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當天與暴君有了咒力、[頭文字D同人]秋名山車神重生了、兄弟,來份82年的沙雕、在影帝成名前懷上他的崽、極拳暴君、氪金戀愛法則、影帝總想和我組cp、我把真愛換了一千億、教練他又甜又純情[電競]、早知道我就不裝了
連請了兩天假,不知道會有多少養肥QAQ接下來應該可以恢復日更啦 第80章 不知不覺,又到了年尾。 廬江雖在揚州,卻在偏北的位置。入冬以后,天氣轉冷,富裕的人家開始燒起火炭。 冬季,是萬物沉睡的時節,百姓也不再需要耕種。 女人在家做女紅,男人則強健體魄,甚至做一些訓練,為來年的征兵時節做些準備。若是沒有這樣的意向,那就干脆修生養息。 這些日子,凌寒也閑了下來。 “又快要過年了啊?!?/br> 自他穿越到這里,竟然已經有五個年頭了。 經楊真提醒,凌寒才意識到,自己,或者說長沙王劉影,已經到了加冠的年紀。 古代漢族男子二十歲行加冠之禮,表示成年。 冠禮一般是在宗廟中進行,由父親或是尊貴的族中長輩來主持。 理論上,行了加冠之禮,才算被一個真正得到社會承認的成年人。 對于皇子來說,很多時候則會提前加冠,以便于早早開始參與政事。 不過,漢靈帝在世時,顯然并未替他的三個兒子加冠。 越是和平時期,對禮儀就會越注重。 反之,到了東漢末期,以及之后的亂世,許多禮儀已變得不再那么較真。比如頭發—— 男子行完冠禮,才會將頭發盤成發髻,謂之冠發。在此之前,則應當蓄留長發。 但凌寒為了平時方便,一直都是束著發,從來沒有人會覺得這樣不妥。 世家一些尚未加冠的小輩,作此打扮的也不在少數。 當然,即使平時不太將這些士人規矩放在心上。 加冠這種重大的成年禮儀,凌寒還是要認真去做的。 只是,該找什么人為自己主持加冠的儀式,是一件頗為煩惱的事情。 皇帝去世,一般會由年長的皇室宗親為成年皇子行加冠之禮。 凌寒身邊的漢室宗親……隔壁丹陽郡的劉繇倒是一個,年紀也算符合。 可凌寒要是找他來為自己加冠,那大概會令所有人笑掉大牙—— 判斷一位宗親身份的尊貴程度,主要是看他往上追溯多少代才能追溯到皇帝。 而劉繇往上追溯,一直要追溯到漢高祖劉邦,劉繇的祖宗乃是劉邦的庶長子劉肥。 血脈一代代傳下來,不斷地遠離嫡系。 到了劉繇這一輩,早已是遠得不能再遠的遠親。 三國中另外幾位耳熟能詳的劉姓宗親,劉備、劉表、劉璋,皆是如此。 若是在盛世,不管是皇家還是世家,都已經不可能再將這些人看作皇室宗親。 正是因此,劉表年輕時才會遭受迫害逃離京城,劉備更是貧窮得去賣草鞋。 也就是在亂世,他們占據了一塊地盤之后,才能勉強打著皇室宗親的身份來招搖。 當然,如果這些宗親的父輩能夠憑借自己的本事身居高位,就要另當別論。 刨除了皇室宗親以后,那么第二合適的,就應當是教授皇子讀書的師長。 一般能夠教皇子讀書,本身也會是很有名望的大儒。 但凌寒顯然也沒有這樣的師長。 名義上的師父倒有一個,槍神童淵。 可童淵遠在常山。 即便不在常山,由童淵這樣的以武藝出名的來為皇子行加冠禮……同樣難以想象。 完全想不到合適的人。 正在凌寒為此感到煩惱之時,收到了一封來自徐州的書信。 是郭嘉寄來的。 信上說:大儒鄭玄已于數日前出發前往廬江,大概這幾日就會到了。 鄭玄名望巨大,學生遍及天下。 是東漢末年最著名儒家學者,甚至說是第一人也不為過。 此前,鄭玄一直隱居在徐州。 凌寒知道此事,但只是托下人送了份禮物,意思一下,聊表敬意,并沒有去拜訪,也沒有招仕。 因為在他心里,這些鴻儒大家,一定是會極重禮儀的。 作為一個現代人,凌寒根本不可能時時刻刻,每個舉動都完全符合漢代的禮儀。 尋常的士人,看到他一些小節上的不合禮儀,哪里有膽子指出來。 承載著大漢希望的皇長子,做出了種種近乎奇跡般的壯舉。 就算在很多時候不合禮儀,也根本不會有人放在心上。 他們往往在心中這樣想:“殿下自小體弱養在深宮,想來先帝并沒有教授殿下眾多禮儀規矩。如今這世道,漢室衰微,當務之急乃是興復漢室,殿下委實沒必要在意這些小節?!?/br> 當然,這些不合禮儀,僅限于在一些無關痛癢的敵方。 比如先前,凌寒下令讓男寵可以擁有一個合法的通房地位,士人們風平浪靜地接受了,沒有表現出任何異議。 但要是合法的正妻,下面就一定會掀起巨大的反對聲。 不過,即使是小節,也只是尋常的士人才不會在意。 或者說,他們不愿意因為這種小事,平白地惹惱凌寒。 可是像鄭玄這樣的大儒就未必了。 他們本身擁有巨大的聲望,即便惹得凌寒不滿,凌寒也不可能因為幾句忠言對他們怎么樣。 那么,一旦大儒對自己提出了禮儀的問題,自己到底改不改呢? 置之不理,無疑就會陷入尷尬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