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侍衛來通報說,魏國公已然在洗漱休息,其他人也都送回家,或者在這里洗漱,放下心來,閉上眼睛,很快睡去。 第二天,太陽燦爛,大晴天。除了一些侍衛們,必須起床的大臣們,其余的人,都因為昨天醉酒而沒能爬起來。 徐景珩到底身體不如之前,又剛醒來;皇上最近累,也睡得沉沉;小胖娃娃更是時刻吃睡長的時候,三個人都睡到太陽老高才起來。 洗漱穿衣,用早膳……安安靜靜的,飯后散步,皇上耍賴:“要去釣魚?!毙炀扮瘢骸昂??!?/br> 徐景珩領著皇上,好友們,還有皇上的老師伴讀玩伴們,去太液池釣魚,北京城里炸開了鍋。 指揮使好了???我們的指揮使好了?。?!北京城的老百姓燒香還愿、放鞭炮大肆慶賀,都說,指揮使病了一場,正好休息一陣子,娶妻生子…… 指揮使對老百姓的熱情,只覺得感動?;噬厢烎~回來,聽說后,一思考,嗯嗯這果然是好主意,朕要虛心納諫。 自覺有了好主意·皇上開心地,放大臣們三天假慶賀,有皇上帶動,四九城里頭各大家湊熱鬧,北京城熱鬧的跟過節一般,正好挨著救災事宜快要結束,達官貴人、平頭老百姓,都結結實實地放松一番。 北京城,魏國公因為北京老百姓的熱情,歡歡喜喜地大辦三天流水宴席答謝,每天樂呵的合不攏嘴。 朝野上下因為指揮使的醒來,再次進入正規,放假也不能休息·某些cao心官員們,該做什么做什么,比如那兩淮鹽業改革…… 戶部尚書越琢磨越覺得哪里不對勁,和手下大將張璁抱怨:“沿海曬鹽,走海路運到北方?這運河?” 張璁也正愁得慌:“運河,一時還是必須。沿海曬鹽后,長蘆鹽場也還是大鹽場。而且西南四省吃鹽更方便,再加上紅薯推廣……都是好事。下官擔心,這沿?!睦??” 戶部尚書憋屈臉,這些好事他都知道,只氣憤不平:“東廠試驗出來,南方有個蠻荒小島,叫什么小琉球,有好鹽。楊閣老還要把戰艦作坊建在那里?!?/br> 張璁驚訝:“不在南海?” “南海自然也有建造。兵部的提議,不光要從內地移民,還要南海和內地開放通婚,那幾個小島,就是中間地段?!?/br> 張璁眼睛睜大,好一會兒找回來聲音:“皇上是要……” 戶部尚書灌下一杯濃茶提神,長長地嘆口氣:“老夫不想移民,那樣的蠻荒之地……老夫也知道移民是必須……就算不移民,南?,F在光是內地逃民、流民,就有四五萬…… 這次東廠江斌的提議,和內閣不謀而合……通知戶部的人打起來精神,移民,加上戶籍小改革,估計要幾個月才能完成,不能出錯兒?!?/br> 戶部尚書的意思,運河一路……且看吧。如果沿海的鹽要從海路北上,我們也無能為力。 張璁沉默。 自從海路肅清,對大明的影響堪稱巨大,想象不到的巨大。光是運河漕運這一項……不說集中兩淮鹽財富的揚州,京杭運河通過的所有地方,肯定不會同意失去這份財源,這要鬧起來…… 內閣六部九卿都愁得慌??珊_\對比大運河確實有好處,比如現在誰要從北京去廣州,你說走海路還是運河?自然是海路! 魏國公收到南京書信,一打聽,和皇上、徐景珩商議:“以前只是搭配運河漕運,送糧食稅銀北上……正好這次運河泛濫,沿海人都提議,加大海運力度。還有很多個人要求,海路開通私人船只……” 徐景珩大體明白形勢:“……暫時還是以運河為主,京杭運河不能亂?!?/br> 魏國公瞳孔一縮,知道大明放棄運河運輸變成必然,只是緩慢實施罷了,一時心里不知什么滋味。 “那運河……”那運河,作為中原流動的大動脈,貫穿南北,從隋唐到現在上千年了,中原人對運河都有感情,魏國公也不舍得,更何況,南京? 徐景珩笑而不語,看到皇上板著小胖臉,一副指揮使你要好好休息,不要關心政務的小模樣,小無奈地笑。 “皇上認為,運河,將來如何?” 皇上拿一個小毛毯給他蓋到腿上,氣鼓鼓著腮幫子,出口的話卻是眼睛眨也不眨:“灌溉。部分路段依舊作為內陸運河。年到二年內,漕運依舊主要走運河。但民間的老百姓,會用腳投票?!?/br> 魏國公:“?。?!” 魏國公很是傷感:“是臣想得簡單了?!崩习傩照f是不舍得運河,可嚷嚷著走海運大船的,也是老百姓。 “運河沿路一定會鬧起來……緩緩來的話,年到二年,差不多可以。臣就是擔心南京。如果沒有運河,南京、杭州、揚州……可能都將落后于廣州、松江……” 皇上對此不大了解,看徐景珩。徐景珩倒是沒有多大的擔心。 “廣州、泉州、寧波、松江一帶,自隋唐起就是海運港口,物寶天華,天子南庫。南海市舶司起來后,這些港口越發擴建,越發興旺。但是南京關系到大明西南,整個江南的穩定?!?/br> “江南還是大明的經濟重地,即使未來要從內陸移到沿海,內陸也是宜居之地。我更擔心的是,西部和北方?!?/br> 魏國公一聽,回憶一下這次來北京的所見,不由也跟著擔心:“皇上,海貿興起后,北方和南方的差距越來越大,要不,也在山東興建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