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亂世做權臣 第301節
與婚服相匹配的各種配飾也都是龍鳳俱全。 宋佩瑜換好婚服出門后,呂紀和親自捧著個盒子遞向宋佩瑜。 盒子里是禮部特意為宋佩瑜準備的‘合歡扇’。 扇為圓形,寓意團圓美滿。 這柄團扇上卻不是龍鳳之類的祥瑞圖案,也不是鴛鴦等有特殊寓意的鳥獸,制式也與賓客們從前見過的‘合歡扇’大為不同。 ‘合歡扇’以金色為底。 扇面最右邊是顆高大的巨樹,茂密的枝葉中,正臥著只黑白相間的貍花貓,遠處正有展翅的朱雀飛來,落點正在貍花貓臥著的樹枝上。 目光從呂紀和帶著笑意的雙眼上轉到盒子中的‘合歡扇’上,宋佩瑜忽然感覺到來自耳朵下方的灼熱。 他輕咳一聲,拿起團扇放在胸前時,特意將貍花貓和朱雀那面貼在胸口,讓‘囍’字那面朝著賓客。 院子外忽然響起陣陣驚呼聲。 “迎親隊伍到門口了,請元君殿下整理儀容!” “呂大人、盛大人、柏大人可要去攔門?” “快看看有沒有要緊的東西,沒裝進嫁妝里,現在趕緊裝還來得及!” …… 呂紀和與盛泰然、柏楊相視而笑,轉頭對宋佩瑜道,“我們去門口看看,回頭與你說熱鬧?!?/br> 宋佩瑜頓時想起他剛收到的那份來自呂紀和的‘大婚之禮’,很難不升起擔心。 他覺得呂紀和極有可能憑一己之力耽誤他和重奕大婚的吉時。 宋佩瑜大步往前走了幾步,正想叫住呂紀和,找個理由將呂紀和留下,就聽見身后突然爆發的喊聲。 “哎?!” “太子殿下!” “不是說還有半炷香的時間?” …… 宋佩瑜回過神的時候,重奕已經從天而降,正好落在他身側。 重奕身上的吉服也是朱紅色,上面的繡紋亦是龍鳳呈祥,身上的諸多配飾大多與宋佩瑜身上的配飾一模一樣,唯有腰間紅玉雕制的龍形玉佩例外。 宋佩瑜腰間相對應的配飾是半個手掌大的金鳳,金鳳頭頂的紅玉圓珠,取自與重奕腰間的龍形玉佩相同的玉。 這顆圓珠既能鑲進紅玉雕制的龍形玉佩中作龍珠,也能放在金鳳頭頂作鳳膽。 重奕鮮少會穿著如此鮮艷,且他今日的心情頗佳,身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都不知不覺間變淡,妍麗的五官正前所未有的溫潤。 他眉目凜冽時,尚且有格外膽大包天的人,寧愿忍著心驚膽戰,也要多看他幾眼。 此時重奕難得收斂身上的棱角。 便是聽聞太子已經進門,特意從其他院子趕來看熱鬧的老大人們也忍不住始終將目光放在重奕身上。 看過重奕,再看重奕身側俊美大方的宋佩瑜,誰能不說這是天作之合? 正值喧鬧的院子安靜了片刻,直到在大門口堵門的宋氏兄弟和侄子們,終于反應過來,‘他們要堵的人,已經順著宋府的高墻越過他們,直奔天虎居?!颐ψ穪?,院子里才再次響起歡聲笑語。 親迎禮在盡可能延續舊例的基礎上,專門為宋佩瑜與重奕做出些改動,比尋常世家大族的大婚之禮都更隨意熱鬧。 在呂紀和的帶頭下,眾人紛紛起哄,讓重奕退回天虎居門口,重新面對眾人的刁難。 重奕認真的將宋佩瑜的身影收入眼中,痛快的應了眾人的要求,大步走向門口。 仿佛他急著從府外翻墻進來,并不是為了早些將宋佩瑜從天虎居帶走,只是想早些看到宋佩瑜而已。 正因為在大門處沒攔住重奕而窩火的宋氏兄弟和侄子們,惱羞成怒之下,對重奕毫不客氣。 他們自認于武藝上絕不可能勝過重奕,也找不到能在武藝上為難重奕的人,準備的都是詩文之類的難題。 宋氏兄弟和侄子們原本只是想稍微為難下重奕,不讓重奕輕易將宋佩瑜從天虎居帶走,卻沒想到重奕面對他們的為難時,居然能流暢的說出讓所有人都挑不出錯,甚至越想越拍案叫絕的答案。 這是課業不精,以至于讓朝臣們感嘆永和帝后繼無人的太子殿下? 宋氏兄弟不信邪,他們覺得重奕是提前找人‘押題’,剛好背過他們提出問題的答案,才能對答如流。 而且他們有具體懷疑的人選。 感受到身上猶如針刺般的目光,呂紀和臉上的笑容微僵,氣勢洶洶的與瞪著他的宋五對視。 看什么看? 還不是你們太沒用! 宋二焦急惱怒之下,完全忘記他的初衷不是想將重奕為難住,而是想讓重奕知道從天虎居帶走宋佩瑜的不易,所問的問題越來越難也越來越偏,完全不給重奕留任何退路。 重奕卻每次都能對答如流,回答問題的速度比宋二想問題的速度還快。 明明天氣越來越清涼,宋氏兄弟額間卻快速蒙上密密麻麻的細汗。 宋氏侄子們也沒好到哪去,就算是專門研究學問的人,也拿重奕完全沒辦法。 除了書本上的記載,學問二字本來就是很私人的事,完全沒法說誰對誰錯,只能說觀點不同。 至于書本上的記載……他們知道今日才知曉,太子殿下居然能過目不忘,而且博覽群書。 重奕再次憑本事,以讓眾人難以理解的速度走到宋佩瑜面前。 親眼見證太子成婚心切的禮官們不顧頂頭上司宋二的惱火,假裝沒發現還沒到吉時,高聲唱喏,請重奕和宋佩瑜前往松鶴堂拜別父母。 松鶴堂中,難得身著華服,滿頭珠翠的宋老夫人坐在首位,柳夫人站在宋老夫人身側。 宋瑾瑜抱著宋良辭的牌位,站在宋老夫人另一邊本該放著椅子的地方,他身側還站著葉氏。 重奕和宋佩瑜在禮官的指引下,三跪九叩,先認親改口再正式拜別,然后離開宋府。 自從被宋瑾瑜叫醒后,宋佩瑜心中就只有充盈的喜悅。 在他看來,他與重奕成婚,是完成兩人多年的期待,完全沒有成婚后就要離家的憂慮。 而且重奕在請期那天,當眾答應宋老夫人,他們成婚后,每月都會回天虎居住一旬,永和帝也默認了重奕的說法。 直到此時此刻,正式拜別父母,轉過身與重奕手牽手往外走的時候,聽見禮官小聲提醒他‘不能回頭看’,宋佩瑜的鼻腔才猛得涌上酸澀。 身側的人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情緒波動,重奕無聲握緊宋佩瑜的手,“想看就看,我們再與母親和大哥說會話,時間也來得及?!?/br> 望著禮官突然青白的臉,宋佩瑜不厚道的笑了出來,連忙抬起右手的‘合歡扇’擋住下半張臉,心中的悵然消散的干干凈凈。 重奕的迎親隊伍中沒有轎攆,只有他的太子儀仗。 走到宋府大門處,重奕忽然將宋佩瑜攔腰抱起,在周圍的起哄和叫好聲中,抱著宋佩瑜走上太子儀仗最前方的高大車架,才將宋佩瑜放下,與宋佩瑜牽手并肩站在車架上。 宋佩瑜忍不住將目光長久的停留在宋府的牌匾上,眼睜睜的看著宋府的牌匾越來越小,也越來越模糊。 太子儀仗開始緩慢的走動起來,卻不是直接回皇宮,而是要在咸陽城內轉個大圈。 迎親隊伍先行,二百五十六輛裝著聘禮的馬車緊隨其后。 等太子儀仗回到皇宮,在勤政殿前停下時,太陽已經在地平線上,投灑著橘紅色的光芒。 宋佩瑜右手握著‘合歡扇’,左手與重奕十指相扣,在朝臣們的注視下走進勤政殿。 永和帝正穿著祭祀時才會穿的龍袍,帶著十八珠冠冕高坐在龍椅上,龍椅邊還設了兩個側位,分別坐著長公主和肅王。 宋佩瑜和重奕按照禮官的提示,一絲不茍的完成大婚儀式。 勤政殿的大禮后,東宮還有小禮,設宴也是在東宮。 宋佩瑜不是女眷,無需守在婚房中等待重奕回來,他與重奕換了新禮服后,一同出去宴客。 相比在勤政殿時的嚴肅,東宮的氛圍要輕松得多。 宴席剛開始,永和帝便醉得稀里糊涂。 他死死拉著重奕的手不肯松開,口中卻始終只有五個字,“成婚了就好?!?/br> 肅王的情緒更加外露,他抱著重奕的大腿,喋喋不休的大聲念叨著重奕從小到大的‘趣’事,反而比永和帝更受尚且沒徹底醉過去的朝臣們的歡迎。 就連已經修身養性多年的長公主,也是全靠大公主和惠陽郡主扶著,才沒倒下去。 重奕好不容易從永和帝與肅王手中脫身,立刻和宋佩瑜回寢殿完成最后的合巹禮。 還保持清醒的朝臣們紛紛厚著臉皮去湊熱鬧,卻被呂紀和、駱勇等人明目張膽的排擠,只能站在人群最后面透過縫隙看重奕和宋佩瑜的合巹禮。 系袍、結發、合巹 放下酒杯,重奕立刻變臉,對平彰道,“讓十率扶大人們下去醒酒?!?/br> 平彰響亮的應聲,艱難的順著人群的縫隙擠了出去。 朝臣們卻沒在第一時間察覺到危險,直到被十率架住,強行去醒酒時候,他們才驚覺重奕的話是什么意思。 朝臣們都自愿離開后,東宮小學堂的人還試圖做最后的掙扎。 想要蒙混過關駱勇先開口為強,“現在就開始鬧洞房?” 平彰立刻跟著湊熱鬧,“我為了鬧洞房專門請教了許多兄弟,保證能讓太子和元君的洞房花燭夜熱熱鬧鬧……” 對上重奕黑白分明的眼睛和宋佩瑜和善的面容,平彰自覺閉嘴,轉身就走,“我去幫你們招待仍在飲宴的大人們?!?/br> 其他人面面相覷后,都將隱晦的目光放在呂紀和身上。 呂紀和搖了搖頭,從袖袋中掏出個能輕松握在手心的翡翠盒,放在他身側的桌子上,“大婚禮物,祝你們比翼連枝,永結同心?!?/br> 說罷,呂紀和完全不給宋佩瑜和重奕問他翡翠盒里是什么東西的機會,轉身就走。 其他人紛紛露出失望、后悔之色,說了吉祥話后,依次跟在呂紀和身后離開。 早知道不能鬧洞房,他們也該準備禮物才是。 萬一太子和元君洞房時用上了他們的禮物,也能算得上是他們鬧了洞房。 眾人卻不知道,他們離開后,宋佩瑜立刻將呂紀和送的翡翠盒子放入床頭柜的最底下。 宋佩瑜打定主意,絕對不會在新婚之夜打開這個盒子。 兩人將系在一起的袍子脫下,僅穿著寢衣相對時,宋佩瑜忽然生起久違的羞澀。 他垂下眼皮,故意不去看重奕溫柔得能滴水似的眼睛,故作平靜的讓重奕去洗漱。 重奕攬住宋佩瑜的腰,溫熱的吐息直往宋佩瑜耳朵里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