出來的。在徹底投誠之后,他被秦王送去了建立好的學宮。 名義上仍是長公子的老師,實則是在學宮生院挑選合適的人手培養,為秦國日后的收攏六國做準備。 目前為止進度最好的,就是那批刑官。 蓋聶沉默了,畢竟他也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告知扶蘇嬴政的原話。 嬴政說,扶蘇那臭小子已經不需要什么老師來教他了,讓他老老實實給朕管好那批小崽子。學宮做的不錯,他征收了,最好要人時什么類型都有。 之類的話。 蓋聶于是只道:你照看好你下面的弟妹就可。 父王原話一定不止這樣,不然您不會沉默那么久。 扶蘇說完又在心里接了一句:我可不想一直受困于人類幼崽。 但他面上什么都沒有表現出來,只是沉吟片刻道:算了,原本學宮也是為了給父王輸送人手才創辦的。 蓋聶頷首,道:如此正好,我聽聞蹉峨山中有異象,打算前去一探,你可要與我一起? 扶蘇眼前一亮。 自從秦軍開始動作,隱藏在暗中的那人也開始動了起來,表現在明面上的,就是以六國貴族名義派出來的殺手。 暗地里則是七國不斷冒出來的異常情況,甚至蔓延到了秦國境內。 在這之前,有嬴政坐鎮于秦,鮮少有異族敢冒著得罪大氣運者的風險來此作亂。 能夠來的,自然就是那幕后人的手下。 自然,他們從未走到嬴政或者扶蘇面前。 前者是因為蓋聶出手太快,讓他們還未曾領會到嬴政身上那足以讓地府鬼神都為之戰栗的氣運之威就跪了。 后者則是因為,不管他們來多少,都在出現于扶蘇眼前之前就被這人隨意撥弄幾弦就沒了。 有的甚至比當初的白骨妖還要脆。 這讓扶蘇有了一種奇妙的錯覺要不是找不到那滑不溜啾的幕后人,就算沒有純青他也能把對方解決了。 畢竟隨著扶蘇過完十歲生辰,他的琴弦已經增加到了十二弦 從這里扶蘇可以確定,雖然他上一世或者上上上不知道是哪一世和那個耍劍的小祖宗打架把他的琴弦給碎光了,但是五十弦并沒有全部落到其他世界。 他身上定然還有其余琴弦,只是出于某種原因,被封存在他的魂魄里。 想到這一點的扶蘇忽然有些慶幸,因為目前只有一個來自天外的純青道長為他帶回了一弦。 倘若真的是五十弦都散落諸天萬界,那他往后還需要去其他世界找回來,諸天萬界何其多,他要找到什么時候去? 這對扶蘇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有好消息自然也有壞消息,扶蘇隱約覺得,這十二弦可能就是他在這一世能喚出的上限了。 有了遠勝于自保的能力,扶蘇自然不需要擔心自身安危。因此在蓋聶邀請時,他心動了一瞬。 然而他還是搖了搖頭,遺憾道:蓋先生,我若是走了,陰嫚和將閭還壓不住學宮文院和理院的人。 無礙。蓋聶說道,你有分寸就好。 說罷,蓋聶抱著他的劍轉身離開了。 望著這位劍客遠去的背影,扶蘇在原地唉聲嘆氣,嘆自己真是自討苦吃。 他如今還小,秦王再如何奉行能者多勞的理念,也還沒到把扶蘇當李斯那種用法的程度。所以扶蘇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咸陽宮中玩玩弟弟meimei,呸不對,是給弟妹啟蒙和教導他們。 扶蘇其實算過,等到父王一統天下之后,國土廣闊百姓繁多,該有多少個位置需要去填上?有能力的官員,是越多越好,總不能等到什么都合并了之后才發現缺人吧。 于是扶蘇仿照昔日齊國稷下學宮,又參考三千界某些成員的世界里所謂大學建成一座屬于秦國的學宮。 所謂學宮,其實現在位于咸陽城外的一座大型文化交流場所,也是秦國日后的人才來源。 學宮起步不算早,目前只粗略分三部分,即理院、文院和生院。 理院的學子,大都是被秦國層出不窮的新玩意兒吸引來的,這里有那些另他們魂牽夢繞的精妙機械。而長公子有令,若誰能改進貼在院中的圖紙上的東西,就有資格接觸更深一層的機械。 文院的學子,便是來自儒家法家等百家的弟子。他們來的理由就五花八門說不清楚了,但無論是誰,都有一個共同的理由。 秦王承諾,他將建立一座萬世藏書樓,收錄天下學說著述,記錄作者名諱,傾國之力將之留存后世。 倘若是之前,難免有人會嘲笑秦王自不量力,天下藏書何其多,要占用多少地方,又如何全部收錄呢? 但是有了紙制的書本,這個可能就能成為現實。 這些大家,再如何自傲,也希望自己的學說能夠發揚光大乃至傳至后世。而秦國雖大力宣揚過紙,流出來的實物卻并不多,因此他們紛紛來到秦國。 而這些人來到學宮,只要呆上個一年半載,扶蘇就有自信說服他們。 因為不管是這個世界此前人族統一的安定局面,還是三千界中其他成員的經驗都告訴扶蘇,只有大一統才不會有戰爭,百姓才有機會安居樂業。 這個時代專注于修學的大家,又有幾個不會被天下百姓俱歡顏的愿景所吸引呢? 更何況他們若是參與進來,日后他們的名字都將被刻在學宮之前的紀念碑上,他們的功績會和著作一樣安置于萬世藏書樓中流傳千載。 于是先來的一批被這樣的愿景吸引后,他們就能夠轉而影響到后來的一批,再加上扶蘇時不時拿出一些新的理念,足夠讓他們醉心于此。 等到氣氛差不多了,就可以派他們去生院做最重要的一步教生院學生讀書。 生院成員都是秦國暗衛從各地撿回的孤兒,從小告訴他們是秦王讓他們活下去,請大家教他們讀書習字,按照各自的天賦培養他們。 等到秦王差不多都將天下平定,他們也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至于培養他們花費的錢財,那些現在還在限制數量的玻璃制品和香皂等功不可沒。 畢竟就是因為六國多的是這種奢侈攀比的王公貴族,才能讓秦國對這鼎鐺玉石金塊珠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廉價的原材料換來昂貴的金玉,這買賣可太劃算了。 學宮并不是在滅韓這大半年中建立的,在扶蘇看到造紙術時他就模糊有了這樣的想法,自然也就在那個夜晚一并與秦王提起。 于是伴隨著紙的出現,秦國這座由長公子主持的學宮也逐漸聞名六國。 等到扶蘇從榆次回來,學宮已經走上正軌。 秦滅韓這一年里,不是沒有人離開,但是更多的,是留在咸陽城外的學宮里觀望。 即便接受了新的理念,他們也需要看秦國下一步的動作,再看值不值得自己留下來。 顯然這一次,他們相當滿意。 說到這學宮,中間還出了點小樂子。 在學宮建成當天,秦王讓扶蘇為學宮起一個名字,扶蘇腦海中閃過一個名字,張口就是昭 昭后面跟什么,他忽然又想不起來了。 看著嬴政奇怪的眼神,扶蘇艱難道:昭華,昭華學宮。 昭華,昭我華夏。他又重復了一遍。 嬴政顯然也覺得這名字不錯,于是大手一揮,昭華二字就刻在了學宮門前的大石上。 彼時扶蘇摸了摸額頭上不存在的冷汗心道好險好險,差點就把那孩子的名字記起來當學宮名字了。 那往后出入學宮看到刻在石上的名字,感官也太奇妙。 ☆、第39章 胡亥生 說回昭華學宮, 秦王雖然大力推動了學宮的建成,自己卻因政務繁忙并不經常來這里。是以學宮大部分時候是由長公子扶蘇來打理。 其間因為扶蘇的年紀,自然免不了一番質疑。盡管有韓非子在旁相助, 也會有一部分人難以接受。但是這種心態在扶蘇來到學宮一個月就基本消失了,一個個變得心服口服。 扶蘇并不是自己一個人去學宮的,他會時不時帶上自己的某一個弟弟或者meimei, 讓他們喬裝后混入學宮文理二院之中, 與這些來自六國的人才交流。 由于扶蘇基本是隨機抓取,這批被他親自教導的公子王女壓根不敢懈怠。畢竟若是他們被帶出去答不上來長兄早就提過的問題, 那也太丟臉了。尤其是學宮建在咸陽城外,出去的機會也就這么點,如果表現不好, 下次可能都沒機會了。遂一個個都奮發向上, 都不用扶蘇鞭策了。 尤以公子將閭、高、昆、榮祿與公主陰嫚這批最開始跟隨長公子扶蘇的為最。 這其中,陰嫚和昆是去的次數最多的。 陰嫚最初是因為扶蘇想要讓她看到這一世已經和她上一世不同了,陰嫚出去開開眼界也好。昆則是因為扶蘇發現這個孩子對機械一類非常敏銳, 一張圖紙擺放在他面前,只要輕輕一提, 他就能憑直覺找出問題所在。 扶蘇的這群弟弟meimei都不是什么蠢人, 只是各自的天賦都點在不同的方面,這樣也正好方便了他。 畢竟有一群各有所長的兄弟姊妹,日后父王也不會只抓著他一個人干活了誒嘿。 等到扶蘇忙完學宮目前的事情,空閑下來的時候,他忽而想起蓋聶已經離開咸陽宮半月有余。 以蓋聶的身手, 等閑之人近不了他身。按理來說,他應該早就回來了才是。 嵯峨山中,有什么特殊的事情發生嗎? 扶蘇想到這里, 不由得擰了擰眉。只是他向嬴政提起時,對方不動如山的姿態又讓他放心下來。 父王這么篤定,那就是不會有事的吧。 扶蘇按下心中的疑慮,正要離去時看到了蜷縮在父王身邊的紫毛團子,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不知是不是因為在扶蘇寢宮稱王稱霸的青鸞,阿紫自從來到咸陽宮后就徹底拋棄了扶蘇,蓋聶在時就窩在蓋聶手邊睡覺,蓋聶不在就團在嬴政身邊。 不過鑒于蓋聶若是在咸陽宮,就幾乎跟在嬴政身邊,阿紫也可以說并沒有挪地兒。 照理來說,小狐貍的傷勢過了這么久,應該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不應該這么嗜睡才對。 奈何她某日發現自己開始長第四條尾巴,只好繼續團成團睡覺積蓄力量。 扶蘇走之前,抱著僅有的兄友弟恭之意多問了一句:父王,十八弟出生一月有余,您看是不是該給他起個名字了? 十八公子出生至今,嬴政還沒得空見他。胡姬與她的宮人也不敢來打擾嬴政,因此就一直十八公子的喚。 十八? 那個胡姬,扶蘇提醒道,在韓王安被押送回咸陽當天出生的那個孩子。 嬴政停頓了一下,半晌后道:就叫胡亥吧。 扶蘇: 扶蘇默默扶額:父王,您認真的嗎? 胡亥這個名字,聽起來太不走心了。 扶蘇自己的名字尚且不提,將閭榮祿陰嫚零露的名字也都是嬴政起的,怎么到十八公子就畫風陡變? 嬴政漫不經心道:懶得浪費那個時間。給你們幾個崽子取名已經夠耗費精力了,排到十八,寡人可沒那個空閑再去想。 說來寡人現在孩子不少了,那群宗室總不能再催他去后宮了吧? 正好省了不少時間。 行叭。 扶蘇在睡得正香的小狐貍頭上薅了一把,朝嬴政行了一禮便退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