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殘疾元帥的炮灰原配、重生反派只想茍、拯救被人渣耽誤的人生[快穿]、無辜群眾有話要講[快穿]、披著超英殼子救世[綜英美]、炮灰殿下不想當咸魚、天價嬌妻、耳鬢廝磨、重生之奮斗、烏拉那拉氏(清穿)
匕首出鞘,品階比之前那把整整提升了一級,到了地階中品。全身漆黑無光,入手冰涼,帶一縷血氣。 “這是前輩自己重鑄的?” “嗯?!?/br> 方遠感知到了匕首中密密麻麻的靈紋圖陣,不由咂舌。 也只有蕭情這一類的全才,才敢在法器里鐫刻這么多靈紋。這樣做無疑增加了鑄造難度,過程中稍有不慎,靈紋就會互斥自毀,得不償失。 很珍貴的禮物。 方遠記在了心里,這確實是他需要的,等以后,他也得還贈一份蕭情需要的東西。 晨風吹過額發,絲絲細雨又飄灑了下來。 莫小凡不想進去,方遠就在小平臺上架了鍋,煮奶茶喝。加了糖的奶茶又甜又香,加上提前買的小點心,足以消磨掉一天的時光。 傍晚的時候,莫小凡念書來鍛煉說話,他盤膝坐著,眉眼總帶一絲冷漠,捧著書斷斷續續念出口,帶著一股奇異的腔調。 夕陽灑在他身上,半邊明滅。 方遠這才驚覺,他已經長得這么大了。莫小凡是他從清風劍派帶出來的,他的師弟,可恍惚間,這樣的關系卻越來越淡了。 因為他離東海、離青霞峰已經越來越遠,兩年不到,物是人非。 謝卿書曾告訴他,半年前東海寄來了兩封書信,一封給木棲吾,一封給他。但是從見面起,蕭情就沒有提過這件事。 方遠大概猜到了里面說了什么,他也不說破,慢慢就成了默認。 他大概沒有師門了。 他也應該收一個徒弟了。 …… …… * 馬車從上清走到東陸,花了一月,臨到東陸的萬楓林時,已經是十一月底了。 因為臨海,又有佛光庇護,東陸的天冷得慢,沉得緩,處處都透著寂靜和細膩。萬里楓林混著滔滔海浪,打落大片大片的楓葉,飄零遠散,翻起一陣葉香。 東陸的凡人也是最多的,這里不興修真,佛道昌盛,凡人生活寧靜而富足。 方遠馬車走在楓林山道時,兩邊隔段路就跑出一個的茶攤。路上行人商隊絡繹不絕,他們的生意自然也好得很,一個個都眉開眼笑的。 他也下來喝了一杯。 “客觀,您要出家?”賣茶的攤主不敢置信道,“您不是道修嗎?!” 方遠示意他小聲點,輕咳一聲,喝了一杯茶。 蕭情在一旁把玩紫蕭,似笑非笑。 那攤主回過了神:“哦,如果是這樣,您得沿著這條路一直走,走到盡頭的梵音寺就好?!?/br> 東陸地勢狹長,從北到南成了一條線,但東西兩端細窄,最中間的部分剛好連著通往中土的楓林大道,也是梵音寺在的地方。 梵音寺可是東陸最大的佛寺了,想去那里出家的數不勝數。 攤主就想去,可惜里面的僧人說他沒佛緣,不收。 不然誰擱這賣茶??? 方遠喝得再慢,茶還是喝完了,他慢吞吞上了車,讓蕭情帶著往梵音寺走。 其實他已經想開了,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木棲吾沒了,他還有很多的棲吾,比如花棲吾、水棲吾、雪棲吾,總有甜蜜蜜的愛情等著他。 出家當和尚,好像不是很明智。 而且他邁進入圣期了,壽命有八百多年,剛開始方遠還沒有什么概念,畢竟從前一直是麻瓜。但后來轉念一想,這相當于他能從秦朝活到唐朝,看過一道滄海桑田,還跳出了生老病死、不用受凍挨餓,心里忽然就開闊了。 ——還相當于他八百年不能吃rou。 但是牛皮已經吹了出去,現在反悔,豈不是顯得他很沒有面子。 方遠抿著唇,覺得自己好像被架著去參加家長會一樣,腦子里亂七八糟的,偏偏又不能半途跳車,或者把“家長”踹下去。 于是他慢慢看向了蕭情。 給個臺階下,他就不生氣了。 蕭情卻溫聲道:“很快便到了,不要著急?!?/br> 方遠心里忽然有點委屈,也不看他了,默默數儲物戒里的零食和rou干還剩多少,甚至真的開始想自己能不能背下那么多經書。 佛道雙修,其實也不是很難。 他很想贏過蕭情一次,不管是在嘴皮子上,還是別的什么。 楓林山道很長,他們一天是走不到盡頭的,還需休息一晚。當晚仍是蕭情守夜,或者說,從暴雨那日開始,蕭情就從未讓方遠和莫小凡守過夜了。 第二日黃昏,他們終于抵達了梵音寺。 佛修的寺廟和中土大宗相比其實本質并無區別,都是傳承道法、佛法之所,互相之間也有傾軋斗爭。但東陸有一點比中土好,那便是佛修之中,只有一個當時無愧的寺首。 梵音寺。 結界流轉、金碧輝煌,梵音寺高大雄偉,門墻連綿,從大門踏進后,可以清楚看見陡然跌落的懸崖,下方亂石嶙峋,大大小小的廟宇層層扣落在里面,不斷朝兩邊延伸。 整個寺廟,就像陷進了雪松、楓海之間,只有木索橋相連,美不勝收,讓人贊嘆。 引路的小僧雙手合十:“兩位貴客到來,有失遠迎,請往里面請?!?/br> 蕭情伸手,將方遠從馬車上抱了下來。 方遠硬著頭皮走在前面,隨引路小僧來到了會客禪室。 做和尚也得梵音寺看得上他,萬一他的資質只夠掃地小僧,那就可以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