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禮部和鴻臚寺,懵。 群臣模糊明白。 皇上小小的生氣。 奶娃娃皇上胖嘟嘟的,鼓著腮幫子。奉天門大殿里頭,都覺得皇上忒——威嚴。幾位閣老臉上帶笑兒,夏言高揚著頭顱驕傲,戶部尚書自覺又節約銀子了更高興。 罰俸祿三個月,對于禮部和鴻臚寺這樣的京官來說,并不算什么——但是,丟人啊。 魯迷國——奧斯曼?哈哈哈哈。 他們這一看笑話,禮部尚書也是要面子的,臉上火辣辣的,當即上奏:“啟奏皇上,臣請皇上恩準,禮部官員出京,或者在北京城接見西洋商人,西域商人等等,重新繪制海洋地圖,大明藩屬國章程?!?/br> “另有出使奧斯曼國一事,禮部也參加。如今大明大洋重開,禮部不知變通,落在人后,禮部認錯,請皇上給禮部一個機會,改正錯誤?!?/br> 小娃娃有模有樣地聽著,對禮部尚書的覺悟非常滿意。鴻臚寺的人一看,緊跟著也站出來請命。 小娃娃對鴻臚寺的人,倒是沒有多少關注,鴻臚寺就是負責接待藩屬國,不知情不是大錯兒,目光落在禮部尚書的身上。 禮部尚書毛澄,南京直隸昆山人,一輩子澄端亮有學行,論事侃侃不撓,當了禮部尚書后出口閉口就是“禮”字,哪知道一朝被抓到錯兒,當朝指出來,他如何能忍得下?當下就迎上皇上的目光,懇切地請命。 小娃娃大度:“準奏?!?/br> 群臣:“?。?!” 好嘛,去奧斯曼的人就這么有了?一大部分人還沒反應過來,兵部尚書湊上來:“啟奏皇上,古往今來國家外交都是‘遠交近攻’。奧斯曼屬蠻夷,但知道禮數,應該建立邦交。 大明的海洋地圖,陸地地圖,藩屬國情況,不光禮部應該知道,兵部更應該知道。臣請皇上恩準,出使奧斯曼,兵部也出人。至于語言問題,請皇上也恩準兵部,和西域商人、西洋商人接觸?!?/br> 皇上聽得認真,在他的眼里,這都是小事兒,也高興于他們的乖乖學習,當下就同意:“準奏?!?/br> 幾位閣老隱晦地對視一眼,心里頭又苦又甜,苦澀的甜蜜,甜蜜的苦澀。 無他,皇上一張嘴叭叭叭,事情全定下來了,事情誰去辦啊,他們啊。 群臣哪里知道閣老們這復雜的小心情,只看著皇上的行事,琢磨自己的小心事?;噬系男宰?,忒大方,忒大度,忒英明——忒霸道。 西域人不乖乖,那就打。你敢說不能打,皇上就罰你去打。有本事你去和皇上說,打仗有傷天和,違背德政?有本事你去和皇上說打仗勞民傷財、國庫負擔重? 就是那民間的三歲小娃娃也知道,別人欺負自己了,那我就去打,我不打一下,我怎么知道打不過?我打不過,我回家找我爹娘兄弟來幫忙打。 哪有關閉國門,做縮頭烏龜的道理? 所以大明和蒙古人的仗要打,一直打到大明勝利為止。 就是一個魯迷國的事兒,該搞清楚的也要搞清楚。大明上國,不需要搭理這些藩屬國的蠻夷,紅毛綠眼睛的不開化之人。但不搭理,和不清楚,一樣嗎?該知道的,就要知道,鄰居家里有幾根草棒,都要知道! 戶列簪纓姓字香,紫袍玉帶氣昂昂。太陽的大半個身子露出云層,光芒揮灑人間,金燦燦地落在奉天門的外頭和里頭,看得小娃娃目露歡喜。 無他,雖然太~祖皇帝因為出身問題,對待官員們過于“節儉嚴肅”,但太~祖皇帝定下的服飾好看啊,大紅大紫的顏色,大大方方的款式,穿在身上都挺精神抖擻的,玉樹臨風的。 比如謝遷謝閣老,這么大歲數,還是既有魏晉風骨,又有唐宋風流。 小娃娃還不知道,大明人的官員選拔制度,頭一條就是看儀容,看身形,看臉型……不光要五官端正沒有缺陷,還要有“官相”,一張端正的國字臉,烏紗帽戴上,腰桿兒挺直,怎么滴氣質也出來一咪咪。 他也不知道,謝遷謝閣老這樣老了還挺俊秀的老頭子,那真不常見。反正他看著下面兩排紅紅火火的挺歡喜,小心情一好,也沒催他們。 等了一會兒,欣賞欣賞太陽光下,頑皮跳躍的小灰塵,動動屁股,轉頭看看身側的桐壺滴漏。 奉天門里的銅壺滴漏,和他寢殿里會擊鼓鳴鉦的“五輪沙漏”不一樣,不會報時,只能看。 小娃娃就仔細地看,滴漏由上到下排列著三個方斗,方斗下面是“受水壺”,最下面的受水壺蓋上,有一個抱著漏箭的銅人,箭上刻著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分為八刻,一共九十六刻…… 他小腦袋再轉一轉,身體一歪,看得更仔細。漏箭底部是箭舟,放在受水壺內,隨著水量增加,漏箭上升,銅人手握處就可以讀出時刻。 此時此刻,漏箭上就是辰時三刻。小娃娃感覺,他的肚子餓了,要吃飯。今天起床太早,吃飯后要休息。 禮儀大太監一看,尖聲高喊:“有事啟奏無事退朝?!?/br> 群臣一聽,集體高呼“皇上,臣有本奏?!薄y得皇上今兒心情好,那還不趕緊的。 戶部左侍郎張璁搶第一個。 “啟奏皇上,九月秋闈在即,有關于此次秋闈,臣有本奏。如今大明官辦學堂學風不正,老師不嚴,臣懇請,清查,還學堂應有之風貌。另有教學內容,當重實用主義文風,大力反對輕浮虛無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