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當天與暴君有了咒力、[頭文字D同人]秋名山車神重生了、兄弟,來份82年的沙雕、在影帝成名前懷上他的崽、極拳暴君、氪金戀愛法則、影帝總想和我組cp、我把真愛換了一千億、教練他又甜又純情[電競]、早知道我就不裝了
殿下此舉的意圖,大概要到很久之后,他們才能領會其中的精妙之處。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能理解。 像是楊真、趙云、周瑜等人,對于凌寒的赦免名單,就早有所料,沒有露出半分的疑惑。 凌寒身側,鄭玄則是若有所思。 他對長沙王的了解,隱隱又多了幾分。 冠禮儀式徹底結束后。 凌寒開始尋思,成年事大,除了赦免犯人以外,自己或許還應該做點別的什么。 比方說,攻打隔壁的袁術,這件事可以提上議程了。 如今揚州兵精糧足,上下充滿斗志,就算干掉袁術引起北方諸侯的注意,也根本不需要懼怕他們。 只可惜,攻打豫州一事,還沒來得及細細斟酌。 北方便傳來了一件噩耗:陶謙病逝。 楊真道:“據信使說,陶大人其實入秋以后便生了病。但他總說養養就好,不愿將這件事告訴您,怕擾了您的冠禮?!?/br> 凌寒望著郭嘉傳來的匯報此事的書信,忍不住輕輕嘆了口氣。 在歷史上,陶謙病死于194年,時年六十二歲。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敗給了曹cao,日暮窮途,憂思成疾所致。 沒想到,如今徐州并無戰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陶謙也僅僅多活了兩年便病逝了。 他按下了攻打豫州的念頭。 對楊真道:“于情于理,我都應當親自前往徐州,吊唁陶大人?!?/br> 當初,從常山去往徐州之后。 若不是陶謙從一開始就鼎力相助,給予凌寒最大的方便,他不可能會將一切進行得那么順利。 與此同時,陶謙病逝的消息一旦傳出,徐州還極有可能會面臨北方諸侯的威脅。 徐州自古以來便是兵家的必爭之地。 先前之所以安穩,是因為諸侯忙著去收服容易獲得的土地與兵力,比如黃巾軍所占領的地盤。 并且凌寒加陶謙的陣容,也讓他們輕易不會生出起兵戈的念頭。 如今陶謙去世。 徐州雖有郭嘉、高覽等人,但只有自己知道他們的能耐。 等到北方諸侯知道了這件事,在他們眼里,徐州只怕會瞬間成為一塊好捏的香餑餑。 因此,凌寒不但要親自前往徐州吊唁。 他還要帶著趙云、楊真、裴元紹,這些陶謙認識的武將,以及五千精騎,一同前去。 同一時間,長安城。 相國府的大堂之上,一名身著灰袍的白面書生匆匆從外面走入。 堂內,所有目光頓時集中到了白面書生的身上。 顯然,這一屋子的貴人,無論是董卓呂布,還是李儒郭汜,今日都在等待這位書生的到來。 “相國大人?!?/br> 白面書生躬身抱了抱拳,道:“事情已經辦妥了?!?/br> 言罷,在起身之時,他目光悄悄地瞥向了身旁一位高大英武的武將。 這武將不是別人,正是有著天下第一之稱的人中呂布。 呂布顯然注意到了這個小動作,微微頷首,以示回應。 “好!” 董卓猛地一拍座椅的把手,笑道:“若是事成,楊先生便是頭功?!?/br> 董卓又望向自己的義子:“奉先哪,你那里準備得如何?” 呂布抱拳道:“回義父,大軍隨時可以出發?!?/br> 董卓連叫了兩聲好:“也叫袁紹那小子看看,咱西涼軍可不是吃素的!” 不起眼的位置,賈詡卻是瞇了瞇眼。 此人行事難測,令人難以捉摸。他如此盡心竭力,四處奔走,當真是為了董相國嗎? 賈詡的視線在白面書生與呂布之間逡巡了片刻。 隨后,他收起所有表情,閉起目來。 從始至終,并未抒發一辭。 董卓會有什么下場,與他又有什么干系呢? 自己只要說該說的話,做到該做的事情,便足夠了。 這兩人,一個是董卓的義子,另一個眼下也深受董卓看重。 自己又何必去趟這渾水,平白得罪于他們呢? 第82章 數日后,徐州下邳。 從下邳到廬江,一來一回,早已過去了一旬有余。 陶謙的喪禮已經基本結束。 陶謙本是丹陽郡人,死后理應扶靈柩回故鄉。 但徐州是他經營的地方,也是他心心念念之地。 故而,陶謙唯一的兒子陶商,依照遺言,將陶謙葬在了下邳。 凌寒沒趕上葬禮,便只能到喪家慰問吊唁。 事實上,他本身也不能親自參加葬禮,否則便是有違禮制“君為臣綱”。 君上是不能出席臣下的葬禮的,只能委任使臣代替自己。 鮮有例外的,如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曾參加了魏征的葬禮,因為魏征實是功勛卓著。 陶謙固然幫助凌寒許多,卻還遠沒到那個程度。 當然,吊唁則是無妨的。 對于臣子來說,這已經莫大的榮光。 陶氏府邸。 昔日門庭若市的宅子,此時一片素白,極為冷清。 陶謙在徐州很得民心,出殯的當日,有不少百姓在路旁恭送。 在那之后,前來陶府吊唁的士人也有一些。 只是持續了沒幾日,便無人再來了。 陶謙唯一活著的兒子,自小疾病纏身,且是個白身,日后也不會參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