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亂世做權臣 第235節
孝帝居高臨下的望著太后,“這些年,除了宋氏突然舉族離開洛陽沒合你的心意,你還有什么不滿足?你在后宮攪弄風雨的動靜,朕都從未計較過?!?/br> “我不信你不知道前朝那些老東西們對趙國使臣的重視,朕恨不得能將建威和宋瑾瑜扒皮抽骨掛在城墻晾干,都能忍得下重奕和宋佩瑜,你難道就不能為朕稍作考慮?” 說到最后,孝帝的語氣已經從憤怒變成不解和傷心。 太后垂下眼簾,其中非但沒有動容,反而滿是嘲諷。 要不是孝帝沒用,當年讓宋氏偷偷溜走,就沒有今日之事。 她當然知道前朝那些老東西們對趙國的態度,她還知道,面前這個沒用的蠢東西,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再壓制趙國。 如果她現在不對宋佩瑜動手,以后更不會有機會。 在太后眼中,孝帝已經是將死之人。 她不再與孝帝爭論,不是因為她怕了孝帝,而是她連與孝帝爭論,都覺得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孝帝也發現了太后的沉默。 但他主動放軟態度,要的不是太后的沉默而是要太后的保證。 保證不再擅自對趙國使臣動手。 孝帝不動聲色的吸了口氣,半蹲在太后面前,伸手去摸太后臉上被他捏出大的紅印,“蓮兒,我們……” 太后毫不猶豫的拍開孝帝的手。 她本不想與孝帝再多費口舌,但孝帝非要惡心她,“陛下倒是不必為難自己做出這般姿態,你只說哀家不肯為你考慮,難道你為哀家考慮過?” 孝帝眼中極快的閃過喜色。 他以為太后肯理會他,是態度軟化的表現。 作為坐擁三千后宮的皇帝,他理所當然的認為,當女人朝他抱怨的時候,是在懇求他的偏愛,只不過是方式特殊些罷了。 “我怎么沒為你考慮?”孝帝不假思索的道,“我如果沒為你考慮,會一直不立繼后?會……” 太后立刻打斷孝帝,“然后你精挑細選,選了個生母恨不得將哀家挫骨揚灰的皇子要立為皇太子?!?/br> “呵”太后嘴角的嘲諷毫不掩飾,“我知道你為什么選五皇子為皇太子,還要選賢妃為繼后,你想讓賢妃替你殺了哀家?!?/br> 孝帝臉上的深情瞬間凝滯。 太后將他的心思猜的分毫不差。 過了最初意亂情迷的幾年,或者說自從宋氏舉族搬走太后開始發瘋后,孝帝就始終都想殺了太后。 只要太后還活著,尤其是行事越來越偏激的太后活著,他做出的那些事就隨時有可能被公布出來。 但太后過于敏銳,在發現他動了殺心后,就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她不僅有他弒父的證據,還有他強迫玷污父妃的證據。 如果她有個三長兩短,這些證據就會立刻人盡皆知。 孝帝這才發現,他錯的可怕。 太后不是沒有腦子只會撒潑,唯有靠父皇靠他才能活下去的柔弱女人。而是披著無害外表,實際上心如蛇蝎的女人。 孝帝十分清楚,太后手中的那些證據對于他來說有多致命,只能一退再退,甚至在太后強調自己沒有安全感,害怕出宮會被刺殺卻沒有護衛能及時趕到后,連騰蛇令和福豬令都給了太后。 這些年太后在他的后宮攪弄風雨、為非作歹,孝帝更是看得清清楚楚。 不得不說,在被太后逼著拿出騰蛇令和福豬令后,發現太后的注意力只是短暫的放在京郊大營,然后就將目光又放到后宮上,孝帝深深的松了口氣。 他甚至因此冒出過自得、竊喜的情緒。 太后必然是對他有感情,才會在他不再踏入安寧宮后,開始為難他后宮的嬪妃和孩子。 這讓孝帝的心不可抑制的柔軟了下來。 一夜夫妻百日恩,太后畢竟幫他拿下了皇位,他讓太后過得肆意些又怎么了? 正是因為太后和孝帝的各自退讓,這么多年來,孝帝和太后才能井水不犯河水的保持平衡。 直到決定要立太子,孝帝才再次想到處理太后的問題。 他就算是再怎么對太后心軟,能接受的底線也只是讓太后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放肆。 孝帝絕對不允許他駕崩后,太后依舊肆意妄為。 誰知道沒有他壓著太后,太后會做出什么丑事。 于是,孝帝選了五皇子為皇太子,因為五皇子的母親賢妃對太后恨之入骨。 等他駕崩,五皇子繼承皇位,賢妃絕對不會允許太后風風光光的做太皇太后。 孝帝計劃這些的時候,只覺得自己算無遺漏。 此時被太后三言兩語之間毫不客氣的拆穿,卻讓孝帝升起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扒光衣服的羞窘和惱怒。 他終于意識到,他一直以來的想法都是錯的。 什么‘一夜夫妻百日恩’,都是他的一廂情愿。 這給他帶來的惱怒,甚至比發現太后背著他計劃皇家獵場野獸暴動,又擅自調動騰蛇衛對趙國使臣出手,和三言兩語間道破他選中五皇子為太子的理由,更讓孝帝惱怒。 惱怒到極致后,孝帝反而越來越清醒。 他已經替太后背下皇家獵場野獸暴動,和調動騰蛇衛對趙國使臣動手的罪名。 就是為了防止太后在毒計不成,反而自己暴露的情況下,生出她不好過就要讓別人也不好過的想法。不管不顧的將那些威脅他多年的證據都拿出來,將他也拖下水。 既然已經為捂住太后的嘴付出這么多,就更不能功虧一簣。 等到他壽辰完畢,各國使臣都離開后,他再與這個毒婦好好算賬。 孝帝深吸了口氣,面無表情的伸出手,“騰蛇令和福豬令?!?/br> 他半個字都不想與這個毒婦多說。 太后見孝帝的目光恢復清明,心下也松了口氣。 能少與蠢貨糾纏,委實是件讓人輕松的事。 她從地上站起來,施施然的坐在一旁的搖椅上,語氣格外緩慢,每個字都異常清晰,“騰蛇令與福豬令不是你答應我,要給我護身用的東西?難道你作為帝王,還能出爾反爾?” 孝帝勾起嘴角,笑意卻不達眼底,“你現在將騰蛇令和福豬令還給我,等趙國使臣離開后,我還會將騰蛇令和福豬令給你?!?/br> 太后閉著眼睛躺在搖椅上,別說是回話,連眼皮都沒睜開,像是完全忘記屋子里還有第二個人的存在。 孝帝走到搖椅側邊,居高臨下的望著太后,視線在太后脆弱的脖頸處停留了格外久的時間。 他身側的手指數次張開又合上,最后五指收縮緊緊握成拳頭背在身后,再開口時,剛平靜下來不久的聲音已經帶上明顯的不耐。 “你要是不肯將騰蛇令和福豬令交給我,我就立刻下令讓兵部和禮部重新制作京郊大營十二令?!?/br> 太后‘唰’得睜開眼睛,語速比孝帝快了一倍不止,“京郊大營十二令是從祖輩流傳下來的東西?!?/br> 孝帝哼笑,“朕是帝王,朕說了算。父皇的玉璽至今都沒找到,放眼整個朝堂,還有誰會去提父皇的玉璽?” 太后閉上眼睛掩蓋住其中的異色。 這次閉眼后,太后的神情遠沒有之前平靜,孝帝低下頭就能看到太后臉上的糾結。 直到孝帝徹底失去耐心,轉身朝著門口走去,太后才猛得坐起來,“你真的愿意將騰蛇令和福豬令還給我?” 孝帝背對著太后停下腳步,臉上滿是冷漠,語氣卻軟了下去,“朕什么時候答應你的事沒有做到?” 正低下頭看著衣服上花紋的太后眼中閃過嘲諷。 那可太多了,根本就數不過來的程度。 太后臉上浮現猶豫,過了好半晌,感覺到孝帝正回頭看她的時候,她才抿了抿嘴唇,“好吧” 太后起身走向拔步床的內部,從床底的暗格里掏出個木制的小盒子,慢吞吞的走向孝帝。 孝帝負手立在原地,目光忽而開始左右漂移,好像是才發現太后房內的布置不錯,想要仔細觀察。 無論他的目光如何轉動,眼角余光都始終集中在太后手中的小木盒上。 太后在孝帝面前停下,雙手遞出木盒的時候,臉上的猶豫越來越甚。 看到孝帝來接木盒的手,太后突然收手想要將木盒藏到身后,連手指肚都因為過于用力而變成殷紅色。 可惜太后的力氣不可能比得過孝帝,還是用盡全力的孝帝。 孝帝拿到木盒后,迫不及待的打開蓋子。 盒子底部墊著層金黃色的緞子,上面有兩枚被細不可見的絲線固定在緞子上的金屬牌子。 正是當年孝帝親手交給太后的騰蛇令和福豬令。 孝帝將金屬牌子連帶著明黃色的緞子都從盒子里撕扯下來揣進懷里,然后將空盒子隨意扔在地上。 隔著衣服摸到胸前的棱角。孝帝臉上終于浮現來到安寧宮后,第一個發自內心的笑容。 “蓮兒,我還有件事要告訴你?!?/br> 孝帝走回太后身邊,伸手就要去攬太后的腰。 太后往后退了兩步,已經不再年輕的臉上皆是寒霜。 看清太后臉上的皺紋,孝帝停下腳步,眼中閃過幾不可見的嫌棄,連帶著說話的聲音都比之前正經了不少。 “母后,兒臣還有事要稟告?!毙⒌垡话逡谎鄣拈_口。 太后卻從孝帝平靜的語氣中,察覺到遠超過孝帝處于憤怒狀態時的惡意,她警惕的望著孝帝,“陛下直說就是?!?/br> “想來母后已經聽說,獵場野獸暴動和騰蛇衛的阻攔,雖然沒讓趙國使臣傷亡,趙國使臣卻被嚇破膽子,逃去遠離洛陽的地方扎營?!?/br> 孝帝的目光緊緊盯著太后的眼睛,語速越來越快,“為了能讓趙國使臣安心回到洛陽,朕與多位大人商議后,在今日早朝中宣讀兩道圣旨?!?/br> 聽聞孝帝說‘沒讓趙國使臣傷亡’的時候,太后臉上就浮現難以掩飾的憤怒和難堪,比孝帝揮著劍要砍她的時候情緒激動得多。 明知道孝帝不懷好意,太后還是順著孝帝的話問了下去,“什么圣旨?” 孝帝輕而易舉的發現太后無暇掩飾的情緒波動。 他露出個滿意的笑容,寧愿先惡心自己,也要惡心太后,“第一封圣旨,燕國會將趙燕邊境十五鎮移交給趙國?!?/br> 太后眼中浮現驚訝,她沒想到在趙國使臣隊伍沒有任何損失的情況下,燕國竟然會割十五鎮給趙國。 驚訝過后,太后也沒升起任何愧疚或者擔心的情緒,嘴角反而有嘲諷的弧度轉瞬即逝。 割地賠款都是戰敗才會發生的事。 燕國這副迫不及待在趙國面前滑跪的模樣,簡直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