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癌進入言情小說后 第302節
“……”朱元璋:“?????” 朱元璋瞠目結舌,難以置信:“這什么陰間女人?!認真的嗎?!都不要臉的?!” 皇帝們哄堂大笑,空間里充斥著快活的氣息。 朱元璋罵罵咧咧了半刻鐘,然而緊急之下,卻也無暇過多耗費精神在這上邊,這女人雖然極品,但瞧著一時半會兒的還到不了他近前,還是先把眼前的難關度過去要緊。 朱元璋頭腦中簡單整合了原主的記憶與這個世界的背景之后,便加快下山的腳步,叫起幾個忠心耿耿、自愿殉主的臣子,大手一揮,揚聲道:“馬上下山,更換常服,我們離開北京!” “啊,燃起來了!” 高祖興致勃勃道:“老朱是打算勵精圖治,力挽狂瀾,先干李自成,再打滿洲人嗎?” “不,”朱元璋輕輕搖頭,目光明亮,振振有詞:“我要脫掉龍袍,接受底層百姓的改造,改名換姓,下山投奔起義軍!” 高祖:“……” 其余皇帝們:“……” sao斷腿了,老朱。 朱元璋:“大明是爛到根子里了,一件衣服破成這樣,老朱是不知道怎么補了,既然沒辦法打敗敵人,那不妨大膽一些,我們直接加入敵人!” 皇帝們:“……” 噫,還sao! 朱元璋:“我觀李自成行事,絕非長久之人,我想法子混出頭去,當起義軍的領袖!” 皇帝們:“……” 絕了,一sao還有一sao高! 朱元璋:“接下來要走的路,老朱就是駕輕就熟了,把敵人拉進同一起跑線上,然后用豐富的經驗打敗他!” 皇帝們:“……” 朱元璋舉起手臂,慷慨激昂:“不說了,老朱投起義軍去了,再見!” 第268章 朱家父子穿明末2 馮忠眼見著皇爺上吊失敗之后就跟換了個人似的,腳下就跟踩了風一樣走的飛快,那叫一個虎虎生風,跟之前上煤山時候步履踉蹌、精神萎靡的模樣截然不同,一時間既是感慨,又是安心。 常言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以他之見,大明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呢! 退一萬步講,就算真到了山窮水盡之時,他和幾位忠耿之臣必然也是要死在皇爺前邊,為國盡忠的! 幾位朝臣跟隨皇帝來此,原是決議自盡殉國的,山下另有十數個禁軍侍從,現下他們既見皇帝自盡不成之后另有計較,如何不聽——死且不怕,生又有何懼? 朱元璋當年驅除元人,開創大明,其時何等的意氣風發,現下再見自己親手創建的國家零落至此,又豈能不為之感傷! 他也曾在地下見證過明朝亡國,知曉崇禎自盡之后,無論是這內侍,還是隨行的幾位大臣,都隨之而去,饒是并非拘泥兒女情長、婆婆mama之人,此時再見,也不禁潸然淚下,斂衣行禮。 “有諸君相隨不棄,是大明之幸,朕替大明,也替諸位先祖,謝過列位了!” 幾人隨之落淚,忙還禮道:“臣等豈敢如此托大?!?/br> 朱元璋簡單說了幾句,便不在啰嗦,下山往宮中去,令馮忠往壽寧宮去尋長平公主,自己則帶人往乾清宮去收拾細軟,稍晚時候放把火直接跑路。 馮忠跟隨他多年,也幾乎是看著長平公主長大的,聞聲神色微頓,面有戚色:“皇爺,長平公主與昭仁公主……” 朱元璋嘆道:“朕沒忍心,劍鋒偏了一寸,去吧,幫她包扎一下,再背她來?!?/br> 那是個苦命的孩子,若是人沒了也就罷了,現下明知道她還活著,又怎么能把她留在這里呢。 還有皇太子他們,崇禎皇帝糊涂,覺得把他們送去過國丈家避難,可頂著朱家子孫,尤其是皇太子名頭的皇子,起義軍入城之后,豈有不索之理! 若是便宜,到底得一起帶走才行! 朱元璋頭腦中轉的飛快,動作卻不遲疑,交待幾位同行的文臣暫且歸家南去,以待來日天子征召,卻留下兩名武將陪伴左右,又往乾清宮去取了兩身替換衣服,取細軟帶上,整裝準備出發。 馮忠往壽寧宮去尋長平公主,甫一入內,便見殿內陳設東倒西歪,滿地狼藉,厚重簾幕上濺了血,不知打哪兒傳來一陣幽微哭聲,當真是王朝顛覆傾頹之像,不勝凄涼。 馮忠心下一酸,卻循著地上血跡去尋長平公主,越到內里,越覺哭聲漸大,入內去一瞧,卻是從前伺候長平公主的兩個宮婢守在床邊相對垂淚,長平公主面色慘白、昏迷不醒,打眼往身上一瞧,已然失了左臂,衣衫倒是齊整,也無血跡,顯然是被換過了…… 馮忠從沒見過溫柔持重的長平公主這般慘狀,見后心頭痛意大起,“啊”的驚呼一聲,倒惹得那兩個宮婢懼怕不已,淚眼相看之后,年長些的從袖中取出一把鑲嵌了寶石的匕首,發狠道:“公主已經去了,馮伴伴還待如何?!” 馮忠一路緊趕慢趕過去,此時真見了長平公主本人,才想起一件事來,公主畢竟是女兒家,又有傷在身,同幾個男人同行難免不便,好在這二婢子忠心,倒可得用,當下一嘆,忙解釋道:“若非皇爺有舐犢之心,公主豈能保全性命?快快收拾些細軟,咱家背了公主,咱們一道離開!” 兩個宮婢俱是長平公主身邊人,知道這一日之間宮內如何驚變,聞言怔楞幾瞬,面露遲疑。 馮忠急的跺腳:“時間不等人,快呀,咱家騙你們做什么?!” 名叫珍珠的宮婢年歲大些,也更加沉穩機靈,回過神來之后,馬上吩咐小自己兩歲的翡翠:“替公主尋件替換衣裳換上,就挑年前皇太子帶公主出宮游玩時、尚宮局按照民間女子風尚制的那些!” 翡翠應聲去了,她自己則飛快去翻箱倒柜,尋些輕便的日用東西和值錢的首飾釵環帶上,又想著亂軍一旦入城,這些東西扎眼,便丟掉一半,打開抽屜抓了幾把金瓜子兒收起來,末了還不忘將衣櫥關好,抹去痕跡。 馮忠見她思慮如此周全,不禁面露贊許,不多時,聽珍珠回話道是已經替公主換了衣裳,趕緊入內,讓兩個宮婢將人送到自己背上,走小道往約定好的地方去同皇帝匯合。 他們四人抵達的時候,朱元璋早已經在等了,馮忠瞟了一眼,見皇帝身邊只留下兩名武將與十數名禁軍,不禁微吃一驚:“皇爺……” 朱元璋隨口道:“我差他們去做別的事情了?!?/br> 馮忠知曉分寸,便不再問。 作為皇帝身邊的臉的太監,他在宮外當然是有住所的,只是起義軍一旦入城,整個北京都成了危險之地,如何還能安身,反倒是在毗鄰北京的天津衛,或許還可以去避避風頭。 馮忠的祖籍便是天津衛,他肚子里又存著狡兔三窟的樸實心思,在老家置辦了不少田產,他帶幾個人過去貓個一年半載的,保管沒人能發現。 這會兒那邊兒還沒亂起來,朱元璋便差遣馮忠帶著那十數名禁軍護送長平公主往天津衛去暫避風頭。 馮忠一聽要離開皇帝身邊,霎時間面露急色,將將要開口勸阻,卻被朱元璋抬手制止:“幫朕照顧好長平,比什么都要緊?!?/br> 說罷之后,又微皺眉頭,思量著有沒有可能把皇太子他們給撈出來。 …… 朱棣想通自己的身份之后,屬于原主的記憶終于向他敞開了大門。 此地仍然是大明,而他,便是這方時空里崇禎皇帝的皇太子,起義軍打到北京之后,崇禎滿心絕望,下令后妃賜后妃自盡,自己則帶著一個太監往煤山上吊去了。 朱棣:“……” 就踏馬頭大! 這個世界的背景與大明朝的末世有所相似,但又有不同之處,可無論像又不像,國丈府上是一定不能去的。 這老家伙雖說是原主親外公、周皇后的親爹,但數數他辦的那些事,這所謂的親外公和親爹也跟野生的差不多了,女婿都要亡國了,都舍不得掏錢幫忙,女兒掏錢讓他捐出去,他還能從中抽成當手續費—— 朱棣:就踏馬很無語! 大爺,皇后是你親閨女,皇太子是你親外孫,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好的投資嗎? 就這,你都舍不得出錢?! 這固然跟大明的局勢有關,但這所謂的國丈,也真踏馬是個坑貨,真去了他家,備不住起義軍一入城,他們兄弟倆就被拎出去賣錢了! 京城不是久留之地,他手下所有,也不過是這一支千余人的扈從軍并一個哭哭啼啼的弟弟罷了。 可是再仔細一想,他也不是真的什么都沒有。 他是本朝名正言順的皇太子,所有人又都知道皇帝自盡了的消息,如若不是大禍即將臨頭,這時候整個京城都應該為他的登基大典做準備。 他是這個王朝的新的主人。 雖然這個王朝馬上就要傾覆了。 可是沒關系,只要有人買賬,那他就理所應當該是皇帝。 朱棣閉上眼睛,摒棄掉在地府時接受到的屬于前世明亡時候的訊息,只整合這一世的背景與種種資訊,幾瞬之后,他豁然睜開眼睛,掀開車簾,傳了扈從軍的統領前來,沉聲道:“即刻改道,不必再往國丈府中去了,你差遣兩百人往平西伯吳家去,帶了他家小前來,兩刻鐘后往南城門處匯合!” 統領神色微變,深深看了年輕的皇太子一眼,領命而去。 旁邊年幼的定王聽得不明所以,茫然而惶恐的看著哥哥,問:“我們不去外祖父家了嗎?” 朱棣道:“不去了?!?/br> 定王愈發無措:“可是父皇讓我們去外祖父家??!” 心頭那份惶惶在觸及到兄長沉穩而冷漠的面龐時盡數化為乖順,父皇去了,母后也去了,同父同母、血出同源的哥哥,是他唯一能夠依靠的人了。 定王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的問哥哥:“那我們去哪兒?” 朱棣淡淡道:“南京?!?/br> 北邊有韃子虎視眈眈,還有個即將殺過來的李自成。 繼續留在北京,等起義軍抵達之后,便是甕中之鱉,只會受制于人。 這還是好的,殘酷一點,被殺了祭旗也不奇怪。 可若是到了南京,那里有著完整的六部建制,即便腐敗一點、無能一點,自己卻能夠憑借皇太子的身份得到東山再起的資本。 也是為了讓吳三桂有所遲疑,暫時頂住來自大順和韃子雙方的壓力,他必須帶走吳家人,以此作為鉗制。 可這一切都是暫時的。 這張牌不可能用一輩子。 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整旗鼓,來一場震撼人心的大勝,一舉穩住敗勢,再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切除腐rou,安穩人心。 朱棣深吸口氣。 他自信自己能做得到! 扈從統領很快帶了吳家人前來,朱棣親自下了馬車,客氣的安撫幾句,道是反軍即將攻入北京,不等吳家人回過神來,便揮揮手讓人請上馬車,旋即傳令隊伍出發。 吳家人怎么想并不重要,方才那幾句話,也只是全一個面子情罷了。 若是來日事成,今日他所作所為便是一番好意,吳三桂必得叩謝圣恩不可,若是不成,那便是心狠手辣、卑鄙小人,用他家小脅迫他規矩聽話了。 隊伍啟程,朱棣卻不再進入馬車,令人牽了馬來,騎行跟上隊伍。 明朝定都北京,由他而始,對于這座城市,他有著深厚的感情。 臨別之際,朱棣扭頭回望,卻愕然發現皇宮方向濃煙滾滾,定睛細看,火光仿佛發自乾清宮。 隊伍里響起一陣壓抑著的抽泣聲。 城破在即,皇城焚毀。 皇帝此時大概也已經駕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