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男癌進入言情小說后 第199節
郭登:“……” 上輩子是給了錢的,但是這輩子朝廷早早就有文書下來,嚴禁各處關隘守將與太上皇往來。 據小道消息說,因為皇太后和錢皇后此前送出去的那八大車珍寶,新帝心疼的掉了眼淚,說以后誰再敢往關外送一個子兒,就把他扒皮揎草,以儆效尤。 這事兒八成是謠言,但新帝的態度已經表現的很明顯的,郭登自己也覺得這時候送錢過去純粹是rou包子打狗,于是再次嚴詞拒絕。 朱祁鎮悻悻而歸。 也先也很失望,宣府和大同閉門不納,他同麾下幕僚商議之后,便決定繞道而行,過洪州堡,進攻居庸關,沒多久,又轉攻白羊口。 白羊口守將謝澤戰死,關隘失守,幾日之后,也先抵達紫荊關外,朱祁鎮身邊的太監喜寧引路使瓦剌繞道紫荊關后,前后夾擊,守將孫祥、韓清戰死,紫荊關就此失守。 就這樣,瓦剌兵分兩路,由白羊口和紫荊關進逼北京,時年十月十一日,抵達北京城外,駐軍在西直門,朱祁鎮則被安置在德勝門外的空房里。 等了又等,終于到了這一日。 城內將士枕戈待旦已久,而于謙籌謀了多少時間,朱元璋就磨了多少時間的刀。 瓦剌大軍抵達北京,立足未穩之際,雙方便來了一場遭遇戰,大明殺敵數百人,奪回先前被劫掠千余人,雖是小勝,然而人心自此大定,士兵和百姓們也有了繼續對抗下去的勇氣。 也先見大明軍容肅整,嚴陣以待,不敢貿然攻城,在太監喜寧的提議之下,重新打出了朱祁鎮這張皇帝派,要求大明派人前來迎駕。 這等大事,于謙不敢擅作主張,往宮中去問皇帝該當如何處置。 朱元璋只是冷笑:“太上皇從前重新的內侍都殺光了嗎?” “大牢里還有幾個……” 于謙怔了幾瞬,會意的笑:“臣明白了?!?/br> 也先原本是想試探大明朝廷虛實,卻沒想到最后只見到一群形容蕭索的死太監,當即大怒:“讓胡濙、于謙、王直等人前來!”又索取巨額銀款,珍寶古籍。 朱元璋聽后,嘿然不語。 內閣學士陳循急聲道:“此事斷然不可!” 話音落地,便聽一聲厲斥自殿外傳來:“放肆!太上皇的性命,難道便不在爾等心上嗎?!” 皇太后身著素衣,發間并無珠玉,只半月時間而已,她便清瘦良多,到了近前之后,語氣里帶了幾分哀求:“陛下既已位登九五,太上皇對于瓦剌而言并無多少作用,只需多贈金銀珠寶,必可換他回來……” 朱元璋道:“也先要的可不僅僅是金銀珠寶,還要胡濙、于謙等人出去走一遭?!?/br> 皇太后心急如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朱元璋聽得嗤笑,扭頭看她,道:“再把朕殺了給他助助興怎么樣?” 御書房里的朝臣慌忙跪了一地。 皇太后嘴唇咬得出了血,目光怨憤:“陛下,太上皇是你嫡親的堂兄,你們都是朱家子嗣??!” 朱元璋一掌擊在案上:“宣府守將羅亨信是朱家子孫嗎?郭登是朱家子孫嗎?謝澤、孫祥、韓清……死了那么多忠臣良將,他們都是朱家子孫嗎?!他們可以為了大明去死,太上皇又有何顏面茍活?!” 皇太后憤然道:“太上皇——太上皇當初御駕親征,也是為了保衛大明江山,陛下這樣指責他,自己又做了什么?!” 朱元璋瞇起眼來:“保衛大明江山?哈哈哈!” 他大笑三聲,臉上笑容收斂,眸光森冷:“真虧你說得出來!” 皇太后惱怒不已:“你有本事你去??!” 朱元璋手扶刀柄,淵渟岳峙,活動一下筋骨,站起身來:“你兒子是花架子,一踹就倒,但朕是真的行!” 第167章 朱元璋重返大明后17 說完,朱元璋當即一聲厲喝:“來人!” 內侍與宮人們自殿外蜂擁而至:“奴婢在?!?/br> 朱元璋斜一眼皇太后,嗤笑道:“瓦剌來襲,京師迎戰在即,這等時候,最要緊的便是內部一統,勿要生亂,萬一有什么人為太上皇偷偷下令開了城門,又或者是什么皇太什么后為了救窩囊兒子性命暗中使人去同瓦剌私通,那便大大不妙了!” 皇太后:“……” 這個馬賽克打的,跟指名道姓有什么區別。 她臉色鐵青,朱元璋恍若未見,只繼續吩咐道:“朕即刻便往九門去同于尚書一道督戰,爾等在此侍奉皇太后,片刻不得離開,若朕回來之前皇太后有了什么閃失,朕摘了你們腦袋!” 宮人內侍在新帝身邊侍奉多日,早已經了解他性情,此時聽得一個激靈,卻不敢將這話當成玩笑,齊齊躬身施禮,應聲道:“是!” 皇太后怒極反笑:“皇帝這是要拘禁哀家嗎?!” 朱元璋淡然道:“朕沒這個意思,太后不要多想?!?/br> 皇太后冷笑一聲,撫開近前來的宮人侍婢,寒聲道:“若哀家一定要走呢?!” 朱元璋道:“宣宗皇帝在時,與太后鶼鰈情深,君夫去了,太后心里必然也是難過的,只是為著太上皇年幼,方才強撐著那口氣罷了。只是不想太上皇實在混賬,一味寵信jian宦在前,北狩被俘在后,堂堂華夏天子,竟然為異族叫門,簡直丟盡了我大明的臉面!” 他面籠寒霜,神情森然:“太后教出了這等不孝兒孫,心中歉疚難當,上對不起祖先神明,下對不起黎庶百姓,萬念俱灰,懸梁自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朱祁錕,你敢!” 皇太后面孔慘白,厲聲呵斥:“哀家是宣宗皇帝的皇后,是太上皇的生母,你不過是從小宗入繼的新帝,如何敢這般對待哀家?!你死了到了底下,還有何顏面去見宣宗皇帝?仁宗、太宗、太祖皇帝都饒不得你!” 朱元璋被逗笑了。 真踏馬是活久了什么都能見到了,老朱居然被人用兒孫和重孫威脅了! 真到了老子面前,他們敢吱一聲,老子跟你改姓孫! “宣宗、仁宗、太宗?哈哈哈哈!”朱元璋放聲大笑。 皇太后被他笑的心里發毛,強撐著神情,色厲內荏道:“你笑什么?這都是大明先祖,有何可笑之處?!” 朱元璋好容易收起笑意來,抬手一指她,道:“這話朕記住了,太后最好也記在心里,若果真有黃泉地獄,你我二人到了底下,且再分說!” 皇太后聽得莫名,還要再講,朱元璋卻懶得分說,轉向左右,斥責道:“愣著干什么?還不快把皇太后請下去!” 然后又用壓低過、但是皇太后能聽見的聲音吩咐:“吃喝拉撒都隨她去,只是不能離開房間,也不能讓外邊人跟她傳遞消息……” 內侍有些不安:“陛下,這畢竟是皇太后啊,奴婢們——” “老老實實呆在這兒的就是皇太后,出了這個門,想作妖扯老子后腿的,就什么都不是了!” 朱元璋豎起一根手指,止住了他接下來要說的話,拍拍手,便有心腹送了白綾過來。 皇太后被駭的面無人色,若非是被宮人攙扶著,幾乎立時便要倒地。 朱元璋看也不看她,直接將白綾擱到那內侍手里:“想走也可以,用它——別問,問就是思念宣宗皇帝,愧對大明先祖和黎庶百姓!” 內侍捧著那根白綾,仿佛是端著一座大山,艱難的咽了口唾沫,小聲說了句:“是?!?/br> 朱元璋提了提腰間玉帶,心滿意足的清了清嗓子:“走了!”說完,提著佩刀離開。 徒留皇太后和那群內侍、宮人僵立原處,呆滯如一群母雞。 空間里皇帝們看得忍俊不禁,高祖道:“看老朱把人給嚇得!” 嬴政也不覺微笑起來:“你也不怕真的把事情給鬧大了?!?/br> “不會的,”劉徹嘿嘿笑了幾聲:“皇太后要真是死了,那事情可鬧大了,老朱這會兒是朱祁錕,可不是開國太祖朱元璋,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那內侍沒那么大的膽子,真把皇太后勒死了,他肯定也得死?!?/br> 李世民摸著下巴笑:“你就不怕皇太后豁出去了,梗著脖子往外沖?” 朱元璋冷哼一聲:“她若是有這個膽子,那倒是好了!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她哪兒敢!還到了地下讓太宗、仁宗、宣宗皇帝教訓老子——這三個王八蛋要是敢吱聲,老子非得給他們錘出屎來!” 嬴政笑了半日,終于正色幾分:“皇太后畢竟有著大義名分,以你現在的聲望和權柄去這么做,仍舊稍顯激進了,料想你是有了主意?” 朱元璋哈哈大笑,卻不做聲。 劉徹就哼道:“他是有主意了,只是瞞著咱們不說呢,嘿!” …… 也先起初想的是打朱祁鎮這張牌來試探大明虛實,然而新君登基之后,朱祁鎮便成了明日黃花,全無益處,只賺了幾個此前得朱祁鎮寵信的太監出來,于謙、王直、胡濙等人連個影子都沒能瞧見。 虛假的和談就此結束,雙方都開始動真格兒了。 于謙作為總指揮使,分別調遣諸將,率師二十二萬,列陣于九門外,都督陶瑾安定門,廣寧伯劉安東直門,武進伯朱瑛朝陽門,都督劉聚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阜成門,都指揮李端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崇文門,都指揮湯節宣武門…… 而于謙自己則同石亨一道,率同副總兵范廣、武興陳軍在德勝門外抵擋也先,傳令下去,臨陣之時將領不顧軍隊先撤離之人,斬其將,軍隊不顧將領先退者,后隊斬殺前隊,直接抹殺了將領和士兵們的僥幸之心,至此再無人膽敢退縮怯戰。 于謙與石亨、范廣共同戍守德勝門,而也先的進攻也由德勝門開始,于謙嚴陣以待,命令石亨設伏于空置的屋舍,派遣數名騎兵誘敵,瓦剌萬余人追擊而上,副總兵范廣趁機發射火器,先前埋伏起來的將士們共同出擊,打了瓦剌一個措手不及,也先的弟弟孛羅、平章卯那孩中炮死,明軍聲威大震。 初戰告捷,于謙面色稍霽,范廣、石亨幾人亦是面露喜色,城墻之上弓箭手引弓戒備,目送瓦剌士兵退出射程,眉宇間不約而同的浮現出幾分輕松之意。 恰在此時,于謙卻聽破空之聲傳來,尋聲扭頭去看,卻見一支利箭伴著破空之聲如雷電一般迅猛射出,城下瓦剌馬背上的將領后背中箭,應聲跌下馬去,軍隊陣勢一時大變,隨之哄亂起來,連那將領的尸首都顧不得搶回,便四散著一哄逃離。 于謙見狀大喜,回頭道:“這一箭是誰射的?當賞!” 石亨亦道:“瓦剌賊眾已經退出射程許多,卻還能一擊而中,臂力非凡,精準異常,果真難得!” 卻無人出聲認領稱謝。 下一瞬,又是一箭發出,同樣直取一瓦剌頭目性命。 于謙駭然轉頭,著實吃了一驚:“陛下!” 朱元璋不看他,臂膀發力,引弓再射,口中笑道:“于尚書,看朕箭術如何?!” 弓弦一松,又一名瓦剌頭目應聲倒地。 于謙震動不已,由衷道:“陛下神武非凡,臣敬服!” 石亨亦是面有欽佩之色,躬身道:“陛下勇武,有太祖皇帝之風!” 朱元璋知道后邊石亨這孫子要造反,但這時候見了他,態度還是很和藹的——造反是之后的事情,守城是眼前的事情,且先榨光他最后一點利用價值,等瓦剌大軍退卻,再尋個由頭殺了便是。 他笑著褒贊石亨幾句,這時候也先見德勝門這兒占不到什么便宜,便轉奔西直門去了,防守西直門的乃是都督孫堂,只是于謙唯恐事有萬一,忙令石亨引兵前去襄助。 在前一世,于謙已經證明了他的韜略和本領,故而此時朱元璋并不發言,于謙卻不敢忽視天子,恭敬詢問:“陛下以為如何?” 朱元璋斷然揮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既用于卿家防守北京,自無質疑之理!” 于謙心下動容,稱謝不已。 朱元璋卻在此時遣退左右侍從,面有忐忑,低聲問道:“于卿家,朕可以放心的將大明和北京交付到你手上嗎?” 于謙聽得身形一震,當即一掀衣擺,跪地道:“愿為陛下肝腦涂地,萬死不敢有辭!” “好!”朱元璋面有感慨欣然,親自將他攙扶起身,拉著他的手,依依道:“于卿家便是朕的諸葛孔明啊,有臣如此,朕夫復何求!自古圣君垂拱而治,朕深以為然,太后在宮中念佛,朕稍后便去拜謁太廟,祈求歷代先祖庇佑,瓦剌不退,勢不出廟!偌大的朝堂,朕能信得過的只你一人罷了,今日朕便將抗敵諸事交付到于卿家手中,還望愛卿不要讓朕失望!” 于謙感念不已,淚濕衣襟:“得陛下如此信重,臣豈敢叫陛下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