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僧,朕勸你適可而止 第12節
因為湛寂那抹直接能把人送進阿鼻地獄的眼神,嚇得淳淵倉皇而逃。此畫面恰被門外掃地的僧人撞見,便將“湛寂師叔護犢子”這話大肆宣傳,沒出半日,僧人們也都知曉了此事。 “說來奇怪,淳修五歲就跟著師叔,怎不見他護他?這靜好師弟一來,師叔便如此維護,還真有點偏心哈?!?/br> “可不,我親眼所見,淳淵被師叔瞪得話都不敢說。再說,臘八那日,雖說過錯全在湛明師伯,但師叔風塵仆仆剛剛回來,情況都沒弄清楚,便信了靜好的說辭,這是為何?” “還能為何,靜好師弟更討師父歡心唄……” 而此時紫柏禪院深陷輿論漩渦的人,對此事還一無所知。次日清晨,她照舊做完早課后,坐在古松下聽師父授課,淳修也在,但他通常不會表態,靜得仿佛根本不存在。 湛寂分享的故事是《大涅槃經》的“雪山童子舍身求偈”的故事。說的是釋迦牟尼前世曾是一個婆羅門,在雪山修行,叫做雪山童子。 帝釋天為試驗他的誠心,化作羅剎考驗他,對他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br> 意思是:這個世界之所以空苦無常,是因為眾生被生與死的法則所束縛。 童子聽了心中大喜,問他后半句是什么。但羅剎說自己非常饑渴,不能說。童子道如果他能告訴自己下半句,便用自己的身體供養他。 于是羅剎說出了后半句:“生滅滅己,寂滅為樂?!?/br> 意思是:如果生與死的法則沒有了,就不會感到諸行無常了。 童子聽罷,便真的從大樹上投身于地下,欲以血rou之軀換供養帝釋天。 這故事傳承千百年,世人都知道這是歌頌雪山童子舍身求法的大無畏品格。 遠處鐘聲有僧人在敲鐘,松下三人靜坐在棋盤前。蕭靜好看完書上的故事,經不住搖頭嘆息。 湛寂側眼看她,問道:“你有何見解?” 蕭靜好看了眼不說話的淳修師兄,說道:“弟子不認為這樣的犧牲精神值得歌頌?!?/br> “哦?”湛寂放下手中經書,正眼看去,示意她繼續說。 她想了想說道:“只是因為求一句佛經便獻出自己性命,過于愚鈍?!?/br> 她這番驚世駭俗的話,竟敢公然質疑佛祖前世所作所為,若是湛明聽到,必定是劈頭蓋臉一頓痛罵。 湛寂的反應卻很云淡風輕,他反問:“你認為什么才是有意義,什么才不愚鈍?” 她兩顆珍珠似的眸子在眼眶里轉了數圈,愣愣搖頭,“弟子不知,但輕易這樣放棄自己生命,便是無意義?!?/br>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是為何?”,湛寂問她。 蕭靜好道:“因為他身負重擔,有更重要的事要做?!?/br> 他說:“你怎知一心問佛,不是雪山童子所堅持的事情,且愿意為之付出性命?有人愿為五斗米而折腰,為何就沒人愿為求解心中之惑而付出自己生命呢?” 他的話讓她許久沒答得上,良久后,她道:“那如果這執念從根本就是錯的呢?譬如一個忠臣,自知自己所效忠的皇帝昏庸無道,卻還死死效忠,這就是愚忠,便是沒有意義的事?!?/br> 湛寂聽罷,看她的眼神多了分意味深長,他問:“你指的是誰?” “古往今來很多,越大夫文種,大將蒙恬,一代名將斛律光?!笔掛o好說罷,悄咪咪看了眼對方,感覺他有些不悅,立馬放低了聲音,“弟子見解不全,師父……” “這不代表他們愚昧無知,他們堅守該堅守的,錯的是讓他們蒙冤之人,而非他們本身?!闭考牌嗨脑?,語速不快不慢,“世間百態,蕓蕓眾生各式各樣,每個人都有自己傾盡畢生所追求的東西,不分高低貴賤?!?/br> 蕭靜好一時啞口無言,埋頭自責起來,“師父所言極是,我,我也不知道為何會生出這種極端念想,弟子愚鈍?!?/br> 見她一臉自責,湛寂放緩語氣道:“不出去走走,你會以為現在知道的就是全部。非你之過……” 他以為把她關在清音寺,便能救她一命。沒想到她的認知只停留在書本里,而沒有實踐經驗。 師徒三人正談論得精彩,有一女子在大師兄淳遠的引導下,從大門處一瘸一拐走來。 蕭靜好見是她,一時沒回過神——她怎么會在這里,腳怎么了? 滿琦,一個知書達理,容貌清雅脫俗的女子,除了蕭靜好母親以外對她最好的大jiejie。 其父滿卿,寒門崛起,現任侍郎一職。 在南齊,寒門與世族的界限十分嚴格。即便她父親官至侍郎,仍被南齊原有的世家大族所看不起。 朝中曾出現多起寒門子弟與世家大族通婚的情況,但都一一遭到其余世家的彈劾,導致婚事不了了之。 滿琦與路瓊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那是三年前的事情,彼時蕭靜好尚且還在宮中,對二人的婚事也略有耳聞。路家乃是幾百年來的世家大族,而滿家則是寒門出生,雙方因為地位懸殊,最后婚事談崩了。 滿jiejie也因為此事,一蹶不振了許久。蕭靜好暗暗嘆息,自離開后,再沒聽過有關她的消息,不知她現在的心情可好些了。 對方顯然沒認出蕭靜好,對湛寂行了個禮,款款說道:“貿然拜訪,佛子見諒?!?/br> 湛寂虛長她幾歲,沒出家前雙方還算認識。只是隨著他遁入空門,許多俗世關系都淡化了,他雙手合十,淡淡回了她一個佛門禮。 聽淳遠說,她昨夜便來到寺里,因為路滑崴了腳,便在寺中借住了一晚。 滿琦此次上山,是因為她祖母病痛亡故,所以來請寺中禪師去府上為祖母超度。 蕭靜好這才想起來,她家雖舉家遷去了健康,但老家正是這梁州,所以她會出現在這里并非意外。 湛寂聽了來龍去脈,竄著手里的佛珠沉思少頃,說道:“點上幾個沙彌,同我一起下山?!?/br> 淳遠雖在輩分上比湛寂小,但年齡卻比他大,入門也比他早,他深知這位師叔素來只渡活人,不渡死人,這次竟愿意親自出面,倒是出乎意料。 蕭靜好正看著滿琦發呆,耳邊響起句,“收拾細軟,隨我下山?!?/br> 話是她師父說的,這讓人有些難以置信。兩年了,她一次也沒出去過,師父這次竟要帶她下山? 終歸是沒忍住欣喜若狂,她答了聲“好勒”,蹦跳著回禪房收拾東西去。 滿琦盯著那道離去的背影,喃喃道:“這位小師父真活潑,敢問他的法號叫什么?” 淳遠回道:“施主是說靜好師弟嗎?確實活潑,人也很聰明,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在清音寺就數他背書最快?!?/br> “是嘛,那跟我認識的一個人可真像?!睗M琦陷入沉思,喃喃道,“只可惜,不知她現在人在何處……” . 蕭靜好行李少得可憐,收去收來就是幾件僧衣。見滿琦的衣裳和珠釵都好好看,正是愛美的年歲,她卻成了帶發修行的修士,禁不住有些感慨。 待她死磨爛磨走出門,才發現湛寂不知在門前等多久了,她拉了拉肩上的包袱,有些心虛,“讓師父久等?!?/br> 小不點也從她兜里探出顆毛絨絨的腦袋,歪頭仰視著湛寂。 湛寂從她頭頂望去,那頭亂糟糟的發髻著實讓人難以忍受。 遲疑片刻,他沉沉說了聲:“過來?!?/br> 蕭靜不解,但還是往他的方向挪了兩步……湛寂見她畏手畏腳,直接將她拉到自己跟前。 嗯?蕭靜好心頭一驚,還沒明白什么情況,只覺自己發帶一松,滿頭青絲就如瀑布般錘了下去……她驚慌著轉頭,卻被一雙大手牢牢固定住。 “別動?!?,湛寂話音有些暗啞。 他讓別動,她亦沒動。她反手接過他遞來的發帶,人已呆若木雞。 曾夢見師父給她梳頭發,這事竟夢想成真了? 可他是和尚啊,怎么會綁頭發呢?哦對了,佛子曾經也是世家子弟,還是南平王世子,聽說是當時世家中皎皎君子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束發這種事,自然難不倒他。 湛寂的手法很輕,他將散開的發絲一束束梳起來,一收一拉,發髻就這樣被他穩穩地綁好了。 蕭靜好木訥地接過他遞來的梳子,隨意晃了幾下腦袋,嘿嘿笑道,“謝謝師父,相當穩!不像我扎的,跟病秧子似的,總是左搖右晃?!?/br> 湛寂自是不會聽她拍馬屁,從始至終沒有只言片語,自顧自踏上菩提古道,那身高挑的素衣僧袍,踩著不急不慢的步伐,幾乎與雪色融為一體。 她愣愣看著手里的發帶和梳子……梳子是師父拿來的,手里的發帶是自己的,那頭上這根是哪兒來的? 蕭靜好追上他,歪頭道:“沒想到師父這么會綁頭發,那……往后能繼續幫我綁么?” “不可以?!?,湛寂腳步微快,答得毫無懸念。 她小跑跟上,“那可以教我嗎?” 前面的人腳不見停,回道:“可以?!?/br> “謝謝師父,”她問,“可是師父已經剃發多年,這頭繩……哪兒來的呢?” 湛寂停步,有些后悔做這件事,他側頭問她,“你為何如此話多?” “……”好吧,她閉口不再言。 見她戛然而止,他又覺太過于突然,只是對這個問題,他始終無從答起。 師徒兩人你不言我不語氣氛正合湛寂的意,沒成想這樣的寧靜并沒持續多久,只聽一聲“哐當”響……他猛然回頭,徒弟已經坐在了雪坑里。 蕭靜好只顧著追趕湛寂,卻沒顧及路太滑,一不留心就摔在了冰渣上,她窘迫著張臉,與一臉黑線的佛子對望……像極了以前不聽母親叮囑,結果摔得一身泥,最后母女兩大眼瞪小眼母親恨鐵不成鋼的畫面! 但她知道,湛寂不是自己母親,自然不會無極限包容她。 “師父……我,我不是故意的?!?/br> 她閃著兩顆灼亮的眸子說著,兩手搭在冰上,重心往前倒,正試著靠自己爬起來…… “別動!” 那廂才警告完,“砰”一聲響,她腳底打滑,將爬到一半又摔成個倒栽蔥,腦瓜子疼得嗡嗡直叫。 湛寂:“……” “師父,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br> 他用一種觀看異物的眼神盯著她,不知醞釀了多久,才自牙縫里擠出那句,“你就是故意的!” 第13章 、幽蘭 一行十來個僧人,身著淡黃僧衣,在山間徐行。 滿琦被淳遠攙扶著下山,她幾步一回到,閑聊道:“沒想到大名鼎鼎的湛寂佛子對徒弟會這么有耐心?!?/br> 淳遠回頭望去,蒼山巍峨,白雪皚皚,湛寂師叔款款走在陡峭的懸崖邊上,背上背著的,正是靜好師弟。 他淡淡一笑,說道:“師叔素來面冷心熱,對自己選的弟子,更是會盡職盡責。淳修當年跟拜師叔為師時,不過五歲,他也對他悉心教導?!?/br> “也背他么?”滿琦好奇道。 “那……倒沒有?!彼f得很靦腆。 滿琦沖他笑,那笑如寒夜里驟然綻開的梅花,芬香撲鼻,凌寒傲骨。 淳遠失神,耳根子登時就紅了,他忙扭過頭,睫毛下垂,單手立掌,念了句:“阿彌陀佛……” . 蕭靜好知道湛寂很無奈,所以在他背上盡量讓自己像塊石頭,一動沒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