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亂世做權臣 第289節
趙國永和帝的‘老兒子’終于要娶妻,還是個男妻的消息傳到楚國后,楚皇突然將皇太子叫來,讓皇太子和襄王,分別寫封信祝賀趙太子即將成婚。 皇太子自然不愿意,已經修身養心多年的楚皇突然大怒,指著皇太子的鼻子大罵不孝。 皇太子哪里敢擔這個罪名? 看燕國孝帝,就算太后不是他的生母,他都不敢在太后指責他不孝的時候無動于衷。 況且皇太子還只是皇太子。 整個楚京的軍防,始終都牢牢掌握在楚皇手中。 襄王不僅和皇太子分別寫信,祝賀重奕即將大婚,還精心準備了份禮物,大大方方的讓人送去咸陽。 也不知道這么多年過去,重奕和宋佩瑜的愛好有沒有改變,會不會喜歡他專門讓人照著最經典的樣式,用最好的材料打造的小玩具。 難得這日靈云公主也在,楚皇的笑聲都比往日里響亮了許多。 “meimei竟然還認得針線,怎么從來都沒見你給我做個小東西戴出去玩?”襄王的目光從楚皇頭上針腳密實,花樣卻歪歪扭扭的抹額上移開,似笑非笑的望向靈云公主,“我不嫌你繡的丑?!?/br> 靈云公主又羞又窘,紅著臉挽著楚皇的手臂告狀,“他竟將我當成針線坊的繡女。想要繡品,還敢嫌丑?!?/br> 楚皇抬起手將靈云公主的鬢角的碎發別在耳后,小心翼翼的摸了下頭上的抹額,臉上的笑容與終于吃到糖果的小兒沒有任何區別。 “繡這么個東西,不知道要在手上添多少傷疤,不必理會那個混小子?!背什[著看得不太清楚的眼睛盯著靈云公主的手。 發現楚皇的動作,靈云公主臉上的表情突然凝滯,茫然的看向襄王,她沒在楚皇眼中看到焦距。 襄王仍舊在笑,緩慢且堅定的朝著靈云公主搖頭。 楚皇偶爾會有看不清東西的癥狀,還小心翼翼的瞞著身邊的人,卻不知道襄王早就發現了這點,照顧楚皇的心情,才從來都沒提起過。 既然楚皇不想讓他們發現,他們就假裝不知道。 靈玉公主突然像小時候那樣,將臉埋在楚皇的肩膀上,語氣是與哀傷面容截然不同的歡快,“靈云只給父皇做繡活,旁得什么人都不配?!?/br> “好!”楚皇又去摸頭上的抹額,“乖囡做這一個就夠了,以后都別做了?!?/br> 沒等靈云公主再開口,楚皇突然轉頭看向墻角,“難為靈云還惦記著我這個老東西,朕要賞她。擬旨,晉靈云公主為靈云長公主,享雙祿,再從朕的私庫中撥六個皇莊給靈云?!?/br> 靈云公主萬萬沒想到只是個抹額,竟然會讓楚皇生出破例給她晉爵的心思,“父……” “恭喜靈云meimei,這下可真是名副其實的姑奶奶了?!毕逋醮驍囔`云公主的推拒。 不過是破例晉個長公主,前朝又不是沒有先例。 難得老爺子高興。 屋內的宮人們也紛紛恭喜靈云公主,笑嘻嘻的與靈云公主討賞。 一片歡聲笑語中,忽然有人進門,無聲跪在楚皇面前,“陛下,豫州春縣八百里加急?!?/br> 襄王不耐的皺起眉毛,沉聲道,“這些事自有太子處理,不必再來驚擾陛下?!?/br> 來人卻仍舊沒有起身的意思,反而背脊更加彎曲,“太子不能服眾,朝堂……打起來了?!?/br> 襄王倒吸了口涼氣,咬住舌尖,才勉強忍住問跪在地上的人‘你說什么?’ “十六郎與朕去看看,靈云先回吧?!背蕪能浰险酒饋?,眼睛已經恢復往日里的精光湛湛,腳步卻沒有他的語氣穩當。 襄王只來得及給靈云公主使個眼色,讓靈玉公主將兒女也帶進宮來等著,便急步去追楚皇。 楚皇沒如襄王預料的那般怒火中燒,情緒反而比呼吸聲明顯加重的襄王平靜得多。 聽到襄王勸他等轎子,楚皇就停下來等驕子,半點都不著急。 襄王這才放心了些。 第130章 直到親眼看見長發凌亂不堪,滿是褶皺的衣衫上甚至沾著灰塵的朝臣們,襄王才敢相信特意來請楚皇的人沒撒謊。 察覺到襄王的目光后,朝臣們如夢初醒般低下頭。 狼狽不已的朝服、已經光禿禿的腰間、滿是腳印痕跡的靴子。 他們竟然在朝堂上與同僚動手…… 別說襄王詫異,朝臣們都覺得不可思議。 襄王橫眉倒豎,犀利的目光從每個朝臣臉上劃過,“太子呢?” 穿著明黃色太子朝服的人影,低著頭從朝臣們身后繞出來,徑直走到楚皇面前跪下,“父皇”。 襄王正看太子極度不順眼,仍舊扶著楚皇的手臂站在楚皇身側,絲毫沒有朝旁邊側身,避開太子跪拜方向的意思。 他自上而下的打量低著頭跪在地上的太子,眼中閃過嘲諷。 頭上的玉冠是歪的,領口也不整齊。 堂堂監國太子,竟然親自下場與朝臣們挽袖子? 楚皇也在垂目打量他的太子,“抬頭” 太子沒抬頭,背脊反而更加彎曲,勉強保持平靜的語氣中暗含著難堪和請求,“父皇” “抬頭!”楚皇的語氣陡然嚴厲。 太子貼在地磚的手指尖血色盡失,抬起頭后,終于顯露在楚皇和襄王視線中的臉上,血色卻格外得多。 他的右臉顴骨上,正有個雞蛋大小的淤紫。 襄王明顯感覺得到,他正攙扶著的手臂正在顫抖。 “誰動的手?”楚皇的聲音卻極穩,與他顫抖的手臂截然相反。 “是我動的手!”人群中走出個身形瘦弱,看上去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男人,他比跪在地上的太子還要狼狽,外裳已經被撕扯成布條,發冠消失不見,頭發亂糟糟的披散在身后。 是接替襄王任宗人寺卿的安定郡王。 按照輩分,安定郡王是楚皇的族弟,因為輩分大且曾有大功,才能接任宗人寺卿。 “我要打當年攻下豫州春縣的主將蘇琦,太子殿下非要沖上來給他表弟擋著?!卑捕ね跄樣?,看上去只在及冠之年,實際的年歲卻與皇太子仿佛,脾氣也格外暴躁,“他自己討打,我還打不得?” 楚皇沒開口,安定郡王卻越說越氣,咬牙切齒的盯著又低下頭的太子,“蘇琦本就犯了大錯,朝臣們只是據實彈劾。蘇琦就敢仗著他的太子表哥,公然對朝臣出手。李大人今年已經六十有五,被蘇琦推到,立刻就沒了氣?!?/br> “李大人的長子也在朝中,當即就要與蘇琦拼命,蘇琦竟然……”安定郡王胸膛起伏的弧度越來越明顯,語氣中的恨意也更為深刻,“蘇琦!他竟然敢在朝堂上拔劍,再次血濺當場,太子……” “皇叔!”襄王沉聲叫住安定郡王。 再說下去,對太子,對安定郡王,對楚皇,都沒有任何好處。 安定郡王卻根本就不理會襄王,自顧自的將太子臉上淤紫的由來告訴楚皇。仍舊堅持他的看法,太子活該挨打! 蘇琦能在朝堂上佩劍,自然是因為皇太子的特殊恩典。 他拔劍刺向李大人長子,只是下意識的行為。 蘇琦只想要讓李大人的長子閉嘴,可惜李大人的長子滿心滿眼都是殺父之仇,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 李大人的長子甚至抱著‘蘇琦是太子的表弟,要是太子鐵了心要保蘇琦,定會將此事輕輕揭過?!南敕?,打定主意要用自己的命換蘇琦償命,直勾勾的朝著蘇琦的劍刃上撞了過去。 就算蘇琦及時收劍,也讓李大人的長子受了不輕的傷,且朝臣們都認為蘇琦是有恃無恐。 朝臣們當即嘩然,自發的圍住蘇琦,要求太子立刻處死蘇琦。 當年太子還是嘉王,留在豫州與陳國合謀,要從趙國嘴邊搶下翼州的地盤時。 太子的另一個表弟去查封趙國商人在楚京的商鋪,讓商鋪倉庫中的‘典息’散落到楚京的每個角落,引得楚京大亂。 不僅負責這件事的太子表弟難辭其咎,太子都被從豫州急召回楚京。 為了穩固地位,太子大義滅親,親自給表弟賜毒酒,平息楚京世家的憤怒。 如今太子已經從嘉王變成太子,朝臣又要逼他對僅剩的表弟下手。 太子下不去手。 當年逼死一個表弟,已經讓母家對他不滿至極。 怎么能在…… 而且太子心知肚明,蘇琦只是代他受過。 當年他接受黎國世家蠱惑,帶兵暢通無阻的進入豫州城池的時候,就察覺到事情異常順利背后的異樣。 可是那時的他太渴望開疆擴土的功績,也不能沒有這等功績。 所以太子刻意將異樣壓了下去。 他本打算在配合陳國出兵翼州拖住趙軍,給陳國對兗州、青州下手爭取時間的時候,最大程度的消耗楚國所占領豫州城池中的舊黎世家。 將這些舊黎世家消耗殆盡,他就能真正掌控這些豫州城池。 可惜,楚京出了大亂子,支持皇長孫的人又緊咬著他不放,他不想失去爭奪儲君的資格,就只能快馬加鞭離開豫州。 等他處理好楚京的變故后,楚國占據豫州城池已經徹底平穩下來。 太子錯過了改變豫州楚城形勢的最好機會。 ‘春縣之變’的消息傳回楚京,最為惱怒的人莫過于太子。 他既恨三年前給他設套子的陳國,也恨在他還沒騰出手來消除隱患的時候,就將隱患挑破,攤在□□下的趙國。 太子心知肚明,朝臣們對蘇琦的謾罵和不滿,實際上都是對他的謾罵和不滿。 如果他現在按照朝臣們的要求處理蘇琦,將來除了春縣的城池再出現相同的問題,他的太子也就做到頭了。 即使蘇琦在朝堂上推倒李大人,導致李大人當場斷氣,又在眾目睽睽之下拔劍,讓李大人的長子重傷,太子還是堅持要保蘇琦。 蘇琦可以停職在家思過,但絕不能下獄,更不能被處死。 太子的沉默讓朝臣們心寒,有與李大人父子私交甚密的朝臣叫嚷著要打死蘇琦,給李大人償命。 短短的時間內,蘇琦就被朝臣們團團圍住。 眼看著情況就要失控,太子又不敢在這個時候再叫侍衛進來,只能親自擋在蘇琦面前,以求朝臣們的情緒能平穩下來。 安定郡王見到太子親自擋在蘇琦前面后,再也無法保持冷靜。 太子還沒登基,就能如此明目張膽的偏袒母族表弟。 等到太子登基,宗室豈不是要給太子的母族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