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一首哀傷的歌
一提到白樺林,李云就想起了一首歌來。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白樺林》。 以前的李云也曾經有過一段聽歌的文藝時光,特別喜歡樸樹的歌。 《白樺林》就是曾經單曲循環了許久的歌。 這首歌的意思表述的含義也十分的簡單。 講述一個征戰未還的軍人還有一個在家鄉等待的女子的故事... 這不正好給《湄公河行動》當主題曲嗎... 隨后,丁小力的嘮叨李云也沒有聽,一直在靜靜的回憶這首歌。 而這首歌的輪廓也逐漸的清晰起來... ... 此時此刻,《湄公河行動》片場也是如火如荼的展開這收尾的工作。 這部耗資數億,公安部指導,由泰國國家軍方合作拍攝的超巨大制作即將完成。 對于李修竹來說,這部電影的拍攝難度幾乎不亞于《橫空出世》,甚至有些地方更有甚之。 畢竟《橫空出世》距離現在的年輕人還是太過久遠了,那是建國還不久的時候,現代人的經歷還很模糊。 而湄公河大案就在幾年之間,之前媒體還大肆報道過。 對于年輕人來說,觸感會更加的強烈,真實。 此時此刻的李修竹正在房間里準備安排一些收尾工作。 叮鈴鈴,李修竹手機微信電話響了起來,看著熟悉的來電顯示,他眼前一亮。 “喂,爸,曲子已經弄好了,等一下給你聽聽...哎呀媽,你這地方的信號也是有夠差勁的?!?/br> “嗯...人在泰國,信號當然是不如華夏那么好的?!?/br> 李修竹強烈的有些懷念華夏。 華夏的美食,華夏的美景,還有華夏的基礎建設,最直觀的就是交通網速... 有一句話說的好,出了國家還才記起國家的好,來到了泰國之后的李修竹是很深切的認識到了這個道理。 太坑了... “誒,等一下,我去隔壁把無線網絡連起來...我房間里的無線網絡炸了...不愧是泰國佬?!?/br> 李修竹陰陽怪氣的刺了一下泰國的網絡后,屁顛屁顛的來到了公安部的辦公室里。 整個片場也就公安部的辦公室還有李修竹的導演辦公室里有無線網絡。 而這兒的無線網絡也經常出問題,今天是李修竹的辦公室出問題,第二天是公安部的網絡出問題... 互相蹭網都習慣了。 李修竹輕車熟路的敲開了辦公室的大門。 “葉同志,我借一下你房間無線網!” “李導,沒事兒你用吧?!?/br> 李修竹進門后,就看到了正在看書的葉秋。 他是公安部的監督。 “謝謝啊?!?/br> 李修竹進門后,李云的微信視頻也逐漸清晰起來。 “喂,老爸,算流暢吧?!?/br> “網絡還可以?!崩钚拗窨偹泱w會到了快一點的網速,隨即好奇道:“兒子,你說歌寫好了...那么快?” 前后才不到一天的時間,這歌就寫出來了。 真的那么快嗎? 其實李修竹也是隨口一問而已,李云真的沒歌的話還是有備選曲目的。 而且電影快殺青了,配樂也得快點搞定才行,李修竹是真正的做了兩手的準備。 “嗯,歌寫好了,應該說是...某人給了我一些靈感吧?!?/br> 李云在內心補充道,某人給了自己靈感回憶起前世某歌手的歌。 “那行,唱來聽聽唄?!?/br> 李修竹有些好奇,自己兒子這兩天編出的曲子究竟是怎么樣的... 同樣的,一旁的葉監督也同樣有些好奇。 紅色大導演李修竹他是知道的,他也知道李云的兒子,是一個導演,還拍過《我不是藥神》這樣的電影,《水調歌頭》這樣的歌曲(跟劇組來泰國后對國內的娛樂圈信息基本不了解...) “讓您兒子來可以嗎?咱們的《湄公河行動》的氣質...應該不符合您兒子的曲風吧?!?/br> “嘿嘿嘿,那可不一樣,我對我兒子有信心?!?/br> 李修竹咧嘴道。 絕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總是有信心的,即使這一份信心是盲目自信... 但總歸是相信,自家兒子是最棒的那個。 “網絡弄好我就開始了嗷?!?/br> 在屏幕的另一邊,李云輕輕撫著手中的吉他,氣質陡然一變。 屏幕的另一邊高糊畫質大概是沒察覺到李云的變化,而在李云旁邊的林靜子察覺到了。 此時此刻林靜子,看著李云仿佛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氣質變得深沉而憂傷,好像還有一些...文藝? 對,就是文藝,以前的李云氣質通常都是低調內斂,看起來相當的像一個普通人,一點都不像是才華橫溢的巨星。 其實這也是林靜子最欽佩李云的地方,寵辱不驚,不恃才而驕。 像一個最純粹的普通人,仿佛那些轟動震驚的作品不是他創作出來似的。 但事實卻是,這些作品,是他一手締造的。 他那返璞歸真的氣質,反而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嗯,并不是男女之間的那種吸引。 而是有一種,這個男人值得為之追隨的吸引。 如今,李云的氣質變成了一副文藝青年的模樣。 一改往常。 卻是更加吸引人了。 而李云也自然是在回憶前世唱這首歌的感覺。 在ktv里的時候,用沙啞的聲音,散發文藝憂傷的氣場,唱出這首歌,你就是在場最靚的那個仔。 即使這首歌在前世火的時候才1999年,可你在2019年一樣能夠唱的出來... 吉他略帶傷感的前奏結束,歌聲響起。 “靜靜的天空,飄著白的雨?!?/br> “陰霾的天空下,鴿子飛翔?!?/br> “白樺樹刻著那兩個名字?!?/br> “他們發誓相愛,用盡這一生?!?/br> 仿佛一過路過的吟游詩人。 將一首詩唱出來一樣。 林靜子驚呆了,這首歌... 前半段明明只是在描述兩個人的愛情而已。 可單純的曲調,已經讓她想哭了。 這是一定是一首很哀傷的歌,很哀傷的詩。 ... 另一邊,李修竹還有葉秋監督聽到這首歌響起時,也產生了一個想法。 這一定是一首詩。 是一首哀傷的詩。 可這一首哀傷的詩適合《湄公河行動》嗎? 葉秋監督產生了疑問。 然而不管合適不合適,葉秋已經愛上了這首歌。 說出來有些奇怪,這破地方房間外的信號居然比房間內的好,李修竹帶著手機來到辦公室外聽李云的歌。 導致的結果就是,周圍的主演們全部都湊了過來。 “這不是李子嗎?他的歌完成了?” 喬諾湊了過來,剛沒說完就聽到那憂傷到極致的小調。 即使聽著曲調,他都有一種想要哭泣的沖動。 演唱還在繼續。 “有一天戰火,燒到了家鄉?!?/br> “小伙子拿著槍奔赴邊疆?!?/br> “心上人你不要為我擔心?!?/br> “等著我回來在那片白樺林?!?/br> 喬諾想到了電影,想到了《湄公河行動》的劇情。 大毒xiao諾康是一個軍閥。 他在金三角無惡不作。 他用著最卑鄙的手段,去掠奪周邊的勞動力為他的罪惡事業奮斗,甚至還令人發指的去洗腦童子軍... 而若是不服從的話,就會被削去雙手或者雙腳,成為失去勞動力的殘疾人。 對于這個地區的人來說,諾康是噩夢是惡魔。 男人變成惡魔的幫兇,家鄉變成惡魔的巢xue,孩童變成了小惡魔。 而有壓迫,就有反抗。 有些人不愿意變成惡魔的幫兇,便扛起槍,站起來保護自己的村莊。 他們不想自己的村莊變成地獄,不像孩童變成小惡魔。 而面對諾康這樣的人,最終結果不會有什么變化,他們會倒在戰場上,倒在白樺樹下... 歌聲依然在繼續。 就好像一首敘事詩一樣。 靜靜的將故事敘述出來。 而葉秋的感受則更加的強烈。 他是一個戰士,同時也是一名公安,一名天南地北跑的公安。 為了國家,他負重前行,他出入在危險的地方,他默默的成為支撐華夏的支柱。 可他卻還記得,那個總是在家鄉無怨無悔的等著他回來的女孩子... 忘不了也不能忘... 而回到《湄公河行動》的劇情里。 抓捕諾康的任務十分艱巨,且光榮。 參加的人,也都是勇士,而這些勇士,也只有兩個結果。 或輝煌歸來... 或魂歸家鄉... ... “那姑娘已經白發蒼蒼?!?/br> “她時常聽到他在枕邊呼喚?!?/br> “來吧親愛的來這片白樺林?!?/br> “在死的時候他喃喃的說?!?/br> “我來了等著我在這片白樺林?!?/br> 伴隨著吉他尾音的落下,李云停止了哼唱。 李云的氣質又回到了謙遜且平平無奇的樣子。 時光交錯,過去和現在交織。 那個在ktv廳里的靚仔終究不在,如今只剩下一個李云。 一個向往平凡富足每日咸魚生活的李云。 “怎么樣老爸...臥槽!” 李云這才看到密密麻麻的大臉占據了屏幕...自己剛剛是被強勢圍觀了? 在屏幕的另一邊,湄公河片場的主演們都湊過來聽歌了,一曲完畢后感性點的女演員幾乎是哭出聲來了。 這首歌的歌詞和曲調帶來的畫面感實在是太強了。 歌詞、曲調、畫面意境完全融合在一起,讓人身臨其境。 “這首歌...” 李修竹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這首歌...哦不對,這首詩的價值。 不僅能作為《湄公河行動》的主題曲,甚至很多軍旅片的主題曲都能完全契合。 是一首很完美的歌。 李修竹猶豫了。 是不是要用這首歌當成自己電影的主題曲。 也許他值得更適合的電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