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奮斗 第140節
書迷正在閱讀:烏拉那拉氏(清穿)、聽說愛豆在追我、霸總的新娘、我死后全師門為我追悔莫及、替身白月光轉正了、夫人精通茶藝、在七十年代當爽文女主、暴富后,咸魚她又爆紅了、戰神狂醫(冷冷)、蝕骨危情(淇老游)
反正結婚后,就是干一輩子農活。 因為大部分人,一輩子不能翻身,所以嫁人的時候,對方家里幾間屋,幾樣家具,就都成了重點,畢竟那關乎婚后的生活質量。至于別的,大家考量的也就是那男人的家里人好不好相處,那男人脾氣好不好,身體好不好之類。 腦子是不是聰明,是不是相互喜歡,合不合的來……這些反而是次要的。 石振知道趙秋娟自己都想不明白,干脆換了個問題:“你想結婚嗎?” “肯定想啊,人都要結婚的?!壁w秋娟理所當然地說。 “你真的想?” “我……”趙秋娟有點遲疑:“我也有點怕,要是那人打人……要是他爸媽不好相處……要是我生不出兒子……”她媽就遇到過這些問題。 趙秋娟支支吾吾的:“要去別人家,我有點怕的?!?/br> 石振嘆氣:“你別想著你是去別人家,你跟人結婚,是組成了一個小家庭?!?/br> 趙秋娟沒聽明白。 石振知道這是思想問題:“姐,有時候你要想開點,男人么,要是不好,是可以換的,婆婆么,不想理,就別理了,至于孩子,其實不生都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你能養活自己,你有什么好怕的?” 趙秋娟愣住了。 石振知道趙秋娟不可能因為他的一句話,就改了性格。 不過能稍微改變點,也是好的。 因為石振的插手,趙秋娟接下來相看,都黃了。 趙美云是個不太敢跟人說真實想法的人。 她焦頭爛額地回絕了那些來提親的人,又去回絕石志強。 到了石志強家,她不敢說是沒看上石志強,只唯唯諾諾地說是趙秋娟還小,不著急。 趙冬娟都嫁了,趙秋娟還???石志強的母親自然是要逼問的,趙美云說來說去說不通,最后道:“是大林不同意?!?/br> 石志強的母親知道他們家跟石大林的那點矛盾,得了這個理由,就知道這事兒確實成不了了,干脆在趙美云身上發xiele一番怒氣:“我家志強這么好,你們還不同意,這是有了點錢,眼睛就長天上去了,還想配個龍子???我倒要看看,你女兒這么一副丑樣子,最后能嫁個什么人,小心嫁不出去!” 石志強的母親還道:“這些,我會跟村里人好好說道說道的!保管所有人都知道你們家眼光高!” 趙美云被說了一通,還真的就開始擔心,怕村里傳開趙秋娟眼光高的傳言,怕因為這樣的流言,沒人來提親了。 她念叨了好一會兒。 石振:“……” 不等石振說話,關白羽道:“趙姨,我們后天就要走了,你怕什么?” 關白羽一直跟石振一起,趙秋娟這事兒,也是看在眼里的。 他也覺得,趙美云和趙秋娟,有點太好欺負了。 趙美云聽到關白羽的話,才放松下來:“也是……” 石振又道:“趙姨,大家都羨慕你呢,現在我姐一個月能掙一千多,她眼光高一點,也是正常的。你要怕人說,就去外面,把我姐每個月能掙多少錢的事情說出去,到時候鐵定沒人會說我姐眼光高?!?/br> 趙秋娟擺飯團攤子,一個月下來至少能掙六七百,她還另外繡毛衣。 她的賺錢能力其實很強。 但之前,趙美云雖然跟別人說了趙秋娟能掙錢的事情,但只模糊說趙秋娟擺攤能掙個工資錢……村里人都以為趙秋娟一個月,就掙個兩三百。 還有人覺得趙秋娟最多掙個一百,自然也就不覺得趙秋娟有多么出眾了。 趙美云一咬牙,還真的去外面了。 趙秋娟臉都漲紅了:“我也不是每個月都能掙一千的,我……這有點不好意思……” 不過,話這么說,她還是想讓人知道她很厲害,夸一夸她的。 趙秋娟的心情,復雜極了。 趙美云倒是在去了外面之后,一咬牙,說趙秋娟一個月,能掙八百塊。 她沒好意思說全。 但這已經讓村里人震驚了,他們以為石家最掙錢的,也就是石大林,一個月頂天了掙個一千。 因為石大林說外面什么都要花錢,還買了彩電,他們覺得石家應該沒多少存款。 可現在……趙秋娟一個月能掙八百? 這也太多了! 這么看來,石志強真的配不上趙秋娟啊,村長的兒子都不夠格! 鄉長的兒媳婦,都掙不了趙秋娟這么多! 村里人突然覺得,相貌平平的趙秋娟,跟天仙似的,甚至有人專門來石家,看一眼趙秋娟。 趙秋娟有些不好意思,又克制不住地虛榮,聽到別人夸她,就覺得高興。 她也知道這多虧了石振,這幾天那是恨不得一天給石振吃十頓,弄得石振哭笑不得。 一直猶猶豫豫,雖然被自己的兒子逼著,已經收拾好東西,但還是不太想出去的石大山聽說這事兒,也震驚了:“趙秋娟一天能掙八百?” “這有什么奇怪的?”石星朝道:“我是給石振干活的,一個月都能掙五六百,她自己擺攤,肯定掙的比我多!” 石大山這下,總算下定決心,要出去了。 初七這天,石家人收拾好東西,就離開了村子。 和他們一起離開的,還有另外十五個青壯男子。 其中六個,是石振挑中,決定帶走的,另外的那些,則是打算自己出去打工的。 石振要帶走六個人的事情傳出來之后,村里有些人很不高興,覺得石振不帶他們太過分,還有人找上門來,跟石振要說法。 不過石振不是趙美云,他也不在乎這些人的質問,只道:“我覺得他們合適?!?/br> 他除了這話,就沒有別的話了,那些人鬧了沒用,只能偃旗息鼓,最后就打算不跟著石振了,他們自己出去打工——他們就不信,沒有石振帶著,他們就找不到工作了。 大家伙兒,是一起往鄉里走的。 那九人里,大部分人雖然對石振不帶他們這件事有點不滿,但面上還是跟石振保持了友好。 可被趙秋娟拒絕的石志強,就對石振很有意見了,一直在跟那六個跟著石振走的人說石振壞話:“你們真打算跟著石振走???他要是不給你們工資怎么辦?你們知道他是要你們去做什么的嗎?他把你們帶出去,多半是要讓你們去做苦力的!” 那六人都是石振特地挑的,人挺不錯,其中年紀最大的那個就道:“我們知道我們是出去賣力氣的……怎么了?” 石志強滿肚子的話,被噎了回去。 這人又道:“你出去找活兒干,難道不賣力氣?”就他們這些人,都是沒怎么讀書的,出去了不賣力氣還能干啥?當老師當醫生? 這個石志強,也太飄了。 石振的拖拉機還停在鄉里的學校旁邊。 幾天不開,這拖拉機……一下子發不著了。 石振折騰了很久,才把它發動,然后石家人、關白羽還有那六個男人,就全都擠上去,坐在自帶的行李上。 換成十年后,石振這么開到外面去,鐵定被抓。 不過現在么……隔壁拖拉機上,人比他這里還多! 那邊車上除了九個他們村的人,還有幾個別的村的呢。 人多了之后,大家在車里待著,就不那么舒服了,石振為了能透氣,甚至沒有把塑料布的棚子搭起來,大家伙兒要一起吹冷風。 不過都是能吃苦的人,大家倒也并不在意。 石振先把他們帶到了縣城,然后那六人去住大通鋪,他和石家人開了房間。 第二天,石振本是想讓這六人去坐長途公交的,但他們不愿意,石大林也覺得沒有要花這個錢,最后大家竟是……就這么擠著,一路到了安山鎮。 路上,還有兩個跟著石振出來打工的人,學會了開拖拉機。 拖拉機速度不快,這時候路上人又少,大家學拖拉機,都是直接就在路上學了,然后才去考個交通知識,拿個證。 石振沒打算一直開拖拉機,自然要教會別人。 他現在,已經琢磨著,要去買一輛自行車了,很多事情,還是騎自行車最方便。 回去因為人多,其實挺不方便的。 好在這路石振開過一趟了,對什么時間休息之類的事情更有把握,倒也能忍受。 初九這天晚上,他們就來到了安山鎮。 石振直接把車開到關建國家,然后讓這六人先在關建國家住幾天。 羊毛衫廠那邊,最忙的是下半年,上半年活兒不多,也因此他們要過了十五才重新開工,這幾天這邊,也就是空著的。 至于往后……這幾天總能找到地方給這六人住。 他們村里的人,以前從未想過房子可以出租,可現在,都巴不得有人去跟他們租房子! 關家村是農村,這里的村民的生活水平,其實遠不如鎮上,更不能跟大城市比。 但那六個剛從山里出來的土包子,看到關家村的情況,就被驚呆了:“這里的房子真漂亮,都是兩層的啊……我以后掙了錢,也回去蓋一個!” 石振沒跟他們多說什么。 剛出來的人,都會想著要回去山里蓋房子,不過等以后……他們多半會在外面買房定居。 石振第二天,就跟村里人租了個房子,又去買了一袋水泥,把那六個人叫去,教他們用碎磚砌墻。 他們砌出一些半米高的矮墻,到時候在上面架上門板,就是一張張的床了。 至于為什么睡門板……村里人什么都不舍得扔,常常會有以前留下的舊門板,稍微花點錢就能買到,比買床便宜。 石振教那些人砌墻,還在屋里給他們砌了一個土灶,接了一個水龍頭,林林總總的,花了好幾天才全部完成。 而這時候……關白羽和梁秦軒,已經找了幫他們做代加工的人,幫他們生產筆袋了。 不僅如此,梁秦軒的舅舅還從別處買來了一批貨,那是一些卡通人物的布貼,可以用縫紉機縫在衣服上做裝飾的那種……這東西都只有雞蛋大小,縫在筆袋上,直接就是個裝飾品,讓他們不用專門去找印有卡通人物的布料了。 不僅如此,這些東西用縫紉機縫在筆袋上,還更牢固。 他們公司的啟動資金,一共兩萬,關白羽平均分了一下,一種一萬用來生產筆袋,另一萬,用來生產書包。 書包款式都一樣,就是用的布料顏色不同,花紋不同,有了區別,至于筆袋,款式分成兩種。 一種是有夾層,制作比較復雜的筆袋,成本每個九毛,另一種沒有夾層的筆袋,成本每個只要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