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癌進入言情小說后 第246節
李世民破口大罵:“踏馬的李x民——就差沒把我掛上邊了,這還叫沒點名?!” 高祖給他順氣:“跟一個吃軟飯的計較,犯不上!” 李世民余怒未消:“野豬欺人太甚!” 又氣沖沖的解釋道:“我當時那么做是有政治考量的??!李建成是太子啊,老頭子是皇帝,從前跟隨過他們的舊部太多太多了,北邊又有突厥虎視眈眈,我難道還能都抓起來殺掉?恩待魏征不僅僅是為了展現心胸,也是為了向天下人表明我既往不咎的態度……” 朱元璋:“都明白都明白!” 李世民:“對吧?要換成你你是不是也會那么做?!” 朱元璋:“哈哈哈當然是都抓起來殺掉了!” “……”李世民:“????” “開玩笑的,”朱元璋趕忙擺手,道:“大局為重,當時那種局面,你那么做是對的,一方面穩定政局,一方面也是為了防備突厥,換成老朱我,一樣也會恩待魏征的?!?/br> 李世民松了口氣,郁氣微消:“對吧對吧!” 然后朱元璋繼續道:“等天下太平了,再羅織罪名把他們殺掉!” 李世民:“……” 皇帝們:“……” 朱元璋疑惑的看著他;“你怎么不說話了?” 李世民:“……” 李世民身心俱疲:“累了?!?/br> 魏征你個茍日的就踏馬是欺軟怕硬,在朕手底下辦事還偷偷摸摸搞朕的黑材料,要換成老朱,你早八百年就一分為二風中飄蕩了知道嗎?! 下輩子別讓朕逮到你! …… 從前跟周家作對的刺頭兒都死了,既叫劉徹去了一口郁氣,也著實是殺雞儆猴,震懾了其余朝臣。 無論眾人心下如何作想,再到太極殿時,都不約而同的換上了一副恭敬面孔,即便是再桀驁不馴的,也是神情平靜、不露異態。 劉徹身著常服,手扶佩劍立在玉階之上,周家三姐妹侍立在側,皇帝身著冠冕,臉色蠟黃、滿頭細汗,腳步虛浮的被人攙扶了出來。 四目相對,千言萬語盡在不言間。 劉徹笑了一聲,卻不繼續看他,只環視大殿一遭,問群臣道:“諸位卿家可知今日匆忙將爾等召集,所為何事?” 群臣面面相覷,不敢貿然做聲,還有喜好鉆營、諂媚侍上的,眼見周家業已勝券在握,便殷勤近前兩步,恭敬道:“太尉得蒙天授,承續國祚,實乃天下之幸、萬民之幸!” 劉徹哈哈大笑,又轉目去看皇帝,手扶劍柄,大步向前。 皇帝受制于人,貪生畏死,見狀下意識想要后退,卻被身邊侍從看似輕緩、實則用力的捉住手臂,動彈不得。 他滿心苦澀,笑意勉強,頗有些認命的凄涼之感,正準備說一些寡人無德,愿禪位于太尉的場面話聊以遮羞,卻見周定方大步到了自己面前,伸手取下束發玉簪,摘下冠冕。 頭頂重量驟減,皇帝卻絲毫不覺得輕松,愕然當場,深覺蒙辱。 劉徹取了自己想要的,便不再看他,內侍恭謹的自他手中接過冠冕,小心翼翼的替他佩戴,宮婢捧了龍袍自偏殿魚貫而入,侍奉他穿著十二章衣。 幾人動作輕柔而迅速,短短片刻時間,劉徹穿佩整齊,衣冠威儀,儼然天子,隨手將臉色難堪至極的皇帝拂開,迆迆然往龍椅之上落座。 皇帝終于找回了自己的聲音,幾乎是發揮了所有氣力,哆哆嗦嗦的抬起手來:“周定方,你竟然如此狂?!?/br> 劉徹終于居高臨下的施舍了他一個眼神:“廢帝曾為天子,不可刀劍加身,帶他下去,縊殺?!?/br> 話音落地,滿殿寂寂。 皇帝怔在當場,回神之后,聲音近乎凄厲,尾音拖得很長:“彼輩爾敢!朕,朕是天子——” 劉徹漠然道:“亡國之君,還算什么天子?” 方才那一聲大喊幾乎耗盡了皇帝氣力,再度開口,他聲調孱弱而無力:“周定方,你不怕嗎?從來沒有萬世不絕的王朝,今日你如此待我,來日別人也會如此對待你的后嗣,你……” 劉徹連眼皮子都沒眨一下:“我不怕?!?/br> 死都死過好幾次了,還有什么好怕的? 他淡淡道:“天子之位,有能者居之,朕才干遠勝于你,這才能將你拉下帝位,取而代之。若日后子孫不肖,使得吏治敗壞,國力衰弱,糟踐朕創下的基業,這等無能后輩,還叫他活著做什么?早早死了干凈!” 皇帝不曾想他會這么說,著實一驚,劉徹卻不再同他啰嗦,擺擺手,便有人近前來將他拉住,堵住嘴強行拖拽到了后殿去。 方才劉徹嘴里吐出“縊殺”二字時,滿殿文武齊齊一驚,只是懾于局勢未明,不敢貿然做聲,待聽了他那一席話后,默然良久,終于有人出列奏請:“末帝畢竟曾為天子,又非大jian大惡之人,或請陛下稍加寬恕,恩待一二……” 劉徹坐正身體,俯視眾臣:“朕打坐上皇位開始,就沒想過名垂千古,朕不在乎名聲,也不在意身后名,一切皆是虛妄,當下才是真實?!?/br> 別說朝臣們沒聽過這么荒誕的說法,就連空間內皇帝們聽罷,也隨之微怔。 卻聽劉徹繼續道:“朕為天子,無意去求長生,虛耗國力……” 始皇皺起了眉頭。 “朕為天子,無意謀求虛名,刷聲望當什么一代明君……” 李世民皺起了眉頭。 “朕為天子,也絕不是窮人驟富,單純想給后世子孫謀取私利……” 朱元璋皺起了眉頭。 高祖悄悄同朱棣道:“得虧他不怎么知道我那個世界里的事兒!” 朱棣跟他握了個手:“我來得晚,他也不知道!” 其余皇帝們:“……” 不行,得想辦法揍野豬一頓! 這時候空間外劉徹終于轉了話頭:“朕為天子,只是想真真切切的為這天下做一些事,清明吏治,改善民生,效仿古代圣賢之君,使得天下人老有所養、幼有所依……” 他這會兒說的是心里話,并無什么作秀成分。 第一世結束的同時,劉徹就知道問道長生是不可能實現的奢望,生生死死數次輪回之后,又如何會執迷不放? 至于聲名,流氓后代在乎過這個嗎? 還有后世子孫——有出息的孩子不需要cao心,沒出息把亡國了的死了也就死了,更不需要cao心。 權勢、財富、美色、萬人之上的地位,世人汲汲營營用一生去謀求的東西,都曾經是他的囊中物,真真切切的握在手里、享受過無數年,如今倒帶重來,又如何會為之所惑? 他是真心想為這方天下做些實事。 劉徹的品性朝臣們不夠了解,但周定方的確是端方君子,就算從前那一切都是裝的,能裝那么多年也真真是個本事。 最樸實的話語,卻透著最真摯的誠懇,朝臣們聽得觸動,容色之間頗為改觀,不知道從那一個人開始跪地,最后烏壓壓跪了一片,群臣叩首,山呼萬歲。 劉徹欣然領受。 他知道這里邊有的人是真心實意,有的人是大勢所趨,還有人暗懷鬼胎,但是他不在乎。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 侍臣將早就擬定好的旨意取出,一道道依序宣讀,前朝覆滅,新朝另立,遂改國號為漢,定都長安,以建元為年號,稱建元元年。 同時,又追謚已逝的周夫人為皇后,加封親族故舊,褒賞有功之臣和一眾親信。 最后一道旨意侍從沒有宣讀,而是畢恭畢敬的送到了新帝手中,劉徹接過之后卻不展開,只環視眾臣道:“大漢新立,朕卻已年過四旬,已經到了應當考慮國本的時候了……” 文武百官打從知道周定方起事造反之后,便在考慮這件事了,新帝無子啊,改立誰呢? 外孫? 堂侄? 還是說從周家宗族里過繼一個? 好為難??! 這顯然不是一朝一夕能有結果的事情,便有老臣躊躇著進言:“此事須得從長計議……” “是啊,朕也很為難?!?/br> 劉徹深以為然的點點頭,嘆道:“女兒都太出色了就是這點不好,都不知道傳位給誰才行!” 第216章 搞宅斗不如造反36 話音落地,原本還不乏朝臣低聲議論的太極殿霎時間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起初進言的老臣幾乎以為是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神情駭然,難以置信:“陛下方才講……” 其余朝臣也是一副如遭雷擊的模樣。 劉徹見狀失笑,滿面無奈,又重復了一遍:“朕說,女兒太優秀了就是這一點不好,都不知道該傳位給誰才好!” 同樣的話又往耳朵里鉆了一遍,這回可真沒辦法自欺欺人哄騙自己說是聽錯了了。 朝臣們得知太尉起事造反,登基稱帝,本就驚駭,然而這驚駭較之新帝想要傳位給女兒來,簡直就是一毛之于九牛! 傳位給女兒? 大漢即將出現一名女帝? 令文武百官臣服于一婦人,中原天子竟是女兒之身——如此前所未有之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陛下三思??!” 老臣們紛紛跪地,連聲道:“莫說是天子之位,就連公府侯爵、哪怕是伯府,也向來都是只傳男嗣的!儲君,國本也,又怎能以一女子當之?!若是傳將出去,我大漢怕是立時便會成為四夷笑柄,國威大失??!” 另有人進言道:“陛下愛重三位公主,憐之甚深,或可恩賜封號,封地倍之,賞賜珍稀,再加恩其子及未來夫婿亦可,哪怕是效仿前朝冊立一位鎮國公主也未嘗不可,只獨獨這儲君之位,萬不可隨心交付??!” “我泱泱中華,從未有女帝臨朝之事,如此駭人聽聞、匪夷所思之事,實在是……” 眾臣紛紛俯首附和:“還請陛下三思!” 周家三姐妹侍立一側,眸光微動,卻不做聲。 劉徹神情更是坦然,不以為意道:“諸位卿家的擔憂朕明白,只是從前沒有,以后便不會有嗎?若真是這樣想,堯舜之時并無天子,可現下朕不也位登九五,萬人之上?” 他和風細雨道:“前廢帝之子雖生于宮廷,卻長于民間,粗鄙不堪,不通詩書,甚至曾經乞討為生,如此資質得封儲君尚且不曾遭諸位卿家抵觸,朕的女兒身為天家公主,金枝玉葉,其才干德行長安皆知,勝過那乞兒百倍不止,又如何做不得儲君?只因為她們是女兒身?荒唐!” 朝臣被他噎住,一時辯解不得,劉徹見狀,便又道:“朕此生唯有此三女,更無納妃之意,不將皇位傳給他們,難道禪讓給你們?誰想要?站出來讓朕看看!” 一場宮變剛剛結束,太極殿外的血水都沒沖刷干凈呢,誰敢選在這時候冒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