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朝廷開始清查宗室名下的土地,他明面上也配合,形勢不由人嘛,他也是能屈能伸的,退回去兩千頃土地,換來一個好名聲,很劃算。 他也記得這西南幾省明年會有的造反,他也不再有任何動作,只按下心來,靜候佳音——興王不想再給奶娃娃皇上當“先知”。 戴上老子的草帽,興王又有了那種無為而治,天下自安的心境。大小錯都是臣子,jian臣忠臣都是臣子,他是皇帝。 老長史哆哆嗦嗦地提醒:“王爺,四月初八浴佛節?” “大辦?!笔f兩銀子,不花做什么?興王腿粗的很。 老長史欲言又止,到底是一句話也沒有說,默默退下。 元和四年的四月八日浴佛節,即將來臨,西南黃土高原的人不光浴佛,還崇尚道教,人人都戴草帽,身穿布衣,大小河流里都是洗浴,垂釣的人。 興王在齋房打坐三天出關,眼見老百姓的虔誠,歡喜。自覺作為老莊弟子,真真切切感受到“長生不老,修道成仙”的人,可能這兩年諸事不順是因為心不誠?決定拿出兩萬兩銀子置辦宴席,犒勞父老鄉親。 四月初六日,西北部一些省份的百姓們,士庶們,一個村子,一個縣,一個府的聚在一起,商討打醮的各項事物,打彩門、壘灶堂、起天壇,請各路神仙;設鬼魂壇,接四方鬼魂與本家的孤魂野鬼。 女子們呆在家里,收拾好自家窯洞,準備好吃食好接待會上的客人,前來看熱鬧趕會的親朋。 興王更是要借著機會,大辦特辦,一表誠心,二拉攏人心。四月初七一大早的,親自抱著道家張祖師的牌位,領著幾百口人,抗著年、月、日、時、四個使者,十大元帥的木雕像,祖師殿前的法器家什…… 彩旗飄飄,浩浩蕩蕩,道士、鼓樂手吹吹打打下,上山下溝,沿興王府周圍的四十個村子挨個走一圈…… 意思是把參加打醮的四十八村都圈進來,神仙的靈光便會罩在這四十八個村上,保佑大家平安無事,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法事很成功,興王一身“帝王威儀”英姿挺拔。老百姓用著大魚大rou的豐盛宴席,都歡心鼓舞地議論:“我們皇上真好,管得住堂叔們,管的堂叔也變好……” 阿彌陀佛、無量天尊。高高興興和當地官員敬酒·興王,硬生生地忍下一口氣,飄飄欲仙繡滿《道德經》的道袍,也維持不住他的仙人之相。 興王終于知道,為何他這么大動靜,東西廠和錦衣衛都知道,只不搭理他——興王目前就一個宗室王爺,折騰好名聲,折騰做法事,不也是給皇上做面子嗎?支持。 怒火攻心的興王,用他畢生的功力忍下去那口老血,只想沖著人群發出靈魂深處的怒吼:“朕才是皇帝!朕才是皇帝!” 老百姓:“???”“我們興王品德高潔,不愧是皇上的好堂叔啊?!薄澳强刹皇??我們皇上好,皇上的堂叔們也好?!?/br> 興王:“?。?!”無端變成皇上的堂叔·興王,面對三清道祖的牌位也無法清心,耳朵里全是民眾們的紛紛夸獎,就感覺一顆道心動搖,搖搖欲墜。 北京城,東廠大太監江斌對興王的情報獰笑一聲,繼續忙著和內閣廝殺——一切為了南海市舶司的日常經營權,給皇上和國庫賺銀子。 西廠大太監張永,看完興王的情報,笑得忠厚無害,一轉身,繼續整頓各地方的鎮守太監——一切為了宦官們的名聲,萬一青史留名了那? 錦衣衛兩個衙門倒是最安靜的,興王的事情,知道就行。武人嘛,指揮使能力強大他們服氣,平時都不敢有任何小動作,更何況大節日的時候?麻利地協助衙役兵丁們,維護北京城治安。 浴佛節對于大明人來說,非常重要。黃土高原上要熱鬧一個月,其他地方是另外一個方式的隆重。 四月初六,北京城的男女老少四月初六各自忙乎一天,準備好浴佛、齋會、給緣、放生、求子……等等物品,四月初七,齋戒沐浴,女子們在家里洗澡,男子們去澡堂子泡一泡。 錦衣衛指揮使徐景珩,天天洗澡的人,難得的清閑,帶著堅決不齋戒的皇上,游太液池。 小娃娃皇上開心啊,心心念念的太液池,喜歡。錦衣衛領著人在岸上守著,不給“男女授受不親”的宮女們看到,光屁股的小娃娃在太液池里撲騰,那個叫生機勃勃。 他也還沒有什么姿勢的要求,三歲半的年紀,最令親人頭痛的時候,精力旺盛,胳膊腿兒利索,在水里撲騰的勁兒,跟有用不完的生命力一般。 徐景珩在一邊護持著,瞧著皇上這一刻鐘又一刻鐘不肯上岸的樣子,笑。 小孩子身體的一切機能都生氣勃勃地,向各方面開始發展,好似春天的小禾苗一般,還是那最胖氣最愛美的一株。 再確定是因為皇上下水,太液池一條小魚苗都沒有,蝦子蝌蚪都不見,眼睛微合,示意錦衣衛守住太液池,任何男子也不給靠近。 小娃娃皇上也發現了,從水里冒出頭來,小胖手抓著一株水草仔細地看,也沒看到一顆小蝌蚪,睜大眼睛好奇地問:“徐景珩,魚???” 徐景珩:“魚兒怕打擾皇上玩水,避開了?!?/br> 小娃娃懵懵懂懂,宮里的人一見到他都會避開他,不打擾他,小魚兒也一樣?小娃娃開心:“魚兒乖乖?!?/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