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3)
書迷正在閱讀:仇人們要為我決斗[重生]、我小時候不是這樣的(重生)、全小區寵物都是我眼線、林先生想要愛[穿書]、這個小朋友我罩了?。ㄖ厣?/a>、重生后渣夫變了、[綜漫同人]你的摯友也是沒臉見人的白毛帥哥嗎、[綜漫同人]超能力者今天依舊不想看到詛咒、[綜漫同人]今天開始做神官、迫成為總裁后
剛剛那人本來是想進來要三塊長命鎖的,不過應該是手里頭的錢不夠,換成了銀鐲子,小孩子戴的那種銀鐲,尺寸都比較小,不是給大人的,也不適合半大的孩子。 銀鐲子?要了幾個? 掌柜的伸出三個手指頭。 這肯定是給那個小賤種買的,左手戴一個,右手戴一個,腳腕上是不是還得帶一個?老來得子,老頭兒張狂得不輕啊。 賀凌宇這會兒不知是餓的,還是氣的,都有點頭暈了,他得回家吃點東西去,不能暈死在這兒,他要是死了,可不就便宜了那對狐貍精和小賤種。 老頭子別以為這么容易就能撇下他,等他吃飽飯,他就去趙家找jiejie,讓jiejie勸趙家出面,絕不能讓老頭子帶著錢跑了。 賀知年路上吃了頓包子,才帶著三個小銀鐲登上趙府的門。 趙家是做布料生意的,祖上三代經商,在洛余這個地方算得上是一個有底蘊的家族了。 不過這年頭什么生意都不好做,布料生意也如此,民國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外來商品和技術的沖擊,層層官僚的盤剝,都讓生意人難做。 趙家至今都沒有改進技術,還是采用以前織布印花的老法子,花樣也沒有推陳出新,因此生意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布料已經沒辦法送到外地去賣了,只能在本地消化。 本地才多大的市場,能買多少布料,而且價格也賣不上去。 照賀知年來看,趙家這幾年的生意非但不能盈利,怕是還要往里賠錢。 賀老伯可是稀客,是來看大少奶奶的?還是來求見老太太的? 守門人一聽是來見大少奶奶的,也沒怎么為難,就讓人領著去了,還好這位賀老伯識相,如果趕在這個檔口來求見老太太,老太太肯定是不會見的。 趙晟雖然是趙家的大少爺,但卻住在趙府最偏僻的院子里,所謂偏僻,也就是離趙家掌權人趙老太太最遠的地方,連伺候的人都只有一個小廝。 三個外孫女,最大的招娣三歲半,老二盼娣兩歲,最小的這個昨天剛出生,還沒有起名字,不過就看趙家這起名的傳統,大概又是什么娣吧。 三個孩子全靠當娘的照顧著,趙府硬是勻不出一個丫鬟來。 賀知年剛一進小院兒,就聽見幾個孩子的哭鬧聲,剛出生的小娃娃在哭,兩個大的小不點兒也在哭,便宜女兒一邊哭,一邊哄孩子。 趙晟呢?他去哪兒了? 賀知年熟練地把招娣盼睇抱起來,一邊一個,輕輕顛著晃著,這哄孩子的本事,自然不是繼承原主,而是在周子義那一雙兒女那里練來的,畢竟是干爸,那兩個孩子也算是他看著長大的。 賀蘭淚眼朦朧:爹,你怎么過來了?我孩子他爹應該在書房吧,他喜歡看書。 孩子都哭成這樣了,他還能看得下書去? 他在也幫不上忙,爹你怎么過來了?家里是不是缺錢了?昨天凌宇過來我也沒顧上,是不是學校又要交錢? 賀知年把兩個孩子哄好了,這才騰出手來,把包著銀鐲子的紅布包拿出來:這是給幾個外孫女的,一人一個。 爹,你給她們買這些東西干嘛,留著錢好好供凌宇,他是咱們家的男丁,他有出息,賀家才有指望,你快把這幾個銀鐲子退了吧。 賀蘭知道爹心里不是不念著她,但她是女兒,家里頭又窮,有些事情都是沒有法子的。 招娣已經歡歡喜喜的把銀鐲子帶上了,還幫著meimei也帶上,兩個小姑娘沒人照顧,連辮子都松松散散的滿是雞窩。 不退。賀知年斬釘截鐵的道,我活了大半輩子,直到昨天才清醒,你弟弟就是被慣壞了,所以才文不成武不就。像你弟弟這么大的,人家早就開始養家了,可你弟弟呢,學考不上,工作不肯干,還什么都要跟別人攀比,我要是再這么縱著他,那就是害了他了。 ???賀蘭瞪大了眼睛,她爹這一番話說得她云里霧里的,根本摸不著頭腦。 老話不是說了嗎,縱子如害子,我琢磨著這話有幾分道理,所以往后就得逼一逼你弟弟,不能再讓他這么墮落下去了,你也聽爹的,要是他來找你,一個銅板都不給他。 那凌宇餓肚子怎么辦?而且他還在讀書,筆墨紙硯都是要買的,不然還讓他怎么讀? 那就不讀,我看他也讀不出什么門道來,整天在學校就知道混日子,你想他小時候多聰明,這都考了好幾年大學了,哪一所大學也沒考上,如果人不笨,那就只能是沒下功夫。 弟弟肯定是不笨的,賀蘭一直都覺得弟弟聰明,可就像爹說的,既然聰明,那為什么好幾年都考不上大學。 可是可是弟弟想上學,再說不上學了,凌宇能去干什么? 爹,要不我去求求老太太,讓凌宇在趙家找份工作,自家人也好照顧些,凌宇讀了那么多年的書,一開始做不了掌柜的,做個賬房總歸是綽綽有余。 不用了,你不可再嬌慣他,不然不然就是在害他,男子漢大丈夫,吃得苦中苦才為人上人。倒是你,一個人要帶著三個孩子,趙晟屁用都沒有,你可怎么弄? 賀蘭看了眼已經酣然入睡的小女兒,眼淚不自主的往下流:我怎么都能過得去,就是害怕。 在賀蘭記憶中,她爹一向是個沉默寡言的人,父女倆很少像這樣坐下來說話,爹也很少像現在這樣關心她,她原本壓在心里的那些話,這會兒也不自主的都說出來了。 我怕我沒有生兒子的命,這都三個了,如果下一胎還是個女兒,就算趙家不休我,我自己也沒臉待下去了,可這幾個孩子都是從我身上掉下來的rou,我要是離了趙家,她們可怎么辦?趙家是不會讓我把孩子帶走的。 ??? 這到底是什么迷惑發言?原諒賀知年有些不適,心理上的不適和生理上的不適都有。 都怪你爹我,我要是當初把你送到洋學堂去上學就好了,你就不至于連這點道理都不明白,還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 賀蘭正沉浸在悲傷當中,聞言擦了擦眼淚,詫異道:什么道理? 洋人有專門研究這個的,人家說了,生男生女不是取決于女性,是取決于男性。為了讓女兒相信,賀知年還打了個比方,你想啊,地里長什么樣的莊稼,那得取決于撒什么這樣的種子進去,跟地有什么關系?再好的田里,也不能讓玉米種子發芽長出麥子來,你琢磨琢磨是不是這個理兒? 好像是這個道理,可生孩子不是女人的事兒嗎,都說洋人厲害,洋人研究這種事兒是不是也特別厲害?所以不是她只有生女兒的命,而是趙晟只有生女兒的命。 爹,你見著洋人啦?他們怎么跟你說的?怎么會跟你說起這些? 洋人趾高氣昂,又大都不會說華國話,怎么會跟她爹說起這些事情。 我昨天遇到了一位留洋回來的先生,人家告訴我的,還說現在提倡男女平等,男孩女孩都一樣,有的男孩子幾年也考不上大學,有的女孩子讀書就特別好,能上全國最好的大學,還能拿著獎學金出國留學呢。爹就是后悔,當年也該送你去上學的,或許咱們家早就出一個大學生了。 賀蘭連連擺手:爹,我不行的,我不如凌宇聰明。 再說她一個女的,書讀好了也沒有用,還不是要嫁人。 他那都是小聰明,根本就沒用到正經事情上來,你不比他笨,人又穩重懂事,要是能去讀書,肯定比他強。不過現在也不晚,人家先生說,學到老活到老,你別看你爹一把老骨頭,也打算去洋人的教會學點東西了,你可別被爹比下去。 賀蘭無奈:爹,你看我這有三個孩子呢,還學什么學。 怎么不能學,趙家養著這么多下人,你這邊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怎么也該派幾個人過來,這事兒你別管,我去說,趙家老太太還是講道理的。 就算是不講道理,那也是要臉的,不然不可能在虧空了好幾年的情況下,府里一個下人都沒裁減,派頭甚至比往年還要大。 賀蘭根本勸不住她爹,想喊丈夫過來攔一攔,也根本喊不到人來,只能看著老人家一副壯士出征的樣子,精神抖擻的去找婆婆理論。 作者有話說: 第42章 重男輕女的父親 趙家老太太的排場很大, 門口站著倆丫鬟伺候,身邊還站著倆丫鬟,一個端茶遞水的, 一個充門面的。 我聽下人說, 你非要過來拜見我, 親家公可是有什么指教??? 是差錢了,還是要求人辦事兒? 指教不敢當, 只是我女兒身為趙家的大少奶奶,三個孩子作為趙家的千金小姐, 身邊一個照顧的人都沒有,連普通人家都不如, 普通人家里還有婆婆搭把手,我這女兒倒好,只能一個人拉扯三個女兒。之前一直聽人說生意不好做,還說趙家江河日下,我原是不信的,可瞧這情況親家母, 實在不行就把孩子接到我那兒去, 我總歸是能搭把手的。 呵,接到你那里去?讓她們母女去吃糠咽菜嗎?親家公覺得我趙家江河日下, 可你一個臭賣豆腐的,養活一個兒子都要隔三差五到我趙家來打秋風,怎么好意思舔著臉過來跟我說這話? 趙老太太打從心里就沒能瞧得上賀家,如果不是老大有啞疾, 她怎么會跟賀家這種破落戶做親家。 早知道賀蘭空有一副美人相, 卻是個只能生女兒的命, 打死她也不會跟賀家定親。 她沒去賀家討公道, 賀家反倒是先找到她這里來了,怎么著,一個不能生兒子的女人,還得讓她趙家供起來不成? 若不是趙家丟不起這個人,她還真想讓這母女四個打包回賀家去,讓晟兒再娶一個能生男孩的女子。 好歹也做了兩輩子的生意,哪怕沒有做過純粹的生意人,賀知年也學來了幾分圓滑,不再是那個一點就炸的劍修。 所以趙家老太太這話,不會讓他暴起傷人,也不至于讓他當場翻臉,只不過肯定得懟回去。 就算是跟著窮人家吃糠咽菜,那有老人的一口,就有小孩的一口,不像一些富貴人家,老人家穿金戴銀,吃著山珍海味,享著榮華富貴,卻冷眼看著小輩們受苦受累。 賀知年來見趙老太太之前,原本只是想著趙老太太能遣一兩個人過去照顧女兒和外孫女,但現在他改主意了。 人還真得從這狼窩里接走,趙老太太看上去慈眉善目,可心狠著呢,別他前腳一走人,后腳當婆婆的就開始搓摸兒媳婦了。 我現在是真后悔給女兒定下這門親事,早知道親家家里是這樣為人做事的,當初就不該跟這個親! 這老太太這下連坐都坐不住了:你還后悔了,行行行,去把大少爺給我叫來,讓他寫休書,好讓人家的女兒回去。 什么休書?現在都已經是民國了,沒有休書這一說,兩個人要分開過只能和離,趙老太太還不如我一個賣豆腐的懂時事嗎? 趙晟到的時候,他娘正在跟岳父吵架,一口一個臭賣豆腐的,跟鄉下潑婦沒什么區別。 他娘既然這么看不上賣豆腐的,當初為什么要給他娶賣豆腐的女兒? 趙晟臉色青黑,站在堂下一動也不動,直到被他娘拉過去。 你給賀蘭寫休書,把她休了,以后娘給你娶個更好的,還有那三個丫頭片子,也一并歸她,親家公要帶孩子回去享清福,咱們趙家可別攔著。 趙晟不會說話,從小到大什么事情他都聽娘的,娘讓他娶賀蘭,他哪怕心里愛慕表妹,也娶了,娘讓二弟娶表妹,她也沒反對,只是那段時間日日醉酒,來麻痹自己。 娘現在讓他寫休書,那就寫吧,反正他對賀蘭也沒感情,一個不懂詩書,愛慕虛榮,又小氣摳門的女人,是跟他過不到一塊兒去的。 只是那三個孩子,哪怕是女兒,也是他的女兒,送到趙家哪有什么清??梢韵?,能不能填飽肚子都不好說。 趙晟的休書,前半截寫得飛快,想都不用想,仿佛已經在腦子里構思了許久,后半截卻是遲遲不肯下筆,期盼地望向母親。 趙老太太被激起一肚子的火,這么多年了,還沒什么人在她面前這么不恭敬過,一個臭賣豆腐的,若不是因為老大,這輩子也沒福分能見她一面,居然還敢諷刺她。 不就是想把賀蘭接回家嗎,不就是想把那三個孫女也接回去嗎? 接,她讓這個臭賣豆腐的把四個人都接回去,她倒要看看賀老頭怎么賣豆腐養活四個人。 接著往下寫,娘說的話你不聽了?把這個沒福的女人休走,娘給你娶一個福氣大的,好生養的,識字懂禮的,能彈琴畫畫的,家里頭知禮有涵養的,不是那種潑皮無賴家庭,隔三差五的上門打秋風,給臉不要臉 趙晟從來都沒想過自己會在母親嘴里聽到這些詞,當下也不敢再求母親,繼續在休書上寫道:招娣、盼睇及剛出生的小女兒,皆歸女方。 親家公,拿著休書把那娘四個帶走吧,流云你帶幾個人去盯著點兒,別讓人趁機把我趙家的東西也帶回去。 休書到手,賀知年才不想多留,趙老太太這張嘴太臭了,不過也用不著他出手,觀其氣運,趙家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了。 孩子出生第二天就被休回家,還是拜自己親爹所賜,賀蘭悲傷得不能自已:爹,你到底是為了什么???我生是趙家的人,死是趙家的鬼,你怎么能讓趙家休了我? 賀知年揉了揉眉心,想不到有一天,他也成了棒打鴛鴦的壞人,不過,趙晟沒有擔當,甚至可以說連責任心都沒有,趙家又是個大泥潭,早跳出來早輕松,何必繼續待著受氣呢,還連累幾個孩子。 你姓賀又不姓趙,再說誰也沒拿槍指著趙晟讓他寫休書,趙老太太說什么,他就聽什么,可見他不光沒有主見,對你也沒多少感情,這樣的人你跟他過什么日子!聽爹的,跟我回去,我不會讓你們娘幾個受罪的。 賀蘭怕的不是受罪,她只是接受不了自己被休棄,好女人就應該從一而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哪怕趙晟一直對她愛搭不理,甚至有時候喝醉酒會對她拳打腳踢,對幾個女兒也不聞不問,她也從來沒想過會分開生活,就算是死,她也會埋在趙家的祖墳里,跟趙晟合葬。 可她不想離開有什么用,休書已經寫了,還是她爹求來的,老太太身邊的流云就在旁邊盯著,讓她收拾東西,立刻帶著幾個孩子走人。 有什么好收拾的,她就四套衣服,一季一套,還是嫁進來第一年置辦的,幾個孩子也沒多少東西,招娣穿小了的衣服給盼睇穿,唯一的首飾還是爹送來的幾個銀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