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亂世做權臣 第197節
雖然西梁還沒徹底下定決心,宋佩瑜卻已經篤定西梁最后會答應讓趙軍去西梁修路。 他連夜寫了份如何算工錢料錢的建議送去呂府。 宋佩瑜高升鴻臚寺卿后不久,呂紀和便被調去戶部做郎中。 看上去是品級不升反降,卻是因為戶部右侍郎已經告老,等年后就會徹底退休。 呂紀和已經預定了這個缺。 梁王世子剛離開不久,睿王世子也又從東梁來到趙國。 相比來到趙國后,只想快些完成目標,立刻來找宋佩瑜送禮開誠布公的梁王世子,睿王世子就不老實多了。 他到咸陽后,也是宋佩瑜前去接待。 睿王世子卻沒如同梁王世子似的立刻將他此行的目的告訴宋佩瑜,只說他喜歡咸陽熱鬧繁華的氛圍,橫豎在梁州也是無事,便來咸陽待一段時間。 宋佩瑜怎么可能信睿王世子的鬼話。 他表面上應了睿王世子的話,還給睿王世子推薦了許多去游玩的地方。 離開睿王世子暫住的地方后,宋佩瑜立刻吩咐人盯緊睿王世子,事無巨細的匯報睿王世子都在咸陽做了什么。 事實證明,宋佩瑜十分有先見之明。 自從睿王世子到咸陽后,咸陽許多商鋪都出現有人用銀子大批換銅錢的情況。 剛開始的時候,還沒商家發現不對勁。 他們開門做生意,流通最快的就是黃白之物。 從前也不是沒遇到過貴人家中有喜事,想要散些銅錢與民同喜,專門用銀子換銅錢的事。 商家一般都不會拒絕這等要求,既能與貴人結個善緣,又能沾沾貴人的喜氣,何樂而不為? 但他們從來都沒遇到過,兩三天之內就有接連不斷的陌生人,家中都有喜事的情況,庫房里的銅錢都快空了…… 宋佩瑜聽聞這件事后,立刻感覺到異常。 讓人順著線索仔細往下查,這些‘貴人’都是睿王世子。 已經在戶部好幾個月的呂紀和聽聞此事后,頭也不抬的道,“在咸陽,一兩銀子能換一千二百枚銅板,在東梁,一兩銀子能換一千枚銅板?!?/br> 駱勇愣住,“差的很多嗎?” 宋佩瑜手指靈活的撥弄金盤上的玉珠,嘴角揚起笑意,“不多,這些日子,睿王世子也就在咸陽賺了兩千兩銀子而已?!?/br> “兩千兩銀子還不多?”駱勇滿臉難以置信,恨不得想要搖醒宋佩瑜。 他一個月的俸祿才五十兩銀子,府里再給二十兩銀子,加在一起才七十兩銀子。 梁王世子來咸陽幾乎是什么都沒做,就得了兩千兩銀子! 正在擺弄九連環的重奕百忙之中抽出空,滿是嫌棄的睨了駱勇一眼。 其他人也大多面色漠然,不怎么將這兩千兩銀子放在眼中。 也就駱勇手頭存不住錢,有多少就要花多少,駱三才會每個月只給他固定的二十兩銀子。 就算如此,每逢年節,重奕都會賞他們些東西,每次都伴隨著真金白銀,每年加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都算成銀子至少要有個幾千兩銀子。 宋佩瑜拍了拍駱勇的肩膀,語氣輕松的道,“確實不多,最多賺到五千兩銀子,睿王世子就會收手?!?/br> 因為再不收手,就會有被咸陽察覺的風險。 “難道就白白讓睿王世子賺走這五千兩銀子?”駱勇捶胸頓足,目光不停在宋佩瑜與呂紀和身上移動。 在他的印象中,宋佩瑜與呂紀和都不是任由別人來占便宜的性格。 呂紀和從文書中抬起來,含笑望著駱勇無能狂怒的模樣,毫不客氣的說風涼話,“哪只五千兩銀子?你要是睿王世子,你舍得只撈五千兩就走?” 雖然十分不想承認,但駱勇糾結半晌后,還是老老實實的搖了搖頭。 呂紀和見到駱勇的反應,嘴角的笑意愈發張揚的惹人生厭,“等睿王世子帶著五千兩銀子回東梁后,趙國各地都會出現大量以銀換銅板的情況?!?/br> 睿王世子不過是打個頭陣,試探這種做法是否可行。 在趙國以銀換銅板是東梁早就想好,要從趙國掠奪財富的辦法,絕不是臨時起意。 駱勇聽得拳頭都硬了,他不再看呂紀和與宋佩瑜,握緊腰間的佩刀,目光灼灼的看向重奕。 只能重奕一聲令下,他便立刻帶人去掀翻睿王世子的住處。 重奕卻滿心滿眼都有剛到手的九連環。 “殿下!”駱勇氣的連表哥都不叫了,終于換來重奕一個眼神。 駱勇從重奕的目光中看到了兩個大字。 ‘別吵’ 好氣! 要不是知道打不過,他就先打重奕一頓! 欺軟怕硬的駱勇只能重新將目光放在宋佩瑜與呂紀和身上,還故意背對著重奕走到重奕身邊,扯著嗓子大聲道,“那你們說怎么辦?!” 重奕對駱勇幼稚的行為無話可說,并選擇轉身背對駱勇。 宋佩瑜也覺得駱勇很吵,卻比重奕善良的多,他朝著駱勇招了招手,讓駱勇坐在他身側。 然后將面前的金玉算盤推到駱勇那邊,說了幾個數讓駱勇算。 駱勇立刻渾身僵硬。 最后還是不能忍受東梁掠奪趙國財富的心思占據上風,駱勇終究還是將手伸向算盤,笨拙的撥弄上面翠綠的珠子。 沒報幾個數,宋佩瑜就后悔了。 他忍不住產生懷疑,讓駱勇打算盤,究竟是在懲罰駱勇還是懲罰自己。 簡簡單單幾個數而已,有這么難算嗎? 如果不是駱勇抓耳撓腮的糾結模樣做不得假,宋佩瑜都要懷疑駱勇是不是故意與他過不去。 宋佩瑜在逐漸暴躁的噼里啪啦聲中伸手捂住眼睛,“不要算了,我直接告訴你?!?/br> 趙國幾乎是九州內銅礦最多的國家。 比銅更容易提純,還能兼顧硬度和韌性的鐵器取代銅器已經是大勢。 目前來說,銅礦最大的用處就是做成貨幣。 即使是在古代,還沒有經濟學,這個時代的人也明白,錢不能毫無顧忌的制作。 所以趙國的銅礦大多都處于荒廢中的情況。 趙國銅礦格外多,也是相同的銀子能在趙國換取更多銅板的原因之一。 剛才宋佩瑜報給駱勇的數。 分別是銅礦開采的成本,將銅礦變成貨幣的成本,和將銅礦賣給其他國家能賣出什么價格。 對東梁來說,將銀子換成銅幣,也許很賺。 但對趙國來說,用銅幣換銀子,完全不虧。 尤其是自從奇貨城建成開始運行,不僅趙國的游商變多,也有許多趙國人開始行商。 在外行商,大多都是攜帶金銀,誰會帶著銅板? 趙國境內的金礦、銀礦卻特別少,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奇貨城的金銀儲備能占據整個趙國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當初在曾鎮拿到的金礦,都比趙國原本儲備的金子還多。 駱勇聽得云里霧里,不知不覺的放下了緊握的刀柄,臉上的神情從氣憤到茫然。 他小心翼翼的覷著宋佩瑜的臉色,吶吶開口,“所以呢?” 跟他說太多他也聽不懂,直接告訴他結論就好。 宋佩瑜溫和的笑了笑,“所以我在想,要怎么才能在東梁發現不對勁之前,用銅板將東梁的銀子掏空?!?/br> 至于東梁突然涌入大量銅板,會不會導致銅板在東梁的購買力下降,造成無形的通脹,以至于東梁物價飛漲。 至少在東梁徹底歸入趙國版圖之前,都輪不到宋佩瑜cao心。 駱勇撓了撓頭,默默從宋佩瑜身側起身。 打擾了,他應該是不配坐在這里。 雖然還是不怎么懂,但他突然覺得東梁有些可憐。 同樣沒怎么聽懂,正排排坐在一起報團取暖的魏致遠和柏楊向駱勇伸出友誼的小手。 駱勇立刻走過去坐下,突然好想念遠在衛郡的平彰。 他當初就不該想不開回咸陽,留在衛郡做‘欽差’不好嗎? 睿王世子在咸陽逗留大半個月,如同宋佩瑜猜想的那般,賺了五千兩銀子的銅板后,就若無其事的與永和帝辭別,帶著幾大車混在貨物中的銅板回東梁。 接下來的幾個月的時間里,陸續有來自東梁的人,帶著大量的金銀分別進入趙國幾個越來越繁華的縣城,專門用銀子換取銅板。 睿王果然將趙國當成了發橫財的地方。 為了讓東梁的人能換走更多的銅板,宋佩瑜也是煞費苦心。 自從奇貨城開始運行后,宋佩瑜也終于像他最開始設想的那樣,養了幾支自己的商隊。 其中有些是以趙國商人的名義活躍在其他國家,有些則是以其他國家商人的名義活躍。 宋佩瑜精挑細選下,選中了偽裝成黎國商人的商隊。趙國正式宣布與西梁、東梁達成聯盟后,衛郡就不再像東梁對待西梁似的,故意阻止境內的他國商人前往東梁。 但東梁沒有水泥路,與奇貨城關系更緊密的趙國和衛郡卻有。 所以東邊來的商人到達奇貨城后,如果還有余力,大多都是往北深入趙國,或者往南去衛郡,鮮少還有商人在見識到水泥路的快捷方便和安全后,仍舊愿意繼續往西去東梁。 這支‘黎國商隊’因為有特殊使命在,自然不在大多數商人之中。 他們在奇貨城出售大量貨物后,又買了些貨物暫時留在奇貨城,商隊則繼續往西,進入梁州睿王的地盤范圍。 ‘黎國商隊’很快便在梁州睿王的地盤上小有名氣。 原因無他,人傻,錢多。 傳聞‘黎國商隊’的領頭人特別喜歡黃金擺件,尤其是純金擺件,一路上購買了大量的純金擺件,只因為他覺得東梁純金擺件雕工特殊,與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黃金擺件都不大相同。