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
書迷正在閱讀:離婚后我的Alpha帶球跑了、野王[電競]、病美人師尊總在崩人設(重生)、偏執男主總誤以為我暗戀他[末世](穿書)、師弟,我真不是斷袖啊[穿書]、下路禁止秀恩愛[電競]、高冷師兄人設不能崩(穿書)、逐鹽、陽奉陰違、據說我只有顏能打[娛樂圈](重生)
《[綜]扶蘇有琴》作者:挑蘭燈 【文案】 *太子長琴那些年游蕩中的某一世* 太子長琴飄來蕩去的那些年,偶爾會轉世去體驗基友口中的人間百態。 這一世他成了嬴秦長公子扶蘇。 轉世前孟婆湯只來得及灌了半碗,隱約記得過往的長琴決定在這個世界低調茍到老。 然而 請教長公子,如何能練就長公子這般高超劍術? 找一個用劍的祖宗當基友。 長公子緣何如此愛琴。 有、幸、生于此世,只是愛惜同類罷了。 長公子,你方才磨牙了對吧對吧? 等等長公子!徐福不能劈??! 閱讀指南 1.神魔世界觀下大雜燴,非正史,不考據,設定都是作者瞎掰,平行世界魔改,一切皆有可能。 2.太子長琴找到基友前的故事,同系列文《[綜]隱太子奇遇記》、隔壁IF線《遺劍歸唐》《逍遙游》已完結可宰。 內容標簽: 靈異神怪 宮廷侯爵 東方玄幻 奇譚 搜索關鍵字:主角:扶蘇,太子長琴 ┃ 配角: ┃ 其它: 一句話簡介:扶蘇他抱琴而生。 立意:知君仙骨無寒暑,千載相逢猶旦暮。 ☆、第1章 有琴生 秦王政六年七月,天裂于西北,長九尺,闊三丈,光燦如火。朝野上下懼之,奔走呼號,忽聞佩環響,仙樂天外來。當是時,長公子扶蘇抱琴而生。 《大秦軼話》 * 夏猶清和,芳草未歇。 落英繚亂回旋,遠山與長天一色。有風自渭水上來,為佇立在北岸的宮殿帶來絲絲涼意。 這宮殿經由秦國歷代君王擴建,早已發展成連綿的宮殿群,在原上巍峨聳立。入目所見高臺巨木,壯麗而恢弘。 宮人們步伐整齊,悄無聲息走過曲折漫長的回廊,行走時帶起的衣袂非同尋常的沉重。他們微微低垂著頭,和宮中他處的宮人一般眼神沉寂,面容肅穆,不敢發出絲毫多余的聲響。 不久前發生的那件事情,讓這座宮殿所有人都處于君主的盛怒之下??v然君主年少登位,尚未掌控整個朝堂,那件事情的嚴重性也足夠讓前朝后宮時隔一月后仍然噤若寒蟬。 偌大咸陽宮,森嚴得有些可怕。 宮中某處,陽光堪堪照到庭院之中。鳥雀從上空飛過,將這片天地一覽無余。 和其他宮殿不同,這里的草木并沒有得到宮人們的精心修剪,而是隨意打理了一番便任由其野蠻生長。于是庭前階下,到處都能看到各種青碧蒼翠的草木,繞屋樹扶疏,茂盛而招搖。 芳草幽香,佳木繁蔭,有鳥雀展開藍灰翅膀在枝頭上下騰飛。這般情景,讓這座處于咸陽宮深處的院落散發著和周圍截然不同的靜謐氣息。 這并非是因為此間主人無人照料,恰恰相反的是,這里住著是端坐咸陽宮正殿上的君主最喜愛的孩子,便是秦國長公子,其名為扶蘇。 公子扶蘇出生之時,有仙樂響徹咸陽。其聲若寒泉,玄音動九天。 曾有謠傳長公子抱一小琴而誕,只是未有一人得見。只知長公子周歲之時,秦王親自賜下渥玙之樂與昭華之管兩件秦宮寶樂,滿座皆驚。 此后宮中再有公子王女誕生,待遇皆不若長公子。 咸陽宮上下皆知,長公子喜靜,是以在這里服侍的宮人們平日動作之時都盡量壓低了聲音,生怕驚擾了長公子。 干凈得能晃出人影的臺階上,坐著個披著長衣的小童。他看起來約莫三四歲,眉目靈秀,雖面色有些蒼白,眸光流轉之間卻帶著不可逼視的清華之氣。 他年紀尚小,此刻正專注盯著不遠處一叢草木上翻騰的鳥雀,以至于身后輕手輕腳走來一個宮人,俯身在他耳邊輕聲說著什么都沒有聽見。 或者說,因為此時他耳邊過于熱鬧,那宮人小心翼翼的聲音便被蓋過去了 公子,公子,階上寒涼,公子又大病初愈,還是隨奴進屋休息吧。 這段日子以來的伺候,宮人們對于長公子的習慣早已熟記于心,因此也不覺奇怪。略微停頓一會兒后,他再度輕聲喚道。 盤旋在草木上的鳥雀啾啾叫了幾聲,盯著它們看的小童方才如夢初醒。他微微偏頭,目光淺淡。 我再看看。 小童,也就是這個國家的長公子扶蘇開口道。他聲音清脆,語調卻是不太符合這個年齡的不徐不疾。宮人被那雙黑如點漆的眸子看了一眼,心中猛然一跳,連忙低下了頭道:既然如此,奴為您取蒲團來,可抵御石階寒涼。 不必,退下吧。小童頭偏回來,目光再度落到不遠前的鳥雀草木上,不再多言。 宮人低下的頭方才看到小童身下放置著的蒲團,顯然早已有宮人考慮到了這一點。他默然片刻,躬身后便悄無聲息退下了。 直到退到了屋中,宮人直起腰來,方才發覺自己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他苦笑著搖搖頭,饒是已經相處半月,他仍會在某些時候,被這位尊貴的長公子掃過來的一眼而戰栗。 方才那個人總算有些眼熟,行走之間比其他宮人都要輕盈些,是有功夫在身,看來父王已經換完了他身邊伺候的人。 扶蘇未曾在意那宮人離去后的想法,只在心中淡淡點評道。 他身邊這一批宮人是秦王新換來的,一月之前那件令秦國王室蒙羞的事情發生后,秦王雷霆震怒,在火速處理好事情之時,也不忘將長子身邊的人大清洗一番。 在秦王看來,若是前頭那批人足夠干凈,他的長子又怎會光明正大被人帶走,作為要挾他的手段? 如今扶蘇身邊,除卻他母妃生前留給他的兩個侍女外,都是秦王重新調來保護他的人。 自然,也包括監視。 想到這里,扶蘇撇了撇嘴,圓潤臉蛋上難得有了屬于孩童的神情。 父王未免太過計較了。 老氣橫秋地嘆了一聲,扶蘇下巴埋在環住膝蓋的手臂中,默默思考著自己該如何與那個別扭的父王和解。 啾啾,公子和大王又吵架了。鳥雀灰藍的羽毛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它轉過頭梳理著那些漂亮的尾羽,還不忘對著下面的同伴啾啾幾聲。 怎么又吵架了,這次還是公子不肯跟大王一起睡覺嗎? 還是大王又跟公子抱怨,公子不樂意聽了? 怎么了怎么了,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我猜是大王的胡須扎到公子了! 草木之上,盤旋著的鳥雀撲騰著翅膀落到庭院之中,嘰嘰喳喳起來。它們的聲音落在他人耳中,不過是幾只漂亮鳥兒的叫聲,在扶蘇耳中,卻是猶如人類一般交談的聲音。 扶蘇看著那些活潑的鳥雀,面上不自覺浮現出一抹笑意,心中那些許因為和父王鬧別扭而產生的煩躁也散去不少。 他從來不讓宮人們仔細打理他庭院中的草木,大半是為了這些在他煩悶的幼年帶來趣味的鳥兒。 說來咸陽宮中諸多草木,也非是為了美觀。 我知道我知道,是公子被壞人抓走了! 聽說太后被囚禁了,大王真的很生氣很生氣。 大王當然生氣了,公子差點就被那個、那個誰給殺了! 這些開啟靈智的鳥兒并不能理解人間王室爭端,只是純粹地和同伴們磕叨自己所見到的東西。扶蘇坐在臺階上聽了半晌,唇邊那抹笑意不知何時已經消失無蹤。 鳥雀們交談中提起的,便是一個多月前的蘄年宮之變。 那時,他的父王,也就是秦王嬴政前去雍城舉行冠禮,那象征著他期待已久的親政。然而儀式的最后一段雅樂結束后,便傳來了嫪毐叛亂的消息。 所幸父王早有準備,早命昌平君、昌文君帶領兵卒埋伏在此,只待嫪毐舉兵,便火速將其鎮壓。 嫪毐與王太后之間的關系,其實是前朝心照不宣的事實。便是秦王嬴政雖心有不忿,但早年他在趙國為質時與王太后相依為命,對于此事一開始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如果扶蘇沒有被王太后派人帶走的話。 嫪毐叛亂之前,王太后以想念長公子的名義將扶蘇帶到了蘄年宮,交給了嫪毐。 秦國長公子扶蘇生而知之,此事唯有秦王嬴政知曉。 早慧的公子自己想法子從嫪毐手中逃脫,卻不料再度撞到了王太后手中,被她高高舉起用來威脅父王時,扶蘇睜大了雙眼。 這要置他于死地的,是他血脈相連的親祖母。 女人尖銳的指甲深深掐進扶蘇的手臂,冰涼的匕首抵在他細嫩脖頸間,他那雙烏溜溜的眸子中終于染上了驚惶,讓得對面的秦王嬴政少見想偏了一瞬 這小崽子,總算像個人樣了。 隨即而來的,便是席卷嬴政內心的狂怒。 寡人給你的還不夠多嗎? 那時嬴政手中握著定秦劍,劍鋒所指處,是曾經在趙國相依為命的女人。 母親,你要養著嫪毐,我不介意。嬴政一字一句道,甚至你為嫪毐生下了孽種,我也可以當做沒看見。 區區一個面首,他嬴政的母親,想養多少個都無所謂。 重傷的的嫪毐終究被兵卒拿下,他的頭顱被昌平君帶上來。王太后看到那顆頭顱的瞬間便崩潰了,被她舉起的扶蘇在摔落地上之前落到秦王懷中。 嬴政一手攬著長子,定秦劍在女人面前停頓許久,最終沒有落到王太后身上。 你竟然想讓孽種染指秦國王位,便莫要怪兒無情 被鮮血染紅的蘄年宮已經離他遠去一個多月,扶蘇偶爾夢醒時,還會回想起那時已然瘋癲的趙太后,耳畔常常響起女人凄厲的叫喊。 趙政,你不得好死??! 扶蘇的母親在他出生之時就已離去,他從未享受過母親的關懷。但他依稀聽過,父王從前,和祖母關系是很好的。 父王聽到這樣的話時,心中是什么滋味呢? 扶蘇坐在臺階上,捧著臉想著。 【王即薨,以子為后。*】 在蘄年宮的雀鳥將這句嫪毐對王太后說的話送到扶蘇耳邊時,秦王便下定了決心。 扶蘇想到這里,朝著庭院中的鳥雀招了招手。其中一只花紋明麗的鳥兒瞧見了,展翅朝著小公子飛來,輕巧落在了他左手臂上。 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鳥兒的眼中,映出年幼孩童眉心一閃而過的金色光影。 作者有話要說: 如約開新文啦!這篇文磕磕絆絆拖了好久,我懺悔。更新頻率的話盡量日更,絕不會坑噠。 這一篇走《奇遇記》世界觀,不看前文也沒不影響,希望小可愛們多多支持呀。 閱讀重點 【本文背景平行世界,非正史,不考據,神魔世界觀,設定全靠作者瞎掰,出現什么都有可能。作者坑品良好,沒問題的小可愛就跳坑吧!】 注: *王即薨,以子為后?!妒酚泤尾豁f列傳》 ☆、第2章 三千界 和庭院中嘰嘰喳喳的同伴們都不同,停在小童手臂上的鳥兒花紋色澤明麗,數根長長尾羽在陽光的照射下流轉著九彩光輝,好似傳說中的神鳥。 此時,它正低下頭去,鳥喙優雅地梳理著身上披著的美麗長羽。 對于小童方才的問題,它并未給出任何反應。 扶蘇也不著急,耐心地看著這身形略有些虛幻的鳥兒將自己的羽毛打理干凈,而后矜持地在他手臂上昂首走了幾步。 伺候的宮人們并未離扶蘇多遠,只是來往之間,似乎沒有一人看到那在長公子舉起的手臂上踱步的絢麗鳥兒。 半晌,那鳥兒似乎矜持夠了,細小的瞳孔才對上眼前的小童。 他眼神不變,攤開的右手手指間,有絲線一樣的東西在閃動。若非陽光透過高樹照下來,讓這些近乎透明的絲線在一瞬間折射出玉色微光,它們甚至不會出現在任何人的視線中。 小童神情冷靜,除卻眼神深處還殘留著細微的好奇,他身上并沒有其他普通孩子發覺身體出現異常時該有的反應。 這并不能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