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章懷秀想暈。 章懷秀打起來精神,學著太~祖皇帝大大方方地,用大白話寫一個章程給皇上?;噬峡赐?,揉揉眼睛,看著眼前的,春秋墨子的《墨經》,戰國時期的《考工記》,北魏的《齊民要術》、北朝時期的《洛陽伽藍記》、大唐《營繕令》,宋朝的《營造法式》,元朝的《經世大典》。 元代疆域擴大,東西方的佛教與伊斯~蘭教建筑技術大量涌入中原,與華夏傳統建筑布局、技藝融合,居然沒有書籍留下來。元朝大家郭守敬、王恂、耶律楚材、扎馬魯丁等等,只有三本《算學啟蒙》《四元玉鑒》《授時歷》。 皇上語氣沉重:“大明要寫書?!?/br> 老師伴讀玩伴們一起重重點頭,大明要吸取教訓,多給后人留些東西。 皇上看他們一眼:“大明目前沒有一本營造方面的書?!?/br> 老師伴讀玩伴們一起慚愧。 皇上:“北京城的天文觀測臺已經荒廢?!?/br> 老師伴讀玩伴們一起低頭。 皇上小胖臉嚴肅:“都去幫忙寫書。廚師、裁縫、馬船、醫術等等,都屬于工科,都寫書?!?/br> 老師伴讀玩伴們:“?。?!”一個看一個,唐伯虎鼓起勇氣問道:“皇上,醫術也算?” 皇上的小胖臉更板:“醫術當然算。醫術除了診脈,還有外傷包扎救治?!?/br> ?。?! 老師伴讀玩伴們不敢吱聲,麻利地下去。 他們也不懂這些,雖然平時因為愛好略有研究,那就是一個雅興。他們也知道皇上的意思,有他們跟下去,就是一個態度,也是一個學習幫忙。 漢朝陽城延,北魏李沖、蔣少游,隋朝宇文愷,唐朝閻立德……將作大匠,都沒有書籍留下來,都是家傳,傳著傳著,這技藝就失傳了。不說人,宋朝那本《木經》都失傳。 再想想墨子和他的弟子,寫了那么多書,就保存下來一個殘本,就更是遺憾。 皇上心里頭遺憾??苫噬峡粗媲昂窈竦囊欢褧?,皇上也想暈?;噬细炀扮駥W習,三百六十行都學一個入門,要看什么書都不難,可這么多書?。。?! 皇上吸吸小鼻子,安慰自己,未來的后人要學習更多的書,朕要工匠們寫多多的書! “做皇帝難啊,徐景珩。朱載垣要罷工?!被噬显谛睦镂?,打開建筑方面最全面的書籍《營造法式》,皺著小眉頭開始閱讀。 太~祖皇帝一干鬼鬼們,看著皇上專心致志讀書的模樣,老懷大慰。實在是,這些書本兒,太嚇人。 這三天,他們跟著皇上看完一本《寰宇通志》,還有一些關于大明十三布政司圖、九邊圖、漕運圖、海運圖、藩國地理圖……的書籍地圖,看得頭暈眼花。 皇上還說只等出洋的人回來,制一個大圓球的全球圖。又說如今大明的印刷術、造船術、航海術、水利工程等等方面都有新的成就,他都需要了解…… 他們從來不知道,當皇帝,居然要這么辛苦。 這哪里是做皇帝,這是做圣人?。。?!還是三百六十行的圣人。 鬼鬼們心有戚戚焉??苫噬线@么懂事地學習,他們不能說,朱載垣啊,你不需要學習這些……心有不忍的鬼鬼們只好根據個人愛好,輪流陪著皇上讀書,好歹不要皇上那么寂寞。 大明的老百姓歡歡喜喜地準備過冬,大明在湖廣的土地改革進展順利,山西也好,四川的改土歸流也沒有大的反抗,戶部和武定侯清查科舉士人穩扎穩打…… 內閣閣老們商議一次,決定先整頓大明的官風,懲治貪污,找來刑部大理寺的人一詢問,發現《大明律》真的不適應大明的現狀了,就更愁。 修編一本律法,豈是容易?六位閣老又感覺,自己老了,實在是沒有精力了。而且大明官場經過幾次折騰,留下來的都是精英,可精英就這么三四千,事情卻是越來越多,急需大量人才。 內閣又想到那個,各方勢力還沒有宣之于口的科舉改革,就更頭疼。 秋末的北京城,樹葉飄零,天氣轉涼。文淵閣里,五位閣老決定投票決定。毛紀毛閣老最近叫國子監的學生氣得火大,一進來先灌三杯茶,聽完這個問題,氣哼哼地提議:“徐景珩惹出來的事情,去找他?!?/br> 楊一清猶豫:“上次張璁提出來,大明人才,有科舉、推薦、考校等等方法靈活提拔。若問徐景珩,徐景珩必然提議打破秀才舉人進士的選才辦法,統一到民間征收人才,民間有些人學問好,但不會考試??蛇@不是正中了魏國公的意?這樣的人才,大多在江南?!?/br> 毛紀生氣:“那你說怎么辦?這么多活兒,我們做的過來?” 費閣老打圓場:“兩位說的都有道理。我剛剛想說,也是這個顧慮,不過這個時候也顧不得了。畫院、工院、翰林院等等閑散官員也都忙得兩腳打絆,不說錦衣衛里都是教導好的人才,就是那東西廠里頭,也能人不少?!?/br> 費閣老看向其他三位閣老,蔣閣老第一個反對:“東西廠不可行?!?/br> 謝閣老沉吟片刻:“可行不可行,我也覺得,把這個難題甩給徐景珩最好。省得他閑得慌,又不知道折騰什么?!?/br> 楊閣老笑瞇瞇的:“有理。我們相信,指揮使一片公心,必然不會偏袒任何一方?!?/br> 六位閣老派人去通知徐景珩,正在香山賞楓葉·徐景珩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